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帝君传 > 第64章 第 64 章

帝君传 第64章 第 64 章

作者:什么也不想说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11 17:45:19 来源:文学城

幼篁办事牢靠,不过几日便将礼物弄了来,装在三个异域风情的琉璃匣子里,都是些摆件、玩具,玲珑技巧,别有意趣。陶夭遣侍卫将一匣子送去商太医家中,又在李璧的指点下去大佛寺请了盒素点心,并剩余两个匣子一起提到宫中。

娴妃见了陶夭很是热络,欢喜地收了点心,着人去喊李玥,瞧着陶夭的肚子问:“最近……可有动静了?”

陶夭垂下晚摇了摇头。

娴妃笑容淡了些:“也是为娘的着急了,不过都说双儿好生养,看来也不能一概而论。王爷疼爱你你就多劝劝他,子嗣乃大计,别天天忙着闲事!”

陶夭很是窘迫,也不答应,娴妃见状还要教训,幸而李玥赶到。李玥虽是娴妃亲生女儿,但二人性子相差极大,娴妃虽疼她却也有点怕她,见她来了,也不好再拉着陶夭问子嗣事,只能瞪了陶夭一眼,要他自己领会。

李玥正开开心心地抱着匣子赏玩,还做主开了李璜的匣子,拿着这些玩意儿爱不释手:“王娣回去后璜儿就念念不忘的,还想去王府玩儿,但他课业多,又怕麻烦,就没成行。我本也可惜不能时常见王娣,难得你还把我们记在心里!这些东西我很喜欢,多谢多谢!”

陶夭道:“王爷忙于公务,我整日一个人在府上,弟弟想来就来,只不要嫌我无聊就好。”

娴妃对番邦玩意并不感兴趣:“璜儿要去玥儿必然也要跟着,他们到了你府上一定会要求出去玩。他们俩人又疯又野,你可管不住,还是让他们就在宫里安生待着吧!”

李玥不满地瞧了娴妃一眼。娴妃当做没看到,对陶夭说:“过几天就是腊八,命妇们都要来宫里觐见,今年皇后特嘱咐她们将自己年纪合适的女儿也带来,让我们也见一见……”

李玥怪道:“见她们做什么,难道又要选秀?”

“七皇子明年就成年了,要出宫立府,陛下的意思,趁年前为他选一位正妃,待万寿节封王、赐婚一并办了,也算好事成双。而且你弟弟年纪也不小了,虽说成婚还早了些,但也该寻摸了,不然好的都被别人给挑去了。”

李玥翻了翻眼珠:“璜儿还小呢,着什么急啊,你就是给他找了他也不会同意的。”

娴妃不以为然:“本宫看上的自然是好的,他怎么会不同意!到时候命妇们都在,你也打扮打扮,端庄些,给人家留个好印象,日后好说亲,别整日没个样子!”

李玥满不在乎:“我反正无所谓,母妃非要把我嫁出去也挺好,到时候我待在公主府,想去哪就去哪,不准驸马进我的房门,让他当个活鳏夫!”

娴妃扶住胸口,指着李玥怒道:“你!”

李玥拉着陶夭起身:“我不想惹母妃生气,也不敢打搅母妃清修,我和王娣去殿里说些小话,先告退了!”说罢转身就要走。陶夭不敢如李玥一般冲撞娴妃,无措地站在原地,娴妃气的说不出话,倒是身边的大宫女边为娴妃顺气边对陶夭道:“娘娘要休息一下,王君跟着公主去吧,公主小孩脾性,还请王君去劝劝她。”

陶夭点点头,随李玥一并离开。回到自己殿内,李玥仍然气闷,陶夭不解:“玥儿妹妹身为女子,终有一日要出阁,妹妹为何如此抵触、还因此与娘娘争执呢?”

李玥甩开长袖坐了下来:“我就是不服,为何女儿只能相夫教子!我也并非不愿嫁人,可总要有英雄人物让我看得上眼才能嫁吧?母妃她虽居于宫中争斗无常,可她的夫君却是父皇一般英伟的人,我虽憾父皇不能爱宠于母妃,但那也是她自己不争气,她此生得夫如此已是无憾了!”

陶夭无奈笑道:“陛下乃真龙天子,自然英武非常,玥儿妹妹要寻个一样的,只怕不容易……不过天下男儿众矣,只要心怀天下、躬身为民便是值得敬佩的英雄了!”

李玥捂着嘴笑道:“王娣说的是皇兄吧?皇兄却是算得上良配,可别说他已有你了,就是没有,我也不能嫁给他啊!”

陶夭被李玥这番话弄红了脸:“你浑说什么呢,难怪娘娘同你生气……”

李玥努起了嘴:“反正我眼光高,母妃看上的人我是看不上的,二娣,你回去跟二哥说说,让他帮帮我,可别让我嫁给那些不三不四的人!”

陶夭有些无奈:“你是王爷的亲妹妹,你的婚事王爷怎会不放在心上?不过是觉得你还小,所以还没考虑呢。这些日子王爷忙得很……要不娘娘那边你且应付着,别让她生气,待万寿节后王爷抽出空来再说。”

李玥点了点头:“哥哥公事为重,只有哥哥得力,咱们才能硬得起腰板。唉,自古红颜多英雄少,与其嫁个草包,不如青灯伴老。只叹我一身壮志本领无处腾挪。”

陶夭也不住叹息。女儿壮志何处问?男儿枕边老,庭院深处昏。佛曰众生平等,平等又在何处?

腊八转瞬即至。近来城中多见流民,天又渐寒,听闻竟有饿死、冻死之事,幸得佛道宽仁,多有收纳,神府君庙也庇护了数百流民。陶夭本欲前去看望,可他向来不善言辞,瞧着众生苦相心中悲戚,却也不敢上前细问,只要往寺里多捐些银子,岂料被方丈拒绝。

“善行如水流,涓涓细少,绵绵长远。如今新春正近,各家捐献颇多,庙内供养众人并无困难,不敢再求王君施行。”

陶夭不解:“恕我愚钝,善款多些难道不好吗?我看寺中三餐多粥少菜,多些银钱让各位师父、众多流民改善一下吃食也好啊。”

方丈道:“王君心慈,神佛有明,自会记得王君善念。只是行善也有道法,我辈茹素乃为苦修,就是银钱再多也是清粥苦菜,并无其他;庙内众居士既来我山门,能饱一日三餐、有所暂栖便是佛门慈悲,若以庙门供养、无事而饱食,倦之、怠之,岂非佛门罪过?”

陶夭似有所悟,朝方丈拜谢,点了两盏长明灯,想着等年后佛门清净时再来添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