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凤来仪 > 第18章 丧礼

凤来仪 第18章 丧礼

作者:浅醉笙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27 03:38:14 来源:文学城

弯月如钩,倒挂枝头。

微风渐起,树影婆娑。

虞酒卿长叹一口气,似乎在缓解心里的悲伤和压抑。

她又慢悠悠的端起酒杯,将杯中酒一口饮下,才满足的笑了笑。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虞酒卿轻声道:“至于虞暥,他小字叫平,她的母亲熹儿原是虞国宫中的婢子,因我父皇酒后乱性,所以才和熹儿有了一夜情。但没想到,就是那一夜,熹儿怀上了虞暥。父皇并未因熹儿的身份而苛待过他们母子,父皇将熹儿抬做熹美人,也承认了虞暥他这个儿子,将他封为三皇子。景元四十年,宁梓辰率领百万军队攻入邑都,熹儿也带着虞暥逃出了后宫……”

景元四十年,后宫中,一身穿素衣的女子,抱着自己十岁的儿子,往皇宫后院跑去。

她是虞暥的母亲,名为熹儿,被虞容川册封为熹美人。

熹儿原是虞国宫中的婢子,景治二十九年冬,熹儿因相貌和顾婉相似,再加上虞容川又因大醉了一场,所以在恍惚中,误将熹儿错认成顾婉,便宠幸了她。

景元三十年,熹儿为虞容川诞下一子,取名虞暥。

熹儿因身份低下,所以被虞容川册封为美人,赐碎玉宫。

虞容川虽不常来碎玉宫,但对他们母子还是挺照顾有加的,衣食住行方面从未亏待过他们。

但是熹儿从不感激虞容川对他的好,也不奢望虞容川对自己的爱,因为他并不爱虞容川,她只爱权利和他的儿子——虞暥。

今日,敌军兵临城下,熹儿要带着虞暥逃走。

他们虽从皇宫后门逃到了街上,可街上的敌军却只多不少,他们举着屠刀在邑都城内乱杀无辜,老弱病残,男女老少无一幸免。

鲜红的血液在空中翻滚,落地的人头多如繁星,哀嚎求饶惨叫,一声连着一声,从无间断。

就连百姓家的牲畜粮食衣服或值钱的东西都被士兵疯狂劫掠,敌军如地狱来的恶鬼,骑着高头大马,在城中肆意杀戮,他们每杀死一人如同碾死一只蚂蚁般容易,在他们眼中,虞朝子民的命已不是命,而是等日后新朝建立,这份功绩就是他们对着百姓炫耀的资本。

“啊~”

一个耄耋之年的老翁被敌军一刀砍向后背,他一声惨叫,滚烫的鲜血溅了熹儿一身,将熹儿白皙嫩滑的脸染成一片血红。

熹儿看着老翁从自己面前倒下的那一瞬,吓得心惊肉跳,目瞪口呆,等她反应过来时,才发现自己的双腿已抖成筛糠。

敌军手执血淋淋的大刀,熹儿看着刀上的血液在雨水的冲刷下划过刀身,低落地面,她吓得气息不稳,眼中泪水在眼眶里不停打转。

当敌军朝她一步一步走来时,她牵着虞暥的小手,步步后退。

熹儿的双眼死死盯着面前的敌军,敌军那张脸冷的如千年的冰块般,阴森吓人。

虞暥还很年轻,又是熹儿的亲生骨血,熹儿自然是不愿让他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熹儿下定决心要牺牲自己保下虞暥,她在心里酝酿了好一会后,才心一横,牙一咬,一把甩开虞暥的手。

“啊!!!!”

熹儿一声大叫,不管不顾向敌军冲去。

“噗!!!!”

敌军一刀刺穿了她的腹部,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娘!!!!”

虞暥声嘶力竭的一声哀嚎,泪水随即掉落,混合雨水落在地面。

“走!”

