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东山记 > 第11章 第 11 章

东山记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陈瓶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9 18:40:55 来源:文学城

刘惔视线略一转移,对面含笑的男人便察觉了什么似的,也回头望去。

作未出阁发饰的女子,身披樱粉衣裳,织绣柳叶映着水中月影,清丽脱俗的景致与美人相得益彰,一朵玉云钗遥遥在上,与步移时隐时现的银丝呼应,显得其人品味绝妙,更衬得气质不似凡俗。

人刚下马车,其后便下来一位作妇人发饰的女子,雀头色长裙旖旎艳丽曳地,金饰夺目配在耳边,甫一出场就将周遭环境都比了下去,举手投足俱是大气,随仪表更显眼大方。

不经意引人瞩目的两位女郎,竟没意识到丝毫,开口之时还在互相称赞。

“姝娘果然选了玉簪,如此甚好。”妇人乐呵呵地说道,“金饰虽好,但不总是那么好,该低调的时候也得低调。瞧瞧,裙子多适合你啊,春日美景竟不如姝娘身上半分,还踏什么青呢,多看几眼姝娘甚至养眼许多。”

女子弯了弯唇角婉言道:“阿姊谬赞了。当是阿姊品味不俗,还大方相送,妾身才有这般亮相。最大的功臣当是阿姊才是。”

“姝娘实在客气,要不是你,我也看不到如此风光呐。”

二人相视盈盈笑意,竟是叫看在眼里的刘惔,欣慰地笑了。

他家小姝本就如此标志,只能怪他没本事叫家人用上好的。

但以后断然不会叫明珠,一直蒙尘了。

刘惔的笑意更是在看到某人望着那边出神的时候,冷下来。

清清嗓子,提醒人回魂的当,刘姝竟是看到自己在此处,与身旁的妇人说了什么,回马车上拎了两份食盒,款步向他们走来。

两个食盒。

一个往他手里塞,边塞还边嘴上牢骚道:“刚出锅,叫你等个片刻把这个拿上,你怕是一心想跟仲祖兄出来玩,完全没听见吧。”

在几人注视下,刘惔将食盒接过,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看到自家妹妹对谢安一礼,礼数备至地说:“阿姊邀我出游,看过仪程,我料想公子也会出席,便多备了一份。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低头垂眼,葱白纤手执在竹盒提手边缘,露出偌大一处空缺,等着人拎。

被送礼的人看一眼身遭,一个大大方方看热闹,一个表情都在羽扇后,一个冷冷盯着他恨不得动手。

笑意勉强才能维持,张了张唇,还是先接过食盒,才徐徐道:“多谢女郎,费心了。”

指节分明的手指捞捞拿着另一侧,将东西接过。把手中间空余许多,都能再申一只手上去了。

刘姝笑着福了福身子:“今日也多谢公子关照家兄了。”

语毕竟是返回妇人身边。

不自我介绍,也不问多余的事情,走得干净利落。

妇人也牵了她的手,二人向另一头女眷处所走去,身影渐渐没入林子里,不见踪迹。

从刘姝离开时便停止的笑容,在其人走后就冷掉许多。

刘惔拿着食盒,看着初次见面印象还行的谢安,手里份量沉,心里还能更沉。

王家俩兄弟直给他使眼色,但谢安竟然还看着那竹林,恨不得跟过去似的!

好在小姝对他跟对寻常人一样礼貌,并无多大不同。

原本计划在修禊日文会力压群雄,但现在又得分神来盯这位……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盘算在心里,刘惔沉思着,却陡然听到那人轻吸口气,转身回视他时,笑容回到初见的清淡镇定:“真长兄。”

“嗯。”刘惔不咸不淡地应和一声。

“我对姝娘有意,但你也看到了,她对我非常客气。”将话直接摊开,引得围观兄弟直挑眉,谢安竟然还不觉如何似的,又强调了一遍,“非常,客气。”

咬字分明,个个重读,就显得人一点都不如表面那般云淡风轻,全是不甘心。

刘惔抱臂冷静回道:“这便是寻常人家,女子对陌生男子的正常礼节罢了。不知安石困惑在何处?”

谢安坦然笑着,垂眼看着食盒:“我配与不配,需要过真长兄这关,我清楚。但我想知道,姝娘是否已有意中人?若是有,我也不好棒打鸳鸯,夺人所爱。但若是没有,若是没有……”

没有了半天,没有了笑容,也没有了下文。

刘惔深吸几口气,才对这单相思的男人说了实话:“我与小姝两年未见,她为我而来,现在如何,我并不知晓。两年前,她确实没有意中人。

“但我希望你知道,我刘家三代为官,南迁叫父亲没了再入仕的意愿,在自家开私塾,教导一众子侄。小姝便是如此,同我一起学问。故而她并不像寻常女子,看那所谓女则女诫,学的是经史子集,读的是赋文骈略。家父去世,她就在家乡主持大局,经营两年并未引起叔伯几个反对,你得清楚这些都意味着什么。”

谢安抬眼,望向他笑中带刺:“若是男子,以九品论,属上三品,可领驭一方,甚至就职中央。”

刘惔目视之间毫不退缩:“不错。所以小姝的婚事,我母亲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只有她自己说了算。即便如此,我还是要把条件摆在这里:只能为正妻,不能做侧室,最好连填房都不要有。我家小姝值得如此,也必须如此。”

谢安闻言,竟是立刻应允:“我答应你。”

两个一直看戏的兄弟互相看一眼,各自挠起了头。

刘惔看着这人认真的模样,无言半刻才道:“其实,两年前,小姝有过招上门女婿的想法,我不知道她现在……”

思考中的人望着他,脱口而出:“也不是……”

后几个字没来得及说,被身旁王羲之推了一把,猝不及防挪开一步,错愕的人这才记起身边还有朋友。困惑伴警惕,精神头一下子上来,防备感十足。

“羲之兄?”

