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帝君传 > 第230章 第 230 章

帝君传 第230章 第 230 章

作者:什么也不想说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11 17:45:19 来源:文学城

皇帝雷厉风行,说要让孩子入宫启蒙,第二天一早便派了宫人来接,陶夭匆忙间也来不及准备,强忍了不安不舍将两个孩子送上马车。秋萌眼睛都肿了,在车上紧紧拉着冬满不放,冬满稚嫩地将秋萌抱在怀里,学着陶夭的样子抚摸他的发顶:“哥哥放心,不过是上学而已,就像咱们偷听方叔教书,你不是喜欢去的么?”

秋萌扁起嘴:“可是这里的人都很可怕……秋秋不想去,秋秋想跟南南一起玩……”

冬满不住叹气,他自己又何尝不想回到辽东?但爹爹母君都只有跪俯听训得份,自己除了乖乖听命、尽量不给大家惹麻烦,还能做什么?他作为弟弟都懂得道理,哥哥又什么时候才能懂呢!唉,父兄皆如此,我得要更加刻苦用功、得那祖父喜欢才行了!

秋萌和冬满都把宫中学堂当做龙潭虎穴,一路上提心吊胆,下了车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先小心翼翼地拜了皇帝,听了几句勉励,后才跟着学士冯大人穿过重重庭院,来到诫思园。园中诸皇子皇孙及其伴读已然入座晨读,见有新鲜面孔虽有些好奇却仍乖乖在座,一看便知教养严格。

冯大人简单介绍二人后便要二人入座,开始讲学,讲的是《孝经》和《论语》。秋萌在家才学《弟子规》,字都没能认全,又到了陌生之地,老师讲课如同天书,是一点兴趣也无,不多时便有些昏昏欲睡。冯先生乃翰林学士,乃陶夭父亲的下属,又极仰慕陶太傅,听闻两位皇孙入学,心中激动不已,决意要一展才学、待陶太傅考教孩子时能得一二夸奖,谁料这小皇孙竟眼角迷蒙哈欠连天!

不可能,陶太傅当世大儒,陶大人清雅博学,小陶大人学贯古今,陶二公子也是躬行千里的治学之士,陶小君如此世家定然也才学满腹,小皇孙受此熏陶,定是博学之才,怎会是不学无术之人!不如让我考教一番,看这小皇孙学问如何。

冯先生清了下喉咙,道:“经有云: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诸皇子、皇孙皆为皇亲国戚,也是诸侯王孙,对此语何解?霏皇孙?霏皇孙?”

秋萌本就迷迷糊糊,何况他对自己的名字并不熟悉,冯先生喊了几次他都无动于衷,还是他身边的冬满戳了戳他,他才一脸茫然地望了过去:“满满,怎么了?”

“先生喊你呢!”

“喊、喊我?”秋萌连忙站起身,惊慌地看着冯先生,“喊我、喊我……”

冯先生有些不悦:“霏皇孙舅家皆是饱学之士,微臣甚是仰慕,与其相比,微臣所知不过萤火之光不值一提,可尊师重道乃君子之德,皇孙就算看不起学生,也该谦逊恭谨才是,只因皇孙尊重的不是微臣,是师徒之德、是忠义大道!陶太傅一世清名,皇孙不该辱没家门!皇孙可知错!”

冯先生话语严厉却句句在理,臊得冬满面色通红,秋萌却仍是懵懵懂懂,茫然无措地看着冯先生。冯先生更是生气,起身请了戒尺,竟是要打秋萌了!

诫思园中本有两位皇子、两位皇孙、四位伴读。两位皇子分别为李琼和李瑞,李琼母亲本也是妃位,因弟弟在太子葬礼上失仪被打入冷宫;李瑞母亲出身不高,因着样貌受宠,时间一久皇帝便也不再喜欢,故他二人虽是长辈,有时还不如两个皇孙显贵。而这两个皇孙不是别人,一个是李圭之子李霁,现正七岁,另一个是李琥之子李云,与秋萌、冬满同岁。

李霁年纪略长,又是皇后嫡孙,身份最为显贵,瞧冯先生果真动了怒,拿出嫡长风范,开口劝道:“先生且慢生气,霏弟弟自幼长在辽东,初至盘龙上学,听闻在家时也未得先生启蒙,还是个小小孩子呢!他不懂得学堂的规矩,又离了父母,紧张、害怕也是有的。不知者无罪,弟弟既不知规矩自然不该怪罪;长兄为父,兄长有教导之责,我虽非长却也该时时以身作则,我未尽责才使弟弟们犯错。还请先生饶过霏弟弟,李霁愿意替霏弟弟受罚。”

冯先生听得连连点头:“兄友弟恭,霁皇孙对弟弟一片拳拳爱护之意,着实让微臣感动。霏皇孙是弟弟,也是哥哥,该感怀哥哥友爱同时牢记兄长之职责、为弟弟做好榜样才是。霏皇孙,你可记得?”