熹儿用尽全部力气,喊出一字后,便双手一下抱住敌军,不让他向前伤害虞暥。

虞暥泣不成声,但也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吓的脸色惨白,手脚冰冷。

虞暥明白,熹儿这是在给他争取逃跑的机会,若他不跑,熹儿就白白牺牲了。

虞暥最后看了一眼还在拿命和敌军僵持的熹儿后,他转身就跑,忍着一腔悲痛,一腔仇恨,在满是尸体的大街上,他用尽全力飞快跑着。

虞暥的心跳的很快,好似碎了一般,疼痛难忍,但他丝毫没有停下脚步,因为,他从此刻起,想好好活着了。

只有活着,才能为母亲复仇。

而复仇也将会成为虞暥心中最大的执念,这份执念会让他好好活着,无论经历多少磨难,只要执念在,他便不会轻言放弃。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虞酒卿站起身走到窗前,她伸手推开窗户,窗外漆黑一片,十分寂静。

寒风涌入屋内,将她的醉意吹散了几分。

她看着无边的夜,一双漆黑的眸子虽如天上星辰,璀璨耀眼,但眸底却尽是凄凉。

“熹儿死后,虞暥为躲士兵,白日里东躲西藏,到了夜晚,就随便找了块干净地睡觉。其实他可以逃出虞国的,可是他性子烈,非要走出来辱骂知燕。虞国百姓认得他,自然就会将他举报,得百姓举报,他才被宁梓辰发现,宁梓辰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所以才没杀他,贬他去了益州。”

“益州可是一块蛮荒之地。益州边境到处都是投降于虞国,自愿为虞国驻守边境的披甲人,你让一个只有十岁的孩子到那,无疑是生不如死。”

虞酒卿何尝不知,益州此地凶险异常,那是一个强者为尊的地方,而披甲人都是一群禽兽不如的蛮人,他们会将被贬而来的汉人,男人当奴隶,女人当昌妓,与他们一起生活的每一日,都是生不如死。

虞酒卿心里悲痛,但面上平静,“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虞暥去益州也好,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他去益州经历一番,才能成长。”

白清兰把玩手中的酒杯,嘴角挂着淡淡的笑,“你就不怕,他在益州把自己历练死了?”

虞酒卿对答如流,“那就说明,他没有当皇帝的命。”

白清兰将酒杯放在桌上,附和道:“也是,为君之道,始于立志。志不立,人不成。这做皇帝嘛,不仅要志向远大更要心志坚定,无论遇到什么困境不仅要有勇有谋去化解,更要能保全自己全身而退。毕竟只有活着,才能坐上皇位。”

虞酒卿将窗户合拢,她看向白清兰,“清兰,你会去益州吗?”

白清兰笑意加深,“我这个人不做亏本买卖。”

“你若能去益州替我教教他,那我就送你一份终身受用的大礼,以表谢意。”

“等我先看过你的大礼,在考虑要不要去吧。”

虞酒卿复又走到矮几前与她对坐,白清兰好奇问道:“殿下,你这两年都在宫里过的吗?”

虞酒卿随意的摇摇头,“深宫大院怎困的住凤凰?我这两年走过了许多地方,只是每隔一月,我就要回来一趟,因为虞珺卿被困在了皇宫里。”

虞珺卿是虞酒卿同父同母的亲弟弟,也是虞国前朝二皇子,同样受尽虞容川的喜爱。

只可惜当虞国亡国时,虞珺卿不幸被宁梓辰捉住,宁梓辰以虞酒卿的命来威胁虞珺卿不许他死,所以虞珺卿才不敢轻易去死。

虞国刚亡国时,虞酒卿和虞珺卿两人被宁梓辰一前一后送入了后宫,当时民间还流传着一首诗和一首歌谣,分别是一雌复一雄,双飞入后宫和凤凰于飞。其羽翼翼,渊哉圣后。龄万亿。

可没过两天,知燕代虞酒卿跳楼殉国,而宫里也传出虞珺卿不堪受辱,在自己的宫院里,找了一颗粗壮的大树,用一条麻绳挂在树上,以上吊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凤泽元年,被宁梓辰伤透了心的虞酒卿没有住在宫里,而是出宫四处云游。

宁梓辰也不怕她离开,毕竟,能束缚住虞酒卿手脚,令她不敢轻易离去的虞珺卿还在宫里,所以虞酒卿是不会丢下虞珺卿,孤身一人离去的。

宁梓辰知道自己亏欠虞酒卿良多,便也准了虞酒卿出宫游历,毕竟,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可以治愈一切伤口。

而世间的繁华盛世之景是最能令人遗忘疼痛的最好偏方,只有虞酒卿四处云游,才能在岁月蹉跎下,去遗忘宁梓辰曾给她带来的伤痛。

可是宁梓辰却忘记了,灭国之仇,杀父之恨,百姓之痛,不共戴天,他们不是在时间的冲洗下,就可以被轻易遗忘的。

因为这些仇恨就如烙铁一般,深深映在虞酒卿心里,一生都不能抹掉。

自虞酒卿离开邑都后,虞酒卿走过了许多地方。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繁华盛世景,风月过邑都。

