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毒舌太守与他的哑妻 > 第14章 闺中春梦(上)

毒舌太守与他的哑妻 第14章 闺中春梦(上)

作者:十年种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6 08:19:27 来源:文学城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朦胧烟雨笼盖着东郊外的一所义塾,帘内孩童朗朗齐整的读书声响起。

这座民间义塾是柳家出资开办,延师教读,专为孤寒人家而设,不限男女,皆可来此。

柳颜芝自过了及笄之年,便去求父亲准许她与其弟六郎一道去义塾里当先生。

费了好一番气力,柳父才点头应允。

寒来暑往,她在义塾里教书已一年有余。

是日,散了学,柳府的马车早早停在了院外,驾车的张伯见她与丫头银月打一把油纸伞并肩而来,笑道:“三娘今日散的真早,可巧二郎从京中寄的家书,不久前已经送到咱们府上,三娘快回去瞧瞧。”

“二哥哥来家书了!”柳颜芝目露惊喜之色,步子也快了,“自他入了翰林院,少有得闲时,每月的书信也是一候再候,母亲盼了许久,终于给盼来了。”

张伯笑道:“是,夫人接了信定然欢喜。”

丫头银月搀了柳颜芝上马车,见她一脸喜色,忍不住调笑:“哎呦,这可好了,三娘你终于不用每日眼巴巴盼着等某人消息了。”

柳颜芝一本正经坐在轿中,整了整下裳:“我自然是担心二哥哥的。”

银月偷撇嘴角,懒得揭穿她。

马车一路驶回了柳府。

一进院儿,就听见虞氏的笑声,柳颜芝估摸着二哥哥定然是有了喜讯传来。

打了帘笼入明堂,见虞氏正坐在软塌上与陪嫁周妈妈说话,底下还站了几个丫鬟婆子,倒是规矩,个个敛声屏气,不敢吵嚷。

虞氏虽已年过半百,但保养的极好。头顶梳一个倭堕髻,发间簪了一支玉镂雕丹凤纹簪头,穿一袭墨绿绸绫裙,紫绸绫袄子,身披绯罗帔子,面如银盆,气质雍容。

柳颜芝恭敬行礼问安:“母亲今日可还安好?”

“好、好,我都好。”虞氏笑的合不拢嘴,“我的儿,你来的正好,母亲有件喜事正想同你说。”

柳颜芝坐于虞氏身旁,笑问:“什么喜事,能让母亲如此高兴?”

“过去,我与你父为了二郎的婚事,相看了许多人家都没个称心的。哪成想,江夏孟家前些日子递了个枝来,说是他家还有一嫡出小女未嫁。这孟家倒是不错,世代的清贵人家,家学渊源,家风严谨,想来女儿也教养的好。”

“二哥哥可点头了?”

“他已来信应下了。”

柳颜芝笑道:“给母亲道喜,今后母亲也可享享当婆母的福了。”

虞氏摇头轻叹:“我只盼二郎能娶个贤良的好媳妇,夫妻和顺美满把日子过下去就知足了。你父亲打了一辈子仗,落了一身伤痛,得陛下怜惜,放他辞官归乡。如今,你大哥膝下儿女双全,二郎也好事将近,只剩你的婚事,叫我忧愁。”

“母亲不是在商议二哥哥的婚事,怎的又说起我来了。”柳颜芝面色微红,低低喃喃道:“何况父亲不早已为我定下了谢家的公子,母亲又何苦烦忧此事。”

说到此,虞氏坐起身,一面将信递给她,一面说:“我正要同你说呢,二郎信中还有一桩大事,是关于谢家的。”

柳颜芝接过信去看,简短一页纸上,先是说了他与孟家的事,后就提到了谢家。

她的视线缓缓移到了信中“守服”二字上未动:“谢家的那位太爷怎就突然辞世了?”

“谁知道是这样。”虞氏幽幽叹气,又道:“去年一冬,听说那太爷生了好大一场病,家人都已提前备好了东西。未料开了春,那病突然间就好了,是饭也吃得香了,觉也睡得安稳了,走路也不需要搀扶,谁想到不过短短几月,人就没了。”

“你与谢九郎的婚事,怕是近二年办不成了。”

柳颜芝一时不觉心中沉沉,眼底晃过一丝落寞。

虞氏心疼的将她搂在怀中安慰:“芝儿别怕,为娘知道你的担忧,那谢家一拖再拖,过上几年,你的年岁愈大,若是……轻易再有个变动,怕是不好办。不若,我再同你父亲商议商议,探探谢家口风。”

意识到了母亲语中深意,柳颜芝突然起身,急急道:“母亲万不可对父亲提,定下的亲事,哪能说退就退,惹恼了谢家不说,倒叫外人说我们柳家出尔反尔,使不得,断断使不得。”

虞氏唬了一跳,没想到她反应如此大,连连抚慰道:“急什么,我总是要问过你的意思才好做决定,你既不愿意,那就权且再拖一拖,也无妨,柳家的女儿自然是不愁嫁的。”

……

神德十一年,隆冬时节。

河东郡披上了一层银装素裹,满天白雪皑皑覆盖千山,十里冰封。

几个穿红着绿、胖乎乎的小娃娃,在院儿里欢欢喜喜堆雪儿玩。

忽的转头瞧见廊内走来一个身披银狐氅,头戴雪帽,眉眼柔和,仪表不俗的姑娘,拍着手呼唤道:“姑姑、姑姑——”

柳颜芝笑道:“几个小皮猴儿,就知道贪玩,冻坏了可怎么好!”

