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夺鸾 > 第17章 第 17 章

夺鸾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西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1 01:39:18 来源:文学城

骁骑卫的兵马隶属兵部,训练有素,又有人数上的优势,很快控制住局势。

出手突袭的梁州县兵们完全没料到骁骑卫会来得这般神速,一时进退两难,纷纷缴械投降。

马车被护送回了官道。

消息也很快被禀至御前 ——

魏王马车突然失控,奔至华青山道,随行的梁州兵卫追寻赶来,出手重伤魏王,此时生死未卜。

事情传开,众伴驾朝臣们顿时哗然,围至临时搭建的御帐前询问始末。

孝德帝原就病重,此刻听闻云桑一同遇刺,撑坐在屏风后气急攻心,剧烈咳嗽。

少顷,被擒住的梁州骑兵武将由骁骑卫押至御前。

云桑亦被送了过来。

太子看了皇后一眼,走到帐前,斥问武将:

“谁给你们的胆子,居然在圣上回京的途中行刺皇族!这是要谋反吗?”

一旁的陈王,脸色难看。

梁州的县尉是他母族谢家的姻亲,太子这一通罪名安上去,实可谓心机险恶。

武将伏地道:“末将不敢!只是看见魏王马车突然离了官道,以为他要逃跑,才追去阻拦的。”

太子道:“什么荒唐之言,堂兄为何要逃?”

武将道:“魏王在河域以治水为名,强占民田,引发公愤,害怕朝廷弹劾追责,自是有逃离的理由。”

他微微直起身,朝戚皇后的方向觑了眼,想起提前备好的说辞,又朗声道:

“某等出身河域梁州,自当忧百姓之忧,怜民生之艰,眼见朝廷迟迟不决,便只能自警自戒,捍卫公义,为民请命!”

说完,又瞄了皇后一眼。

戚皇后暗掐掌心。

一群蠢货!

明明吩咐过他们等过了昭兴关再动手,事后再层层上报到御前,将罪名推到以梁州县尉为首的河域官员头上,届时自己也已让云桑在圣上面前禀明了玉玺之事,就算圣上有所怀疑,也会顺水推舟,判一个河域官员携私愤刺杀宁策,让这件事不了了之,堵住悠悠众口。

可谁知宁策的马车突然失控,看似生异,所以这帮蠢货就自作聪明提前动手了!

皇后示意太子,让禁卫先将武将等人押下去,转身询问御医:

“魏王怎么样了?”

御医刚从宁策的马车回来,禀奏道:

“殿下经臣施针,人已转醒,身上刀伤不轻,失血甚多,虽暂无性命之忧,但头上所受那一击颇为严重,目前看来……”

皇后提着一口气,“看来如何?”

御医跪地请罪,“回娘娘,目前看来气血逆行,目窍受阻,光弱已不能视,将来……恐会彻底失明。”

他话音落下,周围诸臣俱是一惊。

戚皇后提着的那一口气,却是落了下来。

宁策要瞎了?

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皇后面露痛惜,转向屏风后的孝德帝:

“陛下,魏王遭此横祸,实是令人扼腕,还请陛下派遣医官,随魏王返回封邑,以便路上照料。”

宁策成了瞎子,还有什么可忌惮的?

打发回封邑,由他自生自灭,将来若再行暗杀之事,得手的机率也远胜从前。

可这时,朝臣中一名发须花白的老者踏出列来,反对道:

“陛下,魏王身负重伤,前去魏郡之路又险阻重重,更遑论河域诸官已起杀意,现下强送其折返,实为不妥。”

说话之人是中书令杜龄,早年曾做过孝德帝的老师。

他与如今当政的大部分朝臣一样,都是出自昔日赵王府的利益圈子,多多少少,其实都视宁策为当今皇权的潜在威胁,换作从前,他多半不会为宁策求情。

但这一两年,太子与陈王暗地党争,各派官员各自站队,同气连枝,但凡触碰到了其中一员的利益,就会立即被群起而攻之,互相遮掩,混淆黑白。

河域治水之事,就是这样的例子。

明明是官员政务懈怠、赈灾失利,却反过来参奏兴修水利的魏王,仗着能拉帮结帮,朝内又有陈王作保,便颠倒黑白,是非不分!

杜中书是饱读诗书的清流端臣,又曾三朝为官,见多了公事私办致朝政紊乱、帝王蒙蔽的例子,如今眼见政局紊乱至此,再做不到眼见不公,却还要闭口不言!

“魏王遭逢行刺,陛下若不加安抚照护,便是等同纵容奸臣所为!圣贤有云,为政之道,当持公允,方能下安民心,上定国基,魏王殿下在河域推行利民之策,却因触动小人之辈的利益而屡遭弹劾,此风绝不可长,更不可纵!否则将来何人再敢为百姓谋福祉?”

杜中书门下弟子甚多,如今都是三省要员,见老师出列谏言,众人也纷纷上前跪地附和:

“中书令所言极是,惟宽惟公,方能载道!”