邑都城中,繁花似锦,美景无数,每到夜晚,百姓们都会舞龙舞狮,夜夜笙歌。

八月新酒熟,秋水桂鱼肥。

两岸柳鸣蝉,秋风十里路。

泛舟清湖上,一梦入浮生。

古今兴废事,只看此州中。

这州便是鱼米之乡,富饶之地的乾州。乾州美女如云,锦绣成堆。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齐聚此地,吟诗作赋,游湖泛舟,好不自在。

凄风苦雨荒芜地,平沙莽莽黄似金。

雪飘万里连大漠,积雪寒月霜满天。

这便是冬天的通州,通州里不是山就是沙漠幽谷,白日里风沙漫天,夜晚寒风刺骨,通州人烟稀少,环境恶劣,曾被虞国百姓视作苦寒之地。

这三处曾是虞国前朝地盘,即便是被新的虞国一统,但里面住的人依旧有虞国百姓。

自虞酒卿离开皇宫后,到今日也有两年了。这两年的时间,虞酒卿走遍了虞国的半臂疆土,大小山河。

新的虞国虽代替了前朝后,善待了虞国子民,可这两年里,虞酒卿游遍大江南北,却总能在大街小巷里,听到许多说书人说着虞酒卿曾经的那些光辉历史,而历史过后,就是一顿辱骂。

原来在百姓心中,虞酒卿是功过参半的人,但令虞酒卿欣慰的是,在百姓眼中,她是功大于过。

所以虞酒卿也逐渐爱上了听书,每路过一个街市时,当说书人讲她时,她都会凑上前去听上一听。

但可悲的是,虞酒卿走遍市井街巷无人问,只有功过留待后人说。

白清兰嘶了一声,故作古怪,“殿下,话说你在外面游历了两年,为什么不去益州看看三皇子呢?”

“他恨我,我还是不出现惹他心烦比较好。”

白清兰自顾自斟酒,“要问的也问完了,清兰就不叨扰了。”她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后,才笑道:“殿下,这天色也不早了,那清兰就不打扰殿下休息了。”白清兰抱拳行了一礼,“咱们改日有空再聚,告辞!”

虞酒卿抱拳行了一礼,“慢走!”

虞酒卿与白清兰相视一笑后,白清兰起身,扬长而去。

翌日,狂风四起,天气阴沉

漫天冥纸飞舞,飘飘洒洒,落于地面。

满城的花草树木也在风中瑟瑟摇曳。

京畿城中,人山人海,人满为患。

穆振华因为国捐躯,昭兴帝想要安抚穆家,便下旨,穆振华出殡当日,邑都全城百姓,不许出门营业,都要携带家人出门,身着麻衣孝服,手捧白花,在街道两侧跪地恭送。

街道上,八个小厮抬着镶金带银的棺材,穆振华的棺最里面一层是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梗、枫、豫章为题凑。而中间还裹着一层金丝楠木的棺材,最外面是由檀木所制,整个棺材,里外三层,将穆振华的尸体围的严严实实,密不透风。

而容烨为了让穆家满意,还特地赐了一副金缕玉衣给穆振华穿上,棺材里放了许多驱赶蚊虫的名贵药材。

穆振华是以军礼下葬,棺材后边是整整齐齐的穆家军,有一千人左右,挑选的都是在穆振华生前跟随穆振华一起征战过半生的老将,这其中就有肖逵。

这些老将都已垂垂老矣,他们身上都穿着银白色的盔甲,盔甲虽残破,有些位置被针线胡乱的缝补过,但却干净整洁。

他们许多人已是满头白发,满脸褶皱,面色苍老,腰背佝偻,步履蹒跚。

这些都是他们曾经在征战时所受的伤,都不曾好全。但今日穆振华离世,这些老兵却顾不得身上的伤,他们忍着一身的病痛,将盔甲穿戴整齐后,硬是快马加鞭的匆匆赶来,非得来送穆振华最后一程。

狂风吹起众人的衣摆,也吹起地上的风沙。

这群老而健壮的穆家军被沙子迷了眼,那双满是沧桑的眸子泛起阵阵血红,而后珊珊落泪。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穆家军之前都会用这首歌来纪念死去的同胞,如今他们也想唱这首歌来送穆振华最后一程。

一千人的穆家军一边送葬一边高声吟唱,悲壮的军歌被众人唱的气势磅礴,声威浩荡,可同时又有一股凄凉之情深深的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人,让跪在地上,虔诚为穆振华祈福的百姓不禁落下两行泪来。

“大将军一路走好啊!”

