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出事
七月中旬,烈日炎炎,蝉鸣阵阵。
一晃眼,元则礼等人去往青州已有一月有余,赵瑾棠侧身坐在亭檐下,手里抓着鱼食,正往池中洒去。
锦鲤被鱼食吸引,晃着尾巴从池塘四方游来,水波荡漾,微风轻拂,散了令人闷热的暑气。
自半月前收到过一封飞鸽传书后,青州那边便没了消息。
赵瑾棠思绪有些飘远,也不知道青州如今情况如何。
元则礼前往青州,虽与世家子弟同往,护卫森严,但家里到底不放心。
赵瑾棠便让墨澜安排了两名暗网隐卫混在了元家的随身护卫里,以防不测。
身后忽然传来急促而轻巧的脚步声,赵瑾棠并未回头,站在亭外的翠微抬眼望去,随即转身禀告,“二娘子,绪风来了。”
“二娘子,青州出事了!”绪风双手抱拳,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
赵瑾棠回头,眉心微不可查地皱了下,起身走到他跟前,问:“可是阿兄出什么事了?”
绪风从怀中掏出封密信来,往赵瑾棠跟前一递,低声道:“派去的隐卫传信来,大郎君与袁黎生失踪了,三日前,郎君随袁黎生去督办防洪堤,谁知暴雨如注,修了一半的防洪堤坍塌,混乱中,郎君失了踪迹。”
“官府急报层层传送太慢,隐卫担心其中有内情,大郎君恐遭不测,便传了密信回来,好告知二娘子。”
赵瑾棠沉吟不语,思绪流转。虽说青州距离上京不过千里,但若非派了人随身前往,恐怕要到八月初才能通过官驿传信得到消息。
不过,既然袁黎生也失踪了,此刻,太师府应当也得了消息,再过不久,宫里定然也会得知这事儿。
“绪风,你立刻回袖玉堂找墨澜安排一队人马扮作元家押货护卫,等我消息。”赵瑾棠没有犹豫,当机立断。
“还有,让墨澜差人跑趟镇北王府,我不在,京中若有变化,一切由沈允执拿主意。”
“是,二娘子,属下这就是办。”
绪风走后,赵瑾棠便离开湖心亭,往芙蓉苑走去,翠微跟在她身后,道:“二娘子,是要亲自去青州?”
“嗯,阿兄失踪了,我得去一趟才行。”
“二娘子,您带奴婢一起去罢!”
闻言,赵瑾棠停下脚步,回头看着翠微,道:“翠微,你留在府中照顾好主君与夫人,此行危险,你不必跟我一同去,至于爹娘那边,我会去说的。”
赵瑾棠之前是故意将翠微调离身侧的,就怕所谋之事会牵扯更多身边人。
她原本想着等翠微学了些安身立命的本事后,便替她谋一个出路。
谁知道,翠微心细灵敏,察觉到赵瑾棠的打算后,以为是自己犯了错遭她厌弃,便求到了元则礼跟前。
元则礼建议赵瑾棠和盘托出。
翠微不同于府中的其他下人,她乃家生子,自小便跟在了元婉仪身边,情谊深厚。
一番思量之后,赵瑾棠与元则礼将真相告诉了她。
一来身边只有绪风一人也不方便。
二来府中藏了些隐卫,难免会有碰上的时候。
若翠微不知其中深意,加之还有个懵懵懂懂的丹桂,恐会惊动其他人,误了大事。
“二娘子,奴婢……”
“翠微,你不会武若是阿兄失踪真的有内情,再有什么意外,我定然无法顾及你。”
听见这话,翠微沉默了。她又何尝不明白赵瑾棠的担忧,只是实在不放心让二娘子一个人去,身边也没个人照顾。
像是知道翠微心中所想,赵瑾棠莞尔,将人从地上扶起来,搭着她的手一道往芙蓉苑走去,“你不必担忧,我会在隐卫中挑个人扮做女婢与我同去的。”
翠微终于松了口,还是忍不住说道:“二娘子,您一定要保重。”
——
未时三刻,日头正盛,空气中的暑气越发明显,元则礼与袁黎生在青州失踪的消息也从宫中传了出来。
赵瑾棠行至花厅,恰好遇上满脸焦急的宋卿池,她连忙走上前,扶住对方:“阿娘,您要去哪儿?”
“你阿兄在青州失踪了,我想出去瞧瞧,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消息可以打听。”宋卿池说着,手上下意识的用力抓着赵瑾棠的手臂。
元伯山从后头过来,将自家夫人揽回怀里:“夫人,我已经派人出府打听了,你且等等。”
三人正说这话,出府打听的小厮从外头跑进来,人未至声先至,“主君!主君!”
“见过夫人,见过二娘子!”小厮跑的急,面上充着红,气喘吁吁的,“主君,我方才瞧见太师府的马车从宫里出来了,又打听了下,听说太师府正安排人马,似乎是打算去青州寻他家大郎君。”
宋卿池转头去看元伯山,眼底布满希冀,很是急促:“咱们也派些人去寻敬可罢,正好与太师府同去。”
元伯山未有言语,似乎在考虑这事儿的可行性,一旁,赵瑾棠时日开口:“阿爹,阿娘,我去寻兄长。”
“胡闹!”元伯山下意识拒绝了,他转头看着赵瑾棠,语气中带着些许严厉,很是不赞同,“你一介弱女子,如何去青州吗?何况,如今青州水患,混乱不堪,若你再出点什么事,该让我与你阿娘如何?”
