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恩人他为何这样做 > 第13章 第 13 章

恩人他为何这样做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雨沉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5 17:30:19 来源:文学城

张景元府上,家仆们天没亮便早早开始准备,实心方砖被家仆从里到外擦拭的三遍,泛着油亮的光泽。

此时此刻,正堂内,朗朗笑声传到堂外。

席上生进二十四色馄炖花型各异,水晶龙凤糕枣泥馅料流淌至盘内,还有金银夹花平截,及各色炙肉,最后上了一碗生进羊花汤饼。

沈戍望着满满当当的菜式,夹了一块炙羊肉。

张老将军指着他大笑:“我就记得守之不喜欢吃点心,特意请幽州来的厨子为你做的炙羊肉,你可还喜欢?”

沈戍笑道:“当年您带了不少盛京特色糕点拿去分发给幽州将士,我嫌它甜腻,掰开来喂鹰,记得当时差点挨您三十军棍。”

张老将军哈哈大笑,指着沈戍对自己的夫人道:“别看他现在这样,当年性子和头豹子一样野性难驯,我俩可没少打起来。”

张老夫人始终保持着京中贵妇最得体的微笑,今日她特意梳高髻,点面靥,贴花點,发髻间的牡丹雍容华贵,她嗔了自己夫君一眼:“胡说些什么呢?难道是喝醉了不成?”

沈戍笑望着张老夫人,忽的想起来了徐小娘子,好些日子不见,不知此刻她在忙些什么?倒是未曾见过她这般装束打扮。

底下一众孩子们看到家主被怼,在下面偷偷捂着嘴笑。

张老将军举起酒杯,水晶玻璃盏内的蒲葡酒的汁液如流动的红宝石般闪耀,张景元忽的面露伤感,常年的漠北生活给他的脸上打上了沟沟壑壑的烙印,即使回长安养尊处优多年,那些痕迹仍未淡去。

一如金戈铁马仍旧时常入他梦中那般。

“上次与守之作战,已经是八年前的事了,如今”张老将军自嘲笑道:“如今这份的身骨,只怕再也上不了战场了。”说完,仰头痛饮下杯中美酒。

刚饮下,舌尖微微发涩,一如他此时苦涩难言的心境。

“今日身憔悴,犹忆当年功。”张老将军微微摇头,鬓边的白发垂落下来,粗糙的手不住的抚摸着膝盖,如今阴雨天就会疼痛难忍,“老了,老了。”

张老夫人见他二人此刻酒酣耳热,想必有许多知心话要说,行礼后便带着一种小辈下去了。

大堂内,只剩下他们二人。

沈戍缓缓起身,举起斟满蒲葡酒的水晶玻璃盏,举杯敬道:“沈某当年年少轻狂,不服管教,在军营里给您添了不少麻烦,这杯酒谢您当年对我的提点教导之恩。”

言毕,仰头喝下三杯酒。

张老将军捋须笑道:“当年你以三百骑兵克破匈奴人重重包围,俊骨英才,勇冠三军,你本非池中物,即使没有我,你也迟早会有今日这般成就。”

说罢挥手让沈戍上前坐到自己身边。

张老将军的声音低了些:“去年卢侍郎以修缮寺院为由,支走了幽州军饷,我虽极力反对,但圣意已决,身为臣子也不敢再言什么。将士们如今饥寒可解了?”

沈戍微微笑道:“我杀了几个世家抢了粮食,又突袭了突厥人的粮草,这才平稳度过了这个冬天。”

张老将军紧紧攥住他的手,长叹道:“盛京中的这些世家只知身着绫罗绸缎,饱食天下珍馐,哪里知道边疆战士的辛苦。”

他声音又低了些:“我已拟好折子,明日便递上去,再议北征军饷之事。”

沈戍微微笑道:“那就多谢将军了。”他早就看透盛京城中这帮王公贵人了,希望他们抱有良心,还不如指望突厥人的良心。

他迟早要让这帮人把自己手底下的全部家私心甘情愿拱手让给他。

张老将军点头,环顾四周,这才反应过来夫人已经带着孩子们已经去休息了,他酒意散了些,粗粝的手指摩挲着酒杯,侧头问道:“如今守之可已娶妻?”

沈戍摆摆手:“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我们这种常年征战在外的人,还是不要耽搁人家女郎了。”

张老将军急道:“那怎么行,总得有个家业,稳定下来才是。”

沈戍笑了笑,换了个话题:“我见您长孙玉堂人物,也是到了上学堂的年纪了,可有合适的学堂?当文官总比咱们这些上战场卖命的人强些。”

张老将军酒彻底醒了大半,提到这个事他就发愁,京城中好些私家学堂皆为世家弟子所设,他的同僚的孙辈也多继续从武,至于请先生上门交,他与大郎皆是武人,分不清教的好坏来,怕耽搁了孩子。

如今看来与,只能送国子监了。

沈戍饮了一口酒,漫不经心道:“我听说对门徐家,徐家大郎是当代大儒赵颐弟子,他夫人是赵颐长女,老将军何不登门试一试?”

