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帝君传 > 第87章 第 87 章

帝君传 第87章 第 87 章

作者:什么也不想说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11 17:45:19 来源:文学城

自然是钟青之事。

陶夭是贵客,满座宾客里没有地位比他高的,可他毕竟不是女儿,众贵妇对着他实在是有些尴尬,只能有一句没一句的捧着。好在吴夫人心里有事,着吴照月照顾女客们去院中游玩,自己将陶夭请到院中一小亭。

亭子在湖心,四周安静,隐约能看到众人游乐。亭子中已等着一妇人,见到陶夭连忙起身行礼。吴夫人介绍道:“这位是工部高侍郎的夫人,高侍郎乃老爷爱徒,我们两家时有往来,高夫人早闻王君雅名,想要拜见苦于无门,今日恰好王君来府上做客,夫人,你可要好好珍惜啊。”

高夫人连忙称是。之后吴夫人借口安排茶点离开,侍女们都候在亭外,亭中只余陶夭与高夫人二人。

陶夭心中了然,却也没先说话,高夫人开口道:“妾身闻王君之名久矣,一直无缘得见,今日见了,果然如神仙下凡一般,貌美祥和,定也是心善之人。”

陶夭笑道:“高夫人有何话不妨直说。”

高夫人笑容一僵,换了一脸哀戚之色:“想来王君也听闻了我儿之事。我儿虽不成器,却也是孝顺父母、尊爱长辈,却因一风尘女子被人打死!杀人偿命,王君虽未生育,府上却也有女儿,王君想必也能体谅为人父母之辛苦!孩子被人无缘无故白白打死,身为父母,是否应为他讨一个公道!”

陶夭只看着高夫人,没有接话。

高夫人只得继续道:“好在天理昭昭,衙门判了杀人者斩刑,只待陛下御批。这本是理所应当,可妾身听闻,王爷对此案颇感兴趣,似有它意?”

陶夭这才问:“不知高夫人从何处得知此事?”

高夫人道:“王爷又是查案卷又是审犯人,大家如何能不知道呢?王爷向来恭肃正直,可坏人奸诈,王爷毕竟年轻,难保被人骗了去,王君还是要从旁劝着些才好。”

“知子莫若母,令郎是何人物,高夫人应心中有数才对。”

高夫人沉了脸:“恕妾身愚钝,不知吾儿如何得罪了王君,让王君对他生出许多误会。”

陶夭不知高夫人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只是为人父母痛失爱子心里必定难过,便说:“逝者已矣,夫人您新历丧子之痛,我也不愿再提及您的伤心事,只盼您能早日走出阴霾。”

高夫人瞧陶夭要走,快走两步挡住陶夭:“王君既然想安抚妾身痛处,就请王君向王爷谏言,早日处决凶徒!”

陶夭无奈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王爷会查清楚,到时自然会有交代。”

“王君!”高夫人也顾不得上下之别,怒道,“您是打定主意要包庇杀害我儿的凶手了吗!”

这些日子陶夭见识的多了,胆子但不似以前那般小,面对高夫人毫无惧色:“包庇?且不说此事非我所能决定,高夫人怎的认为我就要包庇呢?或者高夫人根本知道其中就理、只是佯装不知?”

“那贱人不过是一个歌姬!是她自寻死路,又关我儿何事!”

“既是如此,那为何案卷上写明歌姬为钟青所害?是盘龙府府衙大人昏了头、三司昏了头,连此番案情都查不明白?”

“不过是一个贱奴,她怎么死的有什么重要,我儿子无辜被打死,这才重要!”

陶夭叹了口气:“高夫人,开始时您便与我说,生儿育女、教养不易,您的儿子如此,别人的儿女难道就不如此吗?您说妙曲之死与令郎无关,可大庭广众辱人至此,哪个女儿家受得住?哪个女儿家不得羞愤欲死?猫狗也有廉耻之心,何况是活生生的人呢?”

“我儿子也是活生生的人啊,他是活生生被人打死的啊!”高夫人浑身颤抖,双手扶住胸口,脊背佝偻,双眼滚下两行热泪,“王君,妾身知道您慈悲,您将猫猫狗狗都当人看,您是菩萨在世!可您难道能强求所有人都如此吗?我儿无意踩死只猫儿,他也当赔命吗!”

