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殿下万福 > 第11章 谈话

殿下万福 第11章 谈话

作者:一朵见手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2 17:32:02 来源:文学城

第十一章谈话

翌日清晨,旭日初升。

屋外传来清脆的鸟鸣声,晨光透过窗缝落在帷幔上,闪着细碎的光点。

“绪……绪风,你大早上拿着刀站在廊下做什么?”翠微抬着热水,转过拐角就被绪风吓了一跳,皱着眉头质问。

绪风一言不发往旁边退了退,让了道。

“脾气真是古怪……”翠微嘴里小声嘟囔着,绕过他进了屋子。

她掀起帷幔,将它固定住,这才轻声唤道:“二娘子,该起了。”

赵瑾棠很快“嗯”了声,还未下床便又问起了方才的事,“绪风在外头?”

“嗯,抱着他的大刀,就站在门口,奴婢跟他说话都不理。”

“孩子心性,别跟他一般见识。”赵瑾棠笑笑,替绪风说了一句。

翠微听见这话,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调侃道:“二娘子说这话,倒是显得您已经多大了似的。”

赵瑾棠笑而不语,眼底却闪过痛楚。

如今年纪的确是没有多大,可若她没死,今年该是二十有五了。

收拾妥帖后,赵瑾棠出了屋子,门外空无一人,她稍稍抬眼,便瞅见了东侧厢房顶上一闪而过的黑影,露出温和的笑意来。

翠微不知道她在瞧什么,有些好奇:“二娘子在瞧什么,可是院子有什么不妥?”

“随便瞧瞧,”赵瑾棠收回视线,心中好笑,这么久了也不知道换个地方躲,“走罢。”

元则礼早早地就去大理寺上值去了,府里人又不多,显得更加清冷安静,赵瑾棠看了眼空荡荡的大院,心下有了主意。

“翠微,你去找方伯来,我有事吩咐。”

……

不多时,方伯便到了。

听见赵瑾棠的吩咐后,他连连应声,“之前老奴就跟郎君提过再买些伺候的人,可郎君二话不说就拒了,说用不上,如今既然是娘子的意思,郎君应当就不会拒绝了。”

赵瑾棠颔首,又不放心地叮嘱道:“去人市,牙行的身世背景说不得会有些麻烦。”

“老奴记下了,二娘子尽管放心。”

初入上京,布行要处理的事情也多,赵瑾棠叫人套了马车,打算先去铺子上看看情况,也可先打听一下上京如今的情况。

行至府门,她又改了主意,打算走着去铺子。

赵瑾棠原本想着让绪风共同前往,可转念一想,放弃了。

既然已经回京,便要做好万全之策,绪风对她的信任不多。

日子还长,她也相信绪风会很快想通的,不能操之过急。

没想到,消失了一个早上的绪风却忽然出现,安静跟在了她身侧。

赵瑾棠有些惊讶,却也没有多说,默许了他的行为。

走过长街,热闹繁华的景象出现在眼前,耳边是各种鲜活自在的动静,翠微对一切都很是新奇,赵瑾棠便递了银子给她,让她不必约束,好好逛逛。

赵瑾棠隔着帷帽,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脚底却如千斤重,每一步都是艰难。

除了侥幸死里逃生的人,谁会想象得到,这片繁华景象的背后,是无尽的仇恨和足已染红整个上京的鲜血。

赵瑾棠看似是漫无目的地走着,实际却是绕进了七弯八拐的小巷子里。

绪风跟在她身后,眼底的情绪从不解慢慢转变成了意外,再到震惊。

他看着赵瑾棠停在一户小院前,从怀里掏出了一个荷包,挂在了院门口。

从半掩着的木门里往里看,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婆婆坐在屋檐下,旁边的小桌上摆着针线筐,手中里拿着件衣服,正眯着眼睛仔细缝补。

“娘,您回屋歇歇罢,这衣服都补多少回了,就这样挺好的。”一位妇人抱着木盆从屋里出来,对着老婆婆开口劝道。

老婆婆摇摇头,很是执拗:“不行不行,过几日大郎就回来了,边关苦寒,我得多给他准备些衣服,让他带着去。”

赵瑾棠猛地转身,不等绪风反应,她便抬脚匆匆往巷子口走,不忍心再听下去。

院中的妇人似有所感,疾步走到门口,却发现空无一人,转身时,发现了门把上的荷包。

她一愣,又四处寻人。

却什么也没发现。

赵瑾棠转过巷子口,耳边传来欢快的笑声,扎着双平髻的小丫头撞入了她的怀里,被她伸手扶稳。

小丫头仰头看她,“咦”了一声,将手中的糖葫芦递了过去,“姐姐,你怎么哭了?是不是被我撞疼了?我把糖葫芦送给你,别哭好吗?”

