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废太子养崽日常 > 第47章 发现

废太子养崽日常 第47章 发现

作者:小鸭子排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1 02:29:33 来源:文学城

“长平是谁?”

夫妻中的老汉不解,刚一问出口,便被自家婆娘推了推手臂:“你傻了,上回打听我们家儿子那两个女的,其中一个她当家的,不就是叫什么长平么?”

老汉恍然大悟,表情瞬间变得为难起来,指着地上那具死尸道:“既然是认识的,那我们把他运到村里去?放在这荒村野岭的也不是个事儿啊。”

“你去。”那婆子看了一眼男尸,顿时被恶心得连下午饭都不想吃了。

“又不是咱儿子,凭啥我去。”老汉嘟囔道,挥开婆子的手:“哎呀你少挨我,黏黏糊糊的,害不害臊。”

两人自以为声音很小,却不知言语全被那老叟尽数听了去。

老叟和长平之间的渊源,严重点,可以说是救命之恩。当年这片山还没被封,老叟仗着身强体壮,想收几个徒弟继承衣钵,长平不知从哪儿听来的消息,灰头土脸问能不能带他一个。

老叟自然没有不答应的,约好时间带着几个徒弟一齐上了山。当时年轻自狂,想在徒弟们面前露两手,结果一时不察,身体卡在山缝里上不去出不来,若不是长平以身试险把他扯了出来,恐怕他如今不死也得残。

事后老叟为了表示感激,分钱的时候多分了几个铜钱,长平没推拒,腼腆地收进兜里,挠头一笑。音容面貌犹在眼前,为何这么多年不见,故人却横尸荒野?

他的叹息声碎在风中,在夫妻俩震惊的眼神里将已经僵硬的尸体背起,稳步向山下走去。

半道上,老叟敏锐地察觉到差役的防线似乎在进一步扩大,以前还能畅通无阻的山路而今却多了几个差役把守,几人只得绕路远行。

得到消息的崔娘带着孩子飞速赶来,不过瞥上一眼,痛呼一声,便重重跌倒在地昏死过去。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边杨氏方才闻讯,山中焦尸的消息便已传遍了附近的几个村子,这一对账,才发现又冒出来几个家中丈夫或儿子也是借口做游商,实际几年没有音讯的人家。

这几家人私下里一合计,决定上山再去搜一遍。没道理说着在外做生意的长平,如今却平白无故出现在荒山上,且尸体有十分明显的焚烧痕迹。

当夜,大雨倾盆。

把守山道的差役被雨猝不及防浇得个狼狈不堪,纷纷暗骂着躲进临时搭建的雨棚中避雨。一个络腮胡的差役撑伞提来一桶热茶,甩了甩靴子内渗进的水道:“这鬼天气,来,都喝碗热茶暖暖身子。”

几个都是一起当班的老熟人了,倒也不客气,提起壶嘴就是热汤下肚。

“诶老李,你媳妇儿快生了吧?”

被叫作老李的差役砸吧嘴:“可不,我今早出门子她就喊肚子痛,我老娘说是要生了,也不知现在孩子生下来没,前天我才去求了送子娘娘,这回可千万别是个儿子!”

闻言众人哈哈大笑,只因这老李生了五个孩子,还全都是人憎狗嫌的半大小子,整日闹得他们家鸡飞狗跳,还有人打趣道:“这穷人家尽生儿子,这富贵人家倒只生女儿,怪哉,怪哉!”

这富贵人家说得是谁,众人心知肚明。

提起孩子这遭,差役不由得想起了他们这位赵知县,不禁低声骂道:“我看这知县也是吃饱了没事干的,大半夜叫我们守这劳什子的山,你瞧瞧,都这个点儿,鬼才会进山吧?”

话音刚落,淅淅沥沥的大雨中突然传来一阵响动。

雨棚内的众人均是一惊,悄悄握紧了放在凳椅旁的木棍。

等了半晌还是不见动静,老李打趣道:“嗐,我当是啥呢,估计是在山里乱窜的野兔子野猫吧。”