张老将军惊讶:“守之何从得知?”之前徐老太爷在的时候还有些往来,后面就渐渐不走动了,贸然登门拜访总觉得突兀了些。

赵颐虽是当代大儒,但是却以性情古怪出名,说自己是有三不教,世家子弟不教,皇亲贵戚不教,蠢人不教,因此被人所恶,不过文章才华自是举世无双。

不过他张某倒没这个顾虑,他也不是世家出身,也非皇亲国戚,长孙一点即透,应该不算蠢人吧。

若是得赵大儒指点,不怕孙辈不成才啊。张老将军两眼放光,高耸的颧骨激动的通红。

沈戍笑道:“之前与他家有些来往,张老将军若同意,守之便私自做主,借地设宴了。”

张老将军满意的捋了捋胡须。

席后,沈戍回了张家特意打扫干净的秋爽居,他看了一眼室内的女婢,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主人会责怪我们没有照顾好贵客的。”一名女婢盈盈一拜。

沈戍淡淡一笑:“我不习惯旁人近身伺候,明日我自会给你家主人说明,下去吧。”

声音中带着不可辩驳的气势。

奴婢们面面相觑了一会,行礼后退下了。

待众人走后,沈戍打开门窗,清新的空间涌了进来,冲淡了原先室内的浓重熏香。他忽然又想起了徐娘子,几次接近都未闻到什么熏香味,倒是有一股清新自然的花香。

许是爱花之人,终日与花草相伴,便染上了淡雅花香,他倒觉得,比什么精心调制的花香都好闻。

他掏出怀中的一块玄色手帕,帕中静静躺着着徐娘子的耳铛,细细摩挲着,鎏金耳环染上淡淡月光,仿佛还残留着女儿香气。

盛京的月亮似乎比他们幽州的暗淡了些许,沈戍抬头望月。

不知道徐娘子此刻是否也在赏月?

同一时刻,徐若依静静坐在园内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抬头望了望月亮。

月亮又圆了一回呢。

见阿兄的身影从一旁的长廊处掠过,她连忙起身,唤了一声“阿兄。”

她看见她的兄长似乎是回头看见了他,变换方向朝她走来,徐若依心中松了口气,晚饭后她得知兄长还未归来,便在兰草院的小亭中一人坐到了现在。

徐应安等到走近,发现阿妹身边只于她一人,皱皱眉道:“怎得一个人在这里?你身边那个女婢呢?若是伺候不过来,让秋净仍回你的迎芳院中伺候。”

徐若依忙道:“我是用完夕食后想一个人走走的,这才没让他们跟着,秋净细心,兄嫂此刻正是缺帮手的时候,留在你们这边也是多个助力。”

徐应安点了点头:“何必在此苦等?有事明日打发了人来问不也成?”

徐若依眉眼间浮上淡淡的忧愁:“阿兄,我是想打听打听金佛的佛头失窃案调查的怎么样了?”

徐应安忽的想起了今晨刑部郎中对他说的话,说他正需历练,将此案交给了他,他心中属意他做下一个刑部郎中已久,只是还缺个由头,此案结后,定当设法为他向圣上上书。

徐应安冷笑一声,见对面小妹仍一脸忧色的望着他,他忽的拍了拍小妹的肩膀:“大理寺上书圣上,把此事踢给了刑部,郎中又交给了我,现在总可以放心了吧。”

徐若依大惊,猛的抬头,她虽然担心甜水村的百姓,她更担心阿兄的安危啊。

此事牵扯甚多,当日京中世家大族,高官家眷皆在兴福寺中,她想想都觉得棘手。

徐若依更愁了,若是没抓到人,破不了案,圣上那里只怕不好交代,若是抓到了不该抓的人,只怕徐家在京中也不好交代,日后盛京城中哪能还有立锥之地。

徐应安见小妹替他担忧,心中一暖,忽的抬起手揉了揉徐若依的额发:“小丫头片子,每日故作深沉做什么?还有我和阿爹呢,徐家轮不到你来操心,伺候好你的花草,陪好阿娘就行了。”

徐若依的头顶被揉的乱糟糟的,她抬手捋了捋,忍不住轻瞪了自己兄长一眼。

“阿兄,听说大理寺狱内前段时间打死了几个兴福寺的和尚?可确有其事?”徐若依忽又想到了这个传闻。

徐应安点了点头,的确死了一个和尚,忽然,有什么东西从他脑中飞快的闪过,如雷电过身,让他一下子愣在原地。

按理说大理寺狱内用刑之人皆是老手,哪怕是罪大恶极之人,也会慢慢叠加手段,不会一下子就把人打死,这和尚他看过尸体,虽比旁人胖些,但是常年在寺中习武,身子骨也算强健,那些伤口击打部位皆位于脑后,脖颈等致命的位置。

莫非是有人一开始就不想让他活?

当当当当,今日更新已到达,请注意查收,我还在回家的高铁上,坐了八个小时(屁股痛痛),祝大家除夕快乐,阖家幸福,新年暴富(无痛版),今日留言的朋友会发红包哦。[亲亲][亲亲][亲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