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与房产公司销售分开之后,两人在小区里转悠了许久,发现这个小区和他们之前第一次看房的小区是一个物业,都是旭辉。卢兴伟更开心了,他原本就对这家物业十分有好感,既然星澜湾用的是旭辉,那就更合他的意了。
卢总十分高兴,一路兴致勃勃地给猫闺女做介绍,许诺以后不论刮风下雨,都要带猫闺女出来遛弯,至于点墨,也可以勉为其难地顺带也遛一遛。
逛完了小区,两人又在周边溜达了许久,发现从星澜湾走路去锋锐也就四十分钟不到,卢兴伟已经计划要买辆山地车,每天骑车上下班,顺路锻炼身体了。
高廉对此毫无意见,他更关注周边的菜市场,然后在卢兴伟的带领下满意地逛了逛周围的三个大超市,两个菜市场,都距离极近,以后下班可以打发卢兴伟在回来的路上顺路从菜市场买菜带回去,就算他回来迟一点,也不会怎么影响作息。
那么现在只剩下一件事了,房价,一万二一平,150平要180万,高廉现在只能拿出总价的一半,要买这套就必须要贷款了。
卢兴伟却不愿意让他贷款,‘你出一半,我出一半,房产证正好登记两个人的名字,共同持有,然后我再出30万装修。’
卢兴伟是藏了私心的,他怕高廉因为买房背了贷款之后就更不愿意从昌和离开了,那他的小心思岂不是泡汤了,因此坚决不同意贷款,美其名曰要两人共同分担。
高廉不知道他心里的小九九,被他的话套住了,两个人的房子确实是两个共同出资会比较好,因此稍加迟疑最终还是同意了。但也不同意让卢兴伟出全资装修,要跟房款一样一人一半。
卢兴伟有点窃喜瞒过了高廉,也有点小歉疚,没怎么坚持,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两人对半出资,合伙买房。
走了许久路带来的腿软腰酸终于遏制住了卢兴伟的神经亢奋,他放过了自己,也放过了高廉,让高廉得以回家歇息,平息血液里的跃动。
当他们回到小公寓的时候,房产公司销售打来了电话,‘高先生,您好啊,我是星澜湾的销售啊,今天下午陪您看房那个。’
高廉的语气淡淡的,好像不认识他一样,‘哦,是你啊,有什么事么?’
销售人员略带兴奋的话语从电话那端传来,絮絮叨叨的,‘是这样的,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您,我回去呢,又跟我们领导争取了许久,终于给您争取了一个新优惠。本来呢,这个优惠只针对我们公司新开的其它楼盘,但我告诉领导,您这边对星澜湾十分心动,诚意也是满满的,就是碍于价格,实在高出了您的预算,所以才遗憾作罢。
现在只要公司能稍微再让个步,回馈购房客户,那这套房子就十拿九稳了。我们领导听了之后也是咬咬牙,就答应让您也参加这个新活动,首付四成的话,就能打95折,您看,这个新方案您还满意么?要是满意的话,您什么时间有空,我们把手续办了?’
