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帝君传 > 第233章 第 233 章

帝君传 第233章 第 233 章

作者:什么也不想说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11 17:45:19 来源:文学城

幼筠松了一口气,并非他贪慕权贵,实在是身不由己。当初他愿意将自家小君引荐给李璧,所图就是李璧君子品性,无论有情与否定会好好对待自家阿娣。当时太子稳坐东宫,又有陛下爱护扶持,诸皇子兄友弟恭各个出彩,怎么看都无权斗之忧稳坐富贵,小夭能嫁给李璧,简直就是万幸。

谁能想到呢,这二皇子并非恭顺温和,反而壮怀激烈,一路走来冒冒失失跌跌撞撞,将他吓得要死。且不说李璧是他娣婿,李璧的所做作为也确实让人敬佩,所以他屡次相帮,希望这二殿下和小夭能平平安安,哪怕他们被放逐辽东,他也时常关心询问,还曾借机向皇帝求情,当时皇帝反应平平,倒是自己祖父知道了严厉呵斥,细数其中厉害,他才知此中危险,便也不再多想,只求他们夫君二人能在辽东韬光养晦,胸怀抱负等待新皇继位后再说不迟。

哪知世事难料,太子竟突然病逝,东宫位悬,朝中就要迎来一场血雨腥风!李璧本就非无能之人,如此时候就算他想急流勇退别人未必肯放他一马,而这些年早就同李璧牢牢捆在一起的陶家更是在劫难逃!夺嫡之争,走错一步都是万劫不复,争夺也好旁观也好只有李璧足够坚定,他们才能有一线生机!还好,李璧总没教他失望!

幼筠看向幼篁,朝他点点头,幼篁向前一步,对李璧道:“既是如此,殿下,小弟这里有件事还想向您讨个主意。这事您可能也有所耳闻。”

李璧有些好奇:“何事?”

幼篁道:“从外夷回来我才知家里发生了这么多事,祖父身子也大不如前,我不敢再任性放肆,老老实实参加科考,如今在鸿胪寺供职。前几日我们收到了尼飒国的国书,尼飒国王子将来盘龙朝见陛下。”

李璧了然。尼飒国是一小国,在本朝西北,紧邻拉什。拉什跟辽东诸将可谓宿敌了,纠缠多年,后阿尔带兵回国争夺皇位,他们趁机夺回失地不说还咬下拉什一块肉来,可谓一雪前耻。虽是如此,拉什仍不可小觑,这么多年他们也一直密切关注拉什动向。阿尔继位后党同伐异,提高拉什国内农奴地位、削弱贵族势力,同时模仿辽东驻军加强军队管理和军事训练,不过两年整个拉什都焕然一新。他本就野心勃勃,磨亮了利爪,自然要开疆扩土侵夺他人,尼飒国就是被他盯住的猎物。

李璧来盘龙前就听说拉什已陈兵西北,宋原还担心他故技重施又来犯我河山,现在看来,果然是对尼飒动手了。尼飒国王子前来朝见是假,求援才是真。

李璧道:“我朝大国风范,小国来朝绝无拒绝之理,定要好好欢迎才是。至于之后他有所求,那也有父皇思虑、朝臣参详,幼篁倒不必忧心。”

幼篁道:“虽是如此,但事关拉什,殿下在辽东多年对拉什比朝臣要熟悉得多,大哥和我商议,是否要籍此推您出来,也好让您入朝参事。”

一听拉什,陶夭下意识皱起眉:“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又要跟拉什打仗了么?”

幼筠答:“这也未必,尼飒国与我朝隔着鲲鹏山,向来无甚交情,听幼筠说此国虽小却富,国人都有股子傲气,未必肯臣服于我,单是联盟,那陛下也未必肯为之出兵。不过拉什确是我朝大患,如能趁机铲除那是再好不过。可惜咱俩全是文人,不通兵事,一切都是纸上谈兵,究竟该如何,还是要将军们商议才是。我想殿下久在辽东,又熟知兵事,在公在私都该畅谈己见、协扶陛下,这才生出举荐之意,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陶夭听了也觉得应该如此,兵者国之大事,定要认真决断,李璧既有此能,是为自己和家里谋生也好、为国为父尽忠效力也罢,都该主动请缨、向陛下陈明才是。如今大哥愿意替李璧为皇帝求情,既有利于国事又可助李璧还朝,岂非两全其美?

哪料李璧竟摇了摇头:“万万不可。”

众人皆是意外:“这是为何?”

李璧细细解释,字句皆是苦涩:“我虽来盘龙只有两日,但听来看来,父皇心绪不平极易发怒,疑心比往时更重。他昨日才要我闭门思过,没两天你们又推我出来,父皇不会觉得内兄举贤不避亲,反而会觉得咱们结党营私另有所图。”

幼筠沉默下来,他们此举虽有私心却也是顾及大局,毕竟皇帝也要考虑朝中局势,太子已逝,总不能一直把一个有能之子圈禁不理。若是以前的皇帝定会包容那点自私,趁机修复与李璧的关系,可现在……想想无端被禁足的皇后,战战兢兢的朝臣,李璧所虑并非杞人忧天。

“是我思虑不周……可如此大好机会,若是白白错过,只怕殿下再想入朝,不易啊!”

