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飞絮归何处 > 第1章 待嫁公主心

飞絮归何处 第1章 待嫁公主心

作者:韶芊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1-07 07:50:43 来源:文学城

西元623年的阴历年是大唐武德六年,但是在塞外的定襄郡(后世的内蒙古呼和浩特),这一年却是大业十九年。原来,突厥三年前收留了隋世祖杨广的遗孀萧皇后,又扶植杨广的幼孙杨政道为隋王,在定襄郡设立了隋国,沿用杨广的大业年号。

这一年阴历三月初七(阳历四月十二日),杨广的庶女淮南公主杨絮足岁满了十七,虚岁十八。她一早去向母后请安过后,刚刚回到自己的寝宫,就看到了好几件生日礼物,以及宫廷裁缝送来的一件苹果绿锦袍。

这件像是大隋宫廷礼服的锦袍将是杨絮的嫁衣。其实,早在两年前,突厥的颉利可汗就出面来为他侄子突利小可汗提亲了。既然隋国寄人篱下,杨絮的嫡母萧珻当然必须答应这门亲事。杨絮也不得不顺从。不过,她请求暂时先订亲,两年后再成婚,好给双方充裕的时间来学习彼此的文化。

颉利可汗听杨絮言之有理,当下点头允许。殊不知,那是杨絮的缓兵之计。虽然,杨絮曾因江都兵变而早经忧患,一度想要认命,婚事任凭母后与颉利可汗做主,但在她对突利小可汗的个性有所了解之后,她却很不情愿许以终身。因此,她打算在订婚的两年之内,先学好骑马,再偷偷规划如何远走高飞。只可惜,她的潜逃计划尚未完全拟定,两年就匆匆过去了。

再不走,就只有等着八天以后,在满月的日子嫁给突利了!杨絮心烦意乱思量着:要不要在这几天之内找一天开溜呢?

擧棋不定之际,杨絮的目光转移到了簇新的苹果绿锦袍上。毕竟,她是个愛美的少女,见到新衣裳,难免忍不住要试穿看看...

每当杨絮望着梳妆台上铜镜中身穿新装的自己,总会颇感满意,这一次也不例外。杨絮身材极佳,穿什么都好看。她一方面有父系遗传的北方高个子,身高约有后世公制的一米六七;另一方面又有母系遗传的江南窄骨架,格外秀丽。

杨絮颀长的体态与姣好的五官都很像她未曾谋面的十四姑姥,亦即宣华夫人陈蕙,只是比起纯粹江南血统的陈蕙,杨絮略高,大概高出了后世公制的三公分。此外,杨絮倒五角形的脸型腮骨略方,并不像陈蕙的鹅蛋脸。

尽管杨絮从未见过在自己出生之前逝世的姑姥陈蕙,对于将近五年前才分别的小姨陈婤印象却很深刻,清晰记得陈婤的鹅蛋脸有多么柔润,未免有点遗憾本身的轮廓稍嫌刚硬。所幸杨絮也晓得,小姨自认腰太短是美中不足之处,由此可见,十全十美太难得!再想想曾经听说过,宣华夫人生前备受称赞“姿貌无双”,那就表示,宣华夫人完美的外型为任何别的女子所不可企及,也就无须苛求了。

杨絮自知即使不算绝色,也称得上是美女,因此总觉得,依据普世间“英雄美人”的说法,自己应当要配一名英雄才对。偏偏,突利根本不成材,毫无英雄气概!

突利这个名字实为封号,他本名什钵苾,姓阿史那,乃是始毕可汗的长子。大约四年前,当始毕可汗去世时,突利虚岁十七,已是少年,并非儿童,照理说应可继位才对。然而,始毕可汗的可贺敦杨仪却就有办法宣称突利年龄尚幼,说服了突厥公卿们拥立始毕可汗的弟弟为处罗可汗!

那时候,杨絮尚未来到定襄郡,并不曾目睹此事。不过,当她风闻突利是如何失去继承人的资格,她却不禁暗叹:突利太懦弱了!要是换一个刚强的王子,哪有那么容易任凭姑姑摆佈?

