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二嫁公主 > 第2章 后娘

二嫁公主 第2章 后娘

作者:尤忆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4 22:48:34 来源:文学城

裴氏世代为官,乃清贵世家,裴父就曾官拜太常。

裴氏这一代有三子。

长子裴伯卿善奇门遁甲、年少从军。次子裴仲雅学识过人,探花之才。

幼子裴叔衡,比之两位兄长的龙章凤姿,显得资质平平。

但许是流年不利、裴氏道运不济,裴家长子裴伯卿几年前战死沙场,次子裴仲雅又死于民乱,裴太常痛失两子,打击过大病倒,自此一蹶不振,紧跟着便辞官了。

如今裴氏膝下只余资质平平的幼子、及还未出阁的小女。

对于幼子,裴氏夫妇自是珍之爱之,生怕他再有三长两短,给他取字“平平”。裴母认为,大儿子与二儿子正是太过优秀,才遭天妒,英年早逝。

平平,是资质平平的平平,亦是平平安安的平平。

怡安听完裴逸书的讲述,大致知晓了来龙去脉。

裴叔衡今年十八,尚未及冠,在京城最好的书院奉山书院读书。

前两日,他与几位同窗在书院夜饮,醉酒闯了祸,不慎将曾经先帝赐给书院的一副字烧毁了。

损坏御赐之物,裴叔衡昨日便被下了大狱。

怡安一边安抚裴逸书,一边着如璋取了她的令牌去诏狱一趟,叮嘱狱官暂时不得对裴叔衡用大刑。

“嫂嫂,我三哥该怎么办,那日官府的官差拿了人便移交去了诏狱,说是损坏先帝御物,要由陛下亲自裁决。”裴逸书红着眼眶,紧紧抓着衣摆,“我、我实在不知该怎么办了,只能想到来找你。”

损坏御物,若欲轻纵,是少年轻狂大意犯了错,打顿板子或是训诫一通。若往重了说,却是大不敬的重罪。

其实,裴家人并非没察觉到蹊跷。

字是前一天晚上烧的,第二日就有官差来拿人。明明是一群人饮酒闯祸,却单单拿了裴叔衡,还被关去了诏狱。

纵然如此,裴家人也不敢多想多说。

怡安抬手覆在裴逸书手上,以示宽心。她道:“他会没事的,我明日便请旨进宫面圣。”

怡安又看了看外头的天色,道:“雪天路滑,行走不便,你留在我这用过晚膳,我再遣人驾车送你回去。”

裴逸书在怡安的安抚下渐渐平静,她乖巧地点点头。从前她便与怡安亲近,只是二哥逝世后,母亲便不许她老往曦光苑跑。

-

翌日。

怡安差人早早备下马车。

清晨,公主府的车驾低调地驶在官道上。

马车内,怡安摩挲着精致的手炉,闭目养神。

“殿下,现在进宫,是不是太早了一点?”百景见怡安眉间透着倦气,显然是病还没好利索,身体尚虚,“给裴三公子求情也不急于一时。”

“不,先不进宫。”怡安阖着双目道。

“那咱们是去哪?”

“先去一趟奉山书院。”她要搞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

怡安有一位表姐,是奉山书院礼聘的女师。

表姐出身怡安的母族,百里氏。

百里氏从前朝时便是显赫门阀,泷朝建立后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怡安的母亲懿庄皇后还是出身百里氏,曾经的百里氏可谓风头无两。

