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之时,城门大开,臣工们自各自的府门出来。
个个神色凝重。
按规矩上得朝来,那御座之上空空荡荡,只德全公公红肿着双眼立在一旁。
御案之上摆放了几封圣旨。
德全公公一一将圣旨颁了下去,待听见贬太子为庶人,着皇后代理朝政后,大臣齐齐跪下三呼万岁。
有那机灵点的臣工从大公主总领大兴兵马之事时便已猜到这天下估计要换了。
后来京城戒严,五城司兵马调动频繁,张相又紧闭大门。
直至西郊大营来了众多西南驻军,那领军之将为贺庆武。
朝中大员皆以为这天下要归于大公主。
待到上朝乃是皇后代政,大公主领兵前往大同府御敌。
张相趟在楠木床上,紧闭双眼,只轻轻叹息一声。
徐皇后主持朝政,又为着奉帝丧仪,着礼部纷发丧告。
又安排后宫诸事。
徐皇后虽诸事缠身,待李禅拜大司马那日,依然抽出一日时间,亲至黄金台,为李禅主持封拜事宜。
徐皇后一直心痛李禅及笄宴上被奉帝及林贵妃下了脸面。
时辰未到,徐皇后的仪仗便摆在了黄金台。
京中宗亲、朝中重臣皆是一身官服,肃穆立于皇后仪仗之后。
太子已被贬为庶人,但林贵妃依然是后妃,此次徐皇后特意叫德全去请了林贵妃观礼。
林贵妃原想称病躲过去,德全公公只对着林贵妃道了一句:“贵妃娘娘便是咽不下太子被贬这口气,也得要想想五殿下及六公主。”
林贵妃咬着唇,瞪大的眼睛滴落些许清泪,想着自己的二儿子及小女儿,到底生生的接下了旨意:“臣妾必定准时前往观礼。”
德全公公回转之时,林贵妃颓然的倒地痛哭失声。
德全听着林贵妃那凄楚的哭声,一甩拂尘,眼里全是漠然。
待到吉时,李禅头戴凤翅冠,身着黄金甲胄,腰间悬挂一柄飞凤刀。
李禅生得端庄大气,一身武将装扮端的是英气勃发。
徐皇后见李禅背光而来的身影,恍惚间似见到了年轻时的自己,骑着乌骓马奔踏而来。
甲胄森然,刀兵凌冽,黄金台下分列着文臣武将,徐皇后站立中央,朝李禅伸出了手。
李禅扶着徐皇后登上黄金台,由徐皇后代表天子赐下大司马印,昭告天下。
台下众人跪拜在地,林贵妃也深深跪伏其中,控制不住的颤抖着身躯,似冬日里无枝可依的小鸟,徒劳的抖动着身体妄图获取一丝温暖。
徐皇后本就是将门出身,待李禅领兵出征后,便利落的处置了奉帝留下的一堆烂摊子。
重臣世家安静如鸡,谁都知道兵权掌在大公主手中,这时候谁有那天大的胆子妄图去得罪太后。
待到肃清了朝廷,大臣们还在猜测徐皇后是想亲自掌权政事,还是留待大公主班师回朝后封女皇。
这日早朝,徐皇后端坐在龙椅边上的凤座上,让德全宣读了封恭王为太子的懿旨。
恭王是奉帝的三儿子,其生母是一个小小的才人,因体弱早早的去了。
留下恭王一子。
当年徐皇后见恭王被废太子欺凌,一时心软,将恭王带到了坤宁宫中的一个偏殿教养。
若非徐皇后照看,那瘦弱的男童或早就被废太子按于水中溺亡。
待得今日徐皇后的懿旨提起恭王,列位大臣才想起奉帝这个三儿子。
奉帝膝下子嗣不丰,徐皇后只得一女,林贵妃二子一女,除了张才人一子外,其余妃嫔并无子嗣。
林贵妃谋反已被安排去寺庙抄写佛经赎罪,连带其所生的五殿下也无缘于龙椅。
六公主正是娇憨可爱的年纪,不谙世事,徐皇后仁慈特将公主留给舒妃照料,免得公主跟去寺庙受苦。
