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奉皇遗事 > 第178章 三十五 贺诗

奉皇遗事 第178章 三十五 贺诗

作者:金牌芋头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10:26:12 来源:文学城

去年上元秦灼正得了发落,挪去小筑养伤,如今想来竟如昨日。今年长乐赶赴宫宴,便由他随侍。

雪仍没有停,但御街终日有人清扫,快马疾行也不滑,更别说四驾马车。长乐素来畏寒,车窗便不糊明纸,竟嵌了整块玻璃。街边灯笼映在车上,看不清形状,只是大大小小的各色光斑,忽远忽近,忽明忽灭。马车驶在灯火汪洋中,宛如行于银汉之上。

街市灯会如此,宫中灯宴更是炫目,妙绝人寰,巧夺天工,落座之时仍是眼花缭乱。皇帝居坐含元殿,今夜兴致极高,嫔妃皇子敬酒必饮。娄春琴随侍在旁,低声道:“陛下,百官的贺诗到了。”

皇帝笑道:“你先替朕看吧。”

娄春琴忙垂首,“奴婢岂敢。”

皇帝指着他,哈哈笑说:“你也不必谦虚。娄大内官的文名诗才,就是放在士子队伍里也是不输阵的。春琴若去科考,只怕还会榜上有名,咱们不做这朝下君臣,一样做得朝上君臣哪!”

娄春琴笑意得体,柔声说:“是陛下抬举,奴婢哪有那个福气。”

皇后在一旁举樽,也笑道:“说起科考,如今也封卷了。三年一试,不知今年是哪位大才拔得头筹。”

皇帝便叫一声:“右相。”

青不悔正任右相,既是制题又是主考,更是大梁科举首倡之人。此时尚未设置殿试,抡才之权仍掌握在考院之手,由众考官合议两榜人选,上交皇帝审核。直到奉皇年间,李寒改革科举,才增殿试一节,一甲人选方由皇帝钦点。

青不悔揖袖出列,听皇帝和声问:“依右相之见,今年文曲星当降在何处?”

此事两榜名单已经定夺,只是尚未呈递。皇帝问这一句,也是趁着年节增一增喜气。

皇后吃一口酒,抬袖掩唇,温声笑道:“老师都是偏心学生。要青公来论,怕要举杜公家的二郎。”

“杜二郎的才学是有目共睹的。”皇帝说,“杜郎青年才俊,人品温文。朕也效一回古,留他为儿孙做宰相罢。”

所谓君无戏言,皇帝一语算是为杜筠铺好了直达中枢的青云路。且杜筠五岁撰诗、七龄赋文,十岁对答帝座的令名已远播京中,点他为魁首,的确无可厚非。

“臣深感陛下爱惜之意,代弟子谢恩。”青不悔起身再拜,话音一转。

“但臣与同僚协议,今年状元,当另有其人。”

在座俱是惊奇。杜筠之才学已是罕见,当今之世,竟有人能压他一头?

长乐也上了几分心,搁下箸说:“有道是内举不避亲。青公的外甥小郑郎君为了避嫌已经不走科举,莫为了旁人说道再误了自家孩子。”

青不悔道:“实非过谦。老杜相公同为考官,这位学子的考卷也亲自核过,举他为首,实在不屈。臣敢言道,若此子不改心志,来日不敢说擎天架海,但必能砥柱中流。”

青不悔极少许人,如此盛誉更是闻所未闻。皇帝既惊且喜,问道:“不知咱们这位状元郎姓甚名谁?”

青不悔说:“姓李名寒,幽州人氏。看他的考卷,文质还是其次,个中见解极其老道,又出奇制胜,磊落雷厉处,敢行常人不能行。臣读其文章,方知后生可畏绝非虚言。杜筠其余均不逊色,甚至端方涵养更有过处,只是胆量眼光不能及李。”

“好啊。”皇帝再度举盏,“降此大才,实乃我朝之幸,是朕之幸!”