冬满忙又戳秋萌,秋萌稀里糊涂点了点头,李霁回头看他,只觉得这人说不上倨傲,倒有些像三岁的弟弟一样,无知无觉,可他都五岁了,怎么还会如此呢?冯先生看秋萌仍是如此,心里只道朽木不可雕,叹了口气转身将戒尺放归原处。

李云的伴读乃吴太师嫡孙吴静存,已经十余岁。吴太师自尽牢中,吴家人认定了是李璧逼迫所致;吴太师死后虽背负贪腐之污名,皇帝却未严惩吴家子弟,只是将吴家人调离朝堂中心,仍给了些闲散职务。吴照月不甘家族衰败,有意提携吴家后辈,这才求了吴静存入宫伴读。吴家煊赫时吴静存懵懂有知,突逢巨变的恐慌困顿更是深深烙印在他的心里,更别提成长时他人的鄙夷和疏远,他虽年纪小,心中仇恨却深,他最恨的,就是那个冤枉逼死祖父、害自己家人为千夫所指的二皇子李璧!秋萌、冬满是李璧的爱子,吴静存对他们自然也没什么好感,冯先生批评秋萌他深感快意,冯先生要请戒尺他恨不能自己代劳,谁料李霁竟替秋萌求情免去了秋萌的皮肉之苦,不满之余不由道:“霁殿下所言甚是有理,辽东寒冷偏远,又是蛮夷之地,听闻那里汉人铜臭狡诈,夷人茹毛饮血,礼乐不兴、礼教不化,两位殿下初来便要学习儒家孝道实在是有些为难了。”

辽东本是冷僻之地,忽变得富庶起来,有人感慨,自然也有人不忿,加上辽东商队兴盛,中原商人地位又低,便都有此传言,不过是雀鸟井蛙狭隘之语罢了。可于冬满而言,辽东是他美好的家园、是他眷恋的故乡,他无时无刻不期盼能回到辽东、回到沃伦!如今竟然有人诋毁他的家乡!秋萌刚刚入学便被责骂,冬满本就急于挽回,被吴静存一激更加按捺不住,径自起身道:“先生,您刚刚的问题,学生有一二拙见!”

冯先生不抱希望,却仍道:“说说看。”

“先生所问为《孝经》诸侯章。《孝经》为儒家经典,讲述孝悌之道,奉孝为百德之首,上至天子下至万民皆应从之,这第三章诸侯章便是指诸侯之孝。诸侯为天子之臣,亦是万民之长,便如刚刚霁哥哥所说,为长自该以身作则。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诸侯者虽身居高位,其实忝受祖宗隐蔽,更该以兄长之心爱护百姓,以百姓苦为苦,以百姓乐为乐,平以待人、德而服人、礼而教人,天下一家,有高低之位而无贵贱之别,是乃诸侯之孝。”

李琼问:“什么叫‘有高低之位无贵贱之别’呢?”

冬满这番言论并非独创,而是从方文生那里拾来的。方文生虽有文人傲气,对上这三个孩子却没什么脾气,反而耐心得很,就算是秋萌也愿意细细解释,从不嫌秋萌愚笨,所以秋萌很喜欢听他讲学。不过喜欢是喜欢,秋萌能记住的有限,方才冯先生所问他就一无所知,“有高低之位而无贵贱之别”这句他却记得。刚刚的事他自己也觉得丢人,现在好容易有了知道的,便想要好好表现,连忙跳了起来:“秋秋知道!虫虫在地上,飞飞在天上,虫虫一天就没了,飞飞可以活好久,但大家都是一样的!”

此言一出,哄堂大笑,吴静存笑得尤其大声:“他在说什么啊,我三岁的弟弟都不这么说话了!”

冯先生有些怜悯地看着秋萌,他本以为这孩子桀骜不驯不服管教,现在看来,只是天生愚笨。唉,多么伶俐可爱的孩子,竟然先天不足,在这勾心斗角的天家他又该如何生存!冯先生猛地拍了下桌案,朗声道:“蚍蜉潜地,浮生一日;大鹏高飞,岁在千秋。然万物有灵,众生平等,千秋不过一瞬,一日亦为永恒。蚍蜉为生民,大鹏为王孙,皆在天地之中,虽有大小长短之别,具为天地生灵,命无所差。霏皇孙,微臣所解可对?”

秋萌不知道大家为什么笑,却能听出笑中的恶意,不由更加害怕,冯先生所说他又听不懂,连头都不敢点了。冬满看在眼中急在心里,替他答道:“正是如此,正如先生所言!”

冯先生点点头,示意秋萌和冬满坐下,向众人道:“霏皇孙言中有逍遥广志,微臣都佩服得很。不过治世当用儒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才是天道伦常,高低有份,贵贱也有别,各尊其位才能天下大治。便如经中所言……”冯先生不再提问,顾自讲解,心里却不断纠结,霏皇孙此事究竟要不要上禀皇帝。痴儿与其他皇子皇孙一同进学所获甚微,也不会有甚成就,不如回家去玩乐算了;可皇孙还小,万一只是开悟晚,自己贸然上禀恐又惹祸患。唉,有教无类,二殿下都未禀明圣上,自己又何必去触那个霉头,还是不要妄动,待陛下问起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