“大将军,愿你早登极乐……”

“将军,谢谢你为虞国子民带来和平,将军,你要一路好走啊……”

百姓们参差不齐的声音在空中响起,这些悼念都是百姓们发自内力最真实的祝愿。

城楼上,容烨身披一袭龙袍率领百官严肃威仪的站在楼上目送这支声势巨大的送葬队伍。

容烨身后站的是六部尚书和大司马周灏,六部尚书分别是工部盛义、吏部刁冠、户部邱锦、礼部骆衷、兵部高达和刑部蔡质。

这六位尚书和大司马都是容晖一手提拔上来的,其中六部也是容晖留给容烨的六位顾命大臣。

这六人表面看着水火不容,私下一见面也会逞口舌之争,但这六人却最是会察言观色,洞悉人心的,而且这六人是面不和心和。

至于大司马周灏,此人的母亲名叫金燕儿,是匈奴平民百姓,金燕儿的家里以放牧为生。

父亲是中原人,名叫周山,是个猎户,以打猎为生。周山的祖宗可以追溯到五百年的周朝,是周朝开国皇帝周乾的第五十代孙子。

中原和匈奴虽然一直都在打仗,但却并不影响两国百姓之间往来做生意。

建兴元年,十八岁的金燕儿随父亲金蝻来中原卖羊皮,却在街上遇到了卖虎狼皮的周山。

年少的爱过于简单,皮相之美足以蛊惑人心。

恰巧两人一人生的如花似玉,小巧玲珑,一人长的温润如玉,仪表堂堂,两人只互看一样,便一见倾心。

金燕儿为了能与周山长相厮守,不惜与家族决裂,孤身一人来中原找到周山,两人许下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誓言,还对彼此承诺,此生绝不背弃彼此,否则遭受天诛。

建兴二年,两人诞下一子,取名周灏。

建兴十年,周山纳了一青楼女子为妾,金燕儿听闻此事,勃然大怒,他找到周山,质问他为什么?

可周山却以金燕儿年老色衰为由要休她,并且以金燕儿是匈奴人为由要赶她离去。

金燕儿闻言,苦笑出声,声音晦涩,喃喃自语道:“自古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爱驰则恩绝。”金燕儿冷言冷语警告着那青楼女子,“迟早有一日,你也会像我一样,被他玩腻后,扫地出门的。”

