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第一步给秦皇汉武互换儿子 > 第11章 卫青和狄青互换(三)

卫青正在阅读关于李广的诗词,看着看着觉得不太对。

你看这句啊,长安飞将出祁连,你确定是写老李广的。

帮他找书的那个穷秀才:“啊对对对,就是写李将军的。毕竟李将军可是飞将。”

卫青万般不解,他继续往下读,又指着下一句:“这里写飞将是一个白马金羁少年侠客。”

那秀才:“这个吗,李将军年轻时候的风采。”

卫青又指着下一句:“那你告诉我下一句里面屯右地,驱逐左贤王,金人祭天,也是说的李广?”

那秀才:“肯定是啊,这首诗可是一位著名的文人写的,那还能错了吗。”

卫青难得恼怒了:“你告诉我打河西,驱逐左贤王,得金人的是李广?”这明明是外甥霍去病的功绩。

那秀才:“不是吗,如果不是那就肯定是虚写,你个贼配军不懂写诗作词的艺术手法,这叫做虚写。”

卫青:“所以这首诗里面李飞将是实写,其他所有功绩,你都以为是他的,被我揭破了都不是,你就告诉我这是一种叫做虚写的手法!”

那秀才:“贼配军不懂这样的高雅艺术。”

卫青劈手扔下书本,很多年来难得如此生气,要是陛下在这里估计要大惊小怪谁把他气成这样。

卫青觉得就算是诗歌里面写自己的战果被配给了老李广,他都不会这么生气,可是现在很明显是外甥霍去病的功劳被这些人抢走配给老李了。这怎么可能不生气。

他继续翻这首诗,然后发现还不止一处呢,诗人成规模的在故事中用霍去病的战绩来描写飞将军,弄得不明真相的人没读过历史书的,只是看这诗歌,就觉得李广真强。

而且文人的狡辩太厉害了,你给他上史料,他就告诉你这只是一种叫做虚写的方法,你个贼配军不懂。这怎么能忍呢!

老李广怎么会这么受欢迎呢。

很快卫青得到了答案,他现在坐在一家酒馆里,正在跟一个年轻的书生聊天,说起了这首诗。

这位书生:“兄台原来发现这个问题了,兄台您看这首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卫青低头看诗,那个书生还在滔滔不绝:“我小时候读的时候,就觉得李将军多么厉害啊,竟然能守在龙城,从此胡马再也不能南下阴山,这是多么强大的将军啊。”

卫青从诗歌中抬起头,看着书生。

书生继续说:“可是长大后我一看历史,发现李广这辈子没去过龙城。”

卫青沉默地看着书生。

书生:“我就想,这多年感情白费了,再仔细阅读了一下老李广的传记,然后看了看卫将军膘骑列传,不得不说,感情真的付与流水了。”

卫青:卫将军膘骑列传,我倒要看看。这时候书生拿出一本书来:“这就是我新编的诗集,我将但使龙城飞将在改成了但使卢城飞将在,李广当年守卫的右北平,在唐朝叫做卢龙城。”

卫青看看诗集,又看看书生:“何必多此一举呢,卢龙也是龙呢。”

王安石:“不一样,毕竟西汉真的有龙城呢,也真的有去过龙城的将军,收复阴山的将军。”

卫青有些明白了,他说:“真是何苦呢,为了在诗中安排一些用意,大家也不容易啊。”

书生指了指北方,点头:“兄台真是和我想的一样。”

李将军是陇西李家的,是唐皇的祖上,但是卫青和霍去病则是外戚,我朝已经出现女主临朝的现象了,我辈士大夫正应该从舆论上防治再出现太后称制,因此,必须赞美李将军,卫霍最好不能提,甚至拿来贬低,比如这首诗。

卫青发现自己和霍去病频繁被用来形容唐朝的杨国忠,带来安史之乱那个国舅。霍去病更惨,一提到纨绔,那就是他的事儿了。

卫青:……

他瞅着书生,书生眼中充满了我辈读书人正应该用这些隐晦的修辞来维护伦理纲常,这是我们神圣的义务。

卫青: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吗,在一些诗歌琐碎的地方寄托来寄托去,把这当成文人和政治的最重要的部分。

可是,你们有人还记得,你们头顶上有一个虎视眈眈的辽国呢。

你们能靠着删改诗歌,利用虚写的修辞手法进行道德比喻,收回燕云吗?