只是,自新皇登基后,百里氏便渐渐隐退,百里家主以年岁渐长为由领了闲职,后一辈百里氏的子孙也不再入朝为官。

表姐名百里若,是百里氏的嫡系子孙。十四岁时,不慎摔伤,脸上留了疤,以容貌不完整为由,拒绝婚嫁。

她自幼便对木工极感兴趣,自学机关术,十五岁时,她将改良的弓弩上交朝廷,极大地提高了弓弩的射程。而后又接连改良了云梯车、攻城藉车等,如今也被广泛应用。

先帝赐她黄金良田无数,赞她为第一女匠。后来又被第一书院奉山书院礼聘去做了女师。

怡安与百里若年龄相仿,二人不仅是姐妹,亦是至交。

奉山书院落址于京郊。

怡安是头一回来此,她掀开车帘一角,扫视这座充满书卷气的古朴书院。

随从上前,向门童出示了令牌。

门童当即诚惶诚恐地进去通传。

不多时,书院的院长便领着几名师长匆匆出来相迎。

怡安只是来见百里若,不欲兴师动众,于是只指了名年轻些的先生领路,屏退了他人。

-

百里若在书院教习九章算术与机关推演。

今日,她领着一众学生在院子里,给他们演示飞天木鸢。

只见百里若一袭素色衣袍,长发一丝不苟地梳起,身上的首饰只有一支束发的簪子,额上的那块拇指大小的疤痕也毫无保留地袒露。

她坐在庭院中组装木鸢,周围一群弟子屏着呼吸,目光灼灼地盯着她,却不敢出声打搅。

百里若被众人簇拥注视,丝毫不受影响,若无旁人地完成手里的工作。她将最后一块榫卯拼接好,木鸢组装完成。

待看到木鸢飞起来时,众弟子惊呼出声,连连鼓掌。

这群激动的学生对着百里若,不停赞叹。

一名学子跳出来道:“百里老师才智双全,真乃女子典范。这世上的其他女子,美则美矣,毫无灵魂,远不及百里老师。”

几名学子跟着附和。

百里若闻言,眼也不抬,不痛不痒道:“死人才瞧得见灵魂。”

那名弟子一噎,拍马屁不成,讪讪然退下。

站在门口安静看了许久的怡安笑出声,她抬手鼓掌。

方才众弟子注意力全然在木鸢上,这时才注意到门口几人。

书院的老师领着一位贵女及她的几位随从。

观那女子衣着气度及老师毕恭毕敬的态度,便可知女子身份不简单。

一时无措的众弟子噤声。

百里若抬眼见到怡安,原本冷然的面容稍有松动。

-

书院的另一边。

刚刚放课,学子们纷纷三三两两地去室外走动。

陆析雨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洒在他细白隽秀的脸上,虽不过十四的年纪,神色却是一丝不苟,头上的黑色儒巾亦是戴得方方正正。

窗外有同窗的欢声笑语,他端坐在位置上巍然不动,只提笔誊抄课上老师给诗文所作注解。

陆析雨自幼跟在父亲身边,于边关随军长大,所习诗文都是军中谋士叔叔所教,不及书院的老师详细周全。

月前,陆策宣才带着他回京,他入书院不过半月,尚未完全跟上书院的教习进度。

“陆霖!陆霖!”

突然,门口几位同窗神色激动地冲进室内,嘴里囔囔着陆析雨的名字。

陆析雨抬眼望了他们一眼,是几位勋贵之子。

陆析雨刚入书院时,他们曾尝试想与他结交,只可惜气性不合。

他们嫌弃陆析雨边关长大的,没见过世面,又是一板一眼的性子,无趣至极。

陆析雨亦看不惯他们言语轻佻,偷懒耍滑,骄奢淫逸的作风。

见是他们,陆析雨低下头,继续誊抄注解。

几名同窗却挤到了他的书案边。

一人兴奋到涨红了脸,他道:“快别写了,陆霖陆霖,你可知谁来书院了?”

陆析雨写字的手不停,并不感兴趣,但还是问了句,“谁?”

天子脚下,贵人遍地,单就书院的学子,半数之上都是王侯公室、达官勋贵之子。

“你后娘!”

陆析雨执笔的手一顿。

“你听见没啊,是怡安公主!”那人见陆析雨反应平平,继续激动嚷嚷,“就是今上赐婚与你父亲的怡安公主!”

陆析雨眼睫微颤,抬起头。

那人见他终于有了反应,“嘿嘿”两声,道:“走,我带你偷偷见她去!”