杨絮称呼杨仪为姑姑,乃是因为,杨仪是她父皇杨广的堂妹。早在大隋开皇十九年(西元599年),杨仪就在和亲之前受封为义成公主,从此等同杨广的亲妹妹、杨絮的亲姑姑。

自从大隋皇帝杨广在江都行宫遇弑之后,生母早逝的淮南公主杨絮跟着嫡母萧皇后,到处颠沛流离,直到杨仪建议处罗可汗把大隋皇室遗族接到塞外来,她们母女俩与幼小的杨政道才总算有了安身立命之地。杨絮当然很感激杨仪这位姑姑。只是杨絮以客观的眼光来看,不得不感慨:姑姑为了要下一任可汗与她年岁相仿,好让她留在可贺敦的位置上,硬是剥夺了突利的继承权...

大隋皇室遗族来到塞外不到一年,处罗可汗就病逝了。杨仪又一次成功主导了兄终弟及,结果当上了颉利可汗的可贺敦。突利则由于不是处罗的儿子,完全无话可说。倒是颉利眼看侄子突利两次错失汗位,有些过意不去,就册封他为小可汗,让他驻守汗国东部。

假如突利不仅仅是个屈居于叔叔之下的小可汗,而是威风八面的青年大可汗,杨絮对他必然就会另眼相看了。在杨絮心目中,理想的男人并不一定要长得很英俊,最重要的是有魄力、有担当。以她的标准来衡量,突利那典型突厥人的长相还算过得去,宽脸盘、小眼睛都长得够端正,体格也很健壮。要是只考虑男女方面,杨絮自忖还可以接受突利,倒不至于讨厌让他碰。问题是,突利太没出息了...

或许因为,杨絮曾在发育期亲身经历过群雄逐鹿的战乱,所以她认定了要嫁给一个强者,终身才会有保障。在她看来,得不到汗位的突利显然是个弱者。这就是为什么,打从两人在颉利可汗登基那天的宴会上初遇,突利不断追求杨絮,却未能赢得杨絮的芳心。

到了两人订婚后,突利察觉杨絮内心不太情愿,就仍在继续努力。他发现杨絮不爱讲突厥话,就特地聘请了汉族教师,天天学说汉语、学写汉文。每次他到定襄城来探望杨絮,都跟杨絮说汉语,一次比一次说得好;他写给杨絮的情书则全都是汉文信,一封比一封写得长。

虽然,突利的信中有些词句一看即知是教师捉刀,但他这般煞费苦心,又主动提出了婚礼要在定襄隋宫内以汉族仪式举行,要让淮南公主穿上昔日大隋宫廷款式的嫁衣!他如此竭诚取悦杨絮,多少触动了杨絮的心弦。这可算是杨絮下不了决心逃婚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缘故是,杨絮舍不下嫡母萧珻。杨絮感念母后将絮儿视如己出,而且顾虑母后亲生的三个子女之中,大哥、二哥都已不在人间,大姐又出家了,如果再加上絮儿留书出走,母后会不会承受不了?

当杨絮换下了试穿的新娘礼服,换上了在定襄常穿的骑马装,她依然打不定主意。就在她犹豫不决、心神不宁的时刻,一名宫女进来通报:“启禀公主,暹匐公子求见!”

暹匐是一名突厥宗室亲王阿史那思摩的独生子。当初,杨絮是在同一个宴会上认识突利与暹匐。他们两人既是远房堂兄弟,也是好友。一旦突利摆明了要追杨絮,暹匐就不宜表态了。暹匐倒是毛遂自荐成为杨絮的骑马教练,教会了杨絮骑马,而且对待杨絮的态度一直像个无关性别的朋友,让杨絮感觉轻鬆,总会乐意见他。

这一次暹匐来,杨絮照惯例吩咐宫女请他到后花园去。杨絮从不把定襄隋宫的后花园称为御花园,因为这个花园比起她记忆中江都行宫的御花园,实在差太远了!

由于塞外气候干燥,定襄隋宫后花园没有池塘,更没有江都行宫御花园沿着广大曲池岸边遍植的依依垂柳。杨絮记起了父皇在世时,每年自己生日前后,江都行宫御花园处处柳絮飘飞、琼花灿开、牡丹争艳、蔷薇满架、紫藤垂瀑,那样繁花缤纷的暮春美景,此生可否还能再见?

