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飞絮归何处 > 第12章 顺州暗伤怀

飞絮归何处 第12章 顺州暗伤怀

作者:韶芊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2-20 15:45:31 来源:文学城

贞观四年的阴历元旦(西元630年二月十八日),前隋淮南公主杨絮与夫君突利、稚子贺逻鹘都是在大唐皇宫之中度过。在客居唐宫期间,杨絮为大唐皇帝李世民画了好几张不同角度的肖像,每一张都令李世民赞不绝口。李世民挑出了他最满意的一张,命令太监挂在内殿的墙上。他也让杨絮挑一张,说是给絮儿带去未来的住处,作为纪念。

杨絮不好意思当面问皇帝:絮儿未来的住处会在何方呢?皇上是打算要突利回幽州北面的故土?还是去占领颉利可汗撤出的五原郡?她差点脱口而出,却咽下了疑问,心想等到过完年,李世民恢复早朝,自会当众宣布。到时候就知道了!

想不到,元宵刚过,杨絮与突利就惊闻大唐名将李靖劝降了定襄郡的隋国,俘获了萧皇后与隋王杨政道。李世民在皇宫内殿设宴为萧珻与杨政道祖孙俩接风,并未邀请杨絮与突利作陪。直到次日早晨,杨絮才在造访杨淑妃寝宫时,从二姐杨吉口中获悉。

就在这一天早晨,李世民在朝堂上宣布将突利的塞外领土划为大唐的顺州、佑州、化州、长州等四州,并勒令突利以右卫大将军的身份率领部队驻守顺州,又册封突利为北平郡王,食邑七百户。这实在大大出乎突利意料之外!突利原以为,李世民会扶植他为大可汗,以取代逃避唐军而迁都碛口的颉利可汗。他做梦也想不到,李世民竟会不要另建一个突厥汗国!

李世民看出了突利满怀错愕,就义正辞严说道:“过去你祖父启民可汗失去了所有的兵马,孑然一身投靠大隋,而大隋皇室协助他立国,遂至强盛。他受大隋之恩,却未尝报德。到了你父亲始毕可汗,居然变成了大隋皇室的心头大患!到了这一代呢,你叔叔没有一年不侵扰中国。好在上天惩罚作乱之人,大降灾变,你们的部众散乱,几乎死亡殆尽。你到了穷途末路,才来投奔我大唐。朕之所以不立你为可汗,正是为了启民可汗那些旧事的缘故,有心改变前法,以图谋中国久安,你们的宗族永固,这才授给你都督之职。你理当依循我大唐国法,整顿你的部下,不得妄相侵掠,如果有所违背,当获重罪!”

这番话说得突利哑口无言。纵使突利心中仍有不服,他也不敢声张。毕竟,他晓得颉利叔叔在唐军猛攻之下节节败退,李世民迟早能够击溃颉利可汗,并不需要另立一位大可汗来与之抗衡。尽管突利天生资质有点愚钝,这点道理他还懂得。他明白自己对李世民已经不剩多少利用价值了,只能任凭李世民摆布。于是,他乖乖俯首称臣。

然后,突利垂头丧气回到了暂居的客房。他忍不住向杨絮诉苦,又频频摇头叹道:“这样一来,只要哪天唐军打垮了颉利叔叔,我们突厥就亡国了呀!这个亡国的罪名,只怕会落到我头上!可是我哪想得到,义兄居然会如此不留情面呢?早知道他不肯支持我当大可汗,我真不该带兵来向他投诚啊!”

杨絮听了,深感刺心!她当然记得,自己怂恿突利归顺李唐时,曾经推论:李世民会像过去大隋襄助启民可汗那样,建立一个以突利为大可汗的新汗国来对抗他叔叔颉利。那是她的肺腑之言。她真没想到,李世民丝毫不顾念拜把兄弟突利的意愿,硬是害得突利变成了突厥亡国的罪魁祸首!

然而,杨絮生性好强,不愿承认自己看错了李世民,就避而不谈自己当初的建言,只管反驳道:“问题是,假如你没来依附他,你又能怎样呢?你叔叔比你善战,现在都被唐军打得到处逃窜!你以为你不及早臣服他,就能保住你的小可汗地位了?那恐怕是痴心妄想吧!”