李璧淡淡笑了起来,虽浅浅一弯,却带着些运筹帷幄的意味:“内兄不必着急,这倒真是天意。辽东能胜绝非是拉什弱小,是因阿尔无暇他顾,咱们才占得便宜。阿尔此人有帝才霸相,要想从他手上抢食不容易,要想将他逼入绝境就更难。尼飒的事朝臣一定争论不下,父皇恐怕也左右为难,正如内兄所说,朝中了解拉什、了解阿尔的莫过于我,父皇总会找到我的头上。所以内兄等着父皇示意,然后再动,这才能顺了父皇的心意。”

幼筠连连点头,倍感欣慰:“殿下如此,我们就放心了。虽前途未卜,无论殿下如何选择,我们陶家都会鼎力相助!便像小夭所言,殿下只管大胆向前吧!”

幼筠话语中已是陶家家主的意思,之前幼筠、幼篁都提及陶太傅身体,陶夭不由有些担忧:“大哥,祖父他老人家、是,很不好了么?”

幼筠看了眼陶夭,向李璧道:“殿下,我有些话想同小夭讲,不知可否方便?”

李璧颇感意外,仍是起身离开:“看时辰孩子们该回来了,我先去看看,小竹就在此陪内兄说说话。”

幼筠又踢了下幼篁:“你随殿下一起去吧。”

“啊?”幼篁更是惊讶,但也只能挠挠头,同李璧一道离开。等送走二人,幼筠才复面向陶夭。

陶夭很是紧张,他不明白大哥为何会支开李璧和幼篁,难道祖父真的大限将至?但真是如此为何不肯让幼篁和李璧知道呢?

幼筠深叹一声,缓缓道:“那日死谏之后,祖父身子便大不如前,但他心愿未了,一直撑着口气。这些年我成了亲、有了子嗣;幼篁平安归来,在朝里谋了差事;你虽远在辽东,但也为殿下开枝散叶,过得安逸平稳。本来祖父只等着幼篁成亲便了无遗憾,结果你又回到盘龙……”

陶夭攥紧了手:“祖父他不想见我么……”

“傻孩子,他若不想见你,当初又怎会为你死谏?他是怕自己撑不住、先一步去世,没人能再牵制陛下、怕你重蹈太真覆辙啊!”

陶夭登时涨红了脸,压低了头不敢说话。幼筠望着他,心疼不已。当初他只想着自己命途坎坷,被束缚压抑在礼教之下,不顾一切也想把陶夭救出陶家,好慰藉自己的不甘,谁料到果真如陶太傅所言,让陶夭陷于如此危险尴尬的境地!眼看陶夭羞愧难当,幼筠温声安慰:“你别害怕,这不怪你。”

陶夭猛然抬头,难以置信地看着幼筠。那天的事难堪羞耻,他一点都不愿想起,可每当提及皇帝,他总是不可抑制地回到那天的怡情阁。他怨皇帝德行不正,可他也时常怀疑,是不是怪自己?是不是真的像祖父所说,自己出生不吉行为不端,才会召来如此祸患?

可大哥说不怪自己!

“大哥……”

幼筠道:“我不知当初祖父怎么说的,但咱家的小君咱自己知道,小夭温顺腼腆,绝不是那招蜂引蝶的无教之人。你与殿下神仙眷侣,怎会白白去招惹别人?只能是陛下自己行为不端、不顾伦常,与你有何干碍!这事绝不怪你,陛下与殿下的嫌隙也绝非因你而起,你千万别因此羞愧自责!”

陶夭隐藏了数年的不安和委屈一时涌上心头,又在幼筠的温柔中抚慰消散,他滚出热泪,直直望着幼筠:“大哥,你真的这么想?”

幼筠点点头:“那是自然,不仅是我,就是殿下知道了也定会这么认为!”

“不、别让二哥知道!”

幼筠听陶夭声音都失了颜色,忙道:“大哥自然不会同殿下说起,不然也不会请他离开了。只是小夭,祖父怕是庇护不了你太久……好在如今你已为人母,又已经长大,太子去世、朝堂不稳,陛下该不会有心风月……可你也要小心谨慎,万不可给他可乘之机!”

陶夭紧张地拉住衣袖:“我知道,我尽量不去宫里、避免再见到他!昨日我们前去面圣,陛下并未多看我一眼,我想、我想应该已经没事了……”

幼筠道:“这样最好。大哥找你说这些不是想提起你的伤心事,只希望你知道,如果他再有不端之举,不要一人苦撑,前来找大哥商量,咱们总能想出办法!”

陶夭又感激又感动,忍不住上前学着幼篁的样子轻轻抱了下幼筠的肩。幼筠立即退开半步:“唉,不可如此,成何体统!要让殿下看到,又要捻酸了!”想起刚刚李璧的样子,兄娣相视,解颜而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