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对铺室友是军训教官 > 第2章 生离

对铺室友是军训教官 第2章 生离

作者:欣欣此生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06 13:02:31 来源:文学城

“杨枝,在那边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她叫杨枝...

是杨智?还是杨直?还是杨枝甘露的杨枝?

代玉牢牢地记下来她的名字,总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但是一时间想不起在哪里听到过。

周老师紧紧地握住了杨枝的手,眼眶也有些微红,她教书三十几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命苦的孩子。

杨家原本是苏省隔壁徽省底下的宣城人,住在宣城市溪县的一个小镇子上,一家人的生活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杨枝父母都是镇上教书的小学老师,家庭和睦,家风优良,日子也过得悠然闲适。

不过世事无常,生命有时候如柳絮般容易被风吹落。

在杨枝小学三年级的暑假,杨枝父母驾车带着杨枝前往南江市游玩之际,死于一场追尾的交通事故。

当时货车千斤的货物压扁了小轿车的前半部分,巨大冲击力和重物倾压让杨枝父母死得血肉模糊。

杨枝在小轿车的后座存活了下来,自此跟着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生活。她从小到大努力勤奋,成绩优异,初中的时候就考到了县上的第一名。

爷爷奶奶年岁已大,夫妻二人一辈子生了5个孩子,早年间前四个都尽数夭折,就连二老唯一的孩子,杨枝的父亲和妻子,也在十年前因为车祸离世,

二老晚年除了还未长大的杨枝之外无依无靠,老家的一亩三分地也只能图个温饱。

为了能够让孙女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二老决定将杨枝过继给南江市城里面的亲戚——杨枝的表舅。

表舅梁宗耀是已故杨枝母亲的小表弟,是杨家与梁家的亲戚之中唯一一个愿意无偿供杨枝杨枝读书和生活的人。

杨枝忍住了眼泪,刚才沁湿眼眶的泪水在光的照耀下显得异常晶莹:“老师,我会的。”

周明娟:“去跟爷爷奶奶告过别吗?”

杨枝原本忍住的眼泪又不自觉地涌了出来,顿时泪如雨下,她咬着自己的下嘴唇,悲伤又倔强。

一滴又一滴的泪水像珍珠一样断了线一般掉落在红色的余晖背景中,那光在泪珠中闪耀着,杨枝的声音传入了代玉的耳中:“还没,我想最后去跟他们告别。”

她掉落的泪是那么清晰,像是一滴一滴打落在了人的心上,仿佛滴落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那悲伤又遥远的模样,甚至让在阴影中一直看着的代玉都忍不住有些伤感了。

周明娟抱住了杨枝,落泪的同时忍住哭腔,手拍着杨枝的背安抚着她:“好孩子,好孩子,不哭不哭。”

嘴上虽然安慰着杨枝不哭,但是自己也忍不住眼泪,一只手拍着杨枝的后背,另一只手给自己偷偷抹眼泪。

年纪大了,一遇到这种生老病死的事儿周明娟也经不住伤感。

旁边杨枝的数学老师和那个让学生们都闻风丧胆的年级主任也是鼻子微红,手上攥着皱巴巴的餐巾纸可以看出来她们已经哭过一场了。

一行人从代玉眼前走进了楼梯里,年级主任慢了众人半步,微微皱皱眉头看向了代玉,说道:“不回去上课在这里看什么?哪个班的?”

一般五中的学生听到女魔头“哪个班的”就会讪讪笑着落荒而逃,不过代玉从容不迫地说道:“省集训队刚回来的。”

平日里柳月对于这些竞赛班的学生不会多施以管教,并不是她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而是五中作为省重点高中,竞赛班的学生要么就是已经保送了,要么就是已经在保送路上,在学校里面也属于是游离学习与高考之外的那群人,校长都不会管。

不过今天女魔头的心情显然是不太好,抬了一下眼镜,眼神一如往常一般犀利,对着代玉说道:“那也不要随便在教学楼里面乱晃悠,一直站着看别人也不是一件礼貌的事情。”

不过柳月通红的鼻头和眼睛让她这些话没有往日有杀伤力。

代玉也没有在意,像一个乖学生一样应了下来:“好的,老师。知道了,老师。”

说完转身就往教学楼的另一个方向走过去,从对角线的楼梯位置,代玉能够看到杨枝她们几人每下一层楼的身影。

直到一行人消失在了视线中,代玉折身回到了班主任的办公室,正好碰上了从已经熄灯的办公室里面走出来的穆老师。

穆晴看到代玉,心中生出希冀:“怎么了?这幅急急忙忙的样子,难道你...”

代玉直接进入话题:“穆老师,我想问一下那个叫杨枝的学姐。”

一提到“杨枝”这个名字,穆老师脸上没有露出陌生的表情,而是看着代玉好奇地问道:“怎么了?”

除了一直在省集训队的代玉之外,整个五中的老师和学生大部分都是知道杨枝这个名字。

不仅是因为一年前全校师生曾经给杨枝患乳腺癌的奶奶募捐善款,还因为这个坚强又勤奋的学霸少女有着悲惨的身世。

而她那美丽的面容更是吸引了更多人关注的目光。

代玉:“刚才看到她穿着军装,是要去入伍了?”