有哪只兔子和野猫会大半夜从草堆里冒出来觅食?众人不敢细思,只好应和,手脚却不由自主地发起抖来。

另一边,树林里意外跌倒的人已经被扶了起来。这几人头戴草帽身穿蓑衣,正是先前合计着要去山中搜寻的几户人家。

由于最近这几天不知怎的,守山的差役几乎包围所有的山道,故而他们才会趁着雨夜前来,好避人耳目。

几人在树林中艰难穿行,先前背着长平下山的老叟亦在其中,他在这山里采药多年,对各种林径小道熟稔于心,很快便带着他们找到了发现长平的地方。

众人在此处分开搜寻,老叟则沿着山道上行。因下着雨,泥土湿滑,即便是像他这样熟练的老手也不得不抓紧了树干慢慢往上爬。

忽然一阵闪电劈来,将黑暗瞬间点亮,恍如白昼。透过鬼魅的树影,里头掺杂着几道行走的人影。

原来是几个头戴面巾的官兵正用雨水冲刷着剑上的血迹,噼里啪啦的雨声里还夹杂着他们说话的声音。

老叟侧耳去听,只依稀听见几句:“确认了吗…”“跑了一个…”“去追…”之类的话语。

没过多久,几个官兵迅速离开了此地。

老叟这才从树后面走了出来。湿滑的地上不知是雨还是血,粘在草鞋上传来湿腻的触感。他站定在一座矿坑前,又一阵闪电掠过,泛起耀目的白影。

老叟顿时睁大了眼睛。

只见矿坑内到处都是生前挣扎着想要爬出来的尸体。他们神色扭曲,肢体呈现出不自然的姿态,死状可怖。

见状,老叟惊吓得直接跌坐在地。

不远处,半路折返的官兵听见动静,大喝一声:“谁在那儿?!”

……

长平被找到的消息终究还是传到了红枫村。

彼时许清扬正在检查昨日给大牛布置的功课,经过这一年多的耳濡目染,曾经让亲娘钱氏头疼不已的小皮猴如今倒也能安安稳稳在小姑身边坐上好几个时辰了,不仅如此,字也算写得像模像样。

钱氏见状,直夸许清扬教导有方:“哎哟快瞧瞧我们大牛,这谁能想到这孩子一年前还皮得我都想重新塞回肚子里!村里同龄人里就我家大牛读书最多!小妹,你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

许清扬有些受之有愧。实际上学了一年多,大牛却还只会写那几个简单的“天地人”,教过的古诗背了又忘,他这资质,还真能用愚钝二字来形容了。

这日她方才写完最新的章回,揉了揉手腕,准备去看大牛的字写得如何。不远处,大牛正拿着笔墨在白纸上涂涂画画,丝毫没有半点端正写字的样子。

许清扬觉得奇怪,靠近了一瞧,大牛正吭哧吭哧在纸上画着小人儿和锄头,而她布置的功课被当成垫纸压在最底下!

大牛忽觉脖子有些痒,伸手去挠,却碰到了许清扬的衣裳。他全身一抖,急忙趴在桌上,大声道:“是肖齐叫我画的,不关我的事!”

在田里带着石头给肥料配平的肖齐迎风打了个喷嚏。

石头见状,有些担忧道:“师父,最近春寒,您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

“无事。”肖齐挥了挥手,继续说着理论知识:“譬如白菜,生长周期短,也就是咱们说得见风长,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一平方米施三到五千克做基肥,也就是……”

说着,肖齐愣了愣,不过几秒的功夫便心算好了结果:“也就是每一平方尺,三百三十三到五百五十百公斤氮肥。”

石头听着,不时点头,用灰炭在纸上的白菜图样旁画了个“蛋”,又按照肖齐所教的什么阿拉伯数字在旁边做标注。

二人又是配肥又是松土,在农田里忙活了好一阵。

日光将暮,肖齐望了望天色,道:“好了回去吧,多看看纸上的图画和笔记,再下田干几次就熟了。”

石头乖巧点头,二人告别。

肖齐回了家,远远便看见许清扬站在门口。他惊讶道:“今天什么日子,你咋在外面等我?”

许清扬面无表情,上来就拧他肉,指着纸上的画儿道:“是你叫大牛画画儿的?”

见事情败露,肖齐尴尬一笑,“别拧了,您手酸不酸呐?我就是看大牛他背书打瞌睡,画画儿倒是一流,就让他…”

说着,他瞧了瞧许清扬的脸色,心虚道:“就让他帮我画教辅了…这可不是我强迫啊!大牛他自己也乐呵呵的,你看看,画得多好,说不定大牛就适合走这条路呢?”

许清扬迟疑地望向纸张上的内容,实在瞧不出这小火柴人有多好:“…是吗?”

“可不,有道是因材施教,就像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会被烧死一样嘛。”

肖齐这一套专业话术把许清扬唬得一愣一愣。

她还未仔细思索其中意味,杨氏便失魂落魄地回了家,经过肖齐和许清扬时眼皮都没抬一下。按肖齐的话来说,就是全身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死气。

这些天杨氏出去得勤,三天两头就要往外跑,与以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状态相比很是反常。

肖齐朝许清扬丢了个眼神,许清扬意会,急忙喊住杨氏:“三嫂,你去哪儿了,怎么现在才回来?”

杨氏这时才看见许清扬两人似的,擦了擦眼泪。

先前她并没有把许老三和长平的事告诉家里人,就是因为还心存希望,可今天长平已经下葬了,薄棺一盖,再多的盼望到如今已俱成死灰。

她再也绷不住心中的苦涩,大声哭诉道:“清扬,我们老三可能出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