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凤落篱 > 第21章 第 21 章

凤落篱 第21章 第 21 章

作者:卜居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28 01:31:08 来源:文学城

又是三日,谭明珠坐在院子里,屋檐遮出一片阴凉,她听着村子里吵吵嚷嚷的声音,有些好奇的看向一旁的赵母。

“娘,青山怎么去了这么久都没有回来?”

赵母手里还做着衣服,望了一眼院子外的场景皱了皱眉,“可能今年又有什么事儿吧,昨日听望春媳妇说,她娘家那边衙门的人已经过去了,好像税收今年有些变动。”

闻言,她脸上带着淡淡的忧虑,低头绣着手里的帕子,因为麦收和生病的事儿,谭明珠这些日子都没有做过绣活,眼瞧着快到交货的时间,她不得不加紧时间刺绣。

“明珠啊,累了就歇一会儿,你就是晚些日子交货,你佟叔也不能说什么。”

“佟叔说了,生意和交情是两码事,既然他都能做到分清,我就应该守约才是,哪能仗着佟叔和咱们的关系,就耍赖呢。”

赵母看着她笑吟吟的,感叹道:“我怎么觉得你这病好了之后,不一样了呢?”

“哪里不一样?是变好了,还是变得不好了?”她好奇的抬起了头,想听听赵母如何说。

见她这幅好奇的小模样,赵母想到了探头探脑过来讨食的猫儿,“自然是变好了,我感觉你好像长大了,和刚来的时候不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我说不出来。”

经历了这么多,谭明珠感觉自己成长的太慢了,和别人比起来她像个什么都不会的废物,若不是赵青山和赵母帮衬,她估计早就成了乱葬岗中野狗的晚饭。

“早就该长大了,我倒是感觉自己很多事儿明白的太晚,若早些看透或许会少走很多弯路。”

“人啊,这辈子谁不是吃一堑长一智的,这不吃亏哪里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还有很多人吃了亏还不知道反省呢,你比他们都厉害。”

第一次听到这样夸人的,谭明珠被赵母逗笑了,两人正说着开心呢,赵青山冷着一张脸进了门。

“哟,青山你可算回来了,我和明珠都等得不耐烦喽,怎么样?官吏可到村长家了?”

谭明珠端起身边的水碗递给赵青山,男人接过一口饮尽,“半个时辰前才到,说是今年的税收改革,比去年又加了。”

又加了……听到这个,赵母脸色有些难看,“加了多少?”

她突然这样紧张,谭明珠也不由得跟着紧张起来,虽然不知道税收增加之后会对他们有多大的影响,但看着赵母这样的神色,向来是不简单的。

“二十税七。”男人声音有些低,显然情绪也不怎么好。

果然,赵母闻言当即摔坐在椅子上,“怎么会这么多,现在又没有什么战事,这怎么还一个劲儿往上加啊。”

二十税七,这将近半数都要交给朝廷,谭明珠想着收麦那一日的辛劳,心里有些不甘,老百姓辛辛苦苦种了好几个月的粮食,凭什么他们说加就加?!

村子里哀声哉道,特别是那些孩子多且年纪小的,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半大的小孩子干不一个大人的活,却因为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格外的好,即便是吃饱没一会儿也会饿。

不管多么生气,这税都是要如数交上去,每户都在自家院子里等着,官吏和村长会过来称粮,然后收缴粮税。

看着那一麻袋一麻袋的粮,谭明珠心里生出几分抗拒,村长和官吏的声音就在隔壁,望春娘哭嚎的声音传过来,赵母担忧的站起身,抻长脖子想要看看望春家的情况。

可惜院墙的高度阻挡,她并没有看到什么,不一会儿传来一串脚步声,谭明珠的心都跟着提了起来。

“春山啊,把新粮都拿出来吧。”秋叔一进门就大喊着,脸上强扯出一个略显尴尬的笑容。

他是村长即便是心里和村民一样不愿,也得配合官差将这事儿办成了,望春娘刚才那一通闹,他多少有些心虚,担心赵母也冲他闹一场。

赵春生冷着脸指了指不远处的麻袋,“都在哪里了。”

官吏一进门就看到了,一个拎着大称开始称粮,一个负责登记算账的,村长站在一旁脸色不比赵青山好看到哪里去。

他家人口多,去年又刚添了小孙子,大大小小加起来六七口人,交完税那点粮勉强饿不死人,就别说卖余粮换钱的事儿了。

没多久三四个官吏就称量好赵家的粮,“一共是十石余着点,就按照整数算吧,交三石半税粮就行。”

那人一边说着,一边在账册上登记,语气里一副天大的恩赐似的,看着官吏将三石半粮食都搬到骡车上,谭明珠才切切实实的明白,三石粮食有多少。

足足拉了两辆马车,她紧抿着唇一言未发,突然发现隔壁的望春娘的哭声一点都不夸张,她这会儿也想坐在地上撒泼大哭。

赵母脸色有些泛白,神色倒是还好。

“好了,剩下的赶明去打听一下价钱,卖四百斤吧,剩下的先留着。”

这相当于卖出去了一半,比起其他村民,赵家算是好的,家里只有赵青山一个男丁,加之他又是参军回来的,省去交人头税这一项,只需要按照规定上交粮食就行。

而家里人口少地多,收的粮食也够吃,还能拿出来一些去换钱,但有些人家这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望春家里交完粮税,还要交一个人的人头税,这一个人一年就是六百文而他家有两个十六岁以上的男丁,如此除了粮食还要交一两多银子。

剩下的粮食都怕是要熬不到年底就要去买着吃,粮食买不了钱哪里有钱交人头税,故而村里人哀声哉道,也有脾气硬的就是不交这么多,天没黑就被人抓进了衙门。

村里收粮税总共用了三日,这三日里哭声就没有断过,谭明珠心里五味杂陈,她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也是第一次真真切切体会到,税收对百姓的影响。

终于明白父亲当年没到这样的时候,都会唉声叹气,上书提过减免税收,可次次都被陛下驳回。

甚至还因为这样的事儿,她爹爹挨了责罚。

就在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笑声在村子里响起,和那些哭喊声截然不同,让人想要不注意都难。

赵娟手里拿着一个白面馍馍,一边吃着一边开心的满村里逛,“哟,今年税收涨了啊?我这真是小和尚下山一问三不知啊,自从我家高中得了功名,这税可就免了。”

谭明珠站在院子里,并没有看到赵娟,但她的声音不小,谭明珠听得清楚,一脸疑惑的问赵青山。

“她儿子不是童生吗?什么时候成了秀才?”

在大晋,只有秀才以上的功名才可以免税免服徭役,童生可没有这样的待遇,别的谭明珠或许不知道,但这一点她还是清楚的,当年她哥科举的时候,有和她说过这些。

赵青山不怎么和村里人说话,对这些也不太了解,目光不由得看向自家母亲。

赵母有些无奈的说道:“就麦收之前接到了喜报,考中了秀才。”

听完这话,谭明珠翻了一个白眼,也不过是命好,在税收前得了一个秀才的功名,这才免了今年的税收,可到了赵娟嘴里,就好像她们家免了多少年了似的。

突然脑子一个念头闪过,她如鹰隼般紧紧盯着赵青山,目光过于锐利直白,甚至还有些灼热。

对上她这样的目光,赵青山后背一紧,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逐渐升上来。

接着就听到谭明珠堪称完美的建议。

“青山,你要不要也去考个秀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