众人忙举杯同祝,高呼万岁。

长乐放下酒杯,嫣然一笑:“今儿是佳节,又赶上金榜将放,爹爹何不再下恩旨,请在京举子一齐献诗?咱们也好提前瞧瞧新科郎君的文采,瞻仰瞻仰。”

“阿囡所言正合朕意。”皇帝说,“下诏,请学子各题诗一首,便以上元灯节为题。作好后快马呈送,朕与众卿共赏。”

***

狱门一开,李寒便被两名狱卒搡入狱中。三壁皆是石墙,门也是铁门,只在墙上开一扇小窗供投饭食。

京兆尹站在门外,冷声道:“外头雪冷,李郎还是在此处暖和暖和吧。”

果不其然。

李寒似乎不怨不怒,问:“府尹以为,困我一人便能解今日之局?”

“自然不能。”京兆尹道,“但只要本官的奏章比李郎安排的击鼓人先到御前,便有转圜。”

李寒站在铁门后,又问:“府尹就不怕我榜上有名,来日参你一本吗?”

京兆尹叹道:“李郎需知,尚未放榜,一切皆有转圜。”

听其之意,竟能插手进士取用一事。

李寒冷笑道:“科考乃国家抡才之业,府尹区区京官,竟如此大言不惭!”

“孺子天真。”京兆尹叹息道,“李郎,你不能上榜,未必不是好事。”

说罢,他再不理会,径直往府狱外走去。

狱中阴冷,京兆尹连连搓手,正准备叫人暖个手炉,卫官便匆匆赶来,说:“陛下下诏举子献诗,状……状元没了下落,天使已到门外,请您帮忙寻人!”

京兆尹加快脚步,边问:“状元?不是二月才放榜吗?”

“听说是陛下同青公说起,在宴上金口钦点。”卫官想了想,“好像姓李,叫什么……”

京兆尹脚步一顿,抓住他手腕,急声问道:“叫什么?是不是李寒?”

卫官一拍脑袋,笑道:“府尹英明,就是李寒!”

他话音一落,却见京兆尹面如土色,喃喃叫道:“我命……休矣!”

***

狱中尽是浊气,十分腐臭难闻。屋内没有灯火,只一台矮案、一张硬床,李寒稍微一拂,一袖子灰。他打量自己一身形容,自觉没什么计较的必要,便枕着双臂躺下。

刚躺下不久,门外便一声响动。

牢门打开,京兆尹立在门外,扭头呵斥狱卒:“还不快将李郎请出来!”

狱卒要进来扶人,李寒往后一避,视线从京兆尹脸上扫过,审慎道:“府尹这是什么意思。”

京兆尹笑道:“今儿上元佳节,叫李郎屈就于此,全是在下的不是。陛下下旨请众学子作诗,天使已至,正等着李郎呢。”

“作诗?”

“陛下金口,点明颂上元灯节。”京兆尹说,“李郎,咱们前堂请吧。”

李寒有些不可思议,“灯节?今时今日,陛下要我作贺诗?”

京兆尹道:“今年众位新科相公在京,这不是巧了。”

狱中阴暗,李寒脸低垂片刻,再抬起,已然是云淡风轻的神色,说:“草民遵旨就是。”

京兆尹大喜过望,对左右道:“还不快布置宴席,待天子走后,我为李郎敬酒压惊!”

“不必。”李寒说,“无需挪动,在这里就好。”

京兆尹以为他心存芥蒂,表情一僵,忙笑道:“这怎么能……”

“府尹不知灵光一现的说法么?”李寒打断道,“此处风水极妙,是佳地,好赋诗。请府尹给我纸笔,另添一盏灯来。”

说罢竟从案前坐下,打定不出去了。

京兆尹只道他使气性,怎奈外头使者催逼,不好闹大,只好依他。

油灯端来时,李寒已在砚边舔墨,手腕微微一顿,随即于卷上落笔,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但灯火昏暗,京兆尹也瞧不清文字,只见他最后停笔在案,将纸卷递过去。

京兆尹本以为他要以此刁难,作态拿乔一番,岂料如此痛快,还以为他软和态度。忙遣人将诗送给使者,边恭维道:“李郎得陛下青眼,再见便是李相公了。是我有眼不识泰山,着实该打,还请相公大人不记小人过,以后同朝为官,用得着在下之处,尽管吩咐。”

李寒坐在原处,没有起身的意思。

京兆尹以为他仍有气,便对狱卒说:“还不快请相公出来。”

“草民就在此处,免得来回颠倒。”

李寒抬头瞧他,忽然笑起来,不似得意也不是讥诮。他长长喟了一声:“府尹不必如此前倨后恭,草民名登鬼录,命不久矣。”

***

众学子诗已诵毕,只差李寒。含元殿上,君臣翘首以待。

殿外脚步声彭彭传来,内侍双手托举诗卷,一路小跑直到阶前,喘息着高声道:“李郎的贺诗到了!”

