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梵花铃 > 第69章 清平乐(五)

梵花铃 第69章 清平乐(五)

作者:金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4 18:47:37 来源:文学城

寒露已过,风中渐渐蕴了寒意。

下朝后,朝臣们紧拢了领口,三三两两组成几对,各自寻了一同共事的同僚,前往相应的官署办公了。

魏世宣呼出两口白气,快走几步跟上陆承礼,小声问道:“为何不乘胜追击?”

“你也看见了,陛下并无定罪的意思。”陆承礼皱眉负手,渐渐放缓了脚步,“能说的我们都说了,这根线能不能牵出太子,全凭陛下一句话而已。”

“陛下迟迟不语,便是心有顾虑,不想在此事上大做文章。我们若再逼迫下去,只会让太子一党狗急跳墙,陛下圣心厌倦。到那时,谁死谁活可就不好说了。”

“况且,唐文广乃先帝钦点的东宫辅臣,地位就在那儿,一时确是难以拔除。”他拍拍魏世宣的肩膀,惋惜地摇摇头,“我们这次目标太大,也太心急了。”

魏世宣听到这番分析,眼中露出对他的一丝钦羡之色,赞叹道:“还是陆兄想的周全。既如此,刑部那边......”

“卢大人会明白的。”陆承礼想起方才那人的冷酷神色,饶有兴趣地瞥了魏世宣一眼,“你这大舅哥倒也是个奇人,要么不说话,要么一开口就毒死人,方才那句话吓得我浑身都是冷汗。”

魏世宣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正想替卢洵辩解几句,却被旁边的一阵吵嚷声打断了。

二人不约而同转过头去:只见几个年轻臣子围着裴仁厚,将他从地上扶起来,裹紧斗篷,一步一顿朝门下省走去。老人的发髻稍微有些松,露出几丝花白的头发在寒风中颤抖着,瞧着格外沧桑。

看到这幅场景,魏世宣立时想起了在府中休养的义父,一时百感交集,走路的姿态都正了不少:“裴太师年纪这么大了,还每天坚持上朝办公,实在是令人钦佩。”

“可惜天命不佑,裴家百年文脉,怕是要断在这里了。”陆承礼定定望着裴仁厚远去的佝偻背影,叹息道。

汝南裴氏是大梁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书香世家,曾先后出过宰相、尚书、侍郎、节度使近百余人,可谓是子孙通显、簪缨不绝。裴家极其注重子弟的教育,族中无伦男女老少,皆是德才兼备,因此也出了不少名垂青史的皇后及后妃。

然而,天性有常、气数有尽。裴家传至裴仁厚这一代,早已没了当年的风光,而这点残余的名声在其子裴孝恭辞官之后,更是丁点儿都不剩了。

裴孝恭乃是裴仁厚老来所得独子,曾在朝中担任国子司业,而后因迷恋京中名妓殷双双,竟暗中挪用了公款为其购买古董珍玩。

此事漏出后,魏澜亲自领着魏世宣前去青楼捉人,携了假账,押着衣衫不整的裴孝恭就进了宣政殿。因此事闹得太过不堪,裴孝恭补上钱款后立马就辞了官,之后更是无所顾忌,索性在京城做起了乐坊生意。

自此,汝南裴氏的名声地位一落千丈。如今裴家除了裴仁厚,还能偶尔让人提一嘴的,便只有重华宫的德妃裴敬怜了。

裴家二女初长成,琼楼并蒂两支春。

莲心不语藏深慧,芙蓉含香隐烈魂。

檀香缕缕的重华宫中,裴敬怜跪在蒲团上,轻捻佛珠,沉默地望着墙边题词的美人画。

数日前,她去和陵悼念小妹,回宫途中发现四周树林有频繁异响,细听竟像是人的脚步声。帝陵令犟不过她,奉命彻查和陵,事后回了一句:猫狗作祟。

小妹那样热烈张扬的人,若真想来见她,想必也是华冠丽服,驱着黑白无常高调而来,断不会偷偷摸摸躲在暗处。

裴敬怜轻叹一声,刚准备站起,身后的殿门突然打开了——初冬微凉的日光涌进宫殿,顷刻间扫除了重华宫的沉闷之气。

竹衣与裁月一面说着话,一面将御赐的木香菊搬到角落里放着:“……不知道陛下心里是怎么想的。”

裴敬怜听到这话,将念珠收起放入袖中,笑问道:“你们又偷听到什么了?”

二人瘪了瘪嘴,对视一眼,率先由裁月开了口:“娘娘,就是前阵子刺客投案的事儿。今日早朝,魏侍郎追着唐大人不放,硬要定他谋反的大罪呢!”

“唐大人那么大年纪了,又不是皇亲国戚,能造什么反?”竹衣斜睨了她一眼,“他分明就是冲着太子殿下去的。”

裁月被竹衣打断,不满地拍了她一掌,争论道:“哎呀我知道,但太子还能有啥事儿?我说的是那魏侍郎不安分,成日盯着别人坑呢。”

“大少爷当时不就是这样?”

