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反派翻车日常[快穿] > 第21章 21生死不论

反派翻车日常[快穿] 第21章 21生死不论

作者:公子醉无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31 10:23:16 来源:文学城

彰和十九年末,雪飘如絮,帝崩,钟声响彻京城。

次日,宣遗诏,群臣哭临,帝出次,素服举丧,辍朝三日。

期间,发生了一桩大事,道是镇国将军同王家余孽,与之反贼暗中勾结蓄意谋反,好在新皇慧眼如炬,将反贼捉拿,皇权也重新回归于帝手。

天牢乃关押重刑罪犯之地,置于地底,难见天光。阴暗潮湿冰冷,在寒冬腊月之时,连鼠虫都极为罕见。

似乎听到脚步声,将自己埋于双膝之间,以便取暖的年轻男子迅速抬头。

此人莫约十五有六,鹅脸杏眸,肤色偏为白皙,其貌颇有无辜之感。可谁都知晓,这位宁书安年岁虽小,手中却有数十条人命,上至八旬老太,下至尚在牙牙学语的稚儿。

彭州宁家,宁书安乃庶子,生母为爬床丫鬟,还是当家主母院中之人。宁家主母为人强势,容不下这般叛主之人,然而丫鬟有些本事叫宁家家主得了一时兴致,到后来有了宁书安,被去母留子。

后宅倾轧惯来寻常,人前宁书安纯良天真不知世事,私底下好以折磨为乐。从一开始的猫猫狗狗,到后来于宁家老夫人药中动了手脚无人怀疑,便助长其罪恶之念。

与人争执不过,将其迷晕戏水折辱而死;同窗因夫子夸赞,被虐/杀而死;庶弟出生,担心分了宠爱,将其推入井中。

一桩桩,一件件,皆是触目惊心的惨案。

谁能想到才十五六岁的少年,手中确实染满鲜血?

纪舒年自认为不是好人,也不认同以德报怨,但能够向无辜之人下手,好虐/杀为乐,这已经不能称之为人,而是披着人皮的刽子手。

看到纪舒年,宁书安眼中飞快闪过一丝嫉恨,也让纪舒年有所察觉。

“看起来,你似乎有所倚仗?”

如若不是有所倚仗,大难临头,对方也不会还有心思嫉恨于他。

纪舒年居高临下,“你觉得你还能再次逃出这里?”

宁书安站起身,像是听到什么笑话一般:“逃?我为何要逃?我何时要逃?”

他目光中带着浓浓的挑衅之意,“你敢杀我吗?你敢杀我吗!”宁书安轻蔑道:“你不敢杀我。”

纪舒年是真的很好奇,此人为何如此的自信,顾彧卿如今已然自身难保,他不会还以为还有人来救他吧?他的倚仗究竟为何?

不过,纪舒年向来不是纠结之人,想不通便暂且放下。

按律令他必然会被判死刑,不论他有何倚仗,都要按律法判刑。

见纪舒年转身离去,宁书安明白纪舒年是真不打算问他倚仗为何,这也代表了纪舒年会对他动手,他真的敢杀他,他会死!一定会死!

宁书安终于露出一丝恐慌,他猛然扑到栏上,疯狂喊道:“你不能杀我!你一定会后悔的!顾彧卿呢?我要见顾彧卿!回来!”

回以的是狱卒拿着棍棒敲击牢栏。

“安分些!莫要大声喧哗!”

宁书安恍若未闻,一遍遍地叫着骂着,却又无人问津。

“愈往里头潮气愈重,陛下还请仔细脚下。”陈有福跟在纪舒年身后,前头狱卒在引路。

天牢从不缺牢房,正如牢中从不缺囚犯一般。当然,天牢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被关押至此,被关押在这里的囚犯,死罪的同时又有着一定的身份,却因其他缘由暂且苟延残喘。

宁书安涉及谋反之事,所牵连党派重大,又因着顾彧卿,才被关押至此罢了。

纪舒年身着行服,未点繁重饰物,站在牢门之外看了片刻,“你可何解释?”

明明身在牢之中,那人却仿佛犹在寻常之地,狼狈却并不显得不。

“放过宁书安。”顾彧卿的声音带着些许低哑。

闻言,纪舒年冷笑道:“朕竟不知顾将军竟同宁家人交情好到如此地步,如今已然自身难保,竟还想着要保他人。”

顾彧卿神情平静:“放了他,我会交出兵符。”

“哦?”

纪舒年好整以暇看着,反问道:“朕若不允呢?顾将军欲待如何?”

