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东宫春事 > 第1章 太子的猫

东宫春事 第1章 太子的猫

作者:小锦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14 21:16:55 来源:文学城

嘉和十九年,元夕夜。

当今太子李曜于阙楼上点了一盏红鸾灯,引得各家小姐们春心萌动,倾慕不已。

宋秋瑟站在望仙门下,将自己藏在人群中,仰头凝望着那个温然玉立的身影,玉壶光转,为他更填了三分雅韵。

围观的人群中窃窃议论。

“太子亲点红鸾灯,大约是求姻缘顺遂吧。”

“哈,谁不期待有个好姻缘?太子殿下已过及冠之年,朝中天天催着选妃,据说宫里已经在操办了。”

“太子地位稳固,时望所归,人又生的风流蕴藉,清隽疏朗,不知最后便宜了哪家姑娘……”

听得出来太子美名在外,这些人恨不得把他捧得天上有地上无。

红鸾灯渐渐升空,高悬在城门之上,映得下头一片艳红。

太子点完灯就离开了阙楼,围观的人们笑闹了一会儿,也渐渐散了。

宋秋瑟一拢斗篷。

“姑娘,进宫吧,贤妃娘娘已经等候许久了。”明姑姑催促了一声。

宋秋瑟点头,搭了她的手回到车里,马车辘辘,踏进了巍巍皇城。

明姑姑絮絮地讲起了宫中形势。

皇后之位空悬十年,如今的后宫由王贵妃执掌。沈贤妃位列四夫人,地位仅次于贵妃,身份尊崇,但沈贤妃性子温和不争,所以一直以来偏居一隅,常常称病,很少与人争锋。

明姑姑希望宋秋瑟也能在宫里能秉持低调行事的作风,谨言慎行,不要惹是生非。

毕竟她将要在宫里常住一段时日,明姑姑身为沈贤妃的心腹,不愿看到主子麻烦缠身。

宋秋瑟表面上听得认真,其实已经出神了。

脑子里混沌恍惚,一个身影趁虚而入,翻搅起曾经的回忆,闹得她一时心乱如麻。

以后在宫中常住,那就意味着,她与太子终有一见,逃不过,避不开。

方才阙楼上惊鸿一瞥,他好似与三年前初见时没什么差别,一身月白锦袍,遥遥看去如孤松独立,一副端方守礼的样子。

假的。

只有她知道,那谦和的外表,那温良的脾性,都是假的!

那一夜春雨泥泞……

丝绢帕子在手中揉皱成一团。

明姑姑察觉到她的情绪不对,及时唤了一声:“宋姑娘!”

宋秋瑟猛地回神。

明姑姑一看她错愕的样子,便知方才那一番殷切叮嘱定是被她当成耳边风了,一句也没听进心里,无奈一叹,沈贤妃的撷英宫已在眼前,她只好按下多余的话,领着宋秋瑟进殿参拜。

宋秋瑟父母皆已亡故,族中也无可靠的亲长,好在有个亲姨母在宫里熬出了头,正是如今的沈贤妃,可以对她多加照拂。

撷英宫雕梁绣柱,鎏银宫灯流光溢彩,宋秋瑟踏进门的时候眼前忽然一阵晕眩,似是不太适应这样逼人的富贵。

明姑姑稳稳扶着她,令她不至于失态。

宋秋瑟抬眼便看见正殿主位上的沈贤妃。

沈贤妃如今年逾四十,然而保养的极好,眉目柔和,面如霁月,一身家常衣裳也掩不住久居上位的雍容。

在明姑姑的指引下,宋秋瑟依礼叩拜,礼数周全。

沈贤妃向她伸出手:“来。”

宋秋瑟慢慢走上去,挨着沈贤妃坐下。

素白柔软的衣裙垂在脚踏上,流水一样的铺开,宋秋瑟一头乌发松松的绾起,没有多余的妆饰,只簪了一颗拇指大的珍珠。

沈贤妃仔细打量了她好一阵子,抚过她的乌发,道:“好孩子,这三年,让你做小七的替身在寺中清修,苦了你了。”

宋秋瑟轻声细语:“能做七公主的替身,秋瑟不苦……而且当年,多亏有此机缘,我才能从那不见天日的地方脱身……”

沈贤妃一听这话,面色倏地一凝,道:“别说!”

