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殿下与尚书大人的探案日常 > 第14章 逐水县

殿下与尚书大人的探案日常 第14章 逐水县

作者:君生逢时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25 15:26:20 来源:文学城

红袖招距离县衙并不远。但越接近,三人越是感觉不安。因为空中石花的香气越来越浓了。

又过了一个转弯,便看见路尽头的红袖招。

白日里宾客满堂,此刻没有半点生气,门口本应常亮的灯笼也熄灭了,在暗夜的风中一悠一悠。

陆缜眠拔出佩剑子衿,横在身前,缓步走近,伸出两指在大门上轻轻一堆,门就嘎吱一声开了。

里面,是比外面更浓重的黑。

陆七刚要拿出火折子,忽然!

李渔闪电般的掷出两枚铜板,一枚似乎是打在了木头板上,发出了钉的一声,但另一枚应该是没入了软物之中,发出沉闷的声音。

陆缜眠同时出剑,如秋风扫落叶般拦下几枚暗器。

一道黑影猛的从三人头上蹿过,陆缜眠随即追了出去!

红袖招的大堂里只剩下李渔和陆七。

哒,哒,哒。

“李……李姑娘,这是什么声音啊。”他明明是有些害怕,却还是双手握剑护在李渔前头。

李渔将手轻轻搭在他颤抖的胳膊上,让他感觉到点活人的热乎气,然后拔开他手里的火折子,将旁边的蜡烛点亮。

烛光漫开,大堂内的景象铺陈在二人眼前。

大堂对着门的横梁上,吊着一个人,正是那位唱“将军百战死”的歌女。

她身上的衣服原本是淡青色,如今黑夜将青色吞噬了,只留下骇人的惨白,轻飘飘的挂在空中。嘴角弯成一个诡异的笑,从里面流出的血顺着下巴,吧嗒吧嗒的滴在地上,两人刚刚听见的声音应该就是血液滴落的声音。

歌女眼睛大张着,直勾勾的盯着门口,忽然抽搐了一下,嘴巴张开,喉咙里发出咔咔的声响,大团的血从嘴里翻涌出来。

随即她的脑袋就像断了线的木偶一样,无力的垂下,眼睛和嘴巴也闭了起来,面容恢复了平静。

烛火不经意的抖动一下,光亮稳定时,一切又陷入了死般的沉寂。

“她,还活着吗?”陆七问。

李渔踩在凳子上,踮起脚尖去探歌女的鼻息,而后对陆七摇摇头。

两人又将红袖招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在柜台后发现了晕倒的伙计,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人。

确认周围安全后,两人合力将歌女的尸体放下。

因为脑袋和脖子里有一根竹签支撑着,所以她的头看上去只是微微低下,配合着紧闭的眼睛,看上去就像虔诚的信徒跪在神前祈求福祉。

“她刚才为什么动了?”陆七仍心有余悸。

“人死了,呼吸没有了,但有时候身上的经脉还未完全死掉,还会有一些反应。死尸忽然抽搐这很常见。”

“李姑娘,你……不害怕吗?”

“一开始也怕,但后来见得多了,就觉得,自己有一天也会这样,所以也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陆七毕竟年纪轻。

人在年轻的时候,对于死亡的认知、见识,终究没有那么深刻。他不知道该如何去接李渔的话,想了半天,问:“咱们是等大人回来再验尸还是……”,还没说完,陆缜眠提着子衿回来了。

“大人?”

李渔也诧异于陆缜眠怎么回来如此之快。

如果那黑衣人的功夫不如陆缜眠,就会被陆缜眠抓回来,此时回来的就会是两个人;如果其武功与陆缜眠不分伯仲,此刻应该正在酣战,不会回来这么快。

“那家伙轻功很厉害?”李渔问。

陆缜眠脸色有点古怪,他摇摇头,没说话,李渔也没再追问。

三人围在歌女面前。

这是死的第四个人了。虽然谁都没说,可大家心里都清楚,对方在想什么。如果要是能早一点,哪怕只是早一点,说不定,就可以幸免一场杀戮。

“先验尸吧。”陆缜眠率先出声。

李渔点点头说:“我来吧。”

她将歌女从地上抱起,轻柔的放在桌子上。人刚死不久,尚未形成尸僵,平静的就像睡着了一样。

轻轻拨开衣襟,胸前露出的圆点与娄山烟雨图上的一致,除此之外,歌女颈后靠下的位置,还有一枚艳红的牡丹纹绣。

“这歌女曾是一名宫女?”

