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斗剑气象 > 第11章 武周代唐

斗剑气象 第11章 武周代唐

作者:寒光照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1-10 15:19:01 来源:文学城

只见王玲珑拿出一张纸,她展开,叙述道:“邓贤会长,交代在下一些内容。这些内容,已经形成文字,在下讲述一下。”众人听后,有一些小厮道:“王堂主,你身为邓会长的中书舍人,说得话定当不假,我们洗耳恭听。”

话到此处,柳林仙道:“王中书,前几日去了洛阳,听从邓贤会长的命令,对朝中之事,开始对接。见到了我们在朝中安插的人。”众人中有人问:“那是谁?”柳林仙讪讪一笑,道:“在场的人,都是我们罗刹女妖的忠实教徒,也没有什么要隐瞒的,我们关起门说话,这话不要说给外人听去罢了。这人大家伙儿,都认识。是我们江苏省的于凉堂主。”下面一阵骚动,有人嘀咕,道:“于凉堂主,之前在我们西宁,一直管理治理事物。后来,经过王爵甄选,选拔比赛,被上级管理层青睐,调到江苏省,掌管我们帮派的事物。”

王玲珑挥手示意,让众人停下喧闹。她提高嗓门,道:“众人听着,此内容涉及朝中事项,请仔细听来。”清了清嗓子,她道:“永徽六年,高丽与百济联军攻新罗,新罗遣使乞援于唐,高宗先后派兵出击高丽和百济。我教虽说起源于西藏白教派,但是教徒遍布全世界,高丽和百济皆有我白教派人士。龙朔三年,唐将刘仁轨于白江口大败百济,我们称为白江口之战。在此大战之中,我们白教派一级王爵方国风,死于非命。为了悼念方国风王爵,白教派举办追悼仪式。”

众人中,年老者,听后脸面泪花连连,他们皆都知道那次大战,也知道方国风的丰功伟绩。白教派中的年轻人,不了解方国风是何人,但是听闻这场大战,心中皆都生出敬佩之情。

祁阳泉闻言,皱纹交错的脸庞,生出一种悲怆。他心想:白江口之战,是唐高宗派出刘仁轨出兵讨伐。刘仁轨这人,我是熟悉不过。唐高宗在位期间,我奉命对高句丽开战。在此之前,刘仁轨身为大将,带领在下,南征北战,严格说来,在下是刘仁轨手下的一名士兵。白江口之战,发生于高句丽之战前面,对我而言,这两场战争,犹如昨日。

王玲珑继续道:“唐高宗在位,武皇后逐渐参政,众所周知,武则天原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死后出家为尼,后被唐高宗召入宫中,被立为皇后,史称她‘素多智技,兼涉文史。’我们知道现在是675年,唐高宗患有风眩症,身体极具不适,武则天协助他处理朝政。我们白教派的探子,在朝中得知,武则天要称帝。”

听后要称帝,众人脸色惨变,有人道:“不论是谁,都知道,皇帝自古以来都是男性,这武则天只是唐太宗的才人,现在被立为皇后,已经大逆不道,还要当皇帝,真是闻所未闻。”李祥远眼珠转动,感觉不妙,他回忆往事,不禁感慨道:“永徽之治,天下皆知。大兴文治,高宗在位,对大臣宣布:事有不便于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又常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不许京官及外州进献鹰隼犬马。高宗君臣照贞观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在文治天下之时,继续扩张征战,白江口之战,灭百济之战,灭高句丽之战,皆都胜利,四面扩张,致使疆域最广。”

王玲珑见众人脸面骤变,自己读到此处,心头一震,吃惊万分。拿着纸张的双手,微微握紧拳头,略微颤抖。她心想:这等事情,竟然出现在纸张上,当真危险之极。本来平民要是讨论皇帝生病,说一些坏话,皆都不行,轻则问罪,重则诛九族。现如今唐高宗在位,还未驾崩,便有武则天称帝,这些文字言语,皆都说不得。于凉堂主,亲自书写的内容,当真不假。这些消息,也应属实。不过,我没有提前翻阅内容,现在又不自觉得读到此处,弄得整个在场之人,皆都知道。方才我说那都是自己人,关起门来,一起看这内容,也是真话。现如今,仔细想来,我将这武则天称帝之事,讲了出来。难免白教派众教徒,会心中大乱。白教派中的很多都是少数民族,他们的父母很有可能,被唐朝大军杀死。现在唐朝内乱,女性称帝,对他们而言,当真是贻笑大方的事情。趁机他们会去刺杀朝中君臣。

想到此处,王玲珑喊道:“各位仁兄,肃静。倾听到此,我们朝中白教派人,告诉我们这些信息。武则天要称帝,想来不假。”

李祥远打断王玲珑的话,道:“天下将治,则人必尚行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言也。尚行,则笃实之风行焉;尚言,则诡谲之风行焉。天下将治,则人必尚义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利也。尚义,则谦让之风行焉;尚利,则攘夺之风行焉。三王,尚行者也;五霸,尚言者也。尚行者必入于义也,尚言者必入于利也。义利之相去,一何如是之远耶?是知言之于口,不若行之于身,行之于身,不若尽之于心。言之于口,人得而闻之,行之于身,人得而见之,尽之于心,神得而知之。人之聪明犹不可欺,况神之聪明乎?是知无愧于口,不若无愧于身,无愧于身,不若无愧于心。无口过易,无身过难,无身过易,无心过难。既无心过,何难之有!吁,安得无心过之人,与之语心哉!”

