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凤鸣西堂 > 第1章 天生我

凤鸣西堂 第1章 天生我

作者:千杯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9 12:14:49 来源:文学城

金阶玉草,寒殿栖鸦。

飒沓寒风裹挟雪粒,倏然飘落在檐上。

天下平定未久,九国五州化而为一,举众正传颂着新王秦诏的登顶荣光。而秦宫暖帐之中,仆从数十,躬身跪伏,诸众压低声息,正候着另一位帝王。

那是五年前曾问鼎春秋,如今仍被新王奉为右宾的燕王,燕珩。

片刻后,肃穆氛围里,秦诏便踏风踩雪而来。

帘幕两道轻晃,只见他掀开帝王金袍,单折膝跪在榻前,含笑的声音显得温驯,“与父王问安,今宵夜寒,晨间又落了雪,可曾安歇得好?”

燕珩着白色襟衣,端坐榻前,只敛眉瞧他。

秦诏屏退左右,讨好似的俯下身去,“这等仆子们手脚粗笨,便由儿臣伺候父王起居罢。”

轻抬那双长腿,仔细替人穿好高台履。

不待再开口,燕珩便将那双金靴,踩在他跪伏的大腿上,微不可察的灰尘恣意蹂躏着帝王袍衣……停留几秒钟后,靴尖逐渐挪开,自胸前一路上挑,直至抵住人的下巴,将人那张脸抬起来。

燕珩临视睥睨,薄唇缓缓勾起来,“伺候的……不错。”

秦诏骤然抬手,握住人的脚腕,抬眸,放肆轻笑。

视线相逢,为着神容骄矜,刹那间忆起陈年旧事,心下只觉雪愈浓、风愈寒。

候在殿外的公孙渊,隔着帘幕重重,只多瞧了一眼,便悄无声息退下去了。

公孙渊乃燕王旧臣,后来倒戈投靠了秦王,因惯会审时度势,如今已官居上卿。今日,他本欲奏明秦王,给老友求个情。见如今这情形,倒也不必了。

不过,虽说不必再求情,但探望一番,总该要有的。

下了牢狱,公孙渊任仆从替他抖落他肩上的雪花,只瞥了一眼老友,便轻叹道,“相宜老兄啊,你并非不知王上性情,又何故惹怒他呢?”

牢里那位贵胄华衣,拢袖轻哼了一声,也不搭他茬。

“你猜我今日,去何处了?”

相宜回过头来瞧他,只看那官服打扮,便知是去哪儿了。

但他仍嘴硬道,“不猜。”

公孙渊“啧”了一声,权当做劝慰,“我自是为了你的事儿,去给王上请安了!”

“哦?”

“如今王上仍自践身躯,奉燕王为右宾,晨起躬行,为燕王穿靴制履,奉汤左右。老兄,你说你……何苦这等惹人嫌呢?”

“东宫空悬,而西堂凤鸣……此泱泱中国,乃有灾也!”

闻言,公孙渊只呵呵一笑,“糊涂!你我只管一代江山,何必杞人忧天。”

风雪自牢狱的窄窗扑进来,有凛冽寒气,吹彻心间。

相宜幽怨叹息,眉丛里那颗黑痣都微微颤抖,“唉,又下雪了,早知那年……”

为这窄窗映下的影绰一道,两人别过脸来,对上视线。隔着牢中昏暗的天光与长久的岁月,又恍然想起那年的一场雪来。

**

大燕历,庆元三年。时冬,厉雪。

燕国立鼎,天下称臣,值燕王即位三年大庆,传诏各国,遣储君来贺。

依照往年的旧传统,燕王即位当年,所有称臣之国,便要遣送储君去作质子。但不知为何,这位新君燕珩,晚了三年,才布下这不咸不淡的诏旨。

其余七国五州,早在月前,便已定准了人选出发。只有秦王,还守着那长公子昌,左右摆子似的狠不下心。

长公子昌及其母云夫人,哭哭啼啼,扯着秦王的袖子叹道,“王上狠心,何苦撇下我们母子,既要我们生离,倒不如死别算了……”

秦王也不舍,但燕国点名要的,是储君。

为难之际,秦相齐尤与人拿了个主意,“王上,臣有一计,可解您与公子的忧愁!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只不过要伤了……三公子。”

“什么三公子?不知哪里的下贱主子,何故能与我儿相提并论!”云夫人急道,“且说来听听!”

长公子昌痛哭,“相国救我。”

齐尤盯着他涕泗横流的面容,沉默了一晌,才继续说道,“那三公子长居宫苑,无有根基,王上只需布个幌子,定他为储君,遣他去燕国,只耗个十年半载,哪里还能回得来?到那时,您再布个诏旨,立长公子为储君便是了——横竖抓个顶上去,燕王哪里知道真假?”

秦王沉声,“正是这个道理!”

因而那日,秦宫长苑最寂寥处,忽迎来了一道诏旨。

为表示对这位“储君”的重视和关切,齐尤亲自前来递旨,“三公子安好。今日臣得王上之命,特意来向您报喜的。”

宫殿银砖生寒,檐角双钩挂住风雪淋漓。

少年十三,破旧衣衫洗的发白,单薄裹在身上。

他折膝一跪,端起双手接旨。那双瑞凤眼低垂时带起一抹笑来,因气势端正,隐约透出一股韧劲和倔强。“诏,接旨。谢过王上,谢过相国。”

齐尤盯着他细看了一晌,才道,“三公子不问问,何来的喜?”

