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E时 > 第90章 八桂情

E时 第90章 八桂情

作者:白梦长栏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31 03:37:50 来源:文学城

八桂儿女,浓郁乡情

————广西民俗文化

十一个少数民族,有各自独特的习俗,给八桂大地增添了浓郁的民族乡情。我的家乡是广西河池,那里同样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河池宜州的元宵节当天,会有独特的民俗文化表演。穿着壮家服饰的演员们,站在花车上挥手,一辆接一辆辆造型各异的花车,伴着扩音喇叭播放的刘三姐的歌谣,从旧城楼开到新政府广场。

人们驻足街边,目不转睛的盯着。第一辆花车做成了铜鼓的造型,刘三姐咚—咚—咚的敲着大鼓,车后的人跟随节拍一齐歌唱。第二辆是古典风情的花车,两个青衣男子一前一后“抬”着轿子,轿子上站着两排满脸腮红的童子,约莫六七岁这样。等等。四十多分钟后才慢慢开到政府广场。

路边还会有舞狮子表演。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狮踩高桩,龙吼震天,围观群众叫好不绝。

到了傍晚,政府广场会组织节目表演。而夜晚,大批宜州人齐齐涌入附近的怀远,去欣赏美轮美奂的花灯和千奇百态的供月。

我仍记得零九年,全家人去怀远赏灯的夜晚。漆黑的天幕,零零星星分布着,那时比较流行的金色的孔明灯。夜晚一片寂静,抄小路不到半个钟头,一片光亮映入眼前。怀远的路灯亮度不够,夜晚呈现朦朦胧胧的明黄色,不过这反倒给节日增添了几分诗意。每家每户敞着大门,门口摆着供月的桌子。桌子上各种造型奇异的米饼,令人眼花缭乱。硬面做的色鹿,兔子,龙凤,鲤鱼;比脸盘还要大的糠饼子绘着寿星和仙鹤;糖凝的龙,面捏的牡丹;蜿蜒的寿桃包子……每家的造型都不一样,创意十足。一条街走下来看花了眼。

街上人山人海。在街尾的大庙里,有猜灯谜的活动。徜徉于供桌前的我们,去到时已经九点多了,七点钟开始的灯谜会,纸条已所剩无几。我伸手扯下一张。“心有灵犀一点通”打一字。我猜是非字,人说不对。你猜得到是什么字吗?

宜州古城楼夜拍

初八的时候回姨妈家,有幸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舂黏糕活动。

旧时村中嫁女,头天女婿要舂糕给岳父。舂得越久,代表男子力气越大,更能干。岳父便可放心嫁女。如今村中年轻人外出打工居多,也没有这一习俗了。年初八聚在一起的众人,打油茶之余拿出阁楼的石磨碾子,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舂糕活动。我们称这种糯米做的黏糕为“馍”,大冬天,一个火炕三四个馍,大伙儿唠嗑。三哥说市面上机器打的的馍没有手工的馍有韧性。。瞧,他们把石磨碾子抬到院中央,把提前和好的面剂子放进去,两根棍,一左一右壮小伙儿轮流锤。刚开始的时候木棍上下翻飞,没一会儿就慢下来了。舅在旁边笑道,“以前没舂得半个小时讨不得老婆啵”。两个小伙儿头上早已渗出了细密的汗。周围一圈老人妇女小孩在拍照。

舂了半个小时后,把舂好的馍抬到屋里,妇女们围上去,捏扁饼状。旁边有一碗砂糖,揪一小块下来沾糖吃,黏糕的清香混合着糖的甜味儿,入口即化;齿间的软糯又带着劲道的韧性,只恨太小块吃不够。耳边是咚咚咚的舂馍声和呼呼的风声,眼前是明亮晃眼的灯光,一时竟恍惚了。

制作八桂美食———豆腐包

逢年过节,西北部的广西人必吃一样小吃————豆腐圆。用上好豆腐皮包住猪肉馅,下锅煎熟即可。豆腐圆形状饱满,寓意团团圆圆,又香又好吃。年三十,家庭主妇开始制作蛋包和豆腐圆。

广西宰猪不叫宰,叫“趟tang”。趟猪取新鲜猪血,做一样香喷喷的美食————龙棒,即血肠。

年前猪肉价贱,只七八块一斤。小舅寻思着卖不出好价钱,腊月二十七宰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