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夺心 > 第24章 第二十三章

夺心 第24章 第二十三章

作者:雪满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3 08:31:49 来源:文学城

从那天开始,陆衡每隔两天便会过来。

倒也不全是为了教她读书,更多是为了陪陪她。

——她已经两个月没出过门了,从前在家待上两天便要待不住的人,如今突然就改了性子,崔府上下都生怕她给自己闷坏了。

崔夫人知道她定然是有心事了,但再怎么问,知窈也只说是暑热难当,她怕晒。

三言两语便糊弄过去了。

其实她只是怕会遇见陆昭。

虽则听说陆昭一直在家里养伤,又因为当日陆侯爷余怒未消,把他禁足在自己院子里,除了府医能进出,其余人一概不许见他。

陆侯爷的意思是他什么时候肯低头了,什么时候再放出来。

但她可太知道陆昭的性子了。

她只要一出门,叫陆昭知道了,管他是关在哪儿,他都能有一千种法子逃出来堵她。

她还不想见他。

或者说,她还没想好,再见面的时候该怎么面对他。

但有一点她是确定的——她和阿衡哥哥早有婚约在身,阿衡哥哥又对她这样好,他们总有一天要成婚的。

说不定就是明年她及笄后。

既然如此,她和陆昭,不如不见。

这两个月最开始,陆昭不知是动了什么门路,想方设法地给她送来不少东西,还有信件,知窈看都没看,攒了几次,后来干脆叫阿衡哥哥给他带回去了。

彼时陆衡捏着那几封厚厚的信,眼睫垂着,微微投下一片阴影,拨了一下信封边缘,“窈窈还真是放心。就不怕我拆开看了?”

知窈一怔,眼睛缓缓睁大,显然是刚想到还有这种可能。但也只慌了一下,很快便神色如常,笃定道:“阿衡哥哥不会的。”

陆衡看着她,哑然失笑,“有时候真是会后悔。”

她没听懂这句,但阿衡哥哥也没再继续说了,只叫她放心,他会把东西原封不动地还给陆昭。

她不知道阿衡哥哥是怎么跟陆昭说的,总之从那以后,便再不见陆昭的东西送来了。

夏天过去,第一片叶子落下来的时候,知窈还有些恍惚。

好像从来没有哪年夏天过得像今年一般,这样快。

她都不记得自己这一夏天都做了什么事。

没过两天,宫里有人来,说是新培育出一批绿菊,珍贵难得,圣上说长宁大长公主定然会喜欢,叫知窈进宫挑几盆,好送去停云峰。

祖母素来偏爱菊花,从入停云峰清修后,每年入了秋,宫里都会挑开得最好的一批送去。

这门是非出不可了。

知窈打听了好几次,确定陆昭还被禁足在院子里,不可能进宫,才放下心来。

依着惯例,她进宫都是先去皇后娘娘那儿的。

等皇表伯伯忙完了,便会去坤宁宫坐坐,也瞧瞧她。

皇后娘娘本名陆瑛,将门出身的女儿,性子直爽,同她所见的宫中其他的娘娘都不一样。

知窈从小就同皇后亲近,小时候祖母带她进宫,皇后娘娘便说,若不是两家早定了婚约,她定是要认窈窈做女儿的。

虽则有些日子没来了,但她早对宫里的路都熟透了,是以早早便发觉宫人领她去的方向并不是坤宁宫,而是祖母曾经在宫里的住处。

清宁斋到现在都留着,虽几乎不曾有人来住过,但也日日有宫人打扫。

眼见着要到了,知窈问了领头的公公一句,“公公,今儿不是去坤宁宫么?”

公公笑着道:“今年秋风来得急,皇后娘娘前两日受了凉,头风又犯了,御医说须得卧床静养。”

“偏偏这绿菊娇贵,再等几日,怕就不好看了。这才着急忙慌地请姑娘过来,替大长公主挑上几盆。”

说话间已经到了,那公公在门口停下,一躬身:“姑娘快请吧。”

知窈总觉得哪儿有点怪,但也来不及细想,依言走进去,便见圣上已经等在里头了,正负手看着摆成两排的绿菊。

正中一盆花开得正盛,竟是罕见的并蒂双花。皇帝拨弄了两下,掌心并拢,似是要将其折下。

知窈上前行了一礼,“皇表伯伯。”

见她来了,皇帝松了手转而招呼她上前,“快过来看看,这盆如何?”

知窈上前仔细看过,摇摇头:“这盆并蒂开得是好,但送去停云峰这一路少不得颠簸,怕这花瓣就散了。”

皇帝一愣,而后笑叹着道:“说的是。罢了,你来挑吧。大长公主总说,还是你这个孙女最懂她心思,比崔司徒强了不知多少。”

“这一阵儿没见你入宫,都做什么了,说给朕听听?”

