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东宫合伙人 > 第72章 出逃

东宫合伙人 第72章 出逃

作者:肉松老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1 00:22:09 来源:文学城

连着两日宋砚都没能见到杨青墨,繁忙的政务让他抽不出身,每天夜里走到杨青墨所在的寝殿门口,都只有那圆脸婢女对自己说:“杨姑娘已经睡下了。”

他想进去看看她,可又有些胆怯,害怕自己再控制不住激烈地情绪,害怕她幽怨惊恐的眼神,更害怕她再说出要离开自己的话。

罢了,他想,左右不过两日,她就不会再离开了,他有自信能让她看见自己的努力,让她能对自己多一些依靠。

年关将至,各地官员也纷纷进京,汇报所辖区内一年来的情况,宋砚上午是例行的朝会,下午则分批接受地方官员的觐见,晚膳后则需要把积压一整日的折子批阅完成。

雪还是下个不停,把黑夜映地发白,恍惚间分不清是深夜还是拂晓,御书房却灯火通明,宋砚执笔飞快地批阅成堆的奏章。

王全端过一碗热热地姜茶,劝道:“殿下,明日就要举行典礼,您还是早些休息吧!”

“不过是个典礼而已,登基之后,这些事还不是得一一处理”宋砚头也没有抬,翻开了另一本奏章,飞快扫了一眼,拎起它来,嘲弄道:“这是今晚第十二封反对立后的折子了,太后可是吃准了这些言官那迂腐却自以为高洁的性子。”

说完,伸手便把那封折子甩在一边,接着拿起下一封折子摊开来看。

王全将被扔掉的折子捡起来放在一旁,又问:“殿下今晚可要去看看杨姑娘?”

听到这话,宋砚写字的手顿了顿,直到朱红色的墨迹晕染开,他才抬起手,淡淡地说:“不去了,终归是明日一切都要尘埃落定。”

太后深夜突然到访东宫,是杨青墨没有想到的,她本以为太后会在大婚之后再借机发难,让她彻底成为宋砚的污点从而收揽人心重新掌权,可她偏偏在大婚前一日的夜间前来,让杨青墨有些摸不着头脑。

太后似是能洞察人心,她免了杨青墨的礼节,开门见山地说:“你是个聪明的,你应该知道我不希望你成为皇后,如果你能选择放弃那么一切都好说,你父兄的罪名我也有法子洗脱。”

杨青墨挺直了脊梁,回道:“民女父兄是否真的有罪,太后娘娘自然知道的比谁都清楚,何谈洗脱二字?至于后位,如今我父兄下狱,我被软禁,我还能做什么选择呢?”

太后笑的慈祥极了,她附身握住杨青墨的手,口气像是和自家孙女说话一般和蔼:“只要你愿意配合,我自是有办法让你远走高飞。”

杨青墨先是一愣,随后警觉地抽出手,问:“非是民女信不过娘娘,可如今我父兄罪名还未洗脱,我此刻若是走了未必没有畏罪潜逃的意思,我自幼读书,外祖、父母、兄长皆教育我要做个堂堂正正铁骨铮铮的人,我宁愿在大牢里一遍遍伸冤,也不愿背着罪名苟且。”

“我就喜欢你们读书人的气节”太后的笑的更夸张了,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她伸手招来福嬷嬷,拿出一张纸递给杨青墨,接着说:“可是杨姑娘你要知道,被人赞颂的气节,往往在那个人死后才最高尚。喏,这是你哥哥的认罪书,你看看。”

认罪书?杨青墨一脸怀疑地接过那张纸,紧接着她吃惊地瞪大双眼。

映入眼帘地不仅是熟悉的行书,还有大团混乱的墨印、力透纸背的笔锋以及星星点点已经暗红发黑的血迹,她捂住嘴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她实在难以想象,如松竹一般的哥哥是如何受到折磨,又是如何被人逼迫写下这样的认罪书。

太后的脸上依旧保持着笑意,但她用心已经昭然若揭——你看,再硬的脊梁我也能生生折断,再高洁的君子我也能让他身陷泥潭。

“这封认罪书你哥哥能写,你父亲肯定也能写,不过眼下它还在我的手上,如果你答应我离开这里,我现在就可以当着你的面,把它烧了。”太后说。

过好半晌,杨青墨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为什么?”

“若等你上位再把你弄下来比不过一开始就安插好自己的人来的方便,我兰家这一辈没有什么顶得起事的人,唯有静芝是个能用的,想要保住兰家的地位,静芝必须是皇后,且要名正言顺,统领六宫。后面要费力气的事多得很,能在你这里少浪费些精力那是再好不过的,我这么说你能明白吗?”太后也不藏着掖着,直截了当的说出了缘由。

杨青墨笑了,她笑自己心比天高到头来却只是案板上的鱼肉,有罪还是无罪,不过是上位者勾勾手指的事情。

“时候也不早了,你若是同意,天亮之前我会让人带你出宫,必须得离开京城,走得越远越好,等静芝坐稳了后位,你父兄的罪名自会洗脱。如若你不同意,你远在淮扬的兄长只怕是要畏罪自杀,死无罪证了。”太后手里捻着佛珠看向杨青墨,等着她的回答。

杨青墨愣了半晌,终是下定决心,对着太后行了一个大礼,回道:“民女替杨家谢太后恩典。”