汉朝,狄青坐在甘泉宫里,面对一大群巫师。

汉武帝和平阳公主作为从小看着卫青长大的人,这是第一眼就看出他不对劲儿。

幸好对方很迷信,以为他中邪了,现在巫师们轮番登场给他驱邪。

狄青瞅了一眼担忧地坐在他身边的汉武帝,没敢说自己换人了,他怕说了之后汉武帝会暴跳如雷,对他施加精神上的各种折磨,他之好愣在那里,表示自己失忆了。

汉武帝和平阳公主大惊失色,开始给他找医生。

狄青:真正的卫青到哪了,不会到我那里了吧,天啊,他能适应吗。

卫青适应不了,卫青很生气,卫青气的后背疼起来,原来背疮又发作了。

他皱着眉毛,看得对面的书生都惊恐起来:“兄台,可是不舒服。”

卫青闪开,这个书生不错,好歹读了历史,看上去是个做事儿的人,就是身上的味儿太冲,他到底多久没洗澡了。

这辈子不喜欢洗澡,导致生了虱子的王安石担忧地看着他:“兄台,小弟介甫,是庆历年间的进士,从扬州通判任上归来,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王安石就这样邂逅了神秘的青先生,这位先生长相俊美,举止温文,就是有一点很奇怪,他这会儿不知怎么的,一定要想个办法,替霍去病正名。

王安石搞不懂青先生为什么如此执着。

出门前用了一些粉把刺青给遮住的卫青,拉着王安石开始寻找一个办法,让那些读了诗歌没读历史的知道,那些事情是霍去病做的!!!

他很快就到了勾栏瓦舍,因为听说想要传出什么消息,这里是最快捷的。

一进去,卫青这个汉朝人就惊呆了。

怎么会这么热闹,宋朝人你们到底发明了多少娱乐活动啊!卫青看着勾栏里头唱曲子的,演杂技的,说书的滔滔不绝,下面的看官磕着瓜子叫好,这个宋朝如此精通休闲娱乐呀。

而且一千年后,休闲娱乐的方式竟然变得这么多,当年他们也就看看杂技和魔术,听听歌舞,现在竟然有说书这种迷人的艺术。

卫青已经坐下来开始听杨家将了。王安石也陪着他坐下,作为一个不喜欢进行娱乐的老古板,王安石觉得自己舍命陪君子。

卫青倒是觉得自己很多年没有遇到味道这么大的人了,他们汉朝人好歹知道衣服熏香。

两人看向说书先生,正在绘声绘色将杨六郎如何镇守边疆和他的妻子柴郡主的爱情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很快说道杨六郎和柴郡主生下一个麟儿,取名为杨宗保,招了穆柯寨的女将为夫人,大破天门阵,沙场生龙凤胎,其中女孩名叫杨金花,十八年后回到汴京。

说书先生:“杨金花夺取帅印,可是潘仁美父子竟然又要阻挠。”

下面有人起哄:“你这说的,都到孙女那一辈了,潘仁美父子不是当年已经被杨六郎杀了吗?”

说书先生:“不要起哄,你们不想听杀奸臣?”

下面的人摇头,他们最喜欢听杀奸臣。

可是,杀来杀去只有潘仁美父子,他们听烦了。

卫青听笑了:原来都是胡编乱造啊。

这时候王安石拉了一下他:“青先生,你看那家伙,那是御史家的,绝对是搞事情。”

卫青:在这里能搞什么事情。

那个幕僚也看到了卫青,一紧张,狄青怎么在这里,他都被弹劾了,还有心情听戏。再一看不是狄青,首先脸上没有刺青,其次那人坐在拥挤的地方。

鉴于宋朝乌纱帽的形制,当了官的人都习惯性在两边留出距离,不会在拥挤的人群中。

因此,他看错了这不是狄青。

幕僚也是和狄青不熟,当场判断就是长得像,他就不再理会,而是悄悄交给老板一卷书信。

卫青和王安石:到底要干嘛?

很快说书先生就宣布了:各位,既然大家看腻了潘仁美父子,我们今天换一个新奸臣。

大家欢声雷动。

说书先生拿起新本子:“却说,杨金花此举,入了另一个奸臣的眼,这个奸臣就是狄青。”

卫青:???

“狄青父子看着杨金花竟然夺去了帅印,顿时觉定迫害杨家的后辈。”

卫青:你再说一遍???

“那狄青是谁,竟然是八贤王继妃狄娘娘的侄子,也是个外戚,还是个继妃的侄子。一看就是潘仁美第二。”

卫青:???

“狄青父子就定下计谋,决定害死杨家的小辈。”

茶馆里众人义愤填膺,开始讨论新的奸臣父子。这就是狄青父子,果然是一家子奸臣,看看他们要害了杨家将。

卫青:“等下,我记得这个杨金花夺帅印,原本就是平叛甫志高。朝廷设置比赛,也是因为缺乏帅才去平叛这个叛乱呀。现在你在说书的时候告诉我杨金花即将会去找她母亲穆桂英,然后挂帅平叛,这叫做穆桂英挂帅,狄青父子试图阻挠当了奸臣。

可是我的记忆明明告诉我,这场叛乱刚结束呀,是狄青亲自去平叛的啊!他刚得胜回朝啊!你们将一个平息叛乱的将军变成奸臣,然后捧不存在的杨家将小辈杨文广,这又是为了什么。

王安石:和诋毁卫青霍去病一样,我们不允许朝中有武将呀,青先生,这是身为士大夫的神圣的报国之心。

青先生,你还好吗。

卫青:很好

你们做这些的时候,还记得燕云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