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飞天女贼穿成捕快的小跟班 > 第7章 第 7 章

飞天女贼穿成捕快的小跟班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江月佳期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7-04 09:22:34 来源:文学城

大燮显德十年,五月初六,是淇乐伯庄广陌的三十六岁寿辰。

自从两年前太后仙逝,皇帝立誓守孝三年,一心只问朝政,不兴礼乐。加上这两年边疆时有战况,军饷消耗与日俱增,去年北方又遇到灾荒,圣上哀民生之多艰,开国库粮仓赈灾济贫。

两年下来,眼看着国库日渐空虚,于是皇后领后宫一众嫔妃,主动消减开支,为皇帝陛下分忧。

见皇室如此以身作则,望京城内的王公贵戚,富商巨贾,都纷纷返璞归真,节俭起来。

从那以后,望京城内少有鼓乐丝竹之声,朝廷各官员的亲眷之间,虽仍然时常有走动往来,但到底比不得以往那般,动辄大设宴席,极尽浪费之事。

淇乐伯此次寿辰,因算不上大寿,也未曾大操大办,只在府内设了一席家宴,出席的只有几位家人和借住在府内的亲近友人。

江楼月在几日之前,亲自将庄广宁预定的《蓝睡莲》送到了淇乐伯府。

送货之前她做了些功课,知道上回来的青衫男子,就是当今淇乐伯的亲弟弟,庄广宁。

淇乐伯府人丁简单,如今在内府当家的,是先伯爵的夫人,现淇乐伯的嫡母,老夫人齐氏。

不过,淇乐伯庄广陌,虽是嫡出长子,却并非这齐氏所出。

庄广陌的父亲,先老伯爵庄永嗣年轻时,曾云游四方,游历至岭南一带时,偶尔结识了世代清流名门的颍川陈氏之女。

二个人少年相识,两情相悦,家世又门当户对,最后结为夫妇,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当时也是街头巷尾的一桩美谈。

只是那陈氏女远嫁至望京后,故土难归,她孤身一人毫无倚靠,心里唯有老伯爵一人。

虽然老伯爵对她情深意重,却也难免在外逢场作戏,陈氏女恃才傲物,让她做小伏低,曲意逢迎,到底有些意难平,于是反而让其他人钻了空子。

最后夫妻二人离心离德,陈氏女也在生下长子庄广陌不久,抑郁而终。

先淇乐伯也是个痴人,原配陈氏亡故后,先淇乐伯很是懊悔,当下便遣散了家中妾侍,从此也无心官场,每日只在家读些“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诗词,这之后又足足过了十余年,方才续弦,娶了齐氏。

齐氏婚后也育有一子,便是二少爷庄广宁。

正因为隔了十余年才续弦,庄广陌和庄广宁兄弟二人年纪相差了十几岁,如今庄广陌已三十六岁,庄广宁却才年方十八,更似两代人而不似兄弟。

庄广宁去年刚刚参加科举,如今过了乡试,只等明年春闱的会试。

他原本就家世不凡,本人又相貌清俊,再加上性格温润如玉,因此,在如今望京城里,有女儿尚未婚配的人家里,颇具人气。

除了庄氏兄弟二人外,府上还住着庄广陌的夫人朱氏,庄广陌与朱氏膝下有一子,名为庄举贤,今年十六岁,去年与庄广宁一同参加乡试,却未中第。

都说庄举贤是个不成器的,平日里不爱读书,却只喜欢在后院与侍女们厮混。

此外淇乐伯府里还借住着几门远亲,想来是家大业大,也不在乎几个亲友偶尔来小住。

绿袖有些好奇江楼月为什么要做这么细致的调查,江楼月也说不上来。非要说有什么缘故的话,大概算是职业习惯吧?

