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风回农庄 > 第14章 虫鸣河北岸

风回农庄 第14章 虫鸣河北岸

作者:一叶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0-10-08 22:08:38 来源:文学城

黎下是真的去吃早饭了。

吃完他马上从西寨门上山。

就算沈厚仁和贡宝、怀江都是神棍,怀江送来的那几车树木花草也不能一直就那么放着,他得尽快把办公地址选定。

三位员工好像在他身上偷偷藏了个定位装置,他刚走上8号山头,怀江的电话就打过来了,问他们要不要过来会合。

黎下说:“我带了二十个包子三碗粥,你们说呢?”

二十分钟后,三个员工吃上了热乎香甜的早餐。

黎下看到沈厚仁右边脸颊有点不对劲,就走过去仔细看,还伸手摸了摸,发现确实是压痕,也就是说,他离开后,沈厚仁又躺着睡了。

黎下心里不安:“你是不是又……”

“不是。”不等他说完,沈厚仁抢答道,“是怀总管嫌老贡的设计不完美,他们两个要讨论出个结果才让我开始栽树,我没事干,就躺了一会儿。”

黎下将信将疑,看贡宝和怀江。

贡宝老实巴交脸看怀江:“他特挑剔,嫌弃我的设计细节不够完美。”

其实不是细节,是哪儿哪儿都被嫌弃,被批得一无是处。

怀江吃着包子,说话的口气很符合沈厚仁刚才对他的称谓:“如果不是要做成全世界最好的农庄,老板随便找人种点果树就行了,何必找我们?”

黎下:我真没那么高远的理想。

他还记得自己发问的原因,并没有被带偏,他再次跟沈厚仁确认:“你真的没有不舒服?”

沈厚仁昂首挺胸:“绝对没有。”

怀江说:“老板,要是加半个晚上的班就病病歪歪体力不支,这样的员工趁早开除,否则,说不定哪天就随地一躺讹上你了。”

“你你你……”沈厚仁涨红着脸跳起来,黎下以为他要跟怀江大吵一通,没想到他看着凶,说出的话却又软又虚,“你才……我才,我才不会讹人,要不是你和贡宝那啥,老商量不好,我早就把树苗都种上了。”

怀江云淡风轻;“我们只是要求比较高,算了,跟你这种粗人说不明白。”

黎下替老员工辩护:“小沈挺能干的,就是因为他上次太能干,我今天才误会他身体不适。”

怀江很尊重黎下这位老板,马上换了口风:“逗他玩呢,以他的年龄,这小子能干这样算很不错了。”

黎下觉得三位员工好像对他们自己的年龄都有什么误解:怀江看着比沈厚仁和贡宝都年轻。

或者说,怀江的年龄和贡宝一样玄幻,黎下看到他第一眼,感觉他和自己差不多,等他一开口,感觉他像三十七八,可如果仔细看他的脸,说他十七八似乎也没问题。

沈厚仁看到老板替自己说话,怀江也只是逗乐,心里那一点点堵马上就化解了,神速吃掉黎下带来的一半食物,摩拳擦掌等着开工。

黎下让他不要着急,说树苗晚会儿再栽,他们四个人先一起去为未来的办公室选址。

对自己办公室的地址,黎下要求很简单:一、尽可能离游园区远一些;二、视野开阔。

员工办公室怎么选,他让三位员工自己决定,和他的在一起,或另选山头,都可以。

经过一上午的考察论证,他们确定了12号山头。

因为风回岭比这边的山包要高出三四百米,紧挨着风回岭的1、2、3、4号山头南坡,冬、春两季节光照会受到影响,且视觉上有阻碍感,和这四个山头相邻的北面几个山头,光照倒没问题,视觉的阻碍感却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这么一来,比较理想的就只有13和12号了。

黎下其实更中意13号山头,但三位员工一致反对,因为13号是边界,他们如果想为老板打造一个花团锦族的办公地的话,13号西面深度不够。

12号虽然听上去紧邻游园区,好像不符合黎下最重要的那条标准,但12号山头很大,黎下的办公室建在12号南坡下面,实际上和游园区距离很远,游园区的动静影响不到这边,何况12号下面还有个湖,靠山临水,十分完美。

于是,黎下的办公室就决定建在尚且不见影子的“虫鸣湖”北岸。

湖的名字是怀江取的,他说有个名字交流起来方便。

黎下没反对,这个名字很顺耳,且能引发他美好的想象,不管是秋虫呢喃、夜色无边,还是莺啼雀鸣、天空高远,都是很适合张开翅膀纵情飞翔的画面。

贡宝说:“湖都有名字,界河是不是也应该有名字?”