代玉没有解释自己为什么想要知道杨枝,明知故问后转移了穆晴的注意力。

穆晴三言两语,不慌不忙,缓缓道来。

“从小跟着爷爷奶奶...”

“她成绩一直都很优异,今年好像是省前500名的优秀成绩考入了南江大学...”

“去年她奶奶患上了乳腺癌,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挑苦命人...不过现在情况稳定了很多,按照现在的医学水平不出意外的话还能活个三五年。”

“我记得当时捐款的时候你捐了五千,比老师都捐的多,这事儿你也忘了?”

代玉:“记起来了。”

那个捐款代玉没有放在心上,钱是各种数学竞赛的奖金,她平时拿着钱也没什么用处就多捐了点。

代玉:“她为什么要入伍,不应该陪在她奶奶身边吗?”

穆晴看向了代玉:“治病需要花很多钱,学校募捐的钱也只能应急。”

代玉:“入伍就有钱?还有她考上了南江大不去了吗?”

穆晴看了一眼代玉:“咱们省去当两年义务兵回来有十多万的补贴,每个月在军营里面还有一千左右的工资。高考毕业入伍当义务兵回来继续读书,一切学杂费和住宿费都全免。”

最后穆晴缓缓摇头,像是感叹般的说道:“学校的募捐也只能解她一时燃眉之急,没有人可以帮别人一辈子,所有的事情最终还是得靠自己。”

代玉也明白了。原本话题到这儿就该结束,只不过代玉鬼使神差地又问了穆晴一个问题:“穆老师,你知道她读的是南江大学哪个专业吗?”

穆晴:“医学。杨枝这个高考成绩如果想要学医的话,完全可以去北协复旦。如果想要留在南江的话,南医也比南江大的临床要好。”

“不知道现在的学生都怎么想的。我们当初报志愿的时候二本的分反复琢磨选学校想要上个211,211的分想要捡个漏上清北。”

“你们一个二个分考得这么高,学校专业往低了报。虽然我们也都尊重你们的想法,不过老师还是希望你认真的考虑一下,回家可以跟父母商量一下。”

代玉跟穆老师告别之后,出了校门,打了车,回家。

路途中经过了鼓楼区的南江大学附属医院,这所医院是1892年建立,是国内最早的西医院之一。

同时也是南江市内排名前三的医院。

代玉又想起了刚才穆老师说的关于杨枝的事情。

代玉的家就在距离这个医院两公里的民国颐和路上的“老旧小”。

父亲在代玉几岁的时候就从南江调去了首都工作,从小到大她都是跟爷爷奶奶一起住在那一条道路两边满是梧桐树的小洋楼里面。

医院门口,代玉又看到了人群中那个在夏天太阳猛烈照射下显得绿得有些刺眼的身影。

身边的人大多都穿着黑白灰的短袖短裤,那一抹绿色显得格外地亮眼。

一闪而过,稍众即逝。

代玉下意识地喊了一声:“师傅,麻烦...”

视线被旁边驶过的车挡住,车速慢下来之后,那个绿色的身影早已消失在了人海中。

师傅看着后视镜问道:“怎么了?”

代玉停顿了两秒,随后说道:“空调能不能开低一点?有点热。”

夏日灼热的阳光下,一辆出租车行驶在熙攘的马路上,沿着葱翠的梧桐大道前行。

盛夏夺目刺眼,不可轻易直视。

回到家,爷爷代国华坐在沙发上地看着报纸,双腿交叉,灰色的西裤没有一丝褶皱,光看那一双腿长就知道这位60多岁的老人有一米八几。

代国华有一头稠密的银白色头发,即使是在家那一头还有少些许黑发夹杂的白发也梳得干干净净,一丝不苟,甚至还打了少量发胶塑形。

他双眉高挺,额头高广,鬓角浅露干净,看着报纸目光炯炯有神。

虽然容貌已经爬满了岁月的痕迹,但仍然透着生命的光彩和足够的精气神。

奶奶萧梅听到开门声,正在切菜的手停了下来,扭头就看见代玉回来了,洗了手擦干净,从旁边的冰箱里面端出来一盘西瓜。

“玉儿囡,西瓜放一会儿再吃。”

萧梅年轻的时候是昆曲艺术家,也曾经成为在苏省红极一时的小旦,天生有一副好嗓子。

即使今年她已经68岁了,那嗓音还是如同黄鹂鸟一般清脆。

说起话来也温温柔柔,喜欢微笑,笑起来的时候慈爱又亲和。

代国华看到代玉回来,放下手里面的报纸,抬眼看着代玉说道:“你们老师给我打电话了,跟我说了你的事情。”

代玉“哦”了一声,没有在意。

代国华:“我跟你爸通了电话。”

代玉这才有些头疼:“你给他打电话干什么。”

代国华:“他说要跟你谈一谈。你能考学去京都的话,他自然是希望你...”