众人听后,有些文化的文人,可以听明白他这话之意,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的,皆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茫然。李祥远说这话,甚是有水平。王玲珑心中有水墨,知道这大致意思。她对着李祥远微笑,又面朝众人道:“李分堂主,此话意思,是治乱之辩,由治乱之辩,到言行之辩,再到义利之辩。言谈不如身行,身行不如尽心。”

柳林仙道:“武则天身为女性,她已经身行告诉我们,她早已参与管理国家之事。现在又要篡夺皇位。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

诸葛玥道:“贞观之治那时,经济鼎昌,文化兴盛。唐太宗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代表的一批文臣武将,文教复兴,使得社会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现在的朝代也不逊色。没有大面积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有一位人,他穿着不俗,一身青色长衫,发髻略高,手拿兵器,脸庞看上去却有一些痞子气,不过,整体看来,还算是雅俗共赏。他道:“在下安逸花,是一位商人。”王玲珑和李祥远互相对视,脑中皆没有这位人,李祥远道:“请问阁下,来自哪里?”安逸花,道:“我是四川省绵阳城中的白教派堂主。是新上任的一位。”王玲珑惊讶道:“四川省的堂主也到来了。”安逸花点头称是。接着安逸花道:“在下从四川来之时,省堂主吩咐在下,要交给王中书一份礼物。”

王玲珑道:“什么礼物?”只见安逸花从怀中拿出一把刀。这把刀不算长,只有三尺。王玲珑见了,道:“这是刀?”安逸花道:“文成公主嫁入西藏之时,留在中原的一把刀。”祁阳泉闻言,一下子想起在常来常往客栈里面听那少数民族说过的话。

王玲珑对文成公主嫁入西藏这件事情,知道的一清二楚。但是对这把刀,却不是很是了解。她问道:“这把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安逸花默默摇摇头,道:“在下也不是很了解。”说着他黯然伤神看了看刀背,又道:“你看这把刀,上面有一行文字。极其细小。”王玲珑道:“你念出来,我们听听。”安逸花遵命道:“好的。”他将刀背侧方一下,斜视看了一眼,道:“多情却被无情恼。”他说的语调本不是很沉重,也不带一点感情,但是让在场的人听后,总感觉心中有一股伤感之情,心情瞬间变得郁郁寡欢。王玲珑道:“听后,我只感觉文成公主,嫁入西藏之时,心中似乎有喜欢之人。而她喜欢的那个人,却不喜欢她,也不与她相见。”安逸花道:“这个在下就不知了!”王玲珑道:“这把刀,你是从哪里获得?”安逸花道:“实不相瞒,绵阳城中,在我来之前,发生过一系列事情。”王玲珑追问:“什么事情?”安逸花道:“第一件事情,是和武则天有关的。第二件事情,是和这把刀有关的。不知道王中书,要先听哪一件事情?”

众人闻言,他们议论纷纷。皆说道:“听这把刀有关的。”安逸花叹气道:“这把刀,是在下从一位乞丐的手中夺过来的。”众人目瞪口呆,异口同声道:“乞丐?什么样的乞丐,能够拥有这把刀?”安逸花笑道:“我当时也和诸位一样惊奇,这把刀虽说小,但是看上去却是崭新。锋利程度,也算是上等。一位乞丐,怎么会有这样精致的刀?”王玲珑道:“那你没有问他,这把刀,从哪里得来的吗?”安逸花道:“我问了。这不问还好,一问我更加坚信这把刀,是一把好刀了!”众人诧异,道:“他怎么说得?告诉你,这把刀的来历了?”安逸花道:“那位乞丐,真是有趣。他给我说这把刀,是丐帮中一位中年男人,送给他的生日礼物!”王玲珑道:“怎么会是礼物?”安逸花道:“我问那乞丐,他说,这把刀是从皇宫中偷盗而来的!乞丐给我说得时候,脸面没有一丝一毫的诧异,他感觉这不过是一把普通的刀。唯一不同的,可能是这把刀是从皇宫中盗来的!他给我说的时候,他的眼睛,还在欣赏这把刀。他说这把刀我一般用来削苹果,削木板。”王玲珑道:“这把刀,明显是文成公主留在中原的一把宝刀,让这乞丐用来削苹果,真是大材小用,暴疹天物。”安逸花摇摇头,反驳道:“王中书,世界上任何一件物品,在不同的人手中,就有不同的价值。就像这把刀,在我们手中,它就是宝物,在乞丐手中,可能还不如一个馒头有价值,毕竟刀是不能够用来吃的。”