“是啊,窈窈,你乖乖在家,别去添乱了。”宋卿池十分赞同自家夫君的话,要让赵瑾棠去青州,她实在放心不下。
赵瑾棠摇头,神色认真,宽慰道:“我是认真的,与其将希望寄托他人,不如女儿亲自去,况且有绪风在我身边,不会有事的。”
“倘若爹娘不放心,那让阿竹也与我一同前去,阿兄才入朝堂,太师府又与李家关系深厚,虽说李家出了事,可到底是有关系,为了阿兄,也为了元家,咱们还是离太师府远些为好。”
元伯山夫妇对视一眼,默然不语。显然,赵瑾棠如此一提,他们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只是,长子尚且下落不明,又如何能在此时再放任小女儿前往青州?
赵瑾棠看着眼前的元家父母,她稍稍往前走了两步,神色平静,语气却坚定:“阿爹,阿娘,请你们相信女儿,我会小心的。”
元伯山正欲开口拒绝,宋卿池忽然出声,她伸出手握住赵瑾棠,问道:“窈窈,你当真要去?”
“是,阿娘,我想去找阿兄。”
宋卿池点头,没再反对,只细细嘱托:“我这就使人替你收拾行囊,万事小心,阿娘在家等你回来。”
“阿娘……”赵瑾棠看着宋卿池,有些怔然,她怎么也没想到会如此顺利就将人说服。
原本还打算,若是他们不同意,自己便偷偷出城,来个先斩后奏。
毕竟,老话曾说,事急从权。
只是没曾想,宋卿池竟然同意了。
“阿娘,除了行囊,女儿还打算带几车粮食一同前往青州。”赵瑾棠略微思索,那双好看的眸子里泛起些涟漪来,认真补充道。
“这是何意?”
“青州水患,灾民众多,朝廷虽有赈灾粮,但日子久了,粮食定会短缺,女儿带些粮食前往,就算数量不多,在此时无异于是雪中送炭,青州府衙看在这几车粮食的份上,也会尽力替我们寻找阿兄的。”
赵瑾棠才说完,宋卿池便连连应声:“是这个理儿,窈窈说得对,为娘这就让人去办。”
赵瑾棠微微一笑,这才出声告退。她带着翠微离开花厅,身影很快消失在拐角处。
“夫人,你这……”元伯山在旁边站了半天,愣是没在母女俩中间插进半句话,见赵瑾棠离开,他才有了开口的机会,“此去青州,艰难万险,窈窈才多大,你……你怎么就同意了呀!”
宋卿池目光落在空无一人的院落里,有些出神,听见元伯山的话,她侧首,对上元伯山的视线,意味深长道:“主君,您忘了窈窈离开平州来上京时,我与您说过的话了吗?”
此话一出,元伯山骤然沉默,良久,他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由她去罢。”
——
赵瑾棠坐在马车里,她身边跟着的女婢也早就换了。
安排的隐卫不动神色的混入了身后的车队护卫队伍里,阿竹看着队伍里的几个陌生面孔,下意识将视线投向了守在马车旁的绪风。
二人遥遥对视,只见绪风微微点头,默认了几人的身份,阿竹亦是点头回应,一切心照不宣。
行至城门不远处时,赵瑾棠敲了敲马车壁。
绪风立刻迎了过来:“二娘子?”
“可有让墨澜将去青州的事告知于沈允执了?”赵瑾棠低声询问。
“二娘子放心,都办好了。”
……
玄武大街,镇北王府。
赤羽将元家车队离京的消息回禀,觑着自家郎君的神色,询问道:“郎君,可要着人备车?”
沈宴躺在摇椅上,脸上盖着卷宗,悠闲舒适极了,听见赤羽的话,他姿势未变,随口问道:“备车做什么?”
“当然是去青州啊,”赤羽回话,“您放心让元二娘子一个人去?”
沈宴终于动了动,他抬手将还在脸上的卷宗拿下,微微眯了下眼睛,适应光亮后,悠哉悠哉地开了口。
“赤羽,你觉得你家郎君我,顶着大理寺卿的名头,再拖着这副身子,能去帮什么忙?”
赤羽闻言,下意识的将视线落在沈宴身上,上下扫了眼,最后掠过他毫无血色的薄唇,轻轻“啊”了声,实诚道:“除了脑子,好像其他都不太行。”
况且自家郎君刚任大理寺卿,暗地里不知有多人在盯着他,若是被有心之人发现不对劲,利用他与元二娘子的关系做文章,虽不至于暴露元二娘子的真实身份,但难免会打草惊蛇。
沈宴:“……”倒也不必如此实诚。
他稍作停顿,语气仍旧散漫:“我一同前往,倘若发生不测,只会成为她的累赘,既如此还不如在京中,等她回来。”
沈宴说完,又将卷宗盖了回去,他没阖上双眸,眼前昏暗,眸中笑意敛了下去,低落情绪一晃而过。
只几秒,赤羽听见他吩咐道:“去趟暗堂,让赤峰领几个人,暗中随行,若她出了什么事,提头来见。”
“是,郎君,属下这就去!”
自我反思——这篇文真的很理想化,一切都是作者自割腿肉,自嗨
——
为啥消息不都直接用飞鸽传书,也不是十足十的安全,而且容易被半路截下,所以官方消息绝大部分认准传信兵【没有依据,全是作者我自己瞎编,纯粹自娱自乐,哈哈哈】
——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文真的很丑吗?没人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快点写啊,死脑子快动啊,第一棵树,要种完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7章 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