黎下说:“不许叫虫鸣河啊,再好的名字叫多了也恶俗。”

怀江说:“叫灵雀河吧,老板喜欢住在鸟语花香的地方,希望这个名字能引来些啼鸣声美妙的鸟类。”

沈厚仁说:“啼鸣声再美妙,能美妙过老板的口哨吗?”

贡宝说:“可老板的口哨是吹给别人听的,他肯定也想听到好听的……的……那啥啊,咱们又不会,也只有画眉、黄鹂的叫声能让老板喜欢了。”

黎下说:“就灵雀河吧,我觉得蛮好。”

“OK。”怀江划拉开手机,记录,“名字起好了,下面讨论盖房子。”

黎下说:“我的办公室不用太大,一百平米左右就行,石头、泥巴或原木墙体的双坡顶茅草房,南面带走廊。

内部不要什么复杂的设计,房间要宽敞通透,窗子大点,下雨的时候可以坐在窗户上看风景。”

怀江高速打字中问道:“还有吗?”

黎下想了想:“除了窗户是玻璃的,其他全部就地取材,这个‘就地’的地,指农庄、梨花坳和神衣冢。”

风回岭外围直径大约五十公里,神衣冢直径三十五公里左右,合理采集,盖十来所小房子的材料,不会影响到生态。

何况还有沈厚仁和贡宝,采集完了马上补充养护,神衣冢和梨花坳只会越来越好。

怀江:“没问题。”

老板的事情解决了,轮到自己,三位员工反倒没主意了。

最后黎下拍板:“就咱们几个人,就算农庄建成,需要在内部办公的最多也就是十个人左右,都在这里吧,平时商量个事也方便。”

“行。”三位员工满怀喜悦地同意了。

于是,员工宿舍和农庄办公室就定在黎下办公室东面百十米外。

宿舍决定暂建十间,至于办公室,一个大点的房间就解决了,材料和风格跟黎下的办公室一个要求。

“至于其他需要修建的地方,”黎下继续说,“急救站、便利箱、出入口值班室这一类,怀江你有管理农庄的经验,做个计划吧,详细一点。”

“最迟明天晚上给你。”怀江像个称职的总裁秘书一样,一边速记一边说。

黎下说:“不着急,这几天你们要栽树,很辛苦,一周内给我就行。”

怀江说:“就在我脑子里,打出来就可以了。”

准备盖房子了,那修路也就刻不容缓。

黎下说:“我对农庄全部的要求就一个:自然。房子是,路也是,具体怎么做,你们自己商量。

我原来的设想有很多不周到的地方,贡宝是按照我的要求做的计划,怀江你帮我们看看,不合适的地方列出来给我。”

贡宝说:“老板,我原来不知道怀江也会来农庄,他才是园艺方面的高手,农庄的整体设计交给他吧,我原来做的那个别要了。”

黎下看看贡宝,再看怀江:“商业互吹?”

“昂?”贡宝一愣,“不是啊老板,怀江他、他是真——的园艺专家,跟他一比,我就是个二把刀。”

怀江说:“高手不敢当,不过是看过的美景多了,眼界高点而已。”

黎下看贡宝:“他说你是水利工程方面的高手,一览众山小的那种。”

贡宝脸有点红:“我也就玩水还行,其他都,都,一般般。”

黎下说:“能玩精一样就很了不起了,何况你其他也不一般。”

贡宝高兴得只会傻笑了。

沈厚仁轻轻和贡宝撞了下拳头,庆祝他被老板夸奖。

怀江说:“老板,现在都是智能网络管理,咱们盖房子的时候,这块需要考虑进去,还有电,我在这两方面不算太……精通,要不要招个这方面的人进来?”

他一说网络和电,黎下脑子里一下涌出很多和游客行为有关的具体问题,一时有些头大。

怀江揽了一下黎下的肩膀:“出……呃,老板,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为你解决问题,是我们的责任。”

黎下一口气说了一堆:游客乱扔垃圾;游客攀折树木、乱挖花草、采摘尚未成熟的水果蔬菜;游客游玩途中饥饿、中途需要解手、遇险……等等等等。

怀江说:“只要我们前期准备做好,这些都不是问题。老板,你一共打算招多少员工?如果还有名额的话,我有合适的人选,能够设计一整套程序,完美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你预算紧张,除了我们三个不打算再招人,我也能解决这些问题,不过会慢一点,我现在要和他们两个一起把风景这一项先完成。”

黎下就算再周扒皮,这么大个农庄,也不可能只要三位员工,他说:“你有合适的人就让来吧,工资待遇需要先谈谈吗?”