满意,怎么不满意,95折总房价能省九万块,高廉没想到这个销售这么给力,原以为拿一拿乔,能省个三四万也就知足了。他保持声音的漫不经心,好像此刻他的心脏并没有嘭嘭跳动,‘这个啊,我得先查下我的行程,这样,我稍后再回你电话吗,就这样。’
说完,他直接挂断了电话,回视卢兴伟望过来的目光,‘打95折,能降九万。’
‘哦嚯,真给力啊,不过,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卢兴伟也觉得有点过于离谱,‘晚上再探探口风。’
吃完晚饭,高廉又跟房产销售通了一次电话,旁敲侧击,原来星澜湾剩余其它几套房最近已经全部售出,今天高廉看的这一户是尾房中的尾房,房产公司不想再折腾下去了,干脆便宜出了,全力转战下个楼盘,这才让高廉卢兴伟得了便宜。
卢兴伟与高廉面面相觑,‘可见天命在我啊,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这套装是必须拿下了。’
既然已经看准了这一间,价格又这么实惠,高廉行动非常迅速地约了房产销售,在回老家前一天跟卢兴伟一起去签了合同,两个人共同出资买房,房产证上登记两人姓名。
拿到合同付了款之后,高廉的心里瞬间踏实了,从此他跟卢兴伟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他会和卢兴伟带着两个毛孩子,在这间150平的房子永远生活在一起了。
此心安处是故乡,卢兴伟所在即是心安,而现在这心安有了具体的形状,就是这套150平的房子。
签合同那天已经是二十七了,第二天要回老家,高廉就没有再去办交房拿钥匙,准备等年后回来再做,装修也要推后到年后了。
下午,考虑橘座还小,卢兴伟怕长途车程会闷坏了它,先和高廉把两小只送到宠物医院寄养一个假期,今年就不带回老家了。
二十八,跟去年一样,两个开着卢兴伟那辆大吉普回了卢家庄,也跟去年一样,一路慢行一路打招呼到家门口。唯一的小小区别只是那些跟高廉不对付的村民们见他俩还是那么要好,好得如胶似漆,纷纷收敛了对高廉的敌意,不再嘲讽脸相对,也就只变了这一点。
村庄没变,亲人没变,年年岁岁,故事依旧,高母依旧唠叨婚姻,高父依旧不声不响不敢在高廉面前大声说话,而卢兴伟家除夕永远热闹,吵闹。
今年卢兴伟没找到机会像去年一样偷溜到高廉床上守夜,他在偷摸出门的时候被他小侄子撞见了,只好打了个哈哈灰溜溜借口困回屋睡觉,然后锁上门给高廉打视频电话。
两人伴随着耳机话筒里对方的呼吸声度过了又一个除夕子夜相交,迎来新的一年。
初一早上,高廉正在他堂伯家拜年,潘越的电话忽然打进来,‘高总,新年好啊,今天大年初一,祝你新春吉祥啊。’
‘潘总,新年好,新年好,也祝您新年快乐啊。’
潘越没多说什么,拜了个年就挂断电话作别,弄得高廉一头雾水。没事献殷勤,非那啥即那啥,潘越这番作派,所谋必不小,他本想给卢兴伟打电话商量此事,但拿起手机的瞬间想起了那句荣景,犹豫良久又放下了。
卢兴伟的新年就比去年愉悦许多了,少了络绎不绝地七大姑八大姨前来拜会,清净了不少,也不用去卢奶奶娘家那边报道,更省事了。这个春节过得极为舒心,每天甚至还能偷点空跑到高廉房里跟他闲唠嗑,再时不时偷点小豆腐,生活美滋滋。
这一切都被卢奶奶看在了眼里,然而她什么也没说,保持了沉默。
依旧年习惯,高廉初六离开卢家庄,今年卢兴伟也随他一起,两人同进同出。庄子上众人看到这番情形,不少人咬碎了牙关,暗恨高廉怎么就这么好命,小时候卢家待他不一般,长大了卢兴伟还是高看他一眼,两眼,无数眼,自个儿怎么就不能像高廉一样,拍卢兴伟马屁拍得像兄弟呢?卢兴伟现在是什么身家,手指头里漏一点出来也比自个儿挣得多,可恶。
别人的暗恨,高廉许是知道,许是不知道,并没有太过挂心。这个年他过得心不在焉,脑子里一直在想着装修的事,余平在家也被他骚扰了个彻底,烦不胜烦。
他家事少清净,正好方便他做装修方案,草稿图画了将近一百版,每完成一版都传到卢兴伟手机上,让卢兴伟看满不满意,哪里不好,然后再度进行修改。
