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吃完晚饭,闻怀溪都没想明白自己为什么下意识就说出了嫁宋知青那句话。
她为什么非要选一个人嫁呢?发烧把脑子烧傻了吗?
收拾完碗筷,姜家所有人都坐在了堂屋,没有一个人说话。
闻怀溪的外公姜山和外婆徐桂芳一共生了四个孩子,前三个都是男娃,老大姜远峰,老二姜远树,老三姜远水,最后一个也就是唯一的闺女就是闻怀溪她妈姜远兰。
四个孩子中,老大姜远峰为人正直可靠,继承了老爹的职位当了大队长,他娶的媳妇儿是隔壁大队的姑娘李梅香,李梅香是徐桂芳和姜山千挑万选的长媳,做事大气,又是家里内外一把好手,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也是人之常情,总得来说是个好性子的,很得徐桂芳喜欢。
俩人生了四个孩子,大儿子姜怀天今年二十六岁,也是孙子辈的老大,六年前娶了媳妇儿李静后生了俩娃,五岁的臭蛋和一岁的妞妞。二闺女姜怀雨今年二十三岁,十九岁嫁到了镇上,两年前生了一个男娃。三儿子姜怀德二十岁,在城里当工人,四闺女姜怀梦今年十八岁,徐桂芳和她娘还在给她相看人家。
老二姜远树比较机灵,脑子活,自己相中娶了山里一个大队的闺女张春燕,张春燕家里穷又重男轻女,优点是长得好看,人老实本分。不管家里怎么样,就老实本分这一点,徐桂芳对这个儿媳妇还是满意的。
俩人共生了三个孩子,大闺女姜怀月今年二十岁,去年刚嫁了人还没有孩子,二儿子姜怀志十七岁已经跟着下地了,三儿子姜怀文十四岁还在念书。
老三姜远水的性子,说好听点是老实憨厚,说难听点就是有点傻愣傻愣的。因为他这个性子,徐桂芳就和姜山做主为他娶了同村另一大姓,柳姓的闺女柳小红。柳小红家里更看重大闺女和几个儿子,柳小红一个闺女,又夹在中间,不得父母重视,从小就掐尖要强不服输,徐桂芳正是看重这一点才选了她做老三的媳妇儿。
但是这掐尖要强也有不好的,柳小红嫁人这么多年这个毛病也没改过来,她一直想让姜远水上进,争着一口气也要比另外两房过得好,姜远水又是个得过且过的性子,夫妻俩没少为着这个掐架。每次俩人闹起来,徐桂芳就后悔应该给老三找个一样老实的,想着想着又害怕当初真找个老实的夫妻俩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后来就索性眼不见为净。
这俩人也生了三个孩子,大闺女姜怀蓉和大房的姜怀梦一边大,生月小了一点成了妹妹,姜怀蓉完全随了她娘的性子,事事都要比堂姐强,十五岁的二儿子江怀庆和十二岁的三儿子姜怀亮倒是随了他爹老实,经常让柳小红恨铁不成钢。
最后也就是闺女老四姜远兰,嫁进城里后生了龙凤胎闻怀江和闻怀溪,俩孩子跟着丈夫姓,中间的字辈倒是随了姜家人。
姜远兰虽然住在城里,但是经常给娘家寄点东西啥的,逢年过节也会带着兄妹俩回娘家住两天,因此闻怀溪跟这些表兄弟姊妹不算陌生。
就比如刚刚给她拿衣服的表姐,就是老大家的小闺女姜怀梦,在闻怀溪下乡后一直很照顾她。
今天这事儿事关闻怀溪,毕竟不是亲生父母,几个舅舅妗子都不好做决定,表哥表姐更是不用说。
良久,作为外婆的徐桂芳率先开口:“行了,明天去公社给远兰打个电话说下这事,看远兰怎么说,再准备准备等宋知青后天来。”
徐桂芳恨铁不成钢地戳了一下闻怀溪的额头:“一张嘴就乱答应,你就等着明天你妈骂你吧。”
闻怀溪缩了缩脖子。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嘴跑脑子前面了。
下乡之前妈妈特意叮嘱过不要在乡下结婚,等过两年有机会就给她跟她姐找个工作调回来,还让外婆看着她不要跟那个赵建设多来往,就害怕她没人管闹着跟赵建设在一起。
现在好了,是没跟赵建设来往了,换了一个什么情况都不了解,几乎是陌生人的宋知青。
要是让她妈知道自己一张嘴就把婚事许出去了,真能骂死她。
姜远峰发愁:“真给他们俩商量婚事啊?”