知窈选了几盆将开未开的,边挑着,边细细将身边有趣的事儿挑出来讲了一遍——皇表伯伯一向疼爱她,是以她在御前说话也不会多注意,权当是自家长辈。

聊到阿衡哥哥这段时日总来府上陪她,皇帝笑了笑,“难得他有空闲。”

“知窈会不会怪朕,交给陆衡那么多事,害得他都没时间好好陪你。”

“不会。”知窈一本正经道:“阿衡哥哥能为大梁、为皇表伯伯效力,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皇帝笑起来,“你啊你。”

“说起来,这小子惯会先斩后奏,这一阵儿没动静,还不知是又在查什么。陆衡可跟你说过?”

知窈摇头。

皇帝沉吟片刻,“他可不像是个能允自己闲着的。这些日子,他身边可有些你没见过的生面孔?”

知窈还是摇头,半晌回过味儿来,忍不住辩白了一句:“阿衡哥哥那不算先斩后奏。”

“是您赐了阿衡哥哥金玉令,准他行监察之职,他若不查清楚,要怎么回禀?那万一冤枉好人了怎么办?”

皇帝脸上笑意未减,“都说女大不中留,朕虽没个女儿,但看你便知此言非虚。还没嫁呢,就尽向着他说话了?”

眼见着她耳朵红起来,皇帝便没再打趣,指了指她方才挑出来的几盆,吩咐身边的宫人:“这些送去停云峰。剩下的,都送到崔府去吧。”

而后转向知窈,“绿菊难得,今年统共也就这几盆。看你方才挑得艰难,想来是也喜欢,回去慢慢看吧。”

“今日这事儿就别告诉陆衡了。知窈说得对,陆衡既已行使监察之职,是得查清楚了。若叫他知道了,往后行事畏首畏尾,朕可是失了一位能臣。”

知窈点点头,正要随着宫人下去,又想起什么:“皇表伯伯,听说皇后娘娘头风犯了。您去瞧皇后娘娘的时候能不能替我问问娘娘,今岁什么时候能尝到小厨房的桂花酿?”

皇帝看穿了她那点小心思,无非是想让他多往坤宁宫去一去,倒也没戳破,笑着应了:“朕一会儿就去看她。”

看着知窈走了,皇帝脸上的笑意才一点点淡下去。

昨日,边关一道密信送到了他手上。

二十年,陆家自交兵权至今已有二十年,可余威竟仍残留军中。

月前,胡人骤然对永绥城发难,因守将指挥不力,边关吃了一场败仗,最后虽守下了永绥城,但也伤亡惨重。

军中将士敢怒不敢言,后来在例行犒赏之际,将士们吃醉了酒,有人口无遮拦,提及昔年的陆家。

有人说,若还是陆家领兵,这二十年,必然不会过得如此窝囊。

此言一出,一呼百应。

再后来,便有人提起如今的陆世子,大有将未来希望寄托其上的意思。

——陆世子十四岁那年,便能只凭几张地形图和陆侯回忆里的边关情形,结合突厥王廷异动,定下计略,收复庆宜城。

那场仗打得漂亮,时至今日,还被津津乐道着。

这些话兴许只是醉酒后的无心之言,可写进密报,再呈到御案之上时,便不是这么轻飘飘能揭过去的了。

陆家威望仍在,陆衡多智近妖,如此年纪便盛名在外。偏偏他的太子,对陆家,似乎比对他这个父皇还要更亲近几分。

看着知窈走远,皇帝收回视线,淡淡问了一句:“澄儿在做什么?”

掌事太监立即道:“禀陛下,二殿下早些时候往慈宁宫去了,想来是听说了太后娘娘身子不爽利,去伺候汤药。”

“他是个有心的。太子呢?”

“太子殿下正在坤宁宫。陛下可是要去瞧瞧皇后娘娘?”

皇帝淡淡看了那掌事太监一眼,后者立马跪下,重重扇了自己两个嘴巴:“奴才多嘴。”

皇帝迈步走出去,“回乾正殿。”

*知窈回去便见于希月眼睛红红地等在外头。

将人领进屋里,她才终于兜不住似地哭出声来,“陈平病了……”

知窈自诩对人名人脸过目不忘,此时也是一愣:“谁?”