陶夭瞧高夫人着实可怜,心中也很是不忍:“令郎自然不该死,但杀人者的罪律法自有定论,您要一个公道,王爷定会还您一个公道,可您非要钟青偿命、不惜篡改事实构陷于他,那也是律法不容。”

“为了一个籍籍无名的书生,肃王就要把三司都拉下马吗!”

陶夭正色道:“夫人,不止您儿子需要公道,别人的儿子、女儿也需要公道。若夫人当真无愧于心,也不必来此;若夫人心中有愧,王爷自会替您消除,您就静心吧。”

高夫人怨恨道:“好,好!希望有朝一日,王君的儿子遇上这样的事,王君也能如此公道!”

“若今后府上有人做出此事,那王爷第一个不饶他!”

陶夭与高夫人不欢而散,李璧这边也困难重重。想要翻案自然要有证据,虽有钟青的供词与听音的证言,但其他证言都说妙曲是被钟青推下楼的、高阳礼见义勇为才被打死。事情过去许久,物证寥寥,李璧只好从长计议。

回到府中,还没来得及喝杯茶喘口气,又报三位门客求见,李璧只得又来到书房。

“不知几位先生有何事?”

张真抢先说道:“听说王爷要为一书生翻案?”

李璧有些讶异:“这事传的这么快?是王君告诉先生的吗?”

陈耳道:“学生有一同窗,在盘龙府谋生,今日他来寻学生,有意无意打探此事,学生一问之下才知道他是受了上司所托,想请王爷不要追究此事。听闻今日王君也被吴太师家请了去,吴太师与高大人有师徒情分,请王君过去只怕也是为了此事。”

余潜渊满不在乎:“知道就知道了,那姓钟的书生本也不该死,他们要问心无愧,还怕王爷追究吗?”

张真懒得搭理余潜渊,向李璧道:“若此案还在盘龙府,王爷要他们秉公处理自然没有问题,可如今这案子都过了三司、就差陛下一支御笔,王爷再去追究,实在有些难办啊!何况这案子老夫也听了一耳朵,书生打死高家公子是事实,被拉去抵命,也没冤枉了他。”

李璧道:“先生此言差矣。钟青与高阳礼并无旧怨,打死高阳礼是误伤人命,并非有意谋害,本就不该死,何况他还有功名在身;父皇于百姓向来慎杀,这事原原本本呈至御前,父皇多半不会同意,高家与盘龙府也清楚,所以才将妙曲之死推在了钟青身上,说高阳礼是为了救人才被打死。三司本有监察之责,却草草结案,这岂非草菅人命?”

陈耳劝谏:“正因牵连众多才更需谨慎行事。王爷您初初上任就追究三司之过,大理寺还是您之前监理的地方,到时岂非难辞其咎?这是小事,可您当真将此事闹起来,严苛之名可就,可就跑不掉了。”

李璧闭了下双目:“孤是都御史,肩负察查百官之责,本就该明察秋毫,若不对官员严苛,百姓又如何能得宽待?”

张真痛道:“恕老夫斗胆直言,王爷,您胸有大志,我等心中清楚,可您这是要当孤臣啊!刚而易折,您要为朝廷、为百姓荡清寰宇,您自己要背负多少怨恨?商鞅强秦,车裂而死,晁错削藩,腰斩于市,古往今来,做皇帝手中那把刀的,哪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您有贤王之才,何必去做那孤直之事?”

在余潜渊等人看来,这不过就是一桩小案,可张真、陈耳知道,李璧一旦将此事追究起来,朝中风评一定,他便再难回头了。

李璧攥紧座椅扶手,许久才道:“孤本想弄清事实,私下找到高侍郎,再召三司来见,要他们自己改过,日后不再犯便是。”

陈耳道:“此计可行啊,真要翻案,这便是最好的方法!三司要感激王爷为他们遮掩,那书生也不必白受斩刑!”

李璧又道:“昨日孤去见了钟青,此人颇有才华,还写了本‘安辽策’,孤大喜之下将此书呈给父皇,希望父皇看重此子才华赦免于他……”

张真忙道:“可也,可也,陛下谕旨,此案便不必追究对错,就此尘封,高侍郎就算有怨,也怪不到王爷头上!”

“可父皇说,他需要一柄利剑,剜去朝中脓疮。此事就让孤去办,以此立威。”

张真陈耳都沉默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