突利听了,唯有承认,无论自己怎么做,结果都是一样,阻挡不了李世民消灭突厥汗国!于是,他无奈叹道:“说得也是!唉!反正后悔也没用,只有奉命去顺州这一条路可走了。”

本来,杨絮一直嫌突利懦弱,凡事不敢抗争,但是这一次,由于突利是听了她的建议才吃了闷亏,突利如此轻易认命,倒让她好过许多,当下鬆了一口气!她出于歉疚,特别好声好气劝道:“既然没有别的办法,就不要多想了。至少,你没有以卵击石,等于保住了很多突厥人的身家性命,可以算是功德一件。”

突利向来重视杨絮的意见,自然很能接受杨絮为他开脱的理由,就点了点头,不再抱怨了。夫妻俩开始收拾行李,准备迁往顺州。

出发之前,杨絮一定要在长安见嫡母萧珻一面。恰巧在这段期间,萧珻已获李世民赐宅于长安城内的兴道里,就选定了一天中午,在豪宅内为絮儿、突利两人饯行,也通知不再同住的杨政道来参加。原来,李世民给了杨政道一个名为员外散骑侍郎的官衔;从此,虚岁年仅十三的杨政道就拥有了自己的官邸。

杨政道是个秀气得几乎像女孩的男孩,生性内向。自从隋国归降大唐以来,他暗恨身为末代君主,心情难免低落,为此更加沉默寡言。在祖母家的午宴席间,他除了向姑姑、姑父敬酒,祝福他们伉俪去顺州一路平安以外,实在想不出别的话可说。所幸杨絮很了解这个侄子,也就不找话题来促使他对答。其实,杨絮本身也有些落落寡欢,只是眼看向来敬爱的嫡母笑脸盈盈,才勉强自己打起精神来谈话。

“这么多好菜,真是太谢谢母后费心了!”杨絮由衷向嫡母萧珻表示谢意。她照旧称呼嫡母为母后,一方面是出于习惯,另一方面,则是心理上仍难以接受隋杨皇室就连定襄隋国也失去了...

“自家人不用客气!”萧珻亲切笑道:“记得在定襄那时候,你时常埋怨吃不到鱼,也吃不到水禽。为了让你大快朵颐啊,今天的开胃小菜可有好几样生鱼脍,主菜还有烧鸭呢!汤也是鸭架汤,里面放了你最喜欢的干丝,还是从扬州人开的豆腐店买来的干丝呢!京城里,南北货一概齐全。如今回到了京城,定襄没有的食物都很容易买到了。”

萧珻这些话令杨絮发觉,母后凡事都往好处想!杨絮不由得推测:这会不会是母后驻颜不老的秘诀核心呢?所谓诚于衷而形于外啊!

杨絮并不晓得嫡母的确切岁数,但假设母后与父皇同年,或比父皇小一两岁,算来都是已过六十了!真是一点也看不出来!如果让陌生人来猜母后贵庚,答案的数字想必连五十都不到...

当然,萧珻可谓具有先天的优势,她的心形脸是最不显老的脸型,两侧腮帮子天生位置较高,不易下垂。不过,在杨絮看来,母后的乐观更是不断为外貌减龄的源头活水!

杨絮受了嫡母的正向态度所感染,就展颜笑道:“是啊!今天这一餐不但菜肴丰盛,还有精美的点心呢!看看这笼糕点,真像江都行宫的花折鹅糕哪!”

“这就是花折鹅糕呀!”萧珻笑眯眯回道:“知道你爱吃,特地凭记忆讲给厨子听,叫他仿造的。你尝尝看,味道像不像?”

萧珻流露的慈爱令生母早逝的杨絮顿觉眼热。杨絮忍住了感动的泪水,赶紧用筷子夹起了一块宛如弯枝花朵形状的花折鹅糕,咬上一口,接着赞道:“这个碎鹅肉馅好细腻!味道简直跟江都行宫御厨房做的一模一样!”

“你喜欢就好!”萧珻欣慰笑道:“听说顺州不是沙漠,又靠近一条河。你在顺州就算找不到会做花折鹅糕的厨子,鹅肉应当还吃得到。”

正如萧珻所言,顺州位于大漠以东,并不在大漠之内,而顺州首府(在后世的辽宁省朝阳市)也的确濒临河畔。这条河当代称为白狼水,亦即后世的大凌河。

尽管杨絮在顺州总算吃到了鱼虾与水禽,不像过去在大漠只有腥膻难除的羊肉可吃,但是较合口味的餐肴并不能带给她喜悦。她眼睁睁看着突利来到顺州以后,虽然接获圣旨,又多得了一个顺州都督的官衔,却一直暗怀丧国的内疚,每天日子过得无精打采,这难免使得她为自己当初判断有误、献计失策而对突利感到亏欠,也就开朗不起来。