于希月抽抽噎噎道:“前两天扬州老家来了人,我叫身边的丫鬟使了些银子,才打听出来……说是、说是我刚走没多久,他便消瘦下去,后来一直写信给我,哪怕从来没收到过回信,却也没断过。”

“直到,直到前些日子有人将我从前收着的那箱子送还到了他那儿。箱子里头收着的都是我们平日里来往的书信和他送我的东西,上回我同你说过的。”

“陈平一下子便病倒了,病得急,眼见着怕是要不好。”于希月拉住她的衣袖,“表姐,我想回一趟扬州,我想去找他。”

“他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我……”于希月咬住了嘴唇,眼睛红得更厉害了。

知窈皱了皱眉,“可是……舅舅能肯么?”

“只是见一面,把话说清楚而已。”于希月连忙道:“我、我都找好理由了,只是家里离不得阿娘,只我一个人,就算带了护院,他们也不放心。倘若表姐能陪我一起去,阿爹阿娘肯定不会不许的。”

“姐姐,求你了。祖父祖母去得早,姐姐都没有回过扬州,那里秋天可漂亮了,就当是去玩的,好不好?”

她这些日子确实是闷坏了。

知窈看看于希月肿着的眼睛,想了想:“我问问阿娘,她若是能点头,这事儿便能成。”

——没成想于希月哭得声音更大了,扑上来抱住了她:“我就知道表姐最好了……”

就在这院子里,几年前,两人还互相扔泥巴来着。

知窈伸手拍了拍她后背,听她哭声一停,一本正经地分析起来:“有表姐在,我阿爹阿娘这关算是过了,可是就我们俩,姑母能答应么?陆世子公事繁忙,肯定抽不开身……对了,还有陆二哥哥呢。”

“不如叫着陆二哥哥一道?”

知窈拍着她的手在空中一顿,话已经先一步出口:“不行。”

于希月疑惑看向她——她一早就觉得,这两人是闹了什么别扭。

知窈别开视线:“陆昭他还在禁足……肯定没空。”

知窈说她摆得平,于希月也没再坚持。

送于希月回去以后,她磨了崔夫人两天,也就磨得她阿娘松了口。

刚定下启程的日子,第二天便见那个“没空”的人翻进了她家院子。

她听见风声抬头时,正见他撑身翻上墙头。

两个多月不见,她仰头看着他,一时竟觉得有些朦胧。

——也许只是因为他身后的阳光太刺眼。

一句下意识的“陆昭”被咬在唇间,知窈没出声,只一瞬不瞬地看着他。

四目相对的那刹,她似是被风冷着了,轻轻颤了一下。

围墙边已经泛黄的叶片被风吹得刷刷作响,不知是在掩饰谁的心跳。

陆昭松手一跃而下,大跨步朝她走近,步子很急。

最终却停在离她四五步远的地方。

两人隔开很远,哪怕伸手也碰不到彼此。

这恐怕是他们两个这么多年,站过最远的距离。

“窈窈。”

贴贴我的宝宝们!!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喜欢!!(手持小fafa深鞠躬

下面贴一下预收文案,有感兴趣的话可以去作者专栏收藏一下呀!

《宠妃她只想权倾朝野》

新帝登上承乾殿的那刻,虞枝正在镜前描眉。

她本是先帝亲口指给前太子的准太子妃,奈何太子是个拎不清的,先帝一崩,便自以为翅膀硬了,敢同几大世家叫板,非要他那小青梅入主坤宁宫。

虞枝最后一次去东宫同太子相谈前,她爹爹将她送上马车,语气淡然告诉她,能谈就谈,谈不成,废了就是。

她从东宫出来时,天落了雪。四皇子周承则等在东宫外,亲手为她撑伞。

虞枝上马车前一刻,他忽地俯下身,半蹲在地上,用衣袖为她抹去锦靴上沾的雪泥。

虞枝冲他笑了笑,心想,不如就他吧。

昏庸无为也好,身有隐疾也罢,反正她要的不是他这个人。

她只要坤宁宫那个权势滔天的位子。

*周承则韬光养晦多年,一朝登上至位,目光自然便落在了扶他登基的世家身上。

要架空世家权势,最好的法子是坐山观虎斗。已经装了这么多年,他不介意藏住野心,再装几年傀儡。

于是他广纳秀女,独后位悬空,引世家相争。

虞枝是他第一个想捧杀的人。

他给她无上宠纵,给她尊荣,只为让虞家沦为众矢之的。

可许是捧得久了,松不了手的反倒成了他。

后位空悬本是为引世家相斗,后来只是为了诱着虞枝,再多关注他一分。

——若非后位,她怕是不肯在他身上多花一分心思。

#搞事业不如来搞朕#

*周承则靠吃药维持“隐疾”,每每去虞妃那儿过夜前,都要先喝上一服药,抑住血气方刚的冲动。

后来加成两服,三服,加到不能再加。

再后来,她的每一眼都成了加诸他身的刑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二十三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