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凤凰石2022修订 > 第88章 第八十七章

凤凰石2022修订 第88章 第八十七章

作者:绾刀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6-02 03:36:47 来源:文学城

苻坚获悉王猛大败慕容评的三十万大军,已剑指燕国国都邺城的喜讯后,特意御驾亲临犒赏三军以鼓舞士气。王猛郑重其事地卸甲换装,率领一大票人大张旗鼓地前去迎接苻坚的车驾。

晚间,王猛的大帐之中,灯火通明。

主座之上,大秦天王一身紫袍,气势卓然。

这时候只剩他二人了,苻坚的眼睛在笑,语气却很森冷,拿起帝王敲打臣子的腔调道:“寡人听说你们汉人里有一位叫周亚夫的将军,汉文帝亲自去慰问他的部曲时,他仍旧一身披挂,连细柳营也不肯出,更别提主动跑去迎接汉文帝了。这样的将军军纪严明,无愧为一代名将的称号。可丞相,前些日子却抛下大营内的所有事务,兴师动众地带人马专程去迎接寡人。不知拿丞相与周亚夫相较,是为何解?”

所谓伴君如伴虎,若换作旁人只怕要吓得战战兢兢,无言以对了。可王猛与苻坚的关系非凡,深知大秦天王生性随和,必定是装模作样地半开玩笑于戏弄他。

王猛抿起嘴,唇边的笑容显示出他的信心,侃侃道来:“大王有所不知,现今的局势是燕国弹尽粮绝,不过依靠紧守邺城苟延残喘罢了。更主要的是,燕王登基未久,政治上的大权落在慕容评之流手中。太傅慕容评贪鄙无度、乱无纲纪,百姓多有积怨。我大秦国国力强盛,政治开明,攻占之地的燕国百姓夹道相迎,可知人心向背,燕国已失民心。而军事上,他的三十万主力已然溃败散尽,甚至有不少燕兵不愿意回去再同我们作战,反倒主动过来加入我大秦。呵呵,这种情况,纵是慕容恪再生也绝没有可能翻盘了。

再者,距邺城五十里外,有我大秦名将邓羌、邓楚安营扎寨,前几日我已命他们挖壕筑堡、坚守不出。以燕国现在的实力绝无可能主动攻击我军,是谓高枕无忧。

国都初临大敌时,守备将士难免被激发出强烈的危急意识,尚有拼死之心,可只要相持上个把月就不一样了。以我大秦的仁政足以动摇下层士兵的斗志,燕国的大臣们又深知大王素来不杀降臣,那么尚存抵抗之心的怕就只剩下那个小皇帝和少部分燕国皇族了。如此一来,邺城唾手可得已无悬念。”他抚了抚短须,呵呵笑道:“如此一来,相比前朝周亚夫,臣完全可以沐浴而冠,放心接驾。”

苻坚对王猛的远见卓识素来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过此刻他略一沉吟,道:“邓羌略失狂放,邓楚则鲁莽有加,况且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他们若是擅自进攻,胜了还好,倘是吃了败仗,岂不有损我军士气?”

“大王所言非虚,也是有这种可能的。”看表情,王猛并没有放在心上,淡然笑道:“不过,就算他二人失了营寨,仍可退至八十里外张蚝的营寨,或者百里外我的营寨中,绝不会叫燕军撼动我军的根基。我说过,燕国已是苟延残喘,纵有一两招神来之笔令我军暂时受挫,也终究无法改变命运。实际上,邓羌号称‘万人敌’,曾斩姚襄,平张平,擒张蚝,直到这次大破慕容评,皆不世之功。其弟邓楚,武勇超群更胜其兄。以邓羌、邓楚兄弟的能力,臣不觉得燕国的残兵败将真能打得赢他们。”

苻坚脸色严肃,点头道:“听到丞相在我们占有如山压卵的优势局面下,仍能做好受挫的安排,本王深感欣慰。本王此次前来,一是犒赏三军,二是顺便给你提个醒。”

王猛微疑道:“是微臣有什么地方大意了吗?”

“慕容垂说燕军中还有一人,能力卓越,有勇有谋。论武力,万军阵中可取上将首级;论谋略,行军不拘于古法,进退不限于常规,如果让他尽情施展,说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也不为过。如果这一次燕国不是用慕容评,而是启用此人统领全军,则秦燕之间胜负难料。可燕国真的派出了慕容评,实属自毁长城。”

“真的假的?不会是慕容垂或者大王您诓骗我吧。”王猛难以置信,但瞧苻坚的神色显然不是在作弄他,不禁道:“燕军中真有此等人物,我怎么不知道,是什么人?”

