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夺鸾 > 第14章 第 14 章

夺鸾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西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1 01:39:18 来源:文学城

陆进贤顿首行礼:

“臣斗胆,请陛下赐永安郡主下嫁。”

他直起身,“臣自建武二十四年鳏居至今,孑然独身,对婚姻之事郑重待之,不愿敷衍成事,今求赐永安郡主为妻,必全心全意,倾此一生相伴相护,还望陛下成全!”

他从前做过宫学先生,语调抑扬顿挫,清晰有力,一番话回荡于内殿之中,余韵久久。

孝德帝怔愣住,又咳了几声。

半晌,定住神,“啊对,朕记得,你的发妻在建武二十四年离世,太后还下过一道口谕,只要你请旨续弦,无论对象是谁,她都会答应……咳,咳……”

陆进贤俯身叩头:“臣不敢。太后仁慈,但臣也有自知自明,断不敢觊觎良淑,强人所难。”

孝德帝领悟着他的言下之意。

“你的意思是……”

他看了眼云桑,“阿梓,也心悦于你?”

陆进贤伏地不言。

云桑径直接过话:“回陛下,甥女确实心悦陆大人,还请陛下成全。”

孝德帝看着云桑从小长大,陡见她如此直白,一时有些怔懵。

这孩子,不是一向怯弱少言的吗?

当真就这般,心悦陆进贤?

孝德帝再次握拳掩嘴咳嗽起来,待平复下来,挥了挥手,让陆进贤先且退了下去,自己转向戚皇后:

“皇后……咳……可知阿梓的想法?”

皇后眼下的震惊不输孝德帝,一时间,也说不出话来。

适才葛嬷嬷明明说云桑想好了要出家,谁知竟是有人要求娶,且显然这两人一早就有了首尾!难怪昨晚会主动来跟自己谈条件,指不定一开始就心存诱导之意,算计到了自己头上!

孝德帝颤巍巍望向皇后,却见她迟迟不语,视线巡掠间瞥见屏风后的身影,这才想起侄儿宁策还在等候召见。

他吩咐内侍官:“让魏王进来吧。”

宫人自两侧撩起垂帘,宁策一袭郡王衣冠,缓步而入。

或许因昨夜站着淋了一晚雨的缘故,他面色有些苍白,上前跪倒,拜行大礼,声音泛着一丝哑:

“侄儿恭请陛下圣安。”

孝德帝两日前便收到了宁策随云桑北上的奏报,因为有心维护云桑,又知宁策随行只有几名侍从,并无兴兵谋逆之嫌,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令人拦截。

但,该给的下马威还是得给。

孝德帝没动声色,等着宁策三次下跪,行完了稽首大礼,方才缓声开口道:

“朕突然病倒,太子的事也多,忘了你一直在驻跸廊等着……咳……不过,你这次虽是因为阿梓而犯错,但国有国法,最近又因河域水患,弹劾你的奏疏不断,万一再让哪个谏臣捉住你此番的行差踏错不放,朕也保不住你。眼下行台正在准备返京之事,明日你也一同启程,早些回封邑吧。”

宁策神色沉静,“是。”

皇帝见他恭敬顺从,原本还想训诫几句的想法散了去,态度和缓了几分,视线移向跪在他身边的云桑,又对宁策道:

“正好,刚才想必,你也听见陆进贤的话了。”

孝德帝指了指云桑,牵出了几声咳嗽,“你来说说,阿梓的婚事,你怎么想?你们俩小时候感情就好,这次你又是特意为送她来的泾阳,依你看,阿梓许配陆进贤,可……可合适?”

云桑自宁策入殿,一直没怎么看他,眼下听孝德帝竟要让他给意见,终是忍不住侧头抬眼,朝他望去。

近处看去,宁策脸色愈显苍白,衬得眉眼更像被雨水濯洗过一般的深邃阒润。

“回陛下,事关妹妹终身幸福,侄儿不敢妄评置喙。阿梓昔日曾在陆侍郎教导下习课数载,想来对其为人十分了解,理应不是一时冲动做出的决定。”

孝德帝同民间的父亲一样,鲜少关注子女的衣食住行,此时听宁策一提,方记起陆进贤好像曾在崇文馆给云桑教过课。北周虽不像东齐和南楚那样讲究旧俗礼法,但师生成婚,总是有些悖礼,免不了被人议论,尤其,云桑原本的身份就有些引人诟病。

云桑盯了宁策一眼,转向孝德帝:

“魏王哥哥说正是,甥女了解陆大人的为人,昔日听其礼学见解,亦是获益良多。想起前朝李窈娘随浚沧先生修习诗文,也是正因这样的相处相知,才成就一段佳话。甥女不敢以才女自居,却也羡慕刘氏伉俪的志趣相投,还望陛下成全!”