长乐手里剥一只石榴,含笑说:“俗语云好食不怕晚,正是如此。”

皇帝对一旁微微抬手,说:“春琴,你来念。”

娄春琴便走到阶下,打开诗卷。他的声音虽不至于不男不女,但到底阴柔,慢条斯理念来,总像一种粉饰后的雍容。

众人屏气凝神,听他款款诵道:

“闻道上京春夜好,香尘暗动柳拂池。

珠玑盈户灯盈市,银花火树灿交织。

鳌山遥望盛世景,神仙递送太平诗。

海客仙姬同庆会,天宾玉座相捧卮。

云头抛得连城璧,千古万岁照情痴。

未见荒郊同此月……”

娄春琴话音戛然而止。

秦灼心道不对,抬头正见娄春琴面色发白,有些惊惶无措。

娄春琴御前随侍多年,什么风浪没有见过,岂会因区区一首贺诗失态至此?

皇帝也察觉反常,沉声说:“下一句是什么,你尽管念。”

娄春琴冷汗直流,声音战栗,只说:“奴婢不敢。”

“朕恕你无罪。”皇帝声音冰冷,“念下去。”

“是。”娄春琴从阶下跪下,对皇帝大拜。接着,他双手打着战捧起诗卷,颤声念道:

“未见荒郊同此月,活人野狗相争食!”

悲乎天子女,不得寄身尧舜时!

十室九冻死,一作当衢卖儿人!

大儿十又三,持身向圣儒。

三岁识百字,五载断诗书。

蹉跎大荒年,万亩无稻黍。

分明状元才,翻作世家仆。

小女豆蔻龄,袅袅且楚楚。

垄上能把犁,机上能织素。

长夜暖枕席,白日献歌舞。

不求帖儿钱,乞舍一口谷!

猛虎不食子,非我心肠毒胜虎。

不闻蓬户糠秕犹精脍,石宅黄金贱如土。

侯门粪秽柴门宝,富家涎唾贫家珠。

苟全性命在,安计为妾或为奴!

相诀泪涟涟,牵衣抴带拦道哭。

抚顶舐面千万遍,再抱儿身拥儿足。

此后笞挞如犬彘,本我心头掌上珠!

从来舍子如割肉,何如冰炭置肺腑?

父母为子长计量,弃汝他门更怜汝。

一别生死两不闻,会寻消息向泉路。

应知寒门人,不如朱门鼠。

鼠犹暖室啄酒肉,人独冻骨死路途,皮饱狼豺腑饱乌。

汝爷一躯尽可足!

道旁一号绝,万里相追哭。

行人为之泣,停者闻之诉:

“嗟尔苍天乎,耳聋竟目瞽!

置我于烘炉,烹我于瓦釜。

覆我且不怜,何故地载吾!

罪我则已矣,儿女又何辜!”

含元殿上,一只金杯怒掷阶下,娄春琴伏地觳觫,高声称陛下息怒。

狱中,李寒面壁许久,终于再度提腕,在壁上走笔写道:

社鼓喧喧车攘攘,驽马迟迟夜昏昏。

入问金身香火下,不视疾苦安称神!

我为生民叫帝阍,阊阖长闭不开门。

怒捣日月辞银汉,誓清川河换乾坤。

瑶池何必九天上,耸立凌霄在凡尘!

无惜薄命二十载,复盗息壤效神鲧。

上天入地一个我,往古来今百亿身。

仍逢荒郊鬻儿者,惭作榜上簪花人!

他一气呵成,抛袖投笔,整衣南坐。

雪光映入狱中,仿佛天光大亮。

我国历史最年轻的状元是唐人莫宣卿,年十七岁。咱就当寒哥开启了神童模式。本文架空,在元和年间未设置殿试,一个是再考一次年龄要往上熬,但显然这些人都很年轻,一个是为了满足皇帝和考官讨论状元人选的情节。这里名单由考官联合定夺,只是给皇帝上呈走个流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8章 三十五 贺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