那一日,江楼月将《蓝睡莲》装裱好,便亲自提着画,送到淇乐伯府门前。

小厮见到她出示二爷的手信,不敢有所怠慢,亲自领她进了侧门,一路送到庄广宁的书房里。

她一路上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实际上却一直在仔细观察,记下了自己所经过的地方,行走的路线及方位,甚至已经在脑海中大致绘出了地图——这也是她以前踩点时的习惯。

庄府几代高官厚禄,家宅比一般人家更大些,她一路从侧门走来,庄广宁又只住在偏殿的一隅,她脑中所绘出的,不过庄府整体面貌的十之一二。

小厮将她领至偏殿的书房,便退下了。

庄广宁见到江楼月,十分高兴。傅芜姑娘站在他身旁,也对江楼月微微点头示意。傅芜这一日穿的

是件新绿的褥裙,与庄广宁站在一起,如一双青葱一般,亭亭玉立。

屋内还有一名二十余岁的男子,人很高大,仪表堂堂,江楼月却不曾见过。

庄广宁向那男子介绍道:“这位是博雅斋的掌柜,江楼”,又向江楼月介绍道:“这位是我的表兄,严润东。”

江楼月将画交到小厮手里,双手作揖,向那男子打招呼。

她听说,庄广宁有一位表姑母王氏,去年带着儿子来京城赶考,齐家老夫人便邀请她们到府中做客,如今二人也客居在庄氏府上。

想来,这位便是那位表姑母之子。

“江掌柜来的正好,广宁哥哥与润东哥哥各作了一篇文章,原是要我做评审,润东表哥却偏要说这样有失公允。你来了,刚好也一起评鉴一番,如何?”

傅芜俏声对着江楼月说道。

说着,她又偏头朝严润东笑道:“润东哥哥,不知这样可算公允?”

江楼月可不想平白得罪人,忙摆手说:“我向来不通文章之道,恐怕难当重任。”

她说的是实话,古时候科举,考的都是八股文,她只是比平常人多见识些文物,多背些文章典籍,八股文什么的,着实没什么经验。

三人见他推脱,只当他是自谦,便也不再勉强。

于是庄广宁又兴致勃勃地命人将新画拆开,邀请严润东一同欣赏。

几人兴致勃勃,又说起那天在博雅斋见到江楼月临《中秋帖》一事。

庄广宁笑,“江掌柜倒真是个雅人。”他又对严润东说道:“上回我和芜妹妹去选画,正遇到江掌柜在练字。写的正是《中秋帖》,笔意虽不及王献之,却也是难得一见。”

傅芜也在旁边点点头:“是还不错,不过,我觉得失之模仿痕迹太重,比不上二哥哥的字。”

傅芜说完才感到有些不好意思,转身对江楼说道:“我一向直言直语,还望江掌柜莫怪。”

江楼月摇摇头说无妨,心里对傅芜的说法十分赞同。

确实,她写字只为模仿,和真迹越像越好,自然是有失个性。

不过没想到,这个姑娘竟能看得出其中奥妙来。

当然,十有**,是那傅芜偏心,便看谁都不如她的庄广宁哥哥罢了。

“哦?”严润东听她们这样说,也来了兴致,“王献之真迹,何其珍贵,却不知表弟家中竟有,我倒也想见识一番。”

“是呢,说起来,我也仅见过一次,一直还想找机会再品鉴一番。”傅芜也说道。

庄广宁见大家这样说,仿佛有些为难,迟疑了一下,才说道:“《中秋帖》向来是收藏在哥哥书房,既然大家都想见识,我今日便带大家一同去瞧瞧。”

这样正合江楼月心意,高高兴兴地跟着大家一同往正厅的书房走去,一路上又把方位都记下。

这样一来,淇乐伯府的地图在她脑海中已经拼凑出了七七八八。

到了一处圆弧形景墙外,庄广宁却停了下来,命小厮先进去书房通报,又转身对众人道:“不知今日兄长是否在他书房,若是不方便,恐怕就要让诸位失望了。”

江楼月心里正有些失望,那小厮却来回话说:“老爷说让二爷领着客人进来。”

于是,一行四人便跟着小厮进了正厅,沿着长长的雕花连廊往东走,便是书房。

一位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面目严肃地坐在案几后面,正在读书。

他们走进房门,他方才把眼睛从书本上挪开,抬起头,盯着他们,对庄广宁说道:“你今日书都读好了,有这闲情逸致来我这里赏字?”