党派争权的倾轧,在朝堂上必然导致正直之人受打压,清流之士遭排挤,没什么根基的就算站了队,也会被踢出去挡箭。时间久了,人人自危,再想明哲保身的人都难免情绪起伏,忍不住激昂宣泄。

御帐内,孝德帝急促地咳嗽起来。

太子和陈王连忙前后进帐,侍疾之际,又都争着各自谏言。

皇帝挥手制止住儿子,平复住气息,朝外问道:

“阿梓,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

众人的目光,集聚到帐前云桑的身上。

云桑被侍女扶着,胳膊上裹压着之前御医包扎的药巾,神色中似仍透着些许怔然。

“甥女去给魏王哥哥送行,马匹突然失惊疾奔。”

云桑轻声道:“一直到了山林里面,随车的侍卫才把马控制住。然后梁州县衙的骑兵就追来了,用兵器击破车厢,上车行刺,魏王哥哥……”

她顿了住。

脑海里,又浮现出宁策自伤的那一幕。

她现在终于想明白,为什么敌兵钢刀劈下的那一刹,宁策没有躲。

他就是想受伤,就是想示弱,就是让朝臣心生同情,让对手放松警惕!

只是他没料到,自己会帮他挡下了那一刀。

满地伏跪的朝臣之中,陆进贤亦朝云桑望来,神色凝重。

云桑明白,自己此刻的回答,能定宁策生死。

数年来,他偏安一隅,连兴修水利这样的事都会反过来遭人弹劾,可见处境艰难、夹缝求生,自己此时只需斩钉截铁,当众哭闹揭发,必是能毁他所有。

可无论她与宁策恩怨若何,杜中书的那些话确确实实没有错。

她亲睹过河域流民的逃亡,见识过泾阳县牢的惨状,宁策生死成败是一回事,但说出真相,让那些颠倒黑白的地方官员反过来得偿所愿,她也绝不想看见。

云桑心绪纷杂迷惘,良久,微垂视线:

“魏王哥哥……只一心护住我,自己却被那些贼兵打伤了。”

少女姿容殊丽,纤弱盈盈,停顿垂眸的片刻看着不似犹豫,倒像是被吓坏后、不得已又回忆起惨烈的无助,实是引人怜惜。

伏跪着的朝臣们,顿时再度俯身进言,一片力谏彻查河域,肃清朝纲。

御帐内,孝德帝咳嗽了片刻。

“诸卿起身吧。没能好好处理河域之乱,皆乃朕之过!咳,咳……”

他挥开欲劝的太子和陈王,长叹一息,“敬怀皇兄只有策儿和诩儿两个儿子。诩儿生来带疾,如今策儿又……咳咳……朕自是会彻查到底,还他公道。传朕口谕,让魏王随朕一同回京,着御医署为其疗伤,竭尽所能,不惜代价。”

*

是夜,御驾与随官行至昭兴,入住行宫。

此处行宫殿舍有限,不设行台,禁卫与内侍忙着为各位贵人安置寝所,奔走穿梭,指挥催促。

陆进贤跟着宫人,走到偏殿的角落,朝墙下负手之人行礼:

“殿下。”

太子转过身来。

陆进贤斟酌了下,再度行礼:“殿下将来若再有什么动作,烦请提前知会臣一声。”

太子冷笑:“怎么?见你未婚妻被牵连受伤,找孤兴师问罪来了?提前知会你?你求娶阿梓,怎么没提前询问孤的意见?”

陆进贤忙道:“臣只是觉得东西没找到,魏王现在还不能死。至于臣求娶永安郡主,也只为让她答应监视魏王举动,替太子殿下查明容氏账册的下落。”

“那找到了吗?”

太子说到这件事就心烦意乱,“你跟孤分析说,容家从前是东齐人,堂兄也有一半的东齐血统,小时候还去那边住过,所以怀疑他们之间有什么往来。一会又说容氏钱庄的人在浮梁山失去踪迹,偏偏堂兄那晚也在浮梁河,定是有什么牵连。可你不觉得这话听起来自相矛盾吗?他跟容家有交情来往,然后又堂而皇之让对方消失了?他如今一个无权无势的郡王,无兵无卒的,敢戏耍富甲天下的琅琊容氏?说到底,这件事明明是陈王和谢贵嫔捅去父皇面前的!”

陆进贤道:“可臣问过陈王,消息并不是他自己寻来的,而是有人悄悄递了密信去谢贵嫔身边。”

太子嗤了声,盯着陆进贤:

“孤现在倒是怀疑,你假意向孤投诚,实则还是跟陈王沆瀣一气,帮他洗脱嫌疑。毕竟他有兵权、有世家支持,你妹妹又是他的正妃,来日他若继了位,你就是当朝国舅,自是比跟着孤来得风光显赫。”

陆进贤忙跪倒在地:“殿下明鉴,臣绝无此心!”

太子目光停在夜色晦暗处,用力平复了一番情绪:

“算了,总之这件事你尽快办妥。不管事情到底跟堂兄有没有关,你既怀疑他,就赶紧动手查清。母后已经让医官又去看过,确认他目络受损,夜不能视,迟早要瞎。对付这样的人你再不该有什么借口,若再拿不到让孤信服的证据,就别怪孤送你去陈王面前对峙,看看你到底是三姓家奴,还是两面细作!”