一面说,一面走来抱起近前一个粉雕玉琢小女孩儿。她细细看了看,赞到:“不错,瞧着将来定是个美人胚,和长嫂一样。”

女孩儿被逗的咯吱咯吱笑,用手轻轻扫她的眉眼:“姑姑,你的眼睛也会下雪。”

身旁的丫头银月顺势看向了她,也跟着笑了:“姑娘快擦擦吧,再一会儿,就该瞧不见路了。”

原是天寒地冻,雪下的急。柳颜芝早早起了身向母亲请安,因行的快,眉眼间也略覆盖了一层晶莹剔透的薄雪。

柳颜芝放下怀中的小娃娃,任她去玩闹,接过了银月递来的帕子,随意擦拭几下,后又想起什么,漫不经心问:“近日里,二哥哥可有家书送来?”

“未曾”银月撇撇嘴,小声抱怨道:“姑娘这话,光今日我都听过四五遍了。”

“是么?”柳颜芝微晃了神,“我竟忘了。”

她将帕子递与了银月,转身回了房。

银月欲张口说些什么,话到嘴边,又忍了下去。她知道,三娘不爱听。

每每瞧见家中有二公子寄来的书信,三娘的眼中便露出期盼的神色,尽管藏的极好,却也是瞒不过她的。

三娘等的哪里是信,而是信中仅有的,一抹淡淡的痕迹。

听说谢家那位九郎又立了功,陛下很是欢喜,破格升了他三级。

又听说,陛下有意将公主许给他。三娘听后,无声在夜里哭了许久。

从那之后,三娘的话愈加少了。

-

又过几月,立了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昔年与三娘同待字闺中的几个好友,都相继出嫁,有了归宿。

这日,东府的卓夫人做东,办了茶会,邀几个亲近姐妹来品茗谈心,帖子里也一同邀了柳颜芝。

难得卓夫人有兴致,柳颜芝不好回绝,道了谢应答下来。

去后,她才发觉,今日来的全都是已嫁了人的妇人。

这些个妇人,谈笑间倒也没了拘束,不似往日在闺中时羞赧的小女儿模样。只略有几个不知是哪家庶出的小妹,躲在一角,不敢出声。

“嗳!”一身怀六甲,抚着滚圆大肚的妇人道:“自成了婚,我这肚子一刻都没停下过。我家那口子,面上瞧着正正经经的读书人,背地里却像个恶鬼投胎!半月不见,瞧见我就像瞧见一块肥肉,真恨不能把这肚里的崽子填到他肚里去,叫他也尝尝女人的不易。”

又有一体态丰腴的夫人笑道:“你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我那口子,早不知多久没来我屋里了,再不来,我门口都要结蛛丝儿网了。”

柳颜芝默默拿了一块糕点,小口尝着,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坐在上首的卓夫人面容淡淡,看向孕妇人,浅笑道:“是啊,我倒是真羡慕你,上有郎君宠爱,下有孩儿承欢膝下,日子也不觉得闷了。”

那孕妇人起先还有些怒气和委屈,听了卓夫人这话,顿时是气也没了,怒也消了。

满城谁不知道,东府的大娘子不能生养,嫁入府中十年,莫说一个娃娃,就是连颗蛋也未见着。丈夫早对她不满,若不是还顾忌着她的娘家,早动了休妻的念头。

“嗐!”那孕妇人四两拨千斤道:“夫人别着急,您还年轻,孩子这事儿急不来,保不准哪天他不知不觉就来了呢。”

“你们也别嫌我话糙,这理可不糙。我与我家那口子,头一年不也是没中,结果第二年,他不知从哪儿学了些鼓捣人的本事,硬是折磨的我几日没下的了床,这孩子居然也就有了。”

“所以,依着我的经验来看,还是床上姿势的问题。”

“咳!!!”柳颜芝一口糕点没咽下去,卡在嗓子里,呛的她面色爆红,直拍自己的胸脯,连连喝了好几口茶,才消下去。

见众人的视线都看向了她,她硬着头皮,理了理耳边碎发,微微一笑坐的端庄,向众人道了声歉。

众人又挪开了视线,继续谈论方才的话题,话匣子一旦打开,便收不住。

几个成婚多年的妇人,纷纷给卓夫人出着五花八门的主意,听得身后的丫头银月目瞪口呆。

柳颜芝实不敢听,想捂上自己的耳,免遭荼毒,可她耳聪目明的,哪里能听不清呢?

古语云:日有所思,夜有所想。

当晚回去,她的梦里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个久违的身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