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风回农庄 > 第19章 风回农庄东区

风回农庄 第19章 风回农庄东区

作者:一叶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0-10-08 22:08:38 来源:文学城

零租金租赁国有土地资源,是这个世界华厦国基于本国地理状况特别制订的一项法律,这个法律的核心是:提高华厦国的植被覆盖率,改善自然环境。

这个法律执行的最大依据是:信誉。

黎下在青河县政府网上申请零租金租赁大祭岭东面那片山地一百年,信誉依据是风回农庄植被覆盖率的提升和他的个人履历。

因为那片山地不属于任何村庄和个人,属于青河县国有土地,所以除了林保局,国土局也要参与审查。

牟子鹃几个人站在风回农庄最高的12号山头上,看着满山的树苗目瞪口呆:“这,这怎么像变戏法?刚刚三个月,你们是怎么栽下这么多树的?”

怀江:“拿钱砸。”

国土局负责此次业务的副局长郭明怀侧目:“怎么砸?”

怀江:“土层薄,买土;树苗不够,全国各地搜;人手不够,请专业种植公司,一个不够请两个,我们老板还想请三个呢,那两个不让,他们愿意一天工作十八个小时。”

苏雅妮说:“现在拉一个大单多难啊,一天干四十八小时也不能让出去。”

国土局三人组唯一的女士李佩璇看自己的领导:“如果能把那些山地改造成眼前这样,零租金好像还不够。”

业务熟练的年轻人罗彬说:“肯定啊,植被覆盖率提高这么多,国家要补贴他们一笔巨额资金,覆盖租金绰绰有余。”

林见东说:“这么说,你们同意黎先生零租金租赁那些山地了?”

郭明怀笑道:“山地租赁,有你们林保局在前面扛大头,我们怕什么?”

黎下心里一轻。

这个世界的华厦国,政府机构的设置和他记忆中那个几乎一样,但政府理念更先进一些,对各机构职能的分配和界定十分明确,同时,各机构之间的配合也更密切,工作效率更高,很少有扯皮现象。

关于山地租赁,法律规定了两个重要标准,一是山地的形态,二是植被的保护。

是否可以改变山地形态,改变多少,不同的地区地貌,法律上有不同的规定,这些规定是根据地理和环境专家的建议制订的,数据精细到百分位,国土局负责监督核查。

植被的保护当然是林保院负责。

因为地理形态一旦改变无法逆转,被发现后重罚的结果通常也没有回旋的余地,所以轻易没有人敢尝试炸平山头这类的操作,植被的改变就相对容易被钻空子,所以郭怀明有这么一说。

国土局的另一个职责其实更实际,就是确定山地的坐标、面积和界限。

国土局和林保局能够带着设备过来,是因为他们接到了县政府提供的黎下的完全符合法律要求的个人信誉证明和其他法律规定的证明材料,比如银行存款或不动产。

林保局本来应该先来一次,对黎下提供的风回农庄的材料进行核查,证明材料属实后,再和国土局一起共同进行评估。

但牟子鹃是个急性子,而现在的核查设备又先进,一会儿工夫就能核查完,牟子鹃又和国土局负责这项工作的领导十分熟悉,她就决定来个紧凑办公,随即核查,随即评估。

牟子鹃一如既往地干脆,智能航拍器有即时计算功能,她一看航拍结果显示植被覆盖率提高33%,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马上对郭怀明说:“既然你们也觉得没问题,咱们就开始那边的工作吧。”

黎下这次申请租赁的是大祭岭东边,青大路以东,九回路以北的一片山地,比风回农庄的面积大得多。

林保局和国土局的航拍仪同时升空,年轻的下属负责操控,两位带队领导和黎下他们闲聊。

黎下说:“农庄投入太多,我现在资金紧张,所以这边暂时只会改造公路两侧少量地方,大面积植树要到三年甚至五年以后。”

牟子鹃说:“我们每年至少来检查两次,只要植被覆盖率不下降,本地原生植物不被破坏,不出现超出法律规定的建筑物,我们就不会干预。”

郭明怀说:“零租金租赁虽然起始门槛低,但如果你们违反了法律规定,罚款比正常租赁高得多,且罚款不能抵消坐牢的时间,年轻人,我劝你们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在这些土地上干其他事情。”

怀江接话:“除了开农庄,我们老板对其他都没兴趣,林保局准备为我们申请国家补贴吧。”

牟子鹃微笑:“对我而言,这个补贴越多越好,我希望你们老板因此成为世界首富。”

