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二嫁公主 > 第16章 移山

二嫁公主 第16章 移山

作者:尤忆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4 22:48:34 来源:文学城

露天四方庭院里头,约莫站了二十来个学子。

怡安露面后,一众学子行礼。

怡安目不斜视地往前走,廖尘跟在她身后,底下的人空出一条道。

怡安迈上台阶,站至檐下,这才驻足转身,“听说,你们有意见要说与本宫听?”

学子们先是左右互看,默不作声。

怡安扬手,如璋从厅内搬了把太师椅出来。

怡安从容落座,“有什么意见,现在说罢。若是背地里说,便算是妄议皇室,你们吃罪不起。”

一名学子上前一步,“殿下广开言路,那学生便直言了。”

怡安颔首。

那人道:“陛下命殿下主事书院扩招,此举既彰陛下与殿下贤明,又使底层寒门子弟沐浴圣恩,我等自然绝无异议。只是……”

“只是什么?”怡安道。

那学子继续道:“只是,学生们听闻,书院扩建需夷平望仙林?”

怡安一时未置是否。

那名学子深深一拜,“殿下,望仙林中所植皆为百年古树,学生以为山海有经、古木有灵,林中树木年逾百岁,几经战乱仍得存世,它们立于书院之后,集天地之精华、沐人文之光辉,实乃灵木,不宜伐去,请殿下三思。”

他身旁学子上前一步作揖道:“启禀殿下,学生入书院四载,林中古木伴我春秋,是我等心中不可割舍的存在,古木不宜伐去,请殿下三思。”

众学生齐声道:“请殿下三思!”

喊完后,他们低着头等怡安发话。

怡安缓缓开口,“你们说得都不错。”

她的声音轻柔散漫,却能清晰落入场上每一个人耳中,“只是,本宫何时说过要夷平望仙林了?”

众学生抬头,面面相觑,其中一学子试探道:“殿下圣裁,莫非早已为新建书院另辟新址?”

怡安似笑非笑地盯着他,并不答。

站在她身后的廖尘见状,上前道:“并未另辟新址。”

“殿下亦惜古木生长不易,便转而考虑将望仙林后面正对的出雾山移去,为书院扩建腾出地段。”

说着,廖尘抬手向后遥遥一指,“昨日殿下请了工部的人前来勘探,出雾山高百二十丈,土质疏松、岩层也不算坚硬,易于挖掘。且观它地势,若遇连日暴雨,有山体滑坡风险。”

昨日工部来人,这群学生们也看见了,但他们都以为是冲着望仙林来的。不曾想,怡安打的是移山存木的主意。

众学子震惊,有人道:“将、将山移去,是否耗费过大?”

廖尘眼观鼻口观心道:“移山的费用,殿下愿私人承担。”

一时间,众人再说不出其他反对之语,只得讷讷道:“殿下圣明——”

怡安打量下头众人,好整以暇道:“本宫命令未出,你们便一个个暗自揣摩,惯会操心。”

她屈起的指节抵在下颚上,“妄自揣摩上意,本宫若是不罚,只怕你们要日渐无法无天、目无尊上。”

众学子闻言,大冬天吓出一身冷汗。上一批被怡安罚了的人,已经被逐出奉山书院了。

众人白着脸纷纷下跪告罪,“请殿下息怒。”

廖尘弯下腰,在旁替底下学生们求情。

怡安深知,这些勋贵学子,若不加以震慑,便是摁下葫芦浮起瓢,没完没了

她缓缓站起身,抬头望着发灰的天空,“有道是,君子当敏于行而慎于言。你们言上有失,便在行上加罚,以作警醒今后立身当三缄其口。”

“今日天气不错、无雨雪,你们便围着书院与望仙林跑上二十圈罢。”

说完,怡安事了拂衣去。

-

今日虽无雨无雪,风却不小。

冬天里跑动,冷风呛进肺里,于这些习惯了锦帽貂裘、宫室暖屋的勋贵子弟来说,绝对算得上“酷刑”。

陆析雨这边下了课,他捧着书本正准备找老师请教学问,便见到了那群跑圈的学子。

一个个瞧着脸被风刮得通红、神色痛苦。

陆析雨心下困惑。

边上已经有人问起了原由,“这些人是做什么呢?”

“嘁,他们都是被怡安公主罚了。”

“这是怎么回事,他们做什么了?”

那人便把早上之事言简意赅复述了一遍。

边上人听完瞠目结舌,“移山造院?虽然出雾山不算高峻,但移山的费用也绝对不低……”

“怡安公主倒是舍得。”

“唉。”有人叹气道,“这又要移山又要扩建书院的,那殿下她岂不是会长期待在书院,咱们以后没好日子过了。”

-

怡安在书院用的午膳。

饭后,她与百里若在院中手谈。

如瑜从马车上拿了碟从曦光苑带来的糕点,放在怡安手边。

怡安已经连着用了三块了。

饭桌上怡安虽没说什么,但东西用得极少,百里若看在眼里,她摇头道:“早与你说了,书院厨子的手艺你吃不惯。”

怡安捻着糕点道:“没想到这么差。”

想到百里若日日要吃这样的手艺,她望向百里若的目光中流露出同情。

百里若眼底浮现笑意,落下一子,“倒也不怪他们。”