怎么一下子就进展到结婚了呢?
“那不然呢,你外甥女话都已经说出去了,人家宋知青也答应了。更何况这是现在最好的解决办法。”
徐桂芳昨天晚上照顾外孙女一直到现在都没出过门,家里人因为这事都是上完工匆匆回来做饭休息,根本没听说外面的这些事。
人家不可能直接当着姜家人面儿说啊。
徐桂芳没想好到底该怎么办,只是比起那个人品不咋样的赵建设,又或者被家里宠的不知四六的姜明伟,下乡这一个月来没闹过什么幺蛾子的宋知青反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了。
这事定下后,姜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尤其是几个儿媳妇。
小姑子让他们帮忙照顾孩子,结果才一个月就出了事。
这事儿说起来是闻怀溪自己的问题,但是谁都偏心自家孩子,多少心里会犯点嘀咕。
她们家小姑子嫁得好又时不时帮衬娘家,几个媳妇儿都不愿意跟小姑子闹僵。
现在有公婆抗事,跟她们关系就不大了。
徐桂芳将姜远峰和闻怀溪喊到了自己房间。
“你记得写信的时候交代一下你妹,人宋知青说了反正不领证,后面有机会了咱们想退可以退,只是现在为了小溪的名声着想。毕竟他确实给小溪做了那个什么人工呼吸。”
徐桂芳知道宋未晏那么做是为了救闻怀溪。她儿子是大队长,她到底比一般老太太见多识广。
人家好心救人,现在又愿意负责,他们家要是借此跟人家闹那成什么人了。
而且刚村里人都散了后,宋未晏特意叫住了徐桂芳,跟她说了这只是权宜之计。
不止他们对宋知青不熟,对方跟她家小溪更不熟。
刚好闻怀溪还不到领证年龄,不管是订婚又或者结婚都不会领结婚证。
他们乡下办酒席比结婚证重要,办了酒就是结婚了,城里人可更看重那张纸。
姜山赞同:“就听你妈的。现在小溪才十七,还不到领证的年龄。如果两个人处的好,下半年够年龄了问问远兰要不要让两个孩子领证,不行了咱们就说想把小溪在家里多留两年,说不来到时候小溪已经有工作回城里去了。回了城又没人知道,让远兰给她重找一个就行。”
目前这个宋未晏看起来是愿意配合的。
只要不领证,他家老大是大队长又管着这些知青,到时候发现人品不行分开也方便。
姜远峰叹了一口气。
“行,那就这样吧,也没别的办法了。”
闻怀溪也松了口气。
虽然她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宋知青老好人到这个地步,但这是她占便宜的事,最起码那个姜明伟不会来缠着她了,还能趁机摆脱赵建设。
说起来赵建设……
“外婆,你跟我去房间,我跟你说件事。”
闻怀溪拉着徐桂芳进了房间,跟她说了之前借给赵建设二百块钱的事。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她外婆徐桂芳女士,姜柳大队头号会掐架的老太太。赵建设那个渣男既然不想还钱,她就让外婆去闹到他还为止,她就不信赵建设有那么厚的脸皮死撑着不还钱。
“赵建设之前说家里出事找我借钱,我把我妈下乡前给我带那两百块借给他了,还有我攒的零花钱三十二块八毛五分,全给他了。您昨天找我要的时候我去找他要钱了,但是他不想给我。”
闻怀溪一口气说完,她知道外婆肯定会骂她的,但是骂就骂吧,钱拿回来才是正经。
果不其然,徐桂芳瞪她一眼:“傻子!人家一说你就把钱给了,现在他不还钱知道找我了,借的时候也不想想他不还你怎么办!两百块,就你傻,咱们姜柳大队,哪户人家能有两百块存款?你妈担心你在村里没钱花给你带着,都害怕你妗子她们知道有想法,就只跟我说了,你个瓜娃子还敢让人家知道你有钱,擎等着人家来借啊!”