宋砚接到太后去东宫的消息后便扔下朱笔急匆匆往寝殿赶,一路上王全举着伞根本赶不上,只得任他雪中狂奔。

于是,满头白雪的宋砚就这么猛然出现在杨青墨的眼中。

“殿下。”她柔声唤着,起身迎上去。

宋砚鼻头冻得通红,因奔跑而发热的身体将身上和头上的积雪融化,头发、衣裳都湿漉漉的,还有他的眼睛,也是湿漉漉的。

“我听闻皇祖母来过,她可有为难你?”宋砚问着,想要握住她的手,可又担心自己的手太凉将寒气过给她,手指在袖子里弯曲了几下,胳膊终是没有抬起。

杨青墨摇摇头,糊弄着:“太后娘娘不过是来敲打我几句,话虽不好听但我感觉她眼下也没什么办法。”

宋砚点点头,而后又小心翼翼地问:“你还生气吗?前两日我着实有些失控,吓着你了,我很抱歉。”

杨青墨依旧摇摇头,这次没有说话。

宋砚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微微俯下身子双手握住杨青墨的肩膀,句句真切:“我着实无法忍受你不在我身边的日子,就连想到这种可能,我都觉得自己要疯了,我控制不住我自己,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都过去了,殿下。”杨青墨将他垂在眼前的发丝别到耳后,目光满是缱绻的眷恋。

反正,我很快就要离开了。她在心里说着。

杨青墨的眼神让宋砚彻底沦陷,他好像飘在了云端,四周全是快活的气息,他笑了,是这么多天来他头一次发自内心的喜悦。

杨青墨看着他傻乎乎的模样只想哭,但她不能哭,她强忍着眼泪,踮起脚尖,在宋砚的脸颊上留下了一个羽毛般的亲吻。

“早些休息吧,殿下。”她说。

“你也早些休息吧,过了明天,你就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任什么事也不会把我们分开。”宋砚说完没忍住,轻轻啄了一下她的嘴唇。

杨青墨就这么看着宋砚的背影走出屋门,走进雪中。

忽然,她不顾衣着单薄,提起裙摆就冲到大雪中,然后从背后狠狠地抱住了宋砚。

大雪很快染白了她的头发、她的眉梢,宋砚回过身,一脸惊喜却又担忧地看着她。

“殿下,你看,我这也算与你共白头了。”杨青墨抱着他,声音有些闷闷的。

听到这话的宋砚放声大笑,他抑制不住心里的雀跃,伸手揽着杨青墨的腰将她抱起来,在雪地里转了好几圈。

“今日也好,明日也罢,每一生每一世,我都要和你白头偕老,永远不分开。”宋砚把杨青墨抱在怀里,缠绵的情话一句接着一句,句句真诚。

杨青墨吸了吸鼻子,逼回了眼泪,强迫自己露出笑容。

“你就穿这么点会着凉的,快进屋去吧!”宋砚理智回拢,催促她快点回去休息,又吩咐王全让膳房准备姜茶。

杨青墨握了握他的手,然后一步三回头地回到屋内,关上屋门,眼泪再也止不住。

两个时辰后,太后身边的丁嬷嬷带着几个年轻的内侍和婢女,以及打扮成婢女模样的兰静芝来到了东宫寝殿。

“杨姑娘,准备好了就动身吧,天就要亮了。”丁嬷嬷催促。

“我已经准备好了,走吧。”杨青墨已经换好了内侍的衣服,头上戴着尖顶帽子,压得低低的,遮住大半张脸。

兰静芝看着眼前穿着内侍衣服依然亭亭玉立的可人儿,心里有些惋惜,若非利益冲突,她也不想和杨青墨站在对立的一面。

她开口,对杨青墨说:“杨姑娘,一路保重,后会无期。”

杨青墨也看着眼前温婉娇美的女子,回道:“多谢兰姑娘好意,你也多保重。”

然后,在丁嬷嬷的催促下快步走了出去。

有丁嬷嬷领着,一路上基本没人阻拦,只有到宫门口的时候,被新来的侍卫拦住了。

“什么人,今天是大日子,这天都要亮了往外跑什么?”

“这位兄弟,我是太后娘娘身边的丁嬷嬷,奉命出去办点事儿。”丁嬷嬷道。

“什么事?我们没接到报备,你后面又是些什么人?”侍卫问。

正说着,侍卫的长官走了过来,看见是丁嬷嬷,连忙点头哈腰地打招呼:“哟!丁嬷嬷,您这是去哪儿啊?”

“我奉太后娘娘之命出去办点事,你们这新来的小兄弟还挺仔细啊!”

听得丁嬷嬷话里有话,长官赶忙赔罪:“对不住对不住,这是新来的小家伙,有眼无珠不知道您老人家的身份,您大人有大量,别太计较,别捅到太后娘娘面前去,算我求您了。”

丁嬷嬷看了看天边已经泛白,赶忙挥挥手,说:“行了行了,快放我们出去,耽误了太后娘娘吩咐的差事有你们好看的。”

长官赶忙招呼人放行,临了还狠狠敲了一下那名侍卫的脑袋,杨青墨也跟着队伍加快脚步走了出去。

丁嬷嬷带着人七拐八拐,最终走到了一个没有人烟的小道,道边停着一辆马车。

“杨姑娘,这车会带着你去城外,出了城你想去哪里就是你自己的事了,我的差事完成了,我们就此别过。”丁嬷嬷说。

“青墨谢过太后娘娘。”杨青墨福了福身,在丁嬷嬷的注视下上了马车。

刚一掀开车帘她就愣住了,里面还有一个她意想不到的身影——宋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