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渡春行 > 第2章 第 2 章

渡春行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周不知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09 00:18:38 来源:文学城

心下惊讶,李卑枝微微侧目。

难不成昨日为她开门的年轻男子,是溪水村村长?不对,李卑枝想起卷宗上有提到,村长乃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翁。

男子模样看着不过二十出头,说是村长孙子都不为过。

心中虽诧异,却没有太过纠结。朝男人谢辞过后,李卑枝又在村中四下行走,不忘本职工作。

先帝在位晚期,政治荒唐,民不聊生。直到当今圣上应天授命,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推行新律例,才使得大景三年内恢复生气,繁荣如初。

李卑枝当年在殿试中夺取榜眼,但因变故突生,加之本人无意趟入官场这道浑水,便婉拒圣上美意,只在阁楼中修整古籍与一些散逸诗歌。

当她无意从《大景志》一书中看到“采诗官”一职时,不由产生兴趣。

故而趁机向皇帝讨要了这个官职。

只是有古籍言,历来“专职采诗官”有额外要求,即:‘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

而其他一些非“专职”一类,则令公卿大夫定期献诗——这些献上来的诗词,多有推举人才,赞扬皇帝美德的含义。

和最初采诗之意背离。

而像她这般年轻,却任“专职采诗官”的女子,几近没有。

再论,先帝在位,朝堂多冗官冗员,且卖官售爵之事屡见不鲜。

故而当今陛下裁简官员,精简机构。若不是李卑枝态度坚定,嫡亲姐姐又是宫中宠妃,自身亦怀揣令圣上欣赏的不俗才华,恐怕圣上不会轻易松口。

因此,李卑枝虽在职采诗官,若不干出一番成绩来,亦会被撤职。

而“专职采诗官”,要么是从此烟消云散,要么被拆解到其他部门。

想到这,李卑枝眉头微蹙。她内心对皇帝这一做法颇有微词。

倒也是算不上什么大事。

只因当今陛下年富力强,擅亲身领兵打仗,继位后又隐隐有“重武轻文”倾向,时间愈久,这一倾向愈发明显。

这么些年,先不说采诗官的设置问题,单论能够举办的“采诗活动”都屈指可数。

诗词歌赋最能反映民心。李卑枝心中想道。

若是皇帝将其一直放于侧位,恐怕早晚生出事端。

将整个村子走遍后,李卑枝察觉到几分不对劲。她虽居于帝京,可对周围城池不至于半点不通,在霄云城被人戏称“小帝京”,可想而知其繁华程度。

溪水村距霄云城近,本不该如此清贫。

莫不是其中另有隐情?

一路走来,除却她刚开始见的小眼男人外,竟没见得其他人影出现。

古怪,着实古怪。

李卑枝装着满肚子疑水,随意挑了户人家,轻扣门扉。

“谁呀?大白天还串门,闲的慌呐?”

人未至而声先行。

开门的是个圆脸姑娘,模样憨实可爱,本是满脸不耐烦,却在看到李卑枝后,露出活见鬼似的表情:

“刘玉翠!?你咋子没死呀……呸呸呸,看我这嘴,不会说话!”

她瞪大眼,捂住嘴。

又是刘玉翠。

总被认作他人,饶是再李卑枝也忍不住好奇,这刘玉翠究竟是何方神圣,便问道:

“我是陛下新设采诗官,奉命到此采诗,非你等口中所说之人。如若可以,是否能告诉我这刘玉翠乃是何人。”

“呃,那也行……”

圆脸姑娘挠挠后脑勺,正想开口回答,却被院中声音打断:“燕儿,谁啊?”

说话间,一个高挑女子怀里端着簸箕走了过来。

“要是没事就赶紧帮忙,别净想着躲懒,今年春蚕吐的丝质量还不错,待织了布料定能卖个好价钱……”

女子走至跟前,看见同伴身旁的李卑枝后,不出意外瞪大了眼,舌头快打结,“刘、刘玉翠?!”

她看了看李卑枝,又朝燕儿姑看去:“这、这……”

“我是外地来到这儿的采诗官,而非刘玉翠,你们恐怕认错人了。”李卑枝耐着性子又解释了一道。

“原来是官、官……”明显第一次见有女官,她也不知如何称呼,说官爷也不对,索性道:“原来是位大人啊。”

女子赔笑道:“小女子寒舍简陋,恐招待不起您这尊大佛,还请大人赎罪。”