秦诏抬眼,微微抿唇一笑。

“诏不必多问。王上与相国既说是喜,那便是喜。”

那话似有深意,却难从他脸上察觉端倪。

寒殿无有炭火,裹着厚重狐裘,仍沁的人周身生冷。

齐尤紧了紧袖口,垂眸盯着人,惊觉少年老成,有稳重而锐利之气,遂顿了片刻,“三公子聪慧过人,想必定能在燕国寻得立锥之地,保两国之太平,不负王上所托。”

“诏,谨记王上与相国的教诲。”

“如此甚好。”齐尤道,“还请三公子早做准备,燕王已遣了人亲自来接,定于三日后出发。”

见他垂眸不语,齐尤心下叹道,到底是个孩子,远赴他乡做质子,朝不保夕,多少是怕的吧。

“若无他事,臣便先退下了。”

齐尤转过身去,刚跨出殿门一只脚,便听身后冷淡的笑声问道:

“既封了储君,何时备下诏的储君大典?”

“……”

齐尤心下一惊,回过身来看他,却见秦诏淡定起身,拂手揖了礼,将人嗓子眼儿里的质疑逼了回去,“有劳相国,诏,定会做好准备,参加储君大典。”

齐尤没说话,拂袖哼笑一声,便疾步离开了。

这事儿是喜是忧,何等的危机四伏,旁人不知,他自是心知肚明的。之所以亲自来一趟,便是为了看看,那位三公子的反应。

没成想,反倒让他将了一军。

既不胆怯,却也不藏锋,有意思。

那带两分阴鸷气息却生的极其端正的脸,凤眼含着笑,如风雪斧凿的金殿,冷淡的伫立于此,久久刻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储君大典寒酸,不过是布了场宴席,当众宣诏。

群臣寒暄,却不肯拿正眼瞧他,明暗里遭嫌。

酒过三巡,秦王盯着角落里寒酸落寞而衣着单薄的少年,觉得心眼里过不去,又想起他母亲——那位福薄早亡的美人,到底还是赏了一块玉。

两日后,秦诏临行,除了楚阙,无一人来送。宫里两个眼瞎耳聋的仆子还算忠心,只跪在殿门口等着听吩咐。

楚阙是他自小的玩伴,这会儿正扯着他衣裳问,“秦诏,做储君就这么好?你为何答应王上,要去那什么燕国?”

秦诏停下动作,轻笑应道,“做储君自然好。”

“可我听父亲说,那燕王可怖,你既做了质子、又是秦国的储君,离了故国,燕人如何能待你好?……”

可秦人待他,又何曾好过?

秦诏刚要开口,殿外声响吵闹便打断了二人。片刻后,向来冷清的辞宫,鱼贯闯进来一群仆官。

为首的那个笑眯眯的布了诏,又抬了抬下巴,示意身旁都是些名贵赏赐,“三公子安好,王上政事繁杂,抽不开身,特意遣小的来给您送行。”

说罢,他上下打量着秦诏,又补了一句,“今日,公子出了故土,身后便是秦国的脸面,当谨言慎行才是。不说别的,只说您这副打扮去了燕国,岂不是叫人觉得咱们寒酸,平白惹笑话。”

那话刻薄,楚阙生了怒,“你这小官,何敢这样同储君说话!”

“储君?”布诏官挑眉,抬眼瞥见秦诏似笑非笑的神容,到底轻嗬一声,敷衍认了罪,“是,小的失礼了,还望储君饶恕。”

他努努嘴,两个侍从便将那件镶金绣银的赤红狐裘翎子披风递上来,左右扶着人的肩,亲自伺候秦诏穿上。

布诏官瞧着,口气略含几分不耐,“王上体谅公子无甚体面,特意赏的。公子速速穿解上,启行罢。这会子,燕王派来的人,就在宫门前等着公子呢。”

楚阙没好气儿答,“知道了,何必再催!”

布诏官轻嗤笑一声儿,自领着人去了。

楚阙红着眼,想再说两句体己话,却先落了泪。因哽咽的厉害,竟是一个字也没从那艰涩的喉咙里挤出来。

秦诏拍拍他的肩膀,在沉重氛围中,露出了宽慰的笑容,“楚阙,等我回来。诏既做了储君,又焉能将故国抛之脑后、置之不顾,抑或……假于他人之手?”

楚阙含着泪,懵懂点头,总觉那话里藏了点别的什么。

长殿廊檐,苍茫飞花,瑟瑟风雪自天幕倾泻,含着怒怨,裹着不甘,肆意飞扬着……

楚阙站在宫城楼上,目送秦诏的背影朝着远处轿銮,缓慢而坚定的走去。

少年的肩膀已经宽阔结实起来。

赤红披风高高扬起,在雪色中红的烫人眼。秦诏忽顿住脚步,回过脸来,因天光影绰,有半张脸隐没在昏暗之中。

风呼啸。

少年抖落那件华裳。

桎梏一般的红,枷锁一般的红,滴落在秦国的土地上,为这金砖玉瓦染了血色。

破旧衣衫被吹透,寒的浑身发抖似的,有轻狂誓言,被清白身骨强压下去,隐忍而疯狂地叫嚣。

少年秦诏,吞下眼底湿润,远走他的故国。

终于,那身影,在风雪里渐行渐远。

此刻,谁也不知,燕国将要等待着他的,会是什么?是可怖的燕王,是凌辱与折磨,还是命运的浮沉……

但这中原大地,却因阴差阳错的一道诏旨,为他剖开了深深的裂痕。

开新文啦~谢谢大家的支持!!啾啾!!

秦诏:快点出发,我要去找我父王(老婆)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天生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