傅芜在旁边说道:“庄大哥,是我们几个想见识一下先圣王献之的真迹,央求二哥哥带我们来看的,您可不要怪二哥哥呀。”

严润东也说道:“表兄,二弟平日一向醉心读书,我们倒怕把他闷坏了,也该偶尔放松一下才是。”

见那两人急忙帮庄广宁打圆场,江楼月觉得此处没有自己说话的份,便老实在旁边站着,闭口不言。

她观察庄广陌和庄广宁之间的相处,心想,常人道长兄如父,看来果然如此。

兄弟两个年纪差的太多,老伯爵又去世的早,想来做为兄长的庄广陌就免不了要承担父亲的角色了。

难怪那天在店里,庄广宁说的是,央求哥哥早点代他向傅芜姑娘提亲。

庄广陌教训了庄广宁几句,看他还算恭顺听话,便唤磨墨的书童去取《中秋帖》。

江楼月不露痕迹地用眼角望着书童的方向,看他从屏风后面的书柜某处按下一些机关,又取出一个箱子来。

因为有屏风做遮挡,江楼月也总不好光明正大盯着,因此看得也不大真切,但是箱子里,仿佛有不止一个卷轴的样子。

江楼月心里砰砰直跳,能和中秋帖藏在一处的,那该是什么样的珍贵文物,真想全部拿出来看个够

啊。

小书童双手捧着卷轴从屏风后走出来,放在案几上,缓缓铺展开来给众人欣赏。

江楼月只恨自己没有照相机复印机,不能拓一份回家慢慢临摹,但是能够见到真迹,她深深觉得穿越以来的苦都没白吃。

如果能据为己有,天天看着,岂不妙哉?

——打住打住,别多想了。

江楼月如饥似渴地观察着每个字的笔势走向。原来真迹是这样处理的,米芾那家伙,果然写起字来太狂傲了,比起王献之,还是不够自然天成啊。

原本江楼月对于存世的《中秋帖》究竟是原作还是米芾的仿作,还有些怀疑。

如今见了淇乐伯府里的这一幅,两相比较,高下立现,江楼月顿时心里再没有怀疑,庄广陌手里的,必是王献之真迹无疑。

庄广陌问起庄广宁,家中藏字不少,众人怎么忽然有兴致,特地要赏析这《中秋帖》?庄广宁免不得又将那日的情形描述解释一番,众人的目光便都汇聚到江楼月身上。

江楼月感到十分不自在。

于她而言,最好是大家都不要记得她来过,更不要说还知道她对《中秋帖》尤其感兴趣。

如此一来,以后她还如何下手?

庄广陌却也好奇起来,傅芜和严润东又从旁附和,皆邀江楼月就地再写一幅中秋帖,也好做个对比。

江楼月实在推脱不过,加上在座几位都是潜在的大顾客,她也不好驳了大家的面子,便笑道:“既然诸位有雅兴,在下却之不恭。”

接过书童手中的笔,便奋笔疾书起来。

一下笔,她便察觉到庄广陌使用的墨颇有些门道。研磨时便有墨香,书写起来更是沁人心脾,下笔时墨色更是发墨如油,一点如漆。

她下笔时故意带了几分自己的字迹,来避免过重的模仿痕迹,因此,收笔后整体看来,比真迹多了几分工整,少了许多肆意盎然的蓬勃和自在。

众人见她写完,皆围上来看,倒也是赞不绝口。不过和旁边的真迹一比起来,确实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江楼月自嘲班门弄斧,又趁两相比较时盯着真迹观察了良久。

时间实在太短了,她又不能动手把玩太久,因此,真迹用的纸、墨,她只有三分把握。

至于字迹,她凭记忆,倒能复原个**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