王羲之嫌弃道:“八字都没一撇,瞧瞧你不值钱的样。”

谢安却是笑起来,很骄傲似的把食盒端在眼前:“只能分这个给你了,抱歉。”

王濛这才插上话,羽扇轻挑,指向路尽头:“哎哎哎,哥几个,看看谁来了。”

桓字旌旗伴着一众车马缓缓行进,竟是将道路塞了严严实实。

王羲之瞧一眼日头道:“这派头,怕不是桓温也来了?”

刘惔笑笑:“桓温啊……”

琅琊内史,公主驸马,辅国将军,出身武官,向来不屑于清谈,从来都是实干。

邀请是邀请,礼貌是礼貌,但其人一向不愿现身,都是叫弟弟妹妹,儿子女儿出来游玩的。若是他本尊真的出现了,倒有点意思。

——他来干什么呢?

四人一时间俱是沉默,看着那仪仗。却有一骑从那队伍中冲出,战马血红,毛发在斑驳日光中发亮,其上之人魁梧雄壮,双眼锐利,面孔久经风霜,一身经历一见皆然。

正是桓温。

马蹄停在几人身前些许便刹住,其人一跃而下,视线在几人身遭扫了一圈,开口豪迈之气尽皆吐出:“逸少,仲祖,真长,安石。建康四大才子,不在堂上,俱在此处,莫是有什么事,需要搭把手么?”

还是谢安先开了口:“只是刚下车,碰巧了。许久不见,元子兄还是如此快意恩仇。”

桓温笑几声:“没事便好,家仆远远瞧见你们四位站在这,都不敢前进了,急忙禀告我,我才独自过来的。”

语毕向后一挥手,车马才加快了行动。

人到都到了,桓温又是看着谢安道:“确实许久未见,我人在外敌时,你在建康,我在时,你倒是跑去东山了。此次回建康,怎样,终于要出仕了?”

谢安微笑着摇头:“家中母亲有恙,回来看一眼,好在有惊无险,便久留一些日子,看看亲朋好友,不失为美事。一两个月后还是要回去东山的——我那宅子,还在赶工期呢。”

桓温听完,又是看向王濛:“仲祖辞官之后在外云游,朝廷屡召不入,怎的也回来了。”

王濛摇起扇子,无奈道:“这次的推不掉,正式绶官的诏令约莫过几日就下了。哎,还是云游舒服。”

对着刘惔,桓温又说:“真长我是知道的,刚出来吧,庾氏搞的鬼。我虽然知道如此,但碍着夫人是公主这一层,没法出手相助。邀请你来我军中就职吧,你又不来。”

刘惔也是笑笑:“军中生涯对我不适合,才德相配才能肩负重任,元子兄应当是清楚的。”

桓温瞧瞧这哥几个,话头一个个没了,便也懒得寒暄,跨上马。

“那便场中见吧,时隔几年,又能一睹几位卓然风采,也不失为好事一桩。”

话头落在此处,就带着自家车驾往驻地去了。

四人互相看看。

“四大才子?”王羲之瞅着其余三人,满脸莫名其妙,“而立之年后我便不搞那许多东西了。”

“我只是个居家闲人,担不起这副名号。”谢安揣手,笑得纯良。

羽扇一停,执扇人摊手:“别看我啊,我一个辞官被召回的,在建康能有什么影响?”

目光便落到刘惔脸上,他更挂不住,指着三人道:“我刚出狱,拜托。

“你们,一个即将上任中书郎,一个即将外派当太守,一个屡屡推诿不第推的还是司徒掾,我凭什么混在里头?”

“大概因为我书法还行吧。”王羲之说。

“大概因为朝中说我好话的都是我亲戚吧。”王濛说,说完又看向刘惔,“等我上任之后,你跑不了。今日修禊洗干净准备上朝吧。”

谢安颇为赞同地点头,然后道:“朝廷就靠你们这些栋梁之材了。”

三人一时语塞,望着这个不上朝的人。

人满脸纯良地向他们拱手,便大摇大摆先进场地了。

“你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赶在其后的王濛大嚷。

人侧头笑起来,浑然无忧无虑的模样:“啊,那也到十五的时候再说吧。”

昨天本来该更新的,但是昨天有点中暑流鼻血就先睡了,所以今天还有一更。

吐槽一下我昨天中午路过一个摊位买扇子,随手一打开就是兰亭序,绷不住啊。对不住啊王羲之,要是把你写崩了,你也别怪我啊。

说起来,王羲之生日有两种说法,这里选的是303-361的那个说法。

扇子还是买了,现在就摆在我桌前,勉励我赶紧更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