卢兴伟也得空就溜到高廉家里,共同参详室内布局,终于在离开卢家庄前两人定下了室内家居布置,画了个草图,准备年后拿给余平推荐的装修公司人员看看,能实现就按这个装了。
玉安的新房子在整个假期的不停催化下,已经发酵成了卢兴伟的心头宝,让他再也不愿待在卢家庄,借口早点回去继续奋战荣景项目,坚持跟高廉回了玉安,又气了卢爸爸一顿,大骂不孝子要谋杀亲爹。
对此卢兴伟的回应是,‘生气有助于血液循环,益于健康。’
这下连秦妈妈都开始飙了,卢兴伟是在鸡毛掸子的追逐下被撵出家门,重得自由的。
两人回到玉安第一件事就是联系余平,要他引见装修公司,余平破口大骂,‘高廉,你个混蛋,现在才初六,人都还没上班,你打电话几个意思。’
高廉挨了一顿骂,发热的脑子终于略略降了温,意识到自己和卢兴伟过于投入了,不管如何心急如焚,想早点装修也得等到年假结束大家复工才能开始。
高廉还是按往年惯例初八一早回公司销假上班,上班第一天快递就为他送来了一份极为精美的拜年礼物,一副日历挂画,一个摆件,贵倒也不贵,但极为精致,一看就是用心挑的,落款潘越。高廉对着这几样礼物陷入了沉思。
春节假期并没有给昌和的员工带来多少放松,反而因为过年的花销让他们更加意难平:奉养父母要花钱,亲戚往来要花钱,朋友联系要花钱,过节花费也要花钱,每一个人都在向自己开口要钱,可收入却肉眼可见地减少,去年年终奖也没有了,今年工资不增锐减,老板还在喊口号要员工和他一起为公司奉献,这日子怎么过呢?
吸烟区两个男员工相视苦笑,‘你假期怎么样?唉,你脸怎么了?’
另一个回答,‘还能怎么着,跟我家那口子干了一架呗。’
前个人露出理解的表情,‘唉,我老婆也是,过年跟我又吵又闹,这个年过得,这都叫什么事啊。’
‘你下家找得怎么样?’
‘正找呢,还没消息,我这岁数,难啊。’
‘我也是,我老婆问我你难道你还舍不得你那破烂公司,可是除了这破烂公司,我们这样子,还能去哪儿?’
‘唉~。’
两人见高廉走近,停止了对话,熄灭香烟后离开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现在还没走,留下的,也只有这些曾经的骨干老员工了。
然后,苦难还没结束,即便他们或者安然或者不得不接受了降薪,却依然还有更多的后遗症显现。
辞职的人太多了,自从人事总监在全公司范围做了公开检讨后,对于辞职人事已经放任自由,只要提前一个月提出,到时间就可以走,人事绝不会拦。
然而人可以走,手上的活却跑不了,转交给谁?一开始留下来这些人每人接收一个人的活,可走得越来越多,慢慢的,接收两个人,接收三个人,接收四个人,最后就算吃住在公司,二十四小时待命,也无法完成所有的任务。
任务完成不了,绩效考核次次评级不合格,就更拿不到足额的工资,原本觉得还能苟一苟的人也选择了离开,于是留下的就要接收更多的任务,有的甚至于一个人接收五个人,六个人,循环往复。
年后不到一个月,公司几乎空了,每个部门都在嗷嗷叫着要人要人,可人事,偏偏招不来人。
按照杨承海的建议,招人的时候,人事是按最新的绩效薪资制度来招的,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傻,找工作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工资发放,只一眼每个月只能拿一半,另一半绩效考核优等年底才能到手,立马放弃,因此招聘信息在网上登记好几个月了,应聘者寥寥无几,偶有几个咨询的,也很快被绩效考核的细节劝退,很快,连人事也缺员了。
然而老板似乎瞎了,即使已十室九空,有的办公室甚至每天照明灯光都不会亮起,老板也能视而不见,只一味勒令人事总监尽快招齐人员。
杨承海开始有些不安了,因为连老板娘也开始责问他,新制度的落实出现了什么问题,怎么会导致员工大面积辞职。只有老板还在力挺杨承海,‘这都是小事情啦,这些反对的走了,正好招些听话的应界大学生进来,又便宜又好用,现在正好是大学生求职季,让人事总监多跑几所学校,很快人就能招齐了,别担心,我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