怀江摆手:“一个万年死宅,他爸爸到处求人,说只要能把他拖出来见见太阳,多走几步路,他爸爸愿意按分钟支付人报酬。”

他晃了晃腕上的手表:“去年我把他拉我家玩了一个月,他爸送我的,一百多万。”

沈厚仁大叫:“哇,这货可比我坑爹多了,他这样的,能干活吗?”

贡宝也说:“老板租赁这片山地已经花了很多钱,你可不能介绍个光吃不干的家伙来。”

怀江说:“这人唯一的缺点就是宅。”

黎下有点担心:“他宅的连门都不愿意出,能适应农庄的工作吗?”

怀江说:“放心吧,他到了咱们农庄,肯定会改掉宅属性,变成个勤劳的小蜜蜂。

万一他不改,咱们也不怕,反正也不给工资,他爸还要倒找我钱,他不行,我就用他爸的钱在网上再给老板招个好员工。”

怀江话都说到这地步了,黎下也不好拒绝,反正网络和水电的事也不急在这几天,就让人过来看看吧。

办公地址选好了,员工们继续种树,黎下下山。

山上的事可以装神弄鬼,紧挨着村子的耕地,还得老老实实,按照正常人类的方式操作。

大祭岭人世世代代耕读传家,耕地被撂荒是近几年的事,所以,村里二十岁以上的人都有基本的农业知识,今天早上赵家兄弟过来后,知道黎下在山上忙活,齐修贤和齐正阳几位长辈主动过来监督赵家兄弟播种。

黎下来到村北时,麦子已经种了七十多亩了。

舅舅也在,他是来给几位帮忙的长辈送茶水的,看到黎下湿了大半截的裤腿,舅舅心疼的不行,却不敢有太多的表示,怕几位长辈问山上的事。

黎下也很心虚,尤其是七爷七奶奶也在,他们昨晚看到了三车树苗,万一他们起了个话头,其他人出于关心问得比较详细,比如订购了多少树苗,现在送来的有多少,已经栽下了多少等等,黎下肯定不能说实话,但他又不想对大祭岭的长辈们撒谎。

还好,几位长辈此刻关心的都是麦子,晚了一个多月,他们担心明年的收成还不够黎下的投资。

十亩八亩地,赔了也就赔了,全当花钱买个安心,可这是一千多亩,一亩地赔五十,下来就是好几万。

黎下在收种子的时候,和大家说过,他农庄以后的产出全部是绿色无公害的,所以麦田不会喷洒农药,也不会用化肥,而望天收的话,如果风调雨顺,麦子一亩地有三四百斤就算是好收成了,遇上干旱或麦子扬花季节连阴雨或成熟季节倒伏,亩产几十斤甚至绝收都正常。

黎下安慰忧心忡忡的长辈们:“最近天天下雨,我感觉今年冬天雪会比较多,明年的收成应该不会太差。”

几位长辈说:“但愿吧。”

七爷忽然想起那三车树,问黎下多少钱。

黎下说:“您和七奶奶看到的那几车,是我订购的‘镇庄之宝’,都是名贵树木和花草,一共三百多万,以后再来的都是常见品种,不会这么贵了。”

沈九州送来的树和花草,黎下一样也不认识,但他知道肯定都不是一般的品种,他按他所知道的一些比较名贵的树种价格做了个估算,得出这个结论,所以刚才的话不算撒谎。

几位长辈齐摇头:“租赁山地这事寻常不能干,太吃钱了。”

齐则达说:“这星期松行和敏之回来,我一定得告诉他们,上班挣工资就很好,不要再想做生意发大财啥的,尤其是农庄这种生意。”

齐修贤说:“咱们也得跟村里人说清楚,不要给黎下找麻烦,现在不能,农庄的树长起来有产出了,更不能。”

齐正阳说:“咱们村的人别的不敢说,眼红别人挣钱,就跟人胡搅蛮缠的,肯定没有。”

黎下说:“我知道,要不我也不会租赁咱们村的土地。”