高挑姑娘显然不如燕儿姑娘友好,一听李卑枝为官身份,反生出驱逐意味,言语间透露着一股不欢迎之态。

话刚说完,她便讪笑着单手扶簸箕,空出右手将燕儿姑娘拉进院子,再关门,咔嚓一声将门闩锁上。

动作一气呵成。

吃了闭门羹的李卑枝心下怪异感更甚。明知自己身份,还作如此冒犯之举。显然是不喜她这个人,或说不喜她为官的身份。

后又接连访过几家,都接连碰壁。她察觉到,他们不是不喜欢她这个人,而是在听见自己这个身份后才态度转变,显然他们讨厌的是为官身份。

至于是讨厌做官的,还是单纯厌恶采诗官这个职务,还有待考究。

李卑枝偏向前者。

且青天白日,暮春时节,正是踏春嬉闹的好时候,竟无一人出门耍乐,也不见一个孩童。

李卑枝将所见异事皆如实记录在册。

附注:民对官有怒,恐有官不义

途经几转,李卑枝原路折返。

小院泥墙灰瓦,草色青青,虽简陋却整洁。院中杏树婆娑,暗香浮动。

李卑枝见此景,暂时将诸多不快抛却脑后,寻处干净地方,就地铺上宣纸,掏出笔墨,当场提笔作诗。

大景国采诗官不仅可以采诗,还可自己作诗记录在册。李卑枝手行笔动,墨色流淌,提笔游走间,白纸渐渐出现一行行黑字。

一首诗就此作成。

收起东西,李卑枝心知此地恐怕探不到其他事,不如赶紧去往下个村子。

她虽为采诗官,仅仅也只是采诗官,负责采诗而已。如实记录此地一切,最后上呈圣上,这才是她职责所在。

其余之事,都和她无甚关系。

她不想牵扯过深,更不想将时间浪费在官场沉浮,勾心斗角之中。

若是她当个无官阶、游离于官场之外的官员,还得趟浑水,那还不如辞官归乡。

毕竟最初,李卑枝打的主意,也只是收集散失在外的遗玉之诗。

正想着,她忽的听到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等咳嗽声平息,苍老的嗓音夹杂疲倦,隔着木窗穿出来:“惊风啊,给阿爷,咳咳,倒杯水……”

李卑枝心思微转,就明白过来,恐怕老村长身体不好,一直在内屋休息,她才迟迟未见着。老村长口中的男子并不在,李卑枝自觉倒水送进屋内。

掀开帘子,一股厚重的草药味就涌入李卑枝鼻息。气味泛苦,勾得人舌尖发涩。

一位白发老翁正单手撑在床沿,另外一只手捶打胸口。身形瘦弱,犹如秋风残叶。

李卑枝三步做两步走,急忙上前扶住村长,口中道:

“大爷,热水。”

喝下热水,对方情况略有好转,混沌的眼珠挪到李卑枝身上,笑着问她:

“翠丫头又来咯?一个月没见你,怎得感觉你长高了些?你家那老太婆身子骨还不错吧,我就不行了,这些天全靠惊风忙里忙外……”

显然又是个把她认作“刘玉翠”的人,李卑枝借着机会和村长聊了起来:“大爷,我不是翠丫头,昨日我出城,谁想半路下雨,好在还是走到村子,正巧在您家宿下啦。”

因不确定村长的态度,李卑枝没提起自己在朝任职的事和身份:

“本想着来村中寻访诗词歌赋,但却意外发现,咱们村的人,总会把我认成刘玉翠呢。”

这话说的巧妙,故意拉进同村长的距离。村长听完,果然没什么警惕心理只细细看了看李卑枝,一抚掌:“是了是了,翠丫头这可没痣。”

指着自己左眼眼角处,村长笑呵呵道。

只是没说几句,他又开始咳嗽。见李卑枝满脸忧色,他摆手:“人到了我这个年纪,大大小小的毛病都出来了,不是什么要紧的大事。”

李卑枝松下口气,转移话题:“话说大爷你叫唤的人,是您孙子吗?我见他还怪年轻的。”

村长摇头。

“我老伴走的早,唯一留下的小儿子,也早就饿死。惊风是前些年来我们村,他当时落魄,无处可去,我便收留了他,视他如亲生孩子。”

“他人也老实善良,懂得也多,是个好孩子。”

一时被村长口中话定住,李卑枝半天没接上来。她没想到,自己这一问,就问出老人家半生辛酸。

好在村长也并不打算诉苦,又说起“刘玉翠”:

“翠丫头也是个好姑娘,她和惊风有点像,也是流落到我们村子,被刘婆子收养。你们俩长得实在相似,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亲姊妹呢……”

村长说着,又有些困倦之色。李卑枝察觉,打住话头让对方歇下,替老村长掖好被子后,轻手轻脚走到院外。

正巧赶上男子归来,李卑枝冲他颔首:

“村长醒过一次,刚又歇下。”

男子没问李卑枝怎么晓得老人是村中村长,只是点头微笑道谢。

“昨日夜里匆忙,还没来得及向大人介绍,我乃宋惊风,大人唤我名字便好。”

李卑枝回他:“我名李卑枝,你也不必总叫我大人,出门在外,并不讲究这些。”

听她名字,宋惊风又怔,没应李卑枝后来的话,只兀自道:

“鲜少有人起名带卑字,这字寓意总是不好。”

李卑枝颇为认同地点头。

“前丞相府中长子,名为宋卑生,意为谦卑,当时有不少人效仿为之,家父家母……亦是想挣那‘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意味。”

“少时我年幼顽劣,因为这事,对阿爹阿娘颇有微词,连带那宋卑生都有几分厌恶。”

她笑了笑,未曾瞥见宋惊风眼中一闪而过的暗色。

“起名是件大事,卑总是带贬义的,我对前丞相略有耳闻,最后……他因贪污受贿锒铛入狱,连带着妻儿都难以幸免。”

李卑枝看他一眼,见宋惊风只是无意提起,故而没再留意,却也没接着聊这件事。

前丞相的案子,至今都无几个敢拿来当饭后闲谈。

一百零六口人,全部葬身火海。

官兵将丞相府围地水泄不通,看着那群人被活活烧死。

惨叫声不绝于耳。

那火,也烧了整整三天。

嘿嘿,这次把女主最初的“漠视”态度写一下。因为刚开始她虽然在意这里的事,但是更在意的却是自己,因此她选择“明哲保身”,她会如实记录所有的一切,但是不会很热心地去下场帮助别人。

之前旧文的态度转变没有处理好,所以这里修文时,再提一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