宋秋瑟止住话语。

沈贤妃似乎很忌惮,她以手掩唇,低声道:“以前的事都过去了,不要再提了,时隔经年,你也不要总是耿耿于怀,听姨母一声劝,都忘了吧。”

宋秋瑟沉默片刻,轻点了点头,说:“姨母放心,我明白的。”

沈贤妃抚弄着一柄玉如意,又道:“元夕夜,长安各处都热闹着,宫里的孩子们也都去赏灯了,我特意挑这个时候接你进宫,就是为了避开众人耳目。你且好生住在撷英宫,如非必要,不要出门。”

宋秋瑟又点头,应了声是。

她这般乖巧听话,沈贤妃又心疼又心酸,叹了一声,道:“其实,前些日子我一直犹豫,既想让你远离长安,不再沾染这些是非,又怕把你放得太远,反倒令我鞭长莫及,万一出了什么事,不能及时相护,思虑良久,最终还是觉得把你放在眼前最稳妥,至少,能时时刻刻看着……”

当年那场荒唐的旧事,摧折的不仅是宋秋瑟一人,沈贤妃心里也横着一根刺,至今想起仍觉得惊悸。

一声叹息,殿中气氛莫名变得凝重起来。

宋秋瑟对于李曜的记忆,无关他太子的身份。

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张脸。

那样一张春风醉人的脸,杀人的时候也会阴森可怖。

三年前,春雨泥泞。宋秋瑟躲在门扉后,亲眼目睹了那一场血腥的屠杀。

断首的尸体就倒在她面前。

一个个头颅骨碌碌滚下台阶,眼珠无神地望着她的方向。

她肝胆俱裂,想要逃跑,却被提着领子捉了回去。

刀锋处血滴成一线,映在她眼底,她万念俱灰,以为自己也难逃毒手了,不料,他却只是把她扔在暗室里严加看管,并没有打算要她的命。

当时她才十四岁,经过那一夜的惊魂,原本就柔怯的性子更是吓坏了,整日里掉眼泪,哭了一段时日,稍微冷静了些,便筹谋着逃离。

她爬过窗,翻过墙,还钻过狗洞,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他每每冷着脸把她拎回来,不打不骂,一言不发,只是用一双幽冷淡漠的眼睛盯着她,盯得她寒毛直竖,直到认错为止。

可她虽认错,却是不肯轻易罢休,逃跑的念头始终如一,百折不挠。

最终,她先把他的耐心熬没了,他再也没有兴趣陪她玩你跑我追的游戏,直接用镣铐把她锁在暗室中。

暗室里不见天日,红烛日夜不熄,她终于老实了。

常燃不熄的烛光让她无法安眠,他偶尔会大发慈悲,为她的双眸覆上一层锦缎,她才能勉强睡一会儿。

她也算不清在那暗室中究竟呆了多少时日,只知气候一日一日的热了起来,小窗外的蝉鸣声渐响,应当是从初春走到盛夏了。

那场囚禁一直延续到第一场秋雨落下时。

她的姨母沈贤妃怀揣一道圣旨,亲自来到江州,救她离开魔窟。

宋秋瑟也是那时才知道,原来他竟然是当今太子。

可笑她此前一直以为他是个什么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土匪头子。

沈贤妃向皇帝求了一道圣旨。

圣旨钦点她做七公主的替身,代体弱多病的七公主入皇寺清修,以消灾避祸。

离开那日,宋秋瑟低着头也能感觉到的身后灼灼注视,她如芒刺在背,硬强忍着回头的冲动,果断登船离开。

自此,桥归桥,路归路,他们再也没有交集。

寺中清修三年期满,沈贤妃派人接她进宫,路上,明姑姑就已经向她透了口风,说沈贤妃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操持她的婚事了。