“院长知晓你要在书院里用膳,他和几位老师不知从哪里弄来了熊掌和鹿筋,书院的厨子如何懂得料理这些东西。”

怡安叹息,“糟蹋好东西了。”

-

书院位于郊外,除了三面的山,再无其他玩乐。

下午时,百里若带着怡安去附近的山上赏玩。

拱卫书院的三座山,后面那座名出雾,左右两边的分别叫崇云、停风。

冬日里,山上泉水干涸,百里若牵着怡安的手,横跨布满石子的干涸小溪。

“比起待在府里,在书院能与你做伴也挺好。”怡安道。

裴仲雅去世后,她这两三年深入简出,鲜少在人前露面。

“你不觉得无聊便好。”百里若道。

冬日里的山上乐趣属实不多。

“等开春了,山上的青草长出来,风光便大不相同了。”百里若道,“春日里,常有人策马来这山脚下踏青,学生们得空时,偶尔会挎着弓进山猎些东西。”

“只是不知开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来此踏青。”怡安笑了笑。

“怎……”百里若刚想问“怎么没有机会”,忽的想起了怡安的婚事。

怡安与陆策宣的婚事定在年后。成婚后,她便要随陆策宣回西南封地。

百里若眉头下压,“你自小在京城长大,自是只习惯京中气候。你不如向皇帝请命,自请留京。”

怡安摇头,“他不会同意的。”

赵容交给她的“任务”,可不只是嫁给陆策宣那么简单,又怎么可能同意让怡安与陆策宣做一对异地夫妻。

怡安捡起一块光滑的鹅卵石,朝远处扔去,“京城住了二十多年,去见见西南风光也不错。”

她冲百里若笑道,“待日子久了,把你接去西南陪我小住一段时日也不无不可。”

明日愁来明日愁,明年的事,如今忧虑也是无用。百里若只得点了点头。

今日本就是阴天,冬日里天又黑得早,她们在山上逛了一圈,便见天色渐渐暗沉。

怡安一行人折返,往书院的方向去。

天上灰蒙蒙的云聚拢,风也渐渐变大。怡安拢了拢身上的貂裘,忽闻有人在身后唤她。

“殿下?”一道低沉清冽的男人声音响起。

怡安困惑地回头,便见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陆策宣停于几马步之外。

他似是刚下职,身上穿着武将的甲胄,白袍银甲在阴沉的暮色中泛着冷光,凛冽威武。

怡安眼波微微晃动。

陆策宣勒紧缰绳,马儿提起前足,在原地徘徊几步。

接着,他利落地翻身下马,身后随行的两名副官跟着下马。

陆策宣走至怡安跟前,恭敬行礼。

“将军多礼。”怡安端庄地颔首。

百里若则向陆策宣行礼。

怡安介绍道:“这位是我母族的姐姐,在书院任职。”

“久闻大名。”陆策宣望向百里若。

只见她神色清冷、衣袍素净,额上有一道淡色疤痕,显然是传闻中的第一女匠百里若。军中许多改良的军器,皆是出自她之手。

陆策宣抱拳致礼。

百里若冷淡地颔首,显然没有交谈的意思。

怡安微微一笑,“将军怎会在此?”

陆策宣道:“刚下职,来接犬子回家。”

怡安闻言面露讶然,“将军还亲自接孩子?”

“偶尔。”陆策宣平静道。昨天是第一次、今天是第二次。

四下起风,吹得怡安一双沉静的黑瞳中泛起水光,她道:“眼下离下学还有些时候,将军还是去书院里头等候罢。”

陆策宣点头同意。

-

寒风呼啸得紧,未掩实的门窗发出碰撞之声。

“像是要下雨。”

怡安与陆策宣对坐于一间书室内,中间案上沏好的清茶升腾起袅袅薄雾。

“听闻殿下向陛下请旨主事奉山书院扩招寒门子弟一职。”陆策宣拇指摩挲着杯沿,“可还顺利?”

怡安三指捏住茶杯,氤氲的茶雾柔和了她的眉眼,“目前还在着手将书院扩建,真正招生需待明年。”

“扩建……”陆策宣低语,“书院三面环山,扩建可是需另辟新址?”

怡安摇头,“再辟一处新址以供招收寒门,无异于是将奉山书院分成了两部分,寒门子弟与勋贵子弟依旧泾渭分明。”

这与她本意相悖。

“殿下打算如何?”

怡安喝了一口茶,将移山造院的盘算娓娓托出。

陆策宣听完沉思片刻,道:“移山耗资甚巨,只留殿下一人承担是否太过苛刻?”

这时,怡安眼底闪过狡黠,“本来只由我一人承担耗资,确实叫人有些心痛。不过,有将军的那两箱黄金相助便大不相同了。”

陆策宣微微一怔,他送给怡安的那两箱黄金……

他抿唇道:“那些黄金本就是我予殿下的赔礼。俗物能为殿下分忧,幸甚之至。”

怡安笑眯眯地道:“若说那满满两箱黄金是俗物,天下怕是没有几人能免俗不为之心动。”

陆策宣垂眸,似是思索着什么。

须臾,他抬眸道:“我……有法子能叫殿下将黄金省下。”

怡安闻言顿时直了直腰背,她将茶杯置于案上,“将军请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