陆析雨唇瓣一抿,道:“不去。”

说完,他低下头,继续写。

边上人见状,推了推他肩膀道:“公主你都不见!皇帝都赐婚了,她年后就要嫁给你父亲当你后娘,这你都不好奇?”

“那位怡安公主可不是好相与的主,她可是赫赫有名的妒妇,听说她把她前一位驸马看管得死死的。”另一人搭腔,说到“前一位驸马”时,与旁边人交换眼神,眼里的调笑不言而喻。

“就是啊,都要当你后娘了,你就不关心?不怕她嫁过去后虐待你?那可是天家的女儿,跋扈得很!”

“欸欸,我倒还听说,怡安公主虽是有名的妒妇,却也生得极其貌美。你老爹在边关素了这么多年,怕是没见过什么美人吧,回头给你爹魂都勾走了——”

几人哄笑一团。

陆析雨握拳,冷着脸抬头冲几人道:“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他板着脸的模样跟个小学究似的,目光冷冷地扫视案前几人。

几人大感无趣,遂自悻悻而去。

又得清净。

陆析雨手中笔却在纸上留下一道浓重的墨点。

他久久未动。

终究不过十四岁的孩子,片刻过后,陆析雨忍不住微微倾身,朝窗外看去。

在这里看,自然是看不到公主的。

-

百里若在奉山书院有独自休憩的院落,二人在屋里说话。

“你今日怎过来了,我这里可没有好茶。”百里若只翻出一罐陈茶,朝怡安晃了晃。

“不来怎么见得到百里老师讲学的模样。”怡安手撑在下巴上,在姐姐面前难得显出几分小女孩的娇俏。

百里若扯了扯嘴角,“我若是给他们好脸色了,他们怕是更不将我放在眼里了。”

她是书院礼聘的第一位女师、也是唯一一位女师。底下那些学生对她的尊敬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实在难以言说。好在,她亦不在乎。

“你不来,我也打算去找你的。”百里若道。

她将茶叶罐重重扣在桌上,“你那皇帝弟弟脑子坏了,赐的什么婚。”

怡安笑眯眯道:“他正是脑子再清楚不过,才能赐下这桩婚事。”

百里若一顿,明白皇室姐弟注定不可能像她与怡安这般纯粹,何况二人背后还有一个看不惯怡安的太后。

这些年,皇帝对怡安算是尊敬,但满京关于怡安纷飞的流言却实在不好听。

背后若无太后授意,哪有那么多敢妄议皇室之人。

百里若问:“你打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嫁啊。顶天立地的鳏夫将军,配我这金枝玉叶的寡妇公主,不般配吗?”怡安眨眨眼。

百里若无奈,她眼里写着担忧,“我没同你开玩笑。”

怡安手指轻点桌面,垂下眼帘,“我能做什么呢,以死拒婚?或是削发为尼?”

“且看他那边会怎么办吧。”

想必那位陆将军对婚事的抗拒,比她不遑多让。

二嫁的公主、皇室的眼线。

傻子才想娶回家。

陆策宣能出面拒婚,是最好的局面。于她,不过是落了面子。

“你身边趁手的人够用吗?我回去跟主君说,再送些人去你那?”百里若还是担心怡安的安危。

“不必了,如瑜如璋就很好。”怡安摇头。

如瑜如璋便是母族送来的人,如瑜善药理、如璋会拳脚。

怡安道:“我来找你,是为了另一事。”

百里若会意,“你是为裴家那个孩子来的吧。”

“嗯。”怡安点头,“和我说说吧,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此事太蹊跷了,那夜裴叔衡与几个学生是在书院夜饮不错,但没有证据证明字画是因他们被烧、更没法证明是裴叔衡所为。”百里若沉声道,“那些官役未经调查便擅自将人带走。”

怡安垂眸,早有预料。

百里若道:“我已与院长商议,同书院的其他老师联名上书,将我书院的学生保下来。”

怡安笑了笑,“大抵,我今日进宫一趟,人便差不多能放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