此次她回长安,最首要的一件事就是议亲。

已在寺中误了三年好时光的她,再经不起蹉跎了。

时隔三年,他要选妃,她也要议亲。

宋秋瑟在撷英宫里住下。

宫中不准穿素服,明姑姑将她那些寡淡的衣裳都翻找出来,命人拿出去处理了,一件也不能留。

宋秋瑟坐在软榻上,静静看着宫人们有条不紊地奔走忙碌。

一排红木箱子被抬到面前,明姑姑道:“贤妃娘娘给姑娘准备了新衣裳,姑娘可要试试?”

沈贤妃提前一个月就派人去了趟寺中,替她丈量尺寸。

新制的衣裙整齐的摞叠在箱子里。

宋秋瑟随手翻了几件,都是明艳的颜色,花样也是一团富贵,绣工万里挑一。

明姑姑又命人捧来了妆匣,道:“宫中新制的珠花,娘娘先挑了好的留给姑娘。”

妆匣里是一整套的宫花,以及各式各样活泼清新的花头钗。

沈贤妃对她的疼惜是一点一滴沁入到日常琐碎的,萦绕在心头,令人觉得酸涩柔软。

明姑姑奉命照顾宋秋瑟的起居,身为沈贤妃的心腹女官,目睹了沈贤妃这些年的委屈求全,有些话,她不吐不快。

趁着此刻四下无人,明姑姑忍不住多嘴:“宋姑娘,你可知,当年你能借七公主的名义离开江州,并非天赐的机缘。”

宋秋瑟听了这话,垂眸道:“我知道。”

纵使当年不知,这几年也想明白了。

七公主身份尊贵,天潢贵胄,不过是找个八字相合的替身去皇寺修行三年,招招手便有的是人挣着抢着效命。

似这等天降馅饼的好事,长安城里上百双手高举着等着接,可它却跨越千山万水,专程去到江州,落到她的头上。

这一根强塞到她手里的救命稻草,分明就是沈贤妃为了捞她一力促成的。

太子地位尊崇,想压过他一头,只能请出皇上的圣旨。

也不知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沈贤妃为此熬了多少心力。

明姑姑道:“贤妃娘娘这几年一直被太子针对,日子很不好过,想来也是因为姑娘你的缘故。”

宋秋瑟听出她语气含怨。

明姑姑这份怨不算无缘无故,毕竟都是为了她,沈贤妃才会惹上麻烦,焦心劳思,甚至还得罪了东宫。

宋秋瑟对此也常常心怀愧疚。

其实,她从前与沈贤妃并不亲厚。

沈贤妃进宫太早了,那时宋秋瑟都还没有出生,又因沈贤妃早年不得圣宠,也不方便与亲人通信,等到沈贤妃在宫里终于熬出头的时候,宋秋瑟已经随着母亲远走江州了。

在宋家出事之前,宋秋瑟几乎从未见过这位宫里的姨母,可沈贤妃却情愿为了她这个素未谋面的甥女费心谋划,不惜己身。

这让她如何不感激。

灯下,宋秋瑟面容恬淡,娥眉淡扫,肌骨如玉。

淡极却生艳。

明姑姑在宫里美人见得多了,此刻却也忍不住恍神。

这等姿容,若是用好了,绝对是一把利器。

明姑姑又道:“姑娘若能多多体恤娘娘的难处,也算不负这一场恩义了。”

宋秋瑟听了这话,眉头一蹙,抬眼问道:“姨母有何难处?”