就在此时,忽听得帐外有急报传来。王猛连忙叫报信的探子进来。探子火急火燎地冲进大帐,跪拜道:“前方邓羌将军与燕军交锋,结果大败而归,现已退守至张蚝将军的营中。邓楚将军则被燕国大司马慕容冲斩首于阵上了。”

“慕容冲!”苻坚大受震撼,“那个当了大司马的小娃娃?”

“这不太可能吧。”王猛皱眉道:“据我所知,八皇子慕容冲是慕容恪的弟子,小名凤凰,各方面能力算是不错的,但要说能斩杀邓楚,我绝不相信。按我们的情报分析,燕国的这只凤凰无论名声、武力还是战绩,都远不及他的师父慕容恪,此事怕是另有蹊跷。”

“燕国的……凤凰……”苻坚没来由地心头一颤,狐疑道:“难道是军情有误?”

王猛摇摇头,却没有回答,但看他神情显然是极信赖其一手打造的情报系统,认为这传递回来的加急军情绝不会出错。

略加思索,王猛问下面的探子:“这一战,燕国的领军将领都有哪些?”

那探子倒也精明强干,一口气将几位将领的名字报了下来,连庄千棠等都没错过,等到报出“护国将军”容楼时,苻坚猛然惊呼出声道:“慕容垂说的就是这个容楼!”

王猛面色沉重,道:“看来,不管斩了邓楚首级之人是哪一个,此番使我军大败的一定是这个容楼了!”

其后,王猛下令大军拔营起程,往前推进五十里至邓羌原来的营寨处。

燕军那边,虽然一口气拔了五十里外邓羌的营寨,却因兵力不足以辐射这么远的距离,只能将有用的物资掠夺一空后放了一把火烧掉了秦营撤退。容楼还是守在离邺城五里外的营寨中,而慕容冲仍旧坚守邺城。

王猛的大军推进到前面,重新在邓羌的旧营遗址上安营扎寨,而张蚝、邓羌则一左一右,分别在王猛的侧后方,相隔约三十里处安营扎寨。

王猛重新部署好后,安排架设鹿角屏障,深挖壕沟,还搭建起高大的塔楼,在上面安置了哨兵和弓箭手,把营寨的防守方面筑得固若金汤。他不停地派出侦察斥候打探燕军动向,甚至亲自多次出营去观察容楼的营寨,归来后忍不住惊叹城外燕军的营寨布置之巧妙,似松实紧,完全是利用了最少的物资,构筑出了尽可能坚固的防御工事。这之后他又查漏补缺把自己的营寨细细加固了一番,只管做好防守,绝口不提攻打燕军或邺城一事。

面对城外秦军大举压近却按兵不动的状况,燕王慕容暐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担心,几次三番找大臣们商议,可谁也不明白王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反正派兵去攻打王猛是绝计不可能的,而城内粮草充足,吃上一年也不成问题,因而满朝上下都心存侥幸,觉得过得了一天算一天,说不定就这么和敌人一直耗到寒冬来临,只盼秦军粮草用尽,补给中断,就不得不罢战退兵了。虽然,谁都知道王猛绝不会这么蠢,可谁也没奈何,只能明面上尽量往好处想,心里面却如万蚁蚀心,坐卧难安,恨不得立刻和秦军来个大决战,给个痛快得好。这般死不死活不活的拖着,对所有人都是一种煎熬。

慕容冲和容楼分领两头,虽然相隔不远,却无法见面,每日里派遣军士互相传递军情用以通讯。二人一致相信,王猛的按兵不动意在一方面给燕国施加无形的压力,另一方面则大开怀柔之策,腐化朝臣乃至士兵民众的反抗之心,迫使燕国从内部率先崩溃瓦解,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种策略可以称之为冷战。王猛的做法实在高明之极,只是燕国兵力太弱,虽然明知他的计划,却对此局面无计可施,唯有期盼和他比后勤消耗,希望秦军因为远离国土作战,后勤补给先跟不上时再作打算。

表面上,双方如此干耗了足足一月之久,其间竟没有一次交锋,那种感觉真是奇怪极了,哪里是什么强敌兵临城下,简直跟和平时期各自戍边一样。

可是,王猛的这种一面施压,一面怀柔的红白脸政策的杀手锏恰好正中燕国的要害。邺城近郊的很多村民听说秦国的政治开明、经济繁荣都羡慕不已,私下里恨不得燕国赶快投降,他们就可过上像秦国百姓那样的好日子了,哪里还有心支持和秦军开仗呢?