刘浚沧是前朝大胤的文学大家,所著之《九霄赋》流传至今,其发妻正是他为门客时授过课的官家千金。

孝德帝与兄长敬怀太子不同,自小并没有被当作储君培养,闲散自在,相比起政务,更喜欢钻研些风花雪月、诗词歌赋之事,又因早年未能娶到云家表妹而饱受情伤,对那些恋慕痴缠的故事格外能够共情。

然此时,孝德帝似仍有些踌躇:

“你才刚及笄,年纪还小,不必急着做决定。”

云桑朝前膝行两步,话音染泣:“陛下,当年母亲就是迟迟未嫁,错失良缘,之后才……落入恶人之手。甥女不愿重蹈母亲的覆辙,只愿一遇心仪之人就立刻缔结连理,免得造化弄人,横生枝节,求陛下成全!”

语毕,又看向皇后,祈求道:

“娘娘当知女儿家心意,求您,也帮阿梓向圣上陈陈情吧!”

皇后先前疑心被云桑摆了一道,心生芥蒂,一直没吭声。现下见云桑朝自己求助,瞥了眼她身边的宁策,想起自己还需利用这丫头对付魏王,又看了眼身旁的孝德帝,见皇帝自云桑提到云昭容时便如失落魂魄一般,晓得他心肠已软。

皇后权衡利弊,缓慢开口:“陛下,既然阿梓与陆侍郎两情相悦,不如……就成全他们吧。”

孝德帝咳嗽起来,握着锦帕,压在嘴上。

皇后侧身为孝德帝抚背,一面略压低了些声:

“陆侍郎一门忠烈,得过太后的口谕恩典。如今太后仙逝不过两年,陛下若罔顾她的懿旨,恐又要被那帮老臣议论不孝。”

皇帝咳得气息紊乱,先是想起当年自己没能娶到莺娘,便暗中毁了她几次能订婚的机会,致她迟迟未能出嫁,反被北凉人给掳了去,一生悲剧由此启幕。眼下又听皇后提到太后,想起当年若非太后坚决反对,自己或许早就娶了莺娘为妻,何至于之后种种?

他心中剧恸,喉间甚至泛起一丝血腥气,再看跪伏在地的云桑,仿佛越过她又瞧见了她的母亲,胸中五味杂陈。

他大力呼吸了几下,抑住咳,松开锦帕,示意云桑起身,又转向承旨官,沉默片刻,最终喘息说道:

“罢了,罢了,那让礼部……看着办吧。”

皇帝身边跟着内廷的承旨官,另又有中书舍人随行左右,皆是极擅笔墨、极有眼力见之人,闻言当即明白圣上这是允了永安郡主的婚事,连忙各自承录口谕。

另一边,皇帝说完了话,却是咳得愈发严重起来。

守在外面的御医被召了进来,喂药、施针,一番急措。

孝德帝仍是昏了过去。

皇后原本还想趁机让云桑兑现承诺、把答应告诉皇帝之事说出来,眼下见状也无可奈何,让人先将云桑和宁策带了出去,自己忙着继续照顾圣上。

御医又施了一次针,皇帝情况稍得缓解。

少顷,得了消息的太子也匆匆而至,查问完父皇病况,与皇后行去侧阁,听闻父皇将云桑赐婚给陆进贤,脸色一沉,又急问道:

“父皇真就这么放堂兄回去了?”

太子心中不甘,“这两年因为河域水利的事,弹劾他的奏疏不断,眼下流民作乱,刚好是给他议罪定罚的大好时机,不能就这么放他走了!”

皇后道:“流民作乱的事,还扯不上给宁策定罪。这大半年,你也好,陈王也好,怂恿了那么多人连本参奏,有成效吗?反倒把他治水的事宣扬得人尽皆知。再说你父皇金口玉言,已经让他走了,传下去的旨意岂能轻易收回?”