“陛下莫要意气用事,兵符对你很重要。”

“所以你是在威胁朕?”纪舒年语气微微上挑。

顾彧卿没说话,纪舒年阴沉地看了他几眼,“朕生平最恨便是背叛,其二便是威胁,你成功占了两样。”

他转过身,“宁书安,朕必杀之!”

纪舒年没看到顾彧卿眼中的复杂,化为一声轻叹,遂瞌上眼眸。

流放当日,纪舒年坐在望星楼上待了很久,漫天的雪花飞飞扬扬,所有情绪都埋在大雪之下。

新岁至,改国号为永和,便曰永和一年。

一朝天子一朝臣,丽妃已成为太后,在纪舒年治下,朝廷焕然一新,虽未至四海升平,倒也能称得上是得以温饱,而太皇太后倒也乖觉,没有在政事上指手画脚,可也没有彻底放权。

为了母族的荣耀,太皇太后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彻底放权。

纪舒年的生母——如今的寿康太后,即便母族已然成为皇亲国戚,却始终没有涉及朝廷,将安分守己当为保命之法,也让心怀鬼胎之人无从下手,转头只能频频提起选秀之事,却被纪舒年压了下去。

因着前世地龙之事,纪舒年已有所准备,毕竟这辈子很多事情已然不同,他不敢保证那个史无前例的地龙,会不会提前或是扩大范围,只能在朝臣的疑惑中颁发各项措施,以便地龙来时,能让百姓有所准备。

要想当一个好皇帝,从来都是日理万机到案牍劳形也是常有。

夜已深,殿内的火盆依旧兢兢业业地散发着热度,陈有福挑了挑灯芯,又重新将渐凉的茶盏换之。

陈有福的动作很轻,却还是叫纪舒年察觉。他揉了揉额头,接过热茶饮下,冰凉的手心中的热度尤为明显。

“什么时辰了?”

陈有福接过茶盏续上,遂而放置于一旁。

“回陛下,已至子时。”

纪舒年微微颔首,继续批阅奏折,似乎想起什么顿了顿:“你且去歇息罢,这些琐事便让宫人代劳。”

陈有福笑道:“谢陛下关心,奴才白日才歇过,这会儿还精神。”

纪舒年眉头微蹙,“你也莫要这般劳累,旁人不知晓,朕难道还不知晓?”

“太医说过,前些年你落水落下隐疾,每每冬日总会腿脚酸疼,需要精心调理。”

见陈有福面色有些动容,却固执地没离开,纪舒年只能将笔搁下,“也罢,朕也乏了,这便回去歇息,今夜不用你守夜,你也好生歇息。”

“除却母后之外,你可是朕唯一可信任之人,且要好好修养,省得?”

最后,纪舒年还是没能成功歇息。

暗卫来报,不久前有人劫入天牢,救走了顾彧卿和宁书安,从线索来看,劫牢者为顾彧卿之人。

殿内安静得可怕,纪舒年神色冰冷。

“此等反贼,目无君上!宣朕口谕:将其抓捕,生死不论!负隅顽抗者,就地诛杀!”

顾彧卿动作很快,前脚才刚出天牢,后脚除南阳侯府,顾府之人已然人去楼空。

纪舒年如此声势浩大,一连发作了几位饱中私囊的官员,也让众人回想到前不久他对门阀士族的铁血手腕,连带着平日蹦跶得最欢,假公济私频频谏言选秀的官员们,也只能乖觉地龟孙起来,生怕因此而被当成出气筒。

转眼夏过深秋,天气愈发寒凉,宫里的枯叶扫了又落,落了又扫,宫人不胜其烦地清扫着,唯恐这些树叶碍了贵人的眼。

如今宫里尚未选秀,纪舒年宫中自然无人,先帝的妃嫔,除却寿康太后和太皇太后,以及一些有资历的太妃之外,其他妃嫔已然搬至别宫居住。

纪舒年向来不是苛刻之人,对于这些大半生耗在深宫之人,也愿意给些额外的关照,让她们晚年好过得一些,不至于同历代妃嫔那般孤苦无依。

宫里也不乏想要往上爬之人,于当今世俗来说,有这种想法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只要不要越过他底线,纪舒年也不会太过追究。

过些日子是他母后的生辰,纪舒年宫中无人,只能将此事交给比较识趣上道的太妃来办。

到了他母后这个地位,丈夫西去,婆婆不管事,儿子孝顺还是皇帝,母族不拖后腿,偶尔还能外出游玩,可以说是过得比纪舒年这个当皇帝的还要滋润,至少没有无尽的政务需要繁忙。

以前是没机会,现在是偶尔忙中抽空,只要有空暇,纪舒年便会去看望寿康太后。

寿康太后没有居住在慈宁宫,她搬到慈宁宫旁边的永寿宫,那里比慈宁宫稍逊一筹,却是寿康太后亲自命人布置,最是合她心意。

纪舒年来的时候已然巳时过半,这时候寿康太后还在用早食,看得出自先帝驾崩后,她过得非常惬意。

二人母子之间感情深厚,没得旁的规矩,永寿宫的宫人也是信得过之人,倒也见怪不怪。

寿康太后端着莲子粥,看到纪舒年,瞥了眼身旁的椅子,“未用早食罢?”