同样的暮春时节,在塞北气温较低,当地的花季就才开始,距离仲夏的巅峰期还有两三个月。杨絮眼前的花园只有耐寒的石竹花与耐旱的铁线莲正在开放。花圃夹道的小径通往一个简朴的木造亭子。暹匐正坐在亭子中等候。

杨絮尚未走进亭子,暹匐就站起身来迎接了,一脸充满阳光的笑意。暹匐与他父亲思摩虽有突厥人的暗褐肤色,五官却都长得不太像突厥人,而像粟特人那样深目高鼻,配上笑起来洁白的牙齿,相当好看。然而,在杨絮眼中,暹匐体型太瘦削,不够阳刚,而性情也太温吞,看样子难成大事,只会是个平凡人。因此,杨絮几乎把暹匐当作闺中密友一般看待。

恰巧,暹匐由于小时候曾跟随父亲出使中原,早就会说一些简单的汉语,认识杨絮以后,又和突利一样请了汉文教席,勤学不辍,汉语说得越来越流利,那更可以让杨絮对他无话不谈了。

“你又专程来给我送生日礼物了,是不是?”杨絮一走到暹匐面前,就含笑直言道:“谢谢你每年都记着我生日!”

“不客气!”暹匐略显腼腆说道:“今年我送的生日礼物很特别噢!我猜你一定会喜欢。”

“哦?是什么礼物?”杨絮好奇问道。虽然她知道,依照汉族传统习俗,她不能这么问,也不能在送礼者面前拆礼物,但她与暹匐之间向来不管那些客套。何况暹匐不是汉人,更加无妨。

“你打开来看看吧!”暹匐说着,就把礼物盒子从亭子中心的圆石桌上捧起来,交给杨絮。

杨絮打开了长方形大盒子,只见盒内是一对湖绿色缎面枕头,上面绣着鸳鸯戏水。杨絮看得出来,尽管这绣工铁定比不上自己生母的绝佳手艺,却也甚为精细,显然是苏绣!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塞北距离江南多远啊!暹匐哪有办法弄到苏绣呢?杨絮不禁讶异得怔住了。

“这不只是生日礼物,也是结婚礼物。”暹匐凝望着杨絮垂首怔忡的可人姿态,低声说道:“我特地讬人到江都去订购了这对枕头,里面塞的都是江都的柳絮,因为你生在江都,名字又是柳絮的絮。至于枕头上面的苏绣,则是因为你说过,你的生母擅长苏绣。我猜想,假如她今天还在,一定会为你绣一对枕头,当作嫁妆。”

“你---” 杨絮感动得热泪盈眶,差点说不出话来,隔了须臾,才轻声说道:“你对我太好了!我真不知该如何谢你?”

“那就别谢了!”暹匐恳切说道:“我不需要你感谢。我只想要你快乐。”

为什么?杨絮想问,却没有问,下意识唯恐问出的答案,自己会负担不起...

暹匐眼看杨絮欲言又止,就改以轻快的语气问道:“你快做新娘子了,一定很开心吧?”

“你别取笑我了!”杨絮睨了暹匐一眼,埋怨道:“我的想法,你又不是不明白。”

“我明白。”暹匐点头应道:“那就是为什么,去年你生日,我送了你一张地图。问题是,一年过去了,你并没有把那张地图派上用场。”

暹匐只是有话直说,无意激将,但杨絮却受到了刺激,而撅起了小嘴说道:“倘若我明天把那张地图派上用场,其实也不算太迟。”

“公主!”暹匐喊出了他对杨絮从未改变过的称呼,隐含忧虑问道:“你真的还想走?”

“嗯!”杨絮点了点头,坦白答道:“我对突利的看法,两年以来都没改变。你去年春天送我那张地图,我研究过很多遍了,早就选定了一条前往长安的路线。只不过,这一年来,母后身体似乎不太好,经常抱怨腰酸背痛,有时候心口也发疼。我不放心母后。要不然,我今年生日可就不会在这儿过了。”

“你说不放心你母后,我倒是不放心你。”暹匐语重心长说道:“一年前,我只因为听过你说想要一张定襄、长安之间的详细地图,就想办法为你弄到了一张。事后,我时常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了?假设你果然凭着那张地图,离开了定襄,路上会不会有危险?要是你真想走,最好由我护送你去长安。问题是,我们两人一旦同时不见了,很容易会被误解成私奔,而连累我父亲。你知道,我们父子长得不像突厥人,多少受到了一些歧视。我决不能给我父亲添麻烦哪!”