赵瑾棠这才恍然,原来自己流泪了。

她笑笑,将糖葫芦推回去:“姐姐是被风沙迷了眼睛,你去玩儿罢。”

小丫头不放心地看了她好几眼,确定赵瑾棠没事后,这才追上了其他伙伴。

赵瑾棠站在原地,看着小孩子们快乐的背影消失在街角。

耳边,突然传来绪风的声音,被刻意压低后的嗓音更显得嘶哑刺耳,“如今百姓生活安居富足,你真的忍心打破这份平静?”

“我只知道,这份平静之下,掩埋着我七万北境军的冤魂。”赵瑾棠收回视线,眼底一片冰凉。

她回头,微微撩开帷帽,对上了绪风的视线,“我会说到做到的。”

话落,赵瑾棠又遥遥望着小院的方向,喃喃道:“不止是为了将士们,也为了无数个她们。”

——

元则礼放好卷宗,刚出了西阁,就遇上了才从宫里出来的李子衡,他抬手作揖,恭敬道:“李寺卿。”

“敬可还是如此客气,”李子衡只略略虚抬了下,又将双手负在身后,“你我既是同乡,又何必这般拘束。”

元则礼未应声,跟在李子衡身后往里走,又听他说,“听说令妹昨日入京了?”

“是,家中打算将绸缎庄的生意转至上京。”

李子衡“嗯”了一声,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叹道:“若不是令妹年岁小,咱们两家如今就该成姻亲了。”

听见这话,元则礼还以为李子衡又要替李家三郎提议亲的事情,没想到,他却被接下来的话惊到了。

李子衡进了内堂,示意元则礼坐下,这才继续说道:“家中本想着再替三郎争取一番,没曾想,月前我收到家书,我那不成器弟弟已经亡故了。”

元则礼将手中的茶杯放下,眼底的惊讶不似作假,“亡故,可是得了什么急症?”

“敬可啊敬可,你是在跟本官装糊涂吗?”李子衡的声音骤然冷了下去。

元则礼不明所以,反应却极快,他起身撩袍跪下,“下官不知何意,请大人明示。”

李子衡的声音从内堂传出来,带着十足的怒意,外头正忙的众人听见动静,面面相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毕竟,谁不知道元则礼是李子衡亲自举荐才入了大理寺,如今又得圣上赏识,成了新任寺直。

况且,李子衡平日里待人温和,多数时间都是笑意盈盈,除了审讯,哪里会有如此大发雷霆的时候。

“你可知三郎死前曾见过你妹妹?你又可知是何人揭发了他二人见面之事!”

元则礼跪在地上,眉头紧锁,不明白李子衡说这话的意思,家中也从未写信说过这件事。

“家中信件的确未跟下官谈及此事,还请大人告知事情来龙去脉,但下官敢用性命担保,舍妹绝对不会做出有违律例之事。”

李子衡并未说话,而是冷冷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元则礼,月前他收到家中信件,得知弟弟被人杀害时,恨不得将凶手立刻缉拿归案,好将其千刀万剐为弟弟报仇。

收到信件当日,他原本就想好好敲打元则礼,可最终还是按下了心中的怒意。

毕竟这件事还牵扯到了镇北王府。

只是没想到,他才安抚好妹妹的情绪,舅舅又写了信来,家中庶弟惨遭人谋害,尸首更是被悬挂在父亲的房间里。

可凶手到底是何人依旧是毫无头绪。

舅舅在信中虽说凶案与元家二娘子无关,又猜测是自己在朝中得罪了人,家中这才遭了报复。

李子衡自入朝之日起,便是为当今天子效力,树敌众多,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但他仍旧放不下心中的怀疑。

自家弟弟什么德行,李子衡比谁都清楚。

他很难不怀疑是元家二娘子对李子渊的行为不堪其扰后,寻人害了他。

只是,唯一让他想不通的事,这件事居然与沈宴也有些关系。

李子衡有时候在夜里辗转反侧,甚至是怀疑沈宴与元家二娘子合谋杀了自家弟弟。

可找不到证据,一切都是无稽之谈。

仅仅有的线索,只有一根平平无奇的枯木。

再者说,沈宴堂堂一个王府世子爷,又怎会与商贾之女扯上关系。

只是既然找不到凶手,试一试又何妨?