李渔整理好歌女的衣服,将人翻过来,让两人过来看。

陆缜眠看后皱眉:“不仅是宫女,而且还是暻228年前进宫的。因为自暻228年后,宫女的纹绣就由牡丹变为了海棠。”

大庸的年号根据皇帝名字而定。暻228年,正是启暻继位后的第三年。

李渔心里一动。

怪不得这歌女所唱之内容,闻之耳熟,她以为自己耳熟是因为对方盛京的口音,其实是因为她曾经听过歌女的歌声。

_______________

暻228年,北疆犯境,势如破竹,连攻数城。

朝堂之上,主和居多。

右相启奏:“圣上,我军与北疆兵力悬殊,北疆军的数量几乎是我军的一倍还多,且国库空虚,无力支撑战事,不如议和。”

时任兵部尚书的刘太附议:“陛下,臣也主张与北疆谈和。其已攻占的三城多是贫瘠之地,不若将其送与北疆,以此为条件换得时机,待我军休养生息再战不迟。”

彼时,陆缜眠只是个兵部侍郎,他并不认为北疆会与大庸谈和。刚要开口,启昭更先一步。

“敢问刘大人,修养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自然是等国库充盈,军队壮大之际,再战为宜。”

没想到,启昭直接抬起一脚,将他踹翻在地,大殿里登时混乱了起来。

“你!你!……”刘太指着启昭,眼神飘向右相,你了半天什么都没说出来。

启昭声色俱厉:“北疆现在已经打到了戎城,戎城之后便是郸江,对岸就是鱼米之乡的江辽、封源一带,这才是北疆真正的目的!如若把攻占的城池全部送与北疆,这无疑是把自己家粮仓的门打开请土匪进来,如此愚蠢的想法,也就你们这帮整天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文人能想得出来!”

此言一出,等于得罪了半个朝堂。

一时之间,鸦雀无声。

“长公主,”启暻端坐于龙椅之上,“联知道你刚刚剿匪回来,舟车劳顿,心情不好,且心系大庸安危,情急之下才做此出格举动。但毕竟是在大殿之上,各位大人也是为了大庸,不可再如此。”

启昭深吸一口气,说了句“谨遵圣上教诲”,而后退到了一边,正好站在陆缜眠身旁。

陆缜眠适时站了出来。

“陛下,此战倒也不是没有胜算。正如殿下所说,江辽、封源一带乃鱼米之乡,正好可以为我军提供丰厚的粮草。从表面看来,北疆军此次虽势强,但其已深入我大庸境内,后续粮草、援兵,不一定能支撑太久。戎城、郸江一带地形复杂,我军可凭借地形与对方周旋,消耗北疆兵力与粮草,待北疆支撑不住之时,一举将其歼灭。”

右相为首的主和派刚刚虽然被启昭骂了一通,但此刻右相脸上看不出任何不悦,仍旧一片云淡风轻。

陆缜眠说完,右相上前一步:“陆大人所言极是。可刚刚殿下也说了,咱们这群文人终究是没上过战场,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按目前的情况看,除驻扎在各处的军队,大庸境内最多能出四万兵力,可北疆,有八万大军。这四万兵力全数派出,盛京之内便空了。如果这四万人折损了,陆大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陆缜眠毫不畏惧的与右相迎面而站,乌黑的纱帽,绯红的官袍,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圣上,唇亡齿寒!这四万是我大庸最后的兵力,但那八万,也是北疆最后的兵力。如若此次能给北疆重创,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北疆都绝不敢再进犯!”

右相:“陆大人赤子之心,天地可鉴。只是敢问大人,此次举荐谁来领兵出征呢?”

大庸边境绵长,能用之人都已经派了出去,如今能出战的,只有启昭一人了。

此战凶险,且责任重大,一点差池,就将成为大庸的千古罪人。

右相,这是在逼他们。

却不想陆缜眠俯身跪地:“臣请战!”

朝堂再度安静下来。

兵部带军出征,不是没有。

但这到底不是兵部的职责所在,也没有人傻到主动去趟这趟浑水。

启昭看着陆缜眠伏在地上挺直的脊背,没了刚刚的怒火。

她轻笑出声,目光冰冷,嘴角弯起镰刀般的弧度,看了一眼右相,上前一步扶起陆缜眠。

“陆大人请起,打仗的事情,还是我这种皮糙肉厚的上吧。盛京城内,就麻烦陆大人以及翎羽卫了。”

启昭面对龙椅而站,跪下:“臣,请战。”随后,裴盛安也立刻站了出来:“臣愿随殿下出战。”

启暻:“准。”

启昭和陆缜眠出了大殿,又沿着宫墙走了很久,裴盛安跟在后面。

“大人的回护之意,启昭铭记于心。”说完,在陆缜眠身前轻拍一下,拉近彼此距离,又恢复了那副不太正经的样子:“当然,我知道,陆监学是为了天下苍生,不是为了我一个人。不过我带兵,你放心。”

陆缜眠看了眼刚刚被启昭拍过的地方,嗯了一声。

“如今太傅已不太过问朝堂之事了,对付右相那老狐狸还要靠陆监学呀。”

如今,两人已经不在天禄院了,但启昭仍会时不时的称陆缜眠为“监学”,这种亲昵,就像某种密语,搅的陆缜眠心绪翻涌。

“殿下放心。”

“行,那我也该回去收拾收拾了!”启昭抻动一下筋骨,“陆大人回见!”

“回见。”

启昭带着裴盛安走远。

风起,将海棠吹散,又被她红色的披风惊扰,打着旋漂浮在空中。

高墙内传来凄凉的歌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