现在这个华厦国,和黎下记忆中那个华厦国一样,因为人口众多,之前几百年又积贫积弱,大半个世纪以前,国家教育资源极度匮乏,七十岁以上的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虽然近几十年华厦国经济突飞猛进,下面几代人都从学校里得到了良好的知识体系教育,但相当一部分人受家庭影响,在社会公德方面的素质较低,

一些人习惯了在法律的边缘横跳,通过卑劣但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手段获取好处,和经济利益相关的法律是其中的重灾区,比如黎下这样的土地租赁合同,因为牵扯到的人太多,并且不是什么和人命相关的法律条款,如果村民们看到黎下赚了大钱眼红,联合起来闹腾,可能司法院就会妥协,要求黎下做出让步。

不过大祭岭不一样,黎下觉得,大祭岭人,可以说是这个星球上最具有契约精神的一个族群,和在其他方面的高素质一样,这似乎是镌刻在大祭岭人灵魂上的传承。

所以,租赁大祭岭的土地,黎下没有半点后顾之忧。

齐正阳大爷笑呵呵地说:“如果你这么认为,那,等你农庄的果树结果,把客人招来了,想办法给村里的老人找点事做吧,不用多赚钱,只是有点事打发时间。

少了年轻人散发的生气,自己再没事干,我们这些老骨头从脑子到身体都要锈坏了。”

黎下说:“正阳爷,您不是没事喜欢雕刻点小东西吗?过些天,我给您弄些好树根和树枝,您慢慢刻吧,刻精致点,到时候卖给客人。”

老爷子摆手:“我那是没事自个儿消遣,卖钱不行,人家景区卖钱的东西,都是一道工序出来,所有产品一模一样,我是想到什么刻什么,没人要。”

黎下说:“一模一样的流水线产品有什么意思啊,就是您这样的才值钱,全世界只此一个,再想要,有钱没得买。”

齐正阳和一群长辈哈哈大笑。

吃午饭时,黎下给姥爷打了个电话,让他在梨花坳找那些裸露在外面的柿树根和老梨树根,拣粗点的砍几段。

姥爷说:“没法砍,砍不动。”

黎下以为姥爷因为什么事在生气,正想问怎么回事,姥姥的声音传过来:“花迷,你不知道啊?咱们梨花坳的这些树啊,跟其他地方不一样,那些树枝啊树根啊,除非自己断了,砍是砍不下来的,咱们家烧的柴禾,都是捡的干树枝,没有一根是自己砍的,你想想是不是?”

黎下想了想,家里还真就没有砍柴的经历,不过……

姥姥说:“要不咋跟你说神衣冢里是神仙的肉身呢,那是真的,神衣冢和梨花坳长出来的树和花花草草,那就是神仙的头发跟汗毛,咱们凡人,当然砍不动。”

黎下说:“姥姥,虽然咱们家没砍过柴,可我玩的时候,经常随手折小树枝和灌木棵子啊,小时候就不说了,折的没数,就说这次我回来的第二天,带着黎下和杉下去神衣冢玩,回来时我还用树枝给它俩一人编了一个花环呢。”

姥姥:“咦,你不说我还没想到,好像真是哎。”

收起电话,黎下有点发愁,如果真像姥姥说的,梨花坳和神衣冢的树凡人砍不动,那他盖办公室的材料就得另想办法了。

他原本是让沈厚仁在梨花坳和神衣冢找比较大的树,截取树上比较大的一根或几根树枝,不会影响到树木的寿命。

梨花坳和神衣冢那么大,古老的大树不计其数,他在那里玩了二十多年,上过的树不过万分之一,跑过的地方最多百分之一,砍出建几栋房子的材料,不会有什么影响。

可现在……

黎下决定,等山上这批树苗全部种好,麦子也种完了,他回梨花坳先试试。

经过三天三夜,沈厚仁带来的第二批树苗全部栽种完毕。

耕地那边因为是两台拖拉机一起干,也是只用了三天就完了,黎下给人结了尾款后,上山专心看他的名贵树苗们。

怀江说:“老板,这些是九州专门给你挑的,先种谁,种哪儿,你决定。”

他伸手指了指两棵树干的粗细高低、树皮的颜色纹路,甚至包裹着草帘的树冠形状都一模一样的树说:“不过这两棵乌家树,九州特地让我跟你说,要种在办公室左近,越近越好吧。”

黎下说:“那就先种它们俩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虫鸣河北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