明姑姑没想到她竟如此敏锐,三言两语就听出话中隐晦。

宋秋瑟见她犹豫,道:“姑姑若真拿我当自己人看,便请据实相告。”

明姑姑看了眼外头,见无人在意这里,压低了声音,道:“五皇子开始入朝参政,最要紧的是要站稳脚跟,姑娘你知道的,贤妃娘娘没有母家倚靠,所以,你的亲事……”

预收《替嫁新娘》

战功赫赫的肃安侯姜聿奉旨回京成婚,传闻他暴虐、狠厉、杀人不眨眼,爬过他床的女子就没有全须全尾出来的。

被赐婚的沈家嫡女吓破了胆,一病不起。

沈老爹心疼他的心肝肉,于是从府中一个犄角旮旯里挖了一个庶女出来。

沈家人丁兴旺,子女排队能绕园子一圈,沈方好缩在她的小园里混吃等死十多年,因一张与嫡姐过分相似的脸,白捡了一桩侯门亲事。

成亲当晚只走了个过场,姜聿连盖头都没掀,便连夜奔走边关。

侯府冷冷清清,杂草丛生,只她一个人,孤寂冷漠……

沈方好哭了,喜极而泣。

老虎不在家,猴子当大王,偌大的侯府,成了沈方好的一言堂,想怎么造作就怎么造作。

当边关的仗打完了,姜聿回京一进家门,便被花里胡哨的院子闪了眼。

他娶回来一个好能折腾的夫人啊。

姜聿加官进爵,身为侯夫人的沈方好诰命加身,荣宠无双。

京城人人眼热,沈家嫡姐又想拨乱反正换回来,指责沈方好是个窃取她姻缘的小偷。

沈方好再不让步,冷然一笑,反手告了娘家一个欺君之罪。

罪连九族,但已出嫁的女儿不在九族之列。

但是,万一得知真相的姜聿将她休了,她依然逃不过被治罪的命运。

沈方好在侯府里等着最后的宣判。

姜聿下朝回府,一如往常,背对着她退下官服,不冷不热道:“那日成亲,盖头没掀,酒没合卺,房也没圆,所以算不得数。”

哦,所以她要去下狱了……

姜聿装模作样轻咳了一下,又道:“皇上说了,择吉日,大婚重办,把你生辰八字拿来……别拿你嫡姐的糊弄人,我要的是你——沈方好。”

——————

预收《真千金的报复》

顾时清是长兴侯的嫡女。当年接生的嬷嬷心存恶意,故意掉包,偷了她的身份。直到十五年后真相大白,她才被接回侯府。

顾时清理所应当的接受了本该属于她的一切——尊贵的身份,丰厚的嫁妆,体面的婚事,以及年少有为的夫君。

她是个软和又仁善的性子,觉得既然一切回到正轨,便也不必追究往事了。

所以,当侯府决定继续养着那位假千金时,她没有异议。

当假千金与她平起平坐,姐妹相称时,她没觉得不对。

当家里处处偏宠假千金时,她也只是有些难过,并未警惕。

直到有一日,假千金潜入她的房间,躺在她的床上,穿着她的衣裳,睡了她的丈夫,顾时清才终于咂摸出不对劲了。

可惜迟了。

顾时清手段激烈直白,使劲了浑身解数,依然斗不过假千金,反倒落了个妒妇的恶名,成了整个京城的笑柄。

此后渐渐地,她得到的一切又尽数失去,父母嫌憎,丈夫休弃,嫁妆被抢。

她跪在侯府祠堂中,剖肝泣血地向父亲陈诉:“我才是侯府的千金,你的亲生女儿,那些本该都是属于我的。”

可父亲却冷漠地告诉她:“只有侯府给你的,才是你的,侯府不给你,你不能抢。”

顾时清猛然醒悟,原来贱人不只有假千金一个,全家都是。

她身中奇毒,病死破庙,本以为这笑话一样的一生就这么狼狈收场了,不料,竟还有再睁开眼的机缘。

重活一次,顾时清痛定思痛,经过深刻的自省与谋划过后,决定——

一个不留!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议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