除此之外,杨絮最感困扰的,莫过于突利的同父异母弟弟结社率经常闯入顺州都督官邸来发酒疯,大骂突利背叛了突厥汗国!原来,结社率虽在唐军逼近时,因兵力不足而听从了突利的劝告投降,可是到了结社率获赠中郎将官职,跟着突利来到顺州以后,一旦听闻唐军生擒了颉利叔叔,而母亲杨仪则惨遭唐军主帅李靖杀害,结社率就深悔投唐,更痛恨突利害得自己不忠不孝!

数不清多少次,结社率含泪瞪着突利,咬牙切齿嘶喊道:“都是你!都是你不肯效忠颉利叔叔,为了你自己的野心,勾结李唐!结果呢?你并没有当上大可汗,反而让李唐把我们的汗国整个灭掉了!你这个卖国贼!就是因为你狼心狗肺,卖国求荣,我母亲才会惨死!我再也不认你这个大哥了!你是我的杀母仇人!”

若是换了一个人这般频频上门来找碴,杨絮早就命令侍卫把他赶出去了。偏偏,结社率哀悼的生母是和亲突厥的前隋义成公主,也是曾对杨絮有庇护之恩的姑姑;杨絮本身亦很为姑姑丧命而伤心,也就无法责怪结社率动不动当众大哭大叫了。

杨絮与突利容忍着结社率所有悲情愤恨的宣泄。夫妻两人都以为,时间会慢慢抚平结社率的丧母之痛。不料,他们俩的退让在结社率眼中却是懦弱的表现。日子久了,结社率越来越觉得,再继续吵吵闹闹也没什么意思!突利总是躲着,不肯痛痛快快打一架,身边又总有侍卫保护他。那么,还有什么办法为母亲报仇呢?

结社率费尽思量,终于想出了一个他自认绝妙的报复方式———借用突利叛国投効的李唐皇帝来除掉突利!于是,结社率秘密写信指控突利谋反。

这封告密信照惯例由御史台呈交皇帝御览。凭李世民的犀利眼光,当然看得出结社率根本毫无真凭实据。然而,李世民出于宁枉勿纵的帝王心理,决不会予以忽视。这时候已经很接近贞观四年的年底了,李世民就干脆下令征召突利于过年后带领结社率入朝。

突利不知因由,以为李世民只是要他去汇报顺州现况,什么也没有多想。倒是结社率难免暗自紧张。他猜不透:李唐皇帝并未派兵来逮捕突利,却传召突利进京,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不过,结社率毕竟遗传了他母亲杨仪的精明头脑,他早在诬告突利之前,就打听清楚了,汉族朝廷的政策一向鼓励臣民揭发谋反案,因此总会保护告密者,即使冤枉了被告,查明真相后,告密者也不会受到惩罚。因此,结社率暗想:反正自保应无问题!至于李唐皇帝要如何处置突利,那就等着瞧吧!

同时,杨絮决定要把儿子留在顺州给保姆照顾,自己陪伴突利进京。她开始动手打点随夫出远门的行装,趁着独自翻箱倒柜,忍不住把带来顺州的那一卷李世民肖像画轴拉开来观赏。本来,她大可以将皇帝肖像挂在府邸某个厅堂的墙上,只是了解突利必然不想天天面对李世民的肖像,才不让自己那样做。她不免遗憾:自己画得如此传神的一幅肖像,看来只能压箱底了...

尽管杨絮明白李世民辜负了突利,她却私下替李世民设想,相信李世民必须以江山社稷为重,自有他情非得已的苦衷!既然杨絮并不深责李世民,她内心一直涌向李世民的强烈好感就依然不变,也就非常盼望再见到李世民。纵然她深知,相见时都得要守住礼教的界限,她却认为,那至少可以给平淡的生活带来一些难得的窃喜。这使得她对于过年后即将踏上的旅途满怀期待...

本书是《末代公主》系列第五部,女主角是大隋末代的淮南公主杨絮,第一男主角是李世民,另两名次要男角是突厥人。连载期间通常定于中国的周五与周日(美国的周四与周六)更新,但下周的两章会提前在阴历新年之前,于中国的下周三(美国的下周二)刊出。敬请读者们知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顺州暗伤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