为了保证随时能够在贵人用食之前迅速上菜,御膳房里的菜会一直温着,即便食材再鲜美,可温热久了的菜品又会有多好吃?有时候便连皇帝想吃一口新鲜的菜,还要借着赏赐的名字才能讨一口吃食。

先帝为此也曾发作过,不过此乃旧制,最后也是不了了之,只能频频借故讨吃。

纪舒年确实挑嘴,可忙起来的时候,哪里还会想着挑食?

永寿宫有着自己的小厨房,纪舒年幼时被寿康太后抚养长大,后来才搬到南三所,吃食上的口味与寿康太后相近。

青黛给纪舒年添了碗莲子粥,里边的枸杞红润如相思豆,伴随着清淡的莲香,闻起来清甜可口。

无外人在场,纪舒年和寿康太后也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二人时不时地闲谈着。

“过几日便是哀家生辰,想来届时纷扰之人怕是繁多。”

虽说纪舒年提倡勤俭,可今年是他登基以来的第一年,也是他母后真正松快的一年,不论如何他都要大办一场,为了避人口舌,所需银两皆出自个人私库。

同时堵不如疏,他虽没有选秀的想法,可选秀也不光光只是他一人之事,还有众多皇族。拖延并非长久之计,这次他母后的生辰,定然会有诸多之人进行打探,恰好也方便他借此机会有所筹谋。

关于这点,寿康太后也略知一二,劝说不成,倒也没过多插手。

经过南阳侯与先帝之事,寿康太后所感受到的婚姻皆是不幸,便连深爱她娘的父亲也是有着妾室通房,尊贵如她这般的太后,不也是历经万苦才苦尽甘来?

在寿康太后看来,不成婚比成婚还要快活。

没嫁人之前娘家还是自己家,嫁人后娘家便成了娘家,每每回去同外人一般,住久了兄嫂和邻里也会说闲话,若是家人于此生分倒也得不偿失。在婆家时,倘若与姑子公婆吵了嘴,又会说这是他们家,这天下女子,到底哪里才是她们自己的家?

大抵只有自己有座府邸,也不用太大,或是有个容身之所,不用受人冷眼,吵嘴时也能够理直气壮地将门一关,反正自己的屋子自己做主罢?

女子,还是要自己足够强大,才能够理直气壮,过得快活些。

诚然,婚姻不幸这事并不包括所有人。

寿康太后没有尝试过寻常人的生活,她一入宫便等于半守寡,同无数女子斗争,为了活得更好不被人欺压而斗争。

宫里总是阴仄又窄小,所有的新鲜来源,全自宫外来往的书信。信中的艰难与苦涩透过纸背,化作寥寥几句尚安,到底是多年故交,又有何不知晓?不过是报喜不报忧罢了。

是以,寿康太后对于纪舒年的婚事,是劝了劝了,劝不动便作罢的态度,总归他是皇帝,再不济再想其他法子便是。

看着寿康太后未显异色,这是纵容的宠爱,纪舒年心中感动非常。

“孩儿惭愧,倒是叨唠母后。”

寿康太后撩起眼皮侧目而视,“皇帝若是有心,不若帮哀家多寻些戏本。”

她夹起一片奶糕,糖霜细碎如末,“宫里的戏本来来回回也是这般,无甚新奇,倒是上月有福送来的戏本正合哀家之意。”

这事纪舒年还真不知晓,他诧异地看向陈有福,陈有福解释道:“是沈家小姐书写的戏本,奴才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

“沈尚书之女,沈芳怡?”寿康太后挑了挑眉尾,她看了看陈有福,又看了看纪舒年,神色了然道:“这姑娘倒也是聪慧果决之人,倘若知意……”

说到这,寿康太后这才觉得有所不妥,停下了话茬,她擦了擦手。

“今日天气难得尚好,又是休沐之时,事儿总是忙不完,有空多加歇息。”

纪舒年面色如常,待吃完莲子粥后,也随之落下碗筷。

寿康太后看了一眼,“这食量倒是比哀家还少了些,若是平日得了空暇,便来永寿宫陪哀家用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