代玉:“不约。”

从进门到改造过的开放式厨房只有几米的距离。

代玉洗了手,在另外一个洗菜槽吃着西瓜,看着代国华问道:“爷,你知道从咱们市每一年应征入伍的新兵都去哪儿了吗?”

萧梅:“玉儿囡,你问这个做什么?”

代玉:“今天看到有人穿着军装要去当兵,好奇而已。”

代国华倒是眼中带着些许期许:“你也向往了?”

代玉立刻摇头,生怕晚一秒:“不不不,只是好奇。”

她对自己这弱鸡体格很了解,当兵第一天可能就死要在路上。

代国华也没有失望的神色,对从小带大的小孙女的脾性他还是了解的。

只不过有时候代国华也可惜,他那些后辈们从政的从政,从商的从商,搞科研的搞科研,没有一个跟他年轻时一样去当过兵,戍过边。

唯一一个目前在军队里面工作的后辈,还是萧梅那边的侄子。

代家后辈出奇地全是读得书的好苗子,在人生规划中也都没有当兵这条路。

虽然个顶个都是有出息的孩子,但是没有一个后辈当过兵,代国华每想到这些还是有遗憾的。

代国华拿起报纸,一边看一边说道:“一般来说,都是先在当地的军队里面进行六个月的新兵训练,训练结束之后会被分到不同的地方去。”

代玉走了过去,漫不经心地说道:“啊...六个月这么长时间,好辛苦哟。”

代玉:“爷爷,那你知道训练的地方哪儿呢?”

代国华再次放下报纸,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了过去,透露着智慧。

他不说废话,单刀直入:“怎么,你有喜欢的男娃子今年入伍了?”

萧梅也停下了切菜,看了过来:“咱们家玉儿囡有喜欢的男娃了?”

代玉摇头,往楼上走:“我就随便问问。”

代国华看着孙女上楼的背影,开口说道:“新兵训练一般在...”故意停顿,看到代玉上楼的脚步慢了下来,最后停了下来看着他,代国华暗自笑了笑。

代国华咳嗽了一声:“咳...咦,在哪儿呢...我好像也忘了,每年都不一样。”

代玉知道被戏耍了,冷静的看着满面笑容的代国华,面无表情地朝着自己的爷爷说道:“爷爷,你真无聊。”

...

病房中。

杨枝跪在奶奶的病床前,磕了三个头。

又经过一轮化疗的杨枝奶奶嘴唇苍白,身形消瘦,她抬起手来,那一双如同树根盘根交错布满老筋的手背上插满了针管。

杨枝感受到了奶奶那一双冰凉粗糙的手抚上了她的脸颊,流下了眼泪,说不出话来。

杨枝爷爷在一旁沉默不语,外人看不出这个老人任何的情绪波动。

“枝枝,你安心去,等你回来,奶奶就好了。”

杨枝哭成了泪人,原本是隐忍克制的性格,但是面对如此的生离甚至是死别,终究是忍不住痛哭。

“枝枝…奶奶的乖孩子…”

病床上的老人歪着头看着杨枝,落下一行浊泪。

医院大门口。

爷爷从衬衫胸前的口袋里面掏出了布包着的钱,拉住了杨枝的手,

老人白色的寸头上有年轻时务农时被铁锹戳破头皮的老疤,手上是厚厚的茧和皮,摸起来是硬的。

杨枝原本止住的泪在这一刻又落下,滴落在了爷爷那粗糙的手背和那包着钱的布上:“爷爷,不用,真的不用…”

杨昌明一生都是沉默寡言的性子。

当初儿子和媳妇的葬礼杨枝奶奶都哭昏厥了,他愣是没流一滴泪。

村里面的人都说杨老三是铁石心肠。

等到来参加葬礼的亲戚们都散尽,杨枝奶奶也劳累伤神昏睡后的深夜中。

伴随着夏日夜晚树林中那尖锐的蝉鸣,杨枝跑到父母的灵堂前。

看到爷爷坐在白天亲戚众人前来跪拜祭奠的白垫子上,一管接着一管地抽着他那一杆老烟枪。

就这样直到村头天边泛起微红白的鱼肚。

杨枝父母俩又将迎来了新一轮的熟人亲戚朋友学生乡亲的祭奠。

灵堂前那一块空地又将摆满桌椅坐满人上好菜,安排好那新一轮的热闹之后,他才转身默默离开。

杨昌明十几年来第一次这般亲近地拉着杨枝的手,把钱塞到她手里:“这一路上注意安全。”

杨枝抱住了爷爷。

奶奶病后,他也再也没有拿起过他那一杆老烟枪了。

不过身上的衣服还残留着人生这几十年熏出来的烟味。

杨昌明拍了拍杨枝的背后,把钱塞进了她的口袋里,那双依旧有力的手把她缓缓拉开,他的神情跟往日喊杨枝吃饭没有什么不一样。

“该去了。别让人等急了。”

老人微微佝偻着背离去。

杨枝含着泪水转身回望,爷爷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医院门口的茫茫人海中,再无踪迹。

...

这个故事构思了很久,更新不确定,写完一章发一章,想把它慢慢写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生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