黎下没有成为世界首富的野心,他租赁梨花河以东这片国有山地的目的,还是为了风回农庄和大祭岭村民。

现在外出游玩,基本都是自驾游,风回农庄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光顾农庄的客人绝大多数要自己开车来,这样一来,就算农庄每天只接待三百位客人,那也要有一百辆左右的车。

黎下可不想让大祭岭变成停车场,不说空气污染,光是噪音对村里人和他自己就是一种灾难。

黎下最早的计划中就包括了梨花河东岸这块无主山地,但如果像租赁大祭岭的山地那样租赁这块地方,租金太多——国土局和林保局可不会用大祭岭的标准把那些山地租赁给他。

他手里是有钱,但再有钱,也不能乱花。

所以,他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这个华厦国的法律,用风回农庄的信誉,为梨花河东岸的山地担保,现在,他成功了。

这块山地的面积是风回农庄的五倍,航拍时间比较长。

牟子鹃和黎下聊着聊着,忽然问:“你把农庄里好几个山头的植被进行了移植,腾出地方做草坪类景观,我觉得你这个思路特别好,能把你的做法写一下,让其他人能够学习吗?”

黎下摇头:“不说移植的费用,我光买土就花了好几百万,您觉得会有人学吗?”

牟子鹃楞了楞,摇头笑:“没有,所有人租赁山地都是奔着赚钱去的,前期都会投资,但不会有人像你这么投。”

郭明怀疑惑地看着黎下:“冒昧地问一句,你有多少钱啊?敢这么砸。”

怀江说:“敢这么砸,除了有钱,主要是有信心。”

郭明怀也是个直率人:“我就是对你们农庄没信心,才这么问的。

现在的农业科技发达,果树到处都是,就算你们农庄风景比较好,能吸引人来买你们的水果,那也有限啊,你们砸进去的钱,二十年能回本吗?”

黎下说:“喜欢,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郭明怀无语摇头。

牟子鹃开玩笑:“小黎,你不会是有个世界富豪榜前三十的爸爸吧?”

黎下笑着回答:“我没爸爸,我妈单身生育了我。”

“呃……”牟子鹃尴尬,“抱歉。”

黎下笑道:“不用,我和我妈妈生活得很好。”

虽然如此,接下来的话题还是变得比较谨慎,说的全都是和农庄未来相关的内容。

这正中黎下和怀江的下怀,虽然网上申请很方便,但很多事当面交流效率更高。

怀江说:“农庄春节后一个月内就要开门迎接游客,我们想尽快申请封路,麻烦两位领导把相关的材料及早准备一下。”

牟子鹃爽快地说:“应该的。你们农庄的位置不牵涉公众交通问题,只要大祭岭和梨花坳的人同意,封路申请批起来很简单,我们的证明材料就更简单了,你们明天就可以拿到。”

郭怀明笑着说:“这可能是你们把农庄开在这种偏僻地方唯一的好处了。”

黎下笑道:“谢谢!明天中午怀江会去拿材料。”

在大祭桥边送走两辆公务车,黎下感觉到脖子上忽然传来的丝丝凉意,抬头一看,天空又飘起了雪花。

他对怀江说:“叫他们三个过来,商量建停车场的事。”

怀江拿出手机拨打。

黎下对停车场的要求很简单:森林风花园式停车场。

他只有这九个字,三位男员工却十分笃定地点头:“明白。”

黎下对停车场和农庄的连接通道要求比较复杂:“东停车场到农庄入口十五公里,我们会准备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接送客人,如果客人愿意步行,我们也没意见。

但这就涉及到了沿途的各种问题。”

易眠举手:“我会把客人在停车场和沿途所有地方,包括我们暂时没开发的地盘都纳入管理网络,任何违反《风回农庄游客须知》事项的行为都逃不过我的眼睛。”

黎下说:“那好,今天晚上,我们就从最远端开始动工。”

近端靠近大祭岭,放最后,用人类正常的方式操作。

远端,黎下提前已经考虑周全。

暂时被称作“风回农庄东区”的这块山地,向东和东北两个方向有两个村庄,东面,靠近九回路的古盲岭,距离大祭岭23公里;东北方向的狐仙岭,距离大祭岭15公里。

黎下并没有租下和两个村庄之间全部的山地,只租了靠近大祭岭这边的大约五分之三,向东15公里,向北7公里,和两个村庄之间有个空白区,近期减少被窥屏的可能,远期的话,当然是不想被两个村庄的人找麻烦。

这块山地正北方向最近的村庄,是三十公里外的青龙镇,距离太远,所以这边不用担心。

易眠轻盈地原地跳了几下,问:“老板,能提前给一点加班费吗?就,一点点,五秒钟,三秒也成。”