金燕儿自那日后,因天天郁郁寡欢而病倒在床,不出三月,便撒手人寰,离世了。

自金燕儿死后,周灏也被赶出家中,让他在外面自生自灭。

周灏离家后,以乞讨为生。

建兴十五年,周灏遇到了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贵人——匈奴小公主——呼延枫。

呼延枫来中原,是因为她自小就喜爱中原人的文化,也喜欢中原的繁华之景。

呼延枫每次来中原都会扮做匈奴百姓,而她身旁保护她的侍卫也会扮做普通牧民陪她在中原四处游玩。

呼延枫大周灏两岁,她心地善良,为人单纯。

呼延枫在看到周灏的第一眼,见他全身上下脏污不堪,衣服破烂,头发疯散,还泛着一股酸臭味时,虽是嫌弃万分,但还是命人给了他银两金钱。

呼延枫身为匈奴公主,性格虽豪爽不羁,但一身高贵典雅的气质却让人觉得他尊贵无比,高不可攀,贵气十足。

周灏只觉自己此生从未见过如此高贵漂亮的人,就算见过,也只是匆匆一眼,因为他是个穷酸乞丐,所以就算有贵人经过,也不会为他而驻足停留。

但这个女子,却愿意站在他的面前,使周灏忍不住的多看了她几眼。

呼延枫长的很美,一袭橙色长裙,黑色的墨发上带着银光闪闪的发饰,右手上带着银链子和铃铛串成的手链,显得这只白皙的玉手更加骨节分明,纤长细腻。

呼延枫有一张娇美如花的脸,眼如秋波横,眉似远山黛,薄唇红润而小巧,笑起来时,嘴角还有两个小酒窝。

周灏一张阴沉的脸因呼延枫的笑而展颜,虽是邋里邋遢的一张脸,但这一笑却还真引起了呼延枫的注意,呼延枫将他带了回去做自己的侍卫。

自那后,周灏才得以练武习字,学习知识。

建兴十九年,兴国和匈奴大战,匈奴大败,铩羽而归,后以和亲来平熄战火。

建兴二十年,呼延枫和亲兴国,周灏自愿成为和亲侍卫,为匈奴公主一路上保驾护航。

自呼延枫来兴国和亲后,容晖为了不让呼延枫给自己产子,从未碰过她。但这期间,呼延枫和周灏两人却在呼延枫的宫殿行出格之事,享鱼水之欢。

建兴二十一年,呼延枫有了身孕,是周灏的孩子。

她在肚子未显露之前,便让周灏买通身旁婢女和为他诊治的太医,不让他们将此事说出去,还让他们在暗地为自己煎安胎药,对外她宣称自己病了,不许任何人进她屋子。

好在后宫妃嫔重多,而她则是妃嫔里最不受君宠的那个,所以她虽住在宫里,但政事繁多的容烨完全不会想起还有她这么个人。

日子一天天过去,呼延枫的肚子一日日大了起来。

周灏为了能遮掩呼延枫的孕肚,他每日费尽心思都在想出宫的办法,直到有一日,在宫里发现了一条出宫暗道。

那个暗道是太监们从宫里偷了东西可以拿出去卖或是宫女的家人给他们寄东西又或者嫔妃们私会家人的一条密道。

就在崇华宫门旁边。

周灏起了想将呼延枫给送出宫的心思。

建兴二十一年夏,夜深人静,月明星稀

周灏在宫中打点好了一切后,一人扮做宫女一人扮做太监,两人在呼延枫心腹的帮衬下顺利逃出了宫。

建兴二十一年秋,呼延枫为周灏顺利诞下一个女儿。

而这一年,容晖派了无数影卫暗卫在到处捉拿呼延枫,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同年秋,呼延枫被容晖派去的影卫暗卫所发现,呼延枫为了保住孩子和周灏,便自愿同他们一道离去。

众人见她是贵妃也不曾为难,只将她带回了宫里交给容晖。

容晖还是一如既往的善待她,半年后,呼延枫因病而亡。

建兴二十五年,容晖在猎场打猎时,偶遇到周灏,此时的他虽不曾改名换姓,但容晖并不认识他,毕竟他从来没有和呼延枫接触过,且呼延枫住在宫里后,从不曾出宫游走,而是日日呆在自己的院中,所以容晖不认得周灏也正常。

周灏虽说自己是猎户出身,但他不凡的伸手和卓绝的武功还有那广博的见识却颇得容晖欣赏。

容晖将他留在了身边。

此后的数十载,容晖和他一起征战沙场,并肩而战。周灏三十三岁那年,才被容晖封了个一官半职,后来,容晖发现他才华横溢,是个能堪重用的大才,便给了他高官俸禄。

周灏是在容晖临死前才被容晖封为大司马。

容晖死后,周灏心思变得深沉起来,他狼子野心,在朝堂上一手遮天,对待新皇表面敬重内里却时时想着推翻他。他还与皇后奚梦儿私下有交情,而奚梦儿待他也是无比敬重,言听计从。

容烨的身旁站着一个头发花白,身穿玄衣的太监,他慢悠悠打开手中的圣旨。

他清了清嗓音,一字一句宣读道:“昭兴帝诏曰:

大将军穆振华,尽忠报国,赤胆忠心,今以身殉国,实乃兴国之痛,百官之悲。卿之忠心,日月可照,应获不赀之赏,当立碑修祠,建庙祭祀,以告慰卿之英魂在天之灵。

钦此!”

太监宣读圣旨的声音和楼下的歌声还有百姓的哭泣声重叠在了一处,在城楼与街道间形成强烈的回音,来回徘徊,久久不曾散去。

身披白衣孝服,头戴白色抹额的穆槿之停下脚步,转身对着城楼上的容烨下跪,穆家军和百姓还有在场所有人也纷纷下跪,穆槿之恭恭敬敬行了一记大礼,“草民,穆槿之代父,谢主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异口同声附和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参差不齐的声音合在一起,其声音之大好似能穿云裂石一般,响彻云霄。

容烨上前一步,一脸悲痛不舍的模样,扬声祷告,“大将军以身殉国,是兴国的英雄,也是百姓心目中的战神。大将军为国战争了半生,他辛苦了。朕会将大将军的一生事迹载入史册,愿千年万载,昭如日月。丰功伟绩,人所共见。”

容烨轻叹,声音悠远而凄凉,他摆摆手,双眸中尽显哀伤,轻声道:“去吧!”

穆槿之对着容烨行了一记军礼后,他起身,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头也不回的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