“你别想这么多了!我当然不要你给你父亲添麻烦。”杨絮连忙说道:“我要走就一个人走。反正你已经教会了我骑马,我可以骑得很快。即使碰到坏人,他们才追不上我呢!”

“你想得太天真了!”暹匐苦笑道:“坏人到处都有。即使你平安抵达了长安,也可能在长安遇到坏人。对了,你有没有想过,你要到长安去做什么?”

“这---” 杨絮迟疑答道:“这正是我最烦恼的问题。本来我是想,变卖几样珠宝,租一个小小的店面来卖字画。母后总夸我临摹名人字画都模仿得很像。我猜会有人买吧!但是万一没人买,或者乏人问津呢?若是入不敷出,不知能撑多久啊?”

“就是啊!”暹匐附和道,又肃然说道:“我的汉文老师教过我一句成语:两害相权,取其轻,或许就是这个意思。你不想嫁给突利,那你嫁给他的害处,主要是你心情会不好。可是你逃跑呢,说不定会有更大的害处!你会不会碰到坏人,能不能养活自己,都很难说。如果你明天或后天骑马溜走了,我恐怕会担心得睡不着觉,也会后悔去年送地图给你。那时候,我只想帮你达成你的愿望,设想得不够周到。现在仔细考虑过了,还是宁愿请你留下来,嫁给突利。”

暹匐这番忠告丝毫不加修饰,句句坦率、真诚,而中肯,令杨絮不得不承认:两害相权,嫁给突利的害处看来的确会比较轻...

杨絮并非从未见过世面。她只要想到跟随母后辗转奔波的那些日子,就不免心生恐惧,而不敢轻易逃离定襄这片给了她三年安逸生活的土地。

暹匐看得出杨絮心思动摇了,就接下去好言劝道:“再说,我跟突利从小一起长大,很了解他。我敢担保,他会一辈子疼愛你。他说他不会纳妾,绝对是真心话。就算你不满意他吧,可是你跑到长安去,也未必碰得到一个符合你理想的英雄。”

这正说中了杨絮最担忧的一点。杨絮回忆来到定襄之前那两年,在骁果军以及窦建德将军的营地见过了那么多男人,就没见到一个气宇不凡的英雄人物。那么,凭什么相信在长安能遇得到呢?

“好吧!”杨絮无奈叹道:“算你说得有道理!我不走了。”

“那就好!”暹匐表示欣慰,又温存提议道:“看你好像很烦闷,不如跟我骑马出城去走走吧!到草原上吹吹风、解解闷。”

“好!”杨絮点头答应,就把暹匐送的礼物交给一名宫女拿回她的寝宫去,又吩咐另一名宫女把她防晒的帷帽取来,就跟着暹匐走向定襄隋宫的马厩。

两人各自跃上了一匹骏马,从定襄隋宫的后门驰骋出去,又穿出了定襄城的北门。城外即是辽阔无垠的草原。杨絮透过了帷帽下面的白色透明面纱,放眼望去,所见尽是天苍苍、野茫茫,自然而然感到心胸随眼界而拓宽,烦恼烟消雲散...

忽然间,杨絮发觉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与暹匐一道骑马兜风了。婚后搬到突厥汗国东部去,距离暹罗居住的五原郡(后世的内蒙古五原县)甚远,不像定襄郡与五原郡之间比较容易往返,那么,只怕很少再有机会见到暹匐了!杨絮为此顿感惆怅,但她认为,这只是类似难舍闺中密友的感受而已。

为了不让暹匐看出自己内心的感伤,杨絮提议两人赛马。暹匐一点头,杨絮就用力策马,猛往前冲,口中喊着暹匐听不懂的汉文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朝向遥远的地平线飞奔...

本书是《末代公主》系列第五部,女主角是大隋末代的淮南公主杨絮,第一男主角是多情皇帝李世民,另有两名次要男角是突厥人。本书开头几章颇具异域风情。连载期间定于中国的周五与周日(美国的周四与周六)更新。欢迎读者们按时来追踪情节发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待嫁公主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