****************************

一日,秦军帐中,王猛请了鸠莫罗过来,二人悠闲地喝茶闲谈。营寨牢不可破,后勤补给也很充足,他们虽身临前线,倒也悠然自得。王猛是想套鸠莫罗的话,弄清他要拿燕国的玉玺和某间寺庙里的大鼎做什么。鸠莫罗则根本不接茬,只管东拉西扯把话题往讨论战事上引。

鸠莫罗喝了一口茶,笑道:“丞相的用兵之道实令老僧叹为观止,大开眼界呀。”

王猛也笑道:“现在的燕军就好像是一头憋足了力气的蛮牛,我们何必去做另一头牛和他们斗?燕军中有容楼这样的将才,牙尖爪利,斗一斗搞不好被他反咬一口,轻则痛上十天半月,重则伤筋动骨,一败涂地。我们要做斗牛的人,因为只有人才瞧得出来,这头蛮牛虽然凶狠得紧,却站在一块随时可能坍塌的高台之上。”

“正是,扬汤止沸,莫若去薪。”鸠莫罗深表赞同:“如此一来,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把那个高台轻轻推倒,这样蛮牛自然就会摔的骨断筋折,何乐而不为呢?”

王猛又想把话题引回去:“以大师的修为,想必早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何会对燕国那两样东西念念不忘?大师不妨细细说来,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大秦国出人出力的,也可尽心尽力相助大师。”

二人正谈笑间,忽闻军士来报,说一个燕国的农夫跑来营里说有要事报告,而且一定要见到大将军才肯明说。

“竟有这样的事?”王猛微生诧异,眼珠骨碌碌转动,又笑道:“不会是燕国派来想行刺我的吧。”

鸠莫罗摇头也笑道:“以丞相之能,派来个把刺客岂非等于送死?况且还有贫僧在此。”

王猛淡淡一笑,吩咐道“带进来吧。”

一个衣衫褴褛、红脸膛的大个子被带了进来。

见到王猛,他‘噗通’跪拜道:“你……就是秦国的大将军了吧?”

王猛点头道:“先说说你是什么来路。”

农夫叩了一个头,道:“小的是邺城边上的村民,在附近的山上砍柴为生。这些日子,城外驻扎的燕军也经常跑到山上砍树,有时候能碰见他们。我和他们中的几个人同姓,混得算是不错。”

王猛疑信参半,道:“你有什么要报告的?”

农夫低头垂首道:“下午的时候,小的爬到一棵树上睡觉,醒来时正好有一队燕军在山头巡逻,他们从我睡觉的树下走过去的。我看得真切,带头的是他们的一个将官,好像是姓伊。他们不知道我在树上,就在下面边走边聊。我听那个姓伊的统领提到准备今夜来偷袭大将军你的营寨,还说什么‘擒贼先擒王’的。”

“抬起头来!”王猛愕然间,上下打量起这个农夫,随即紧紧盯着他的双眼,道:“你本是燕国人,却为何盼着燕国早点儿投降,又故意把这样的情报通报给我?”

这么重要的情报,连他的探子也没打听出来,这个农夫却碰巧听到,还跑来报告给他,令也不得不怀疑中间可能有诈。

农夫抓了抓混乱卷曲的棕发,恨恨道:“大人明鉴。小人确是燕国人,但自从没了大司马,太傅就一件人事也不干了。我本是城郊的农户,有些田地,因为实在忍受不了太傅下达的苛捐杂税,才干脆跑到城外的山上砍柴去的。可恨那太傅慕容评还不罢休,后来索性把山给封了,我们砍柴、打水都要向他纳钱,快要连柴也砍不下去了。本来我已经打算好了,过两年再不行的话,就举家逃到你们秦国去。听说慕容评被秦国打败了,我挺高兴的!我们小老百姓过得好惨,种的粮食全充了军,已经很长时间没吃饱饭了,就盼着燕国早点儿投降。所以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就特地赶来通报你们了。”

王猛见他目光真诚,不似作伪,点点头,吩咐左右给予重赏,然后打发他去了。

没有人察觉到王猛的后背上的衣服都被冷汗浸透了。因为他太明白了,燕军趁夜劫营的计划若然得手,比如要是能斩杀掉他王猛的话,那么秦军真的极有可能兵败如山倒,以至于不得不退兵。王猛知道邺城外围策应的守军统帅就是容楼。容楼的这招“擒贼先擒王”的战术确实是燕军目前最佳的退敌之策,也可以说是唯一的退敌之策。更要命的是,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有那个燕国的农夫跑来报信,那么在连续相安无事了个把月后,秦军自己也难免麻痹大意,敌人的劫营非常有可能成功。

想到这里,王猛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若非有人来报,他的这颗大好头颅明天还在不在项上真的不太好说。他的脊梁骨上冒起一阵凉气,心中暗忖:好一个容楼!

稍待,王猛镇静了一下心神,哈哈大笑了几声,转脸对鸠莫罗道:“大师你看,连老天都在保佑我们,说明我大秦真的是天命所归。”

鸠莫罗点头称是。

“容楼,听起来的确是不世之材。只可惜他虽能识兵,却不识人心。”王猛摇了摇头,似乎不禁为容楼叹惜。随即吩咐左右,速速命张蚝,邓羌二人率领精锐部队赶来主营,确保万无一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