徐桂芳骂她,闻怀溪忍不住点头认同,也跟着在心里骂以前的自己傻。
可不是傻吗?两百块说借就借。要不是赵建设为了体现绅士风度自己写了欠条,她甚至连个欠条都没要。
钱长的都一样,没有欠条谁承认那是你的钱。
徐桂芳看她点头觉得好笑:“你还点头,咋,觉得自己傻啊,你知道还借人钱?”
闻怀溪拽着她的袖子小声嘟囔着撒娇:“外婆,我知道错了嘛。我早都后悔了,您就别说我了。”
她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是外婆带的,跟外婆关系很好。
不过别的她认了,有一点她却是不同意的。
“我没告诉别人我有钱,赵建设说是江婵媛告诉她的。我之前还有二十块钱在路上丢了,赵建设那么一说,我就以为是江婵媛拿的,赵建设那里又要不到钱,我才去找了江婵媛。要不是这样,我才懒得去河边呢。”
姜柳大队的那条河离姜家挺远的,之前的她又不洗衣服,自然不想跑那么多路。她也只有小时候跟妈妈来外婆家的时候,才跟表哥表姐去玩过几回,长大后就再没去过了。
闻怀溪没好意思说她没要钱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不想毁了自己在心上人眼中的形象。
刚把钱借出去就要回来,显得她这个人太过于出尔反尔,她没好意思一直纠缠不休。顺势找了江婵媛,也是为了缓点时间。
但是现在恢复记忆,她根本不懂以前的自己为什么喜欢赵建设那个渣男,长相性格都不是她的菜啊。
自从她恢复记忆,对赵建设是一点感情都没有。
“但是我还不知道丢的钱是谁拿的,就先把赵建设拿的钱要回来吧。外婆,咱俩一起去要嘛。”
徐桂芳没想到外孙女来的路上还丢过二十块钱。一听二十块,她心疼的跟什么似的,食指点着闻怀溪的额头,道:“你这瓜娃子,哎哟,二十块钱,心真大,这都能丢了!我看你也别装钱了,等要完钱回来,你拿你那三十几块钱就行了,把那两百块钱给你妈寄回去!”
害怕外孙女不高兴,徐桂芳苦口婆心地劝:“你吃住都在家里,你妈还给你寄东西,用不上多少钱。而且这么一要钱,你几个舅舅妗子那可瞒不住,既然那个江知青能知道还告诉了赵建设,队里的那些个老娘们迟早知道。这队里人人都缺钱,等他们听到你有钱来借,你借是不借?
“那些知青都是外来人,跟村里人不熟,他们可以不借,你不一样。虽然说村里人都觉得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知道你有钱就是另一副嘴脸。就刚刚,你看看这些人,处了多少年的了,该说你还不是照样说?
“到时候他们跟你套近乎借钱,你要是不借还会说你不近人情。把钱要回来,你跟我去公社寄给你妈。刚好你妈给我拍电报好些人都知道,有人问我就说你妈拍电报说家里急用钱,让你把钱给寄回去。不管他们信不信,明面上肯定不能逼你拿出钱来。”
知道外婆是为了自己好,闻怀溪乖乖点头。
“要回来后我明天跟大舅去公社就把钱给我妈汇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