舒妃膝下空虚,对徐皇后的安排千恩万谢,日日带着公主在自己殿内游戏。
五殿下已知世事,自愿陪着林贵妃前往寺庙,徐皇后恩准了。
恭王人如其名号般,待徐皇后恭顺非常。
徐皇后选了他做太子,又觉得恭这一字不符合她对一国太子的期望,便赐字端。
端太子便是日后的仁宗皇帝光武帝是也。
张相在病床上得闻徐皇后封了三殿下为太子,轻轻叹了口气闭上了眼睛。
徐皇后这胸怀无愧一国之母,便是那大公主封禅登基也使得的,偏偏这母女俩捧了三殿下。
罢了罢了,老臣这一生,无愧□□陛下了。
奉帝国丧未过,张相在深夜病逝。
徐皇后代为赐号文忠,以示哀荣。
战局随着李禅出征开始扭转,陆续开始传来捷报。
朝中动荡的人心才真正安稳下来。
按制若无先皇龙驭宾天,这年也该开恩科了。
朝臣观察徐皇后确无摄政之意,只一心一意教导太子,便上奏太子既然已开始观政,便该开恩科取士。
徐皇后与李端商议后便定在来年三月开春闱,春闱遴选后九月便开殿试。
是夜,李端回到东宫,东宫内灯火透亮,只是一改废太子奢靡的装扮。
殿内空旷如紫薇殿般。
东宫掌事太监朝恩公公迎了上来,接过李端手上拿的盒子。
“太子殿下是想传膳还是先沐浴?”
李端进到正殿坐下,端起茶杯饮下一杯清茶。
“先沐浴罢,稍后去母后宫内用。”
朝恩转过身去安排,还未出殿内大门就被太子唤住:“去把孤雕的木雕拿过来装好,一会儿带去坤宁宫。”
今儿是徐皇后的生辰,因着徐皇后要为奉帝服国丧,且李禅又出征在外。
是矣,徐皇后并不准备置办席面庆生。
李端一直惦记着徐皇后的生辰,前几日便开始雕木雕,预备送于徐皇后。
待到春闱后,遴选出了一批士子,待吏部将遴选名单呈上来时李端执朱批准了。
放榜天下是为举人。
那琅琊王氏不亏是百年世家,王博雅的弟弟王仲雅已是连中两元,只待蟾宫折桂便是三元及第。
此次陪同王仲雅来京应试的乃是王家本家家主王之山,乃王氏双壁的嫡亲父亲。
随王之山一起入京的还有王博雅的三弟王俊雅、四弟王贤雅及五妹王小雅。
王家在京城有自己的宅子,在御前大街上一座四进大宅院,院子内人声鼎沸,都在庆贺王二公子高中举人。
有那书生住的是客栈,待放红榜的官差来报喜后也是呼朋唤友的置备上一座席面,宴请亲朋好友。
热闹的大街上起此彼伏的鞭炮声。
待穿过大街进入小巷后,一家偏僻的小客栈,也来了两名送喜的官差。
俩人看着这破烂的店面心里估摸着这位举人老爷约莫也是个穷的,住得如此寒酸。
俩人该办的差事还得办,喜锣一敲,高声唱贺道:“恭喜芙蓉城刘老爷中得举人。”
这官差唱贺到第二遍时,自客栈的后院行来一青衫书生。
书生清瘦,只一双黑瞳生得极为出彩,若那月夜繁星,待这书生上前便见这书生剑眉星目,端的是一副好相貌。
书生客气与官差见了礼,虽然身处落魄客栈,却也是不卑不亢,礼节周到。
送喜官差原只当自己要白跑一趟,待到接过书生递上来的碎银时,更是笑得见眉不见眼。
说了一堆吉祥话后便退了出去。
这客栈老板未曾想自己这小店还能出一位举人老爷,喜不自胜,要为书生张罗席面。
书生孤生一人,连一个书童也没有,这客栈老板一直对他多有照顾,便不推辞,当晚与老板痛饮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