*

夜幕渐深,行宫之中灯火通明,宫人们依旧忙碌如织。

云桑跟着女官穿过渡廊,前往临时用于安置的居所。

远处廊桥的另一头,葛嬷嬷横眉冷眼地领着几名宫女疾步走来。

云桑心头一紧,担心皇后再寻自己去问话,忙扶着廊柱,扯住女官:

“我手臂的刀伤突然剧痛起来,心口也疼。”

女官见状忙扶了云桑,改向南行,穿庭过园,来到一间殿室。

此处是御医暂歇之处,四下箱笼遍地,人忙物杂。

女官将云桑暂交给小宫女照料:

“郡主稍等,婢子去寻人来。”

云桑点了点头,半托着手臂,避开忙碌穿行的宫人,踱至殿侧。

槐花树下,摆着一张石凳,她刚想坐下,抬眼瞧见鼎臣端着一盏药从侧廊出来。

鼎臣也看见了云桑,上前行礼:“郡主。”

“郡主是来看殿下的吗?”

云桑这才知道,宁策伤重,圣上又下了口谕全力救治,人便被留在了这里的临时御医署。

她沉默了会儿,问:“他怎么样了?”

“不太好。”

鼎臣攥紧些手中药盏,“伤了目络,光线弱暗时,瞧不见东西,太亮又会刺眼。现下御医正在施针,郡主要一起过去看看吗?”

云桑踯躅片刻,跟着鼎臣穿过月门,行去了殿侧。

屋内许是因为疗伤的缘故,烛火罩得很暗。

御医刚施完针,收拾药箱,眉头紧锁。

宁策倚榻而坐,宽袖素袍,肩头裹着药纱,面上白纱蒙目。

鼎臣放下药,向宁策轻声禀报了几句,提起药箱,送了御医出去。

宁策抬起头,安静了一瞬,继而唇角微弯:

“是阿梓吗?”

云桑走了过去。

宁策的眼睛上蒙着轻纱。

她抬起手,试探地在他面前晃了晃,见他果然毫无所觉。

“为什么非要这样做?”

她轻声开口:“你就……只有自伤这一条路可以走吗?”

宁策抬起头,仿佛他仍能看清她似的,答非所问:

“那你为什么不对他们说实话?”

“你以为我是要替你隐瞒吗?”

云桑心中情绪翻涌:“我只是觉得不公平,不想让那些河域官员觉得可以为所欲为而已。”

宁策失血苍白的嘴唇,轻轻弯翘一瞬。

半晌,“你真以为,杀我的那些人是河域官员派来的?”

“不然……是谁?”

宁策没有立即答话,伸出手,摸到云桑的手臂,轻抚那里伤处包裹的药纱。

“还记得我在马车里问你的问题吗?”

良久,他开口道:

“当真没有生我的气,当真没有怨恨我欺骗了你,也当真没有——”顿了一顿,“为了自保,而向皇后出卖了我?”

云桑被他半握着的手臂,瞬时有些绷紧。

半晌,依稀反应过来:“你想说什么?你觉得……想要杀你的人是皇后?”

她早该猜到,皇后知晓了当年的秘密,必是会找机会对宁策出手的,只是不曾想到会动手得这么快。

云桑扬起眼帘,望着宁策,等着他继续。

他既有此一问,必是知道她出卖了他。

她索性也不介意跟他彻底撕破脸。

反正不是他最先逼得她走投无路,只能自保的吗?

可面前男子仍只轻轻触抚着她的伤处,平静温缓,如拂过水面的柔羽,反问道:

“你觉得呢?”

云桑动了动唇,想开口说些什么,但纷杂的思绪中又像有电光利芒闪过,霎那明晦交错。

他知道她出卖了他,知道皇后想要他死,却还是任由着她上了马车。

“哥哥,是又把我当了棋子,对吗?”

云桑语气艰涩,一字一句:

“故意逼得我走投无路,心中怨恨,然后把你的事告诉皇后,引她忌惮出手,派人来杀你……”

她用力吸了口气,顿了片刻,又道:

“你在马车里问我,是不是陆进贤让我去的。你也一早就知道他在找什么,对吗?”

宁策面色澹然:“嗯。”

一开始,并不确定她背后之人是陆进贤。现在,倒是确定了。

云桑声音微微拔高:

“既然知道我想偷账册,那为什么不阻止我,不赶我下车?”

宁策沉默住。

烛影昏暗,指下的触觉愈发清晰。

他抚着她臂间的药纱,想起她抬手挡刀的一幕,想起自己那一瞬的心情,良久,平静说道:

“因为我需要你留在车里。”

烛光映照在男子俊雅的面庞上,那双素日看上去总是温柔似水的眼眸被白纱掩了住,五官轮廓间的那抹挺峻便显得有些异样的冷。

“因为我必须活着回到洛阳。”

“只有你在车里,皇后的人才会有所忌惮,只有你被牵连受累,圣上才会更心软,不放弃彻查此事。”

宁策缓缓松开了握在云桑臂间的手:

“诚如你所言,阿梓,你一直都是我的棋子。”

[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