话音刚落,裁月便反应过来,后知后觉地捂上嘴,小心翼翼地看了裴敬怜一眼:只见她失落转过身,一言不发往卧榻走去,明显是想起了那段伤心往事。

竹衣责怪地瞪了裁月一眼,一路小跑,跟在裴敬怜身后道:“娘娘,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您就别……”

“我并不介怀。孝恭假公济私犯下大错,不怪旁人弹劾。而我作为堂姐,没有好好约束他,亦是有过。”裴敬怜坐下来,遗憾地看着窗外来回走动的身影,轻声说道。

裁月咬了咬唇,走到裴敬怜身侧,忿忿道:“就是因为太师和娘娘太善良,才会被那些阴险小人欺负的!”

“照我说,都是当年他们做的太绝,根本没有给大少爷回头的余地,他才会自暴自弃,成日与那些歌姬为伍。”她咬牙握拳,越说越气,“后来宸妃又入了宫,魏氏气焰更是嚣张,连一个......义子都敢给太子殿下使绊子。”

“是啊,当年那一闹,裴氏的脸面都丢尽了。”听到这里,裴敬怜更觉无力,门族荣耀在眼前宛如泡沫般散去,“如今,大梁最显赫的世家已是魏氏一门,这朝野上下再也没有裴家的位置了。”

竹衣见她情绪愈加低落,连忙劝解道:“娘娘又在说丧气话了。太子身上流着裴氏的血,您又是陛下的发妻,这阖宫上下谁不是对您恭恭敬敬的?怎么就是没落无人了?”

“你这姑娘......”裴敬怜笑了笑,正想再说几句,忽见一宫女疾步而来:“娘娘,芙蓉园的海榴茶开得正好,杨美人邀您去赏花呢。”

……

芙蓉园是大梁后宫的皇室御苑,园内宫殿连绵,楼亭起伏,一步即见一景。因先皇后喜花的缘故,先帝便命工匠在百花池边围种了四季花木,以保先皇后无论何时来到此地,总有几处美景供她赏玩。

十月,便是海榴茶盛开的季节了。

裴敬怜拢着兔毛手捂,外披一件石青灰鼠斗篷,缓步往百花池走去:“这个杨美人是谁呀?”

“她原本是尚宫局司闱,是在围猎中救了陛下一命,才破格升入后宫的。”

“竟是个会功夫的?”裴敬怜脚步一停,脸上露出惊讶之色,“我们这些后宫妇人,到底都是深闺里养出来的,大多都比不得外面的人能干,于子嗣上也是希望渺茫。杨美人此番进了后宫,说不定能助陛下……”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语气中带了一丝遗憾:“可惜杨大将军没有生女孩的缘分,若是家中有女入宫,也是一桩美事。”

“其实也差不多啦,听说杨美人曾是宣威将军在民间认的义妹,也勉强算得上是将门之后了。”

几人谈话之间,已到了百花池的栖云亭前。

往日四面透风的水亭被挂上了挡风帘帐,隐约可见里面站着个乌发红袄的美人,正与一旁的侍女说些什么。

轻快悦耳的声音从里面传出,听得裴敬怜微微一怔,随即笑叹道:“年轻真是好啊。”

竹衣裁月对视一眼,率先上前拨开帘帐,齐声道:“德妃娘娘到。”

亭中笑声顿止,杨红玉两手交叠于身前,俯身屈膝,郑重行了一礼:“妾拜见德妃娘娘。”

裴敬怜粗略扫了她一眼,见其容貌清丽、礼仪端正,并不像寻常印象中的舞刀弄枪之人,略带惊讶地点点头:“起来吧。”

杨红玉微微一笑,命绣云倒了两杯热茶,再拉着裴敬怜坐了下来。

“妾久闻德妃娘娘大名,今日一见,果真是仪态万方,不可直视。”杨红玉话虽说得恭敬,眼睛却是饱含笑意,直直朝她盯来。

裴敬怜被这调皮模样逗得一笑,拍拍她的手道:“嘴这么甜,难怪陛下喜欢你。”

“说吧,你想跟我说什么?”

“娘娘原来……早就知道了?”

见她一脸惊讶的神色,裴敬怜拾起茶盏小啜了一口,笑道:“你说邀我漫步赏花,却在栖云亭大费周章,自是别有用意的。”

“姐姐英明,请细细看。”杨红玉干脆地承认道,抬手指了指对岸的石桥。

栖云亭位于池心,亭中之人可观百花池四方。此时,对岸石桥旁的树林间,隐隐约约出现了几个人。

只见一个身着华贵宫装的女子,发髻上堆满了金钗步摇,周身环佩碎玉当啷作响,正叉着腰命令几个宫女在小丘上挖土。她的手上拿了一个小漆盒,貌似是用特殊技法做的,颜色像是旱地上干涸已久的鲜血。

“这是在干什么?”裴敬怜见到几人反常的举动,皱起眉头,心中隐隐起了不安。

“厌胜之术,娘娘可曾听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