王玲珑道:“你说这话,的确不假。不过,这乞丐从那帮派中取得这把刀。他至少知道,这把刀,却是不同寻常的。”安逸花道:“他知道。我问他了。他说,这把刀出现在唐玄宗的书房中过。”众人听后唐玄宗,不由想起那玄武门之变。

有人猜测道:“莫非这把刀,是唐玄宗发起玄武门之变,用过的刀吗?”安逸花道:“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听从魏征的引导,收服被李世民重创的刘黑闼尝试拿回兵权,李渊也尝试任用裴寂,最终导致大败,不得不再用李世民领兵。以李世民为首的功臣集团,为求自保,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开启了23年的“贞观之治”。

王玲珑点头称赞,道:“是的。李世民发起玄武门之变。这把刀,真得是他的吗?”安逸花眼神迷离,思绪万千,又道:“大家伙还记得,唐玄奘西游吗?”众人异口同声道:“当然记得。”王玲珑道:“唐玄奘西游,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送他出城。”安逸花道:“唐三藏从11岁起就接触佛教,熟悉佛经和《维摩经》。隋朝大冶十三年第四年608年,大理寺公使郑善果奉旨到洛阳度僧。结果看中了年龄尚不达标,但却一心想要出家的玄奘。郑善果对身边的人说道:“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经历四年的艰苦跋涉,玄奘终于在贞观五年(公元627年)到达了那烂陀寺,并拜当地高僧解显为师。此后十年,玄奘先学梵文和各种佛经,后游历天竺。643年玄奘回国时,带走了657本珍贵的佛教经典。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抵达长安。想起那时候,玄奘一个人偷偷出行,但这次却受到了隆重的接待。长安城从高官到平民都充满敬意欢迎这位高僧的归来唐太宗李世民也对玄奘赞不绝口,并给予他各种礼遇。他还要求他记录他在西行途中的所见所闻。一年后,在弟子们的帮助下,玄奘完成了他的不朽之作《大唐西域记》。”

众人闻言,心中有佛。他们皆脸面严肃,脑海回忆盛唐时期,唐玄奘普佛的场景。王玲珑道:“这把刀,难道和这佛教有关系吗?”安逸花道:“这把刀,的确是和佛教有关系。你看它的刀柄上,有佛的标志‘雍仲’”。说着,他手捏刀身,那么一旋转,将刀柄亮出来,让众人看。只见众人,目光如炬,齐聚在刀柄之上。但见刀柄器物,有吉祥海云相的图像。

王玲珑看后道:“看过之后,我对这柄刀,越来越有兴趣了!”安逸花眼眸一亮,他的目光与王玲珑的目光,聚在一起,满眼皆心有灵犀,同样感受。安逸花道:“在下和王中书一样。对这把刀,痴迷起来。不知道王中书,痴迷的原因,和在下一样吗?”王玲珑巧笑道:“不妨安堂主先说说看?在下听听!”安逸花作为男子道:“也好!我们都知道,刀,作为兵器,都会沾染鲜血。那么这刀,应该属于利器。我们也知道佛本来是最忌讳杀生,佛曰:杀生者,必受恶报,慈悲为怀,福报绵延。杀生者,必受恶报,善待生命,福报绵延。”说到此处,王玲珑俏笑道:“安堂主说得不错。刀是用来杀人,佛是用来渡人。佛家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下理解,既然刀用来杀人,那么杀人者,将来也会被他人所杀,所以他洗礼罪孽,用佛来渡自己。这样子,每杀一人,忏悔自己。得到心灵解脱。”安逸花道:“正是如此。”

“唐太宗,出嫁文成公主,赠送宝刀。”有人猜疑,道:“这把刀随着文成公主,离开了皇宫。”另有人道:“如果这把刀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刀,那么,这把刀上面怎么又有一行文字了?”王玲珑道:“文成公主,收下此刀之后。作为防身之兵器。她又思念某人,无奈刻上文字。”众人中有人问:“她思念的那位是谁?”

安逸花道:“我们知道,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从此唐蕃结为姻亲之好。文成公主,原名李文成,江夏郡王李道宗之女。难免在她出嫁吐蕃,她有心仪之男子。”

“刀无情,人却有情。而世界上,男子亦如刀,无情无义。”王玲珑语言犀利,严厉道:“想必那位男子是薄情寡义,不愿意与李文成,长斯相守,白头偕老。”

安逸花反驳道:“王中书,说话过于偏激,我们都不知道文成公主与男子的故事,妄下结论,实在不妥。”安逸花的年龄和王玲珑相差无几,见王玲珑一棍子打死所有男人,他心中多少不平,他便继续道:“这把刀,想必是文成公主,故意留下,希望可以让人们知道,文成公主嫁入吐蕃,自己心中是不愿意的。文成公主,信仰佛教,所以这佛标志,应该也是文成公主,雕刻上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