她提前接到了怀江的情报,所以要求黎下单独支付她的加班费,不和三位男士掺和。

她具体的要求是:“每个月老板您给吹半分钟的口哨。”

黎下瞥了她一眼,转身走:“回去拿工具。”

四位员工正暗自失落,天籁之音飘然而至。

黎下双手插兜,吹着自编的《雪花圆舞曲》,悠然前行。

怀江、沈厚仁和贡宝欣喜若狂,也一个个放松了心情,和黎下一个姿势跟了上去,连嘴巴都做出吹口哨的样子,只是没发出声音。

易眠在最后,她没有试图吹口哨,而是在雪中轻盈自在地随意舞蹈,踏出一串串让人眼花缭乱的舞步。

几个人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走进大祭岭,大祭岭家家户户大门敞开,留守村中的老人和孩子全都笑容满面地站在自家门口看着他们,几个人全然不觉,就那么肆意盎然地走过,一直来到南街39号大门前。

“哎呦,又听见花迷吹口哨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天门开了,神仙在唱曲呢。”

听到声音,黎下扭头:“石头爷,石头奶奶,雪这么大,你们怎么出来了?”

石头爷乐呵呵地说:“听见你吹口哨,想出来瞧瞧。”

怀江已经和近处的邻居很熟了,他说:“爷爷奶奶,雪大路滑,你们还是屋里呆着吧。”

两位老人笑呵呵地答应着,往院里回转,边走边说:“俩孩子不在家,听不着花迷的口哨,可亏大了。”

黎下这才对不知道什么时候跟在后面的齐修贤说:“修贤哥,有事吗?”

齐修贤举了举右手的小袋子:“我奶奶不知道什么时候留的花籽,她说如果能长出来,特别漂亮,让我给你,还特地强调让种在你经常呆的地方。”

沈厚仁一下就抓住了重点:“什么叫‘如果能长出来’?”

齐修贤说:“我奶奶就是这么说的,我问她,她说这花特娇气,轻易不肯发芽,发芽了也长不大。”

怀江伸手把小袋子拿过去,打开了仔细看,末了还嗅了嗅,然后递给沈厚仁:“在老板办公室前开一片地方,好好照看着。”

沈厚仁接过去:“看我的吧,明年让你们开赏花节。”

大家各自拿了工具,就和齐修贤一起折回去。

齐修贤问黎下:“不是说沈哥一个月左右回来么,这都快过年了,怎么还不见人啊?”

黎下不在意地说:“他不一贯的信口开河。”

齐修贤笑:“明明那么值得信赖的一个人,怎么让你一说就成了不靠谱。”

黎下心里气,几位员工都顶风冒雪地开始实地察看做记录了,他还在心里骂那个不靠谱。

……

被黎下骂不靠谱的人在小年的前两天回来了,这次没走县城那边,而是从九商直接过来。

在距离大祭岭还有十来公里的地方看到公路两侧明显改变的风景,沈九州微微楞了下,他往前又开了百十米,粗大的原木路障出现在眼前,减速,在距离路障五六米时,他听到一声电子音——“滴”。

紧跟着是端庄亲切的女声:“车辆识别通过,虹膜识别通过,沈先生,欢迎回家。”

“呵呵,几天不见,大变样啊。”沈九州自言自语着靠边停下。

他先来到路北。

并没有把山推平,还是原来坡度平缓的山丘,只是靠近路边百十米的树木被整体北移,插种在了原来稀疏的植被之间,腾出来的地方,现在是一行行高大的乔木,两行树之间能放三辆汽车。

沈九州发现,这些树种并不统一,有新栽的黑槐树、榆树、橿树、栎树、槭树、枫树,还有原本就生长在这里的杏树、柿树和梨树。

会开花的树和不开花的相互穿插,可以想象春天到来时花红柳绿的样子有多漂亮。

沈九州微笑:“就个停车场,还挺讲究。”

他蹲下.身,在一棵黑槐新封的树坑上抓了一点土,指头捻了捻,好像不相信,就又闻了闻,脸上的笑容更大了:“呵呵,真的……快……回来了。”

拍拍手站起身,他又来到路南。

这里还没到风回岭,但路南的山已经明显比路北高,所以山坡也要陡得多,无法用做停车场。

所以这边新栽的树,以开花小乔木和灌木居多,只是间或有一些高大的乔木,山坡上原有的植被被完全保留,所以看上去斑斑癞瘌的,但等春天到来,新栽的树木花草长出枝叶,也会是一片美丽的风景。

很明显,路南是单纯的景观带。

沈九州心情愉快地回到车里,继续前行。

心情太好,他不知不觉地吹起了口哨,可只吹几句他就停了:简直,不堪入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风回农庄东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