太子其实还有更想除掉宁策的原因,又不敢告诉母亲,心烦意乱地求道:

“母后想想办法吧,这些年派去魏郡的刺客一个都没得手,现在好不容易宁策自己送上门了,母后不也一直想要他死吗?当年敬怀太子妃……”

戚皇后勃然变色,喝止住太子,压声道:

“你少胡说!那事跟我有什么关系?明明是先帝急着跟南楚一起瓜分东齐,她那个东齐公主自己要寻死,还生出宁诩那个残儿,自己作孽,关我何事?”

太子道:“儿臣不是那个意思!儿臣的意思是,留着宁策终归是个祸害,可父皇偏生舍不得动他!”

皇后冷哼了声,“你父皇无非是怕招人非议,说他苛待侄儿,加上宁策看着温顺淡泊,治个水都能得罪那么多官员,不像能有什么作为,你父皇才肯由着他去。”

但眼下云桑那丫头肯为自己所用,证实宁策当年撒了谎、自己才是先帝传玺的储君,那圣上必然害怕,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就算自己先动手了,事后圣上也不会追究。

皇后对太子道:“此事你不用多管了,我自会想办法处理。”

云桑和宁策跟着女官走出殿外。

殿台下的宫阶两侧,官员们收到了圣驾准备启程返京的旨意,正小声议论着。眼下时局动荡,南楚刚刚吞并西蜀,虎视眈眈,周国境内又有水患流民,圣上在这时病倒,属实不妙。

陆进贤与几名同僚站在一处,瞥见云桑走了出去,抬眼朝她望来。

云桑微微颌了下首。

不多时,承旨官和中书舍人各自执圣谕,也匆匆出殿,将新的旨意分别传予礼部与中书省。官员间顿时再次暗流涌动起来,有错愕着彼此耳语的,有忙朝着陆进贤拱手贺喜的,亦有悄悄往阶台上云桑的方向望来的。

云桑从白玉阑干朝后退开,转过身,差点儿撞上伫立身后的宁策。

两人目光相触,紧绞一瞬。

宁策抬了下嘴角,眼里却没什么情绪:

“恭喜了,阿梓。”

云桑撇开眼,低头理着衣袖,半晌:

“哥哥是真心的吗?刚才特意提我与陆先生的师生关系,可不像是想祝福我们。”

宁策没有说话。

他没想到,她能走到这一步。

也没想到,面对孝德帝的提问,自己的回答未必无懈可击。

陆家是长安旧臣,从某种程度而言,背弃了昔日的敬怀太子一系。皇帝的那个提问,俨然暗藏着试探他的用意。

他应该全心祝福的。

一丝不悦都不该有的。

阶台下,陆进贤辞了同僚,朝云桑的方向走来。

云桑想起陆进贤是因为自己与宁策的关系才应下了婚事,自己无论如何,还是得在明面上维持住跟宁策的亲近才好。

她垂了垂眼,“总之不管哥哥怎么想,我真心真意,祝哥哥也能佳期早定。”

宁策沉默一瞬,亦客气笑笑,“希望吧。”

他与南楚皇室的婚约,是周楚联合灭齐之后由祖父建武帝订下的。然而东齐被瓜分灭亡之后,周、楚之间的关系再度微妙,且楚国皇室的几位小公主相续夭折,亦无合适的联姻人选。

建武二十四年,建武帝与敬怀太子被楚军围杀于长安,两国正式交恶,宁策与楚国皇女的婚约,自此便彻底断了兑现的可能。

但,却也从来没能正式解除过。

其间原因,除了牵扯到楚国皇室的内斗,也因为宁策作为昔日的皇太孙,身份实在太过特殊。对于今上孝德帝而言,若让侄儿联姻豪族,其地位便会如虎添翼。可若让他娶个门第稍弱的女子,又怕悠悠众口,说皇帝苛待亲侄。所以两相权宜,还不如留着那桩旧约,只说是先帝圣意,不好擅改,一直拖着。

云桑想起前世萨鹰古说过,宁策最后还是娶到了楚国的公主,兑现了幼时的婚约。

所以指不定他现在就一直心心念念地惦记着,盼着早日能娶到他的公主,合纵南北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 1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