良久的沉默后,李子衡忽然开口,只道:“令妹与三郎见过面的事,正是被沈宴撞见的。”

元则礼一愣,下意识抬头:“大人……”

“罢了,斯人已逝,说再多又有何用,只是,”李子衡摆摆手,仿佛刚刚大发脾气的人不是他,又恢复了往日里的平和模样,“我希望你明白,自己是怎么入大理寺的,出去罢。”

一番话说的元则礼云里雾里,他稍加思索后,想明白了李子衡的意思,很快起身告退。

——

酉时正,日薄西山。

赵瑾棠刚回到府里,方伯就匆匆告知:“郎君在书房等着二娘子呢,看那样子,好像是出了什么事。”

她应下,将手中的东西递给翠微后,独身一人往书房走去。

赵瑾棠心里已经猜到了是什么事情。

“阿兄?”赵瑾棠站在书房门口,抬手轻敲。

“进来。”

赵瑾棠推门而入,看见坐在桌案后的元则礼后,她见了礼,这才问道:“不知阿兄寻我何事?”

看着赵瑾棠乖巧恬静的模样,元则礼很是确信,她不会杀人。

但有些事情也要问清楚,否则日后要是出了事,该如何补救?

想到这儿,元则礼便直接开门见山道:“李家三郎死了?”

赵瑾棠眨眨眼睛,心道果然是为了这件事,她点点头,“是,不仅是李家三郎,还有李家五郎,都死了。”

元则礼身体一顿,怪不得今日李子衡会那般生气,他看着赵瑾棠,问道:“陈正康可有为难与你?”

“不曾为难,”赵瑾棠摇摇头,如实相告,“不过就是问了些话而已,阿兄不必担心。”

说着,赵瑾棠便跪了下去,继续道:“是我不让爹娘告诉阿兄的,此事不过是意外,又何至于让阿兄在上京为我担惊受怕。”

“胡闹!”元则礼声音拔高,可看着跪在地上的赵瑾棠又有些不忍,他起身走过去,放缓语调,将人扶起来,“我是你阿兄,自然该护着你,这事既然与你无关,又有何惧?只是你记住,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元则礼想起李子衡最后那句话,又多问了句:“你可认得沈宴?”

“沈宴?阿兄是说镇北王府的小王爷吗?”赵瑾棠演得真真的,满脸疑惑,“数月前,曾在平州府衙见过一面,阿兄问这个做什么?”

元则礼心中了然,不再多问,他转身走到桌案前,将桌上的帖子递给赵瑾棠:“不说李家的事了,这是徐将军府送过来的帖子,他家中有个与你年纪一般大小的妹妹,前段时间刚从边关归京,徐将军与端妃娘娘怕她不适应,特意办了个赏花宴,若是无事,你也可去瞧瞧。”

“徐将军?哪位徐将军?”赵瑾棠心中有个呼之欲出的人名。

下一秒,那名字便与元则礼说的人名一同响起:“徐松石。”

尽管早有准备,但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时,赵瑾棠还是微微愣住了。

当年她奉旨下平州诛杀逆党时,徐松石等人被她留下护卫京都,想来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才有幸逃过赵桓的毒手。

只是,绪风既然活着,为何不去寻他?

只一瞬,赵瑾棠的脑海中便有了答案。

徐松石是自己最得力的副将之一,以赵桓的脾性,断不可能会留下如此大的威胁在身边,更别说会将徐二娘子接入宫中。

可如今这局面,也只有一个合理答案。

徐松石,是赵桓的人。

元则礼:我妹妹乖巧又听话,绝对绝对绝对,不!会!杀!人!(超级大声)

棠棠:窈窈是不会杀人,可我会啊~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杀一双

——

前期男主不常出现,主要是围绕女主,中后期男主戏份会多起来

这是一部我自认为的大女主爽文,但是发展慢,女主事业线和复仇线共同进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谈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