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帝君传 > 第133章 第 133 章

帝君传 第133章 第 133 章

作者:什么也不想说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11 17:45:19 来源:文学城

建庙的事有陶夭请陈三出面,一是陈三可信,又常居安东,庙宇由他照看李璧较为放心;二是李璧仍有些不甘心。陈家既然不会倒,那倒不如拉拢一个,陈三看着虽荒唐,但却不愚蠢,以前碍于陈夫人不敢露头,如今陈夫人恐怕不敢如以前那般嚣张,陈三若能趁势而起就再好不过。

不过李璧也没闲着,他召来兵将及卢寨主等人商议二郎山众人归处,愿投军的就投入马将军账下;愿回家种田的登记在册,待案子结束领回自家土地,另赠白银十纹。待众人议定,李璧留下了方文生。

“方先生日后有何打算?”

自二郎山一役为李璧所救,方文生对他信赖许多,不似往前般无礼,反而亲近不少:“王爷叫小生名字便是。小生,嘿嘿,已向红玉提亲了!红玉的爹爹是花匠,种得一手好花,后被肖鹏招去培育新花种,没能成功,被肖鹏所害。红玉从小就爱花,如今父仇得报,二郎山大家都有好的去处,她也就安心了。我们俩商量要回红玉的故乡去,她种花去卖,我就当个教书先生,教孩子们启蒙认字,闲暇还能写写文章,山野逍遥!”

“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方先生要成为大家啊!只是方先生,你要教什么书、立什么说呢?”

方文生觉出些许不妥:“王爷,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有什么话您直说便是!”

李璧点了点头:“是个爽快人,那本王也就直言不讳。逆臣肖鹏攻上二郎山前一晚,你同红玉说的话,孤都听到了。”

方文生涨红了脸:“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王爷堂堂亲王,怎能做帘窥壁听的小人行径!”

李璧冷笑:“君子还忠君爱民,你又做到了么?如今圣上昌明,天下太平,你竟欲妖言惑众、动摇国本,届时战乱再起、生灵涂炭,你又担待得起么!”

方文生梗着脖子辩解:“王爷莫不是心虚了么!你也知道百姓之苦不在于谁当皇帝,而在于总有人当皇帝!昔日尧舜行禅让之礼,以人为本、任人唯贤!至到禹传位于启,天下之天下才沦为一家之天下!选贤举能不过回归旧制,又有何不道之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尧舜是何时候?那时部族散落人口稀少,射猎为食、农田不丰,古书有云‘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如此情形,一国之众有几何?一国之粮有几石?一国之地有几倾?如今又有多少?汉时举孝廉,后也有推举之制,所推所举为何人?岂非世族阀门垄断狂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且不说黔首无知,便是任你们推选,就如东明陈石两家,财资雄厚、良田千倾、壮丁无数,你们行推举之事难道还能绕过他们?莫说他们为朝廷放纵如此,陈家本就是大家,先祖起兵之时还赖他们支持呢!本朝之前豪门众多,各地百姓苦之久已,若非朝廷有权、皇帝有心,削弱其势力,天下百姓仍如猪狗鸡犬任他们践踏!推举?当真推举皇帝,陈、吴、张、秦,你们斗得过谁!当真推选皇帝,皇帝为何要拼了身家性命与世阀官宦斗智斗勇?炎黄至今,圣人几个?你们不愿委身帝王,又去倚仗谁护这天下太平!”

几句话问得方文生哑口无言。他之前所说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幻想,怎样实现、如何实现,他并没有想太多,如今被李璧句句紧逼,他也只能怒视而已。

“现在我还说不出,可我觉得,可我总觉得我想得没错,假以时日,总能有办法!以前我便是因言获罪,不得已逃上二郎山,如今我算是自投罗网了!王爷想要杀我便杀吧!”

“杀你?”李璧自嘲一笑,“我本该杀了你!可我还是救了你!”

“那你要如何!难道你要割了我的舌头、砍了我的双手、让我不能说、不能写?可就算不能说不能写,我依然会这么想!”

李璧叹道:“你难道就不为红玉想想么?这次孤放过你,下次呢?下下次呢?难道你真要红玉肝肠寸断、替你收尸么!人活世上岂是为一人活着?你明知如今之时皇帝统领天下乃天命所归为何仍要逆天而行?你也生于闾巷,长于市井,你该比孤王清楚,百姓缺的是名声地位么?他们缺的是丰衣足食!你强行将自己之一意孤行加诸胼手胝足、辛苦求生的百姓之上,这就是高傲你的为民请命?”

方文生无言以对。

“孤救你这一次,可孤却不能一直护着你。若你还有心,若你还在乎红玉,那那些大逆之言你便别再说出口,教书育人、著书立说还是先放放,将天下民生想透了再说罢。你回去吧。”

方文生高高兴兴地来,憋了一肚子气回去,他不甘也困惑,难道真是自己太过傲慢清高不成?

二郎山众人安排停当、案卷整理完毕,李璧开始重新抄写报给皇帝的奏折。之前写得被他撕碎,如今只好重新拼凑抄写,因涉及机密,不便使唤旁人,只得李璧自己动手,好在陶夭不辞辛苦帮他一起整理碎片,虽然因着受伤帮助有限,到只要他陪在身边,李璧就觉得烦闷的抄写都轻松惬意起来。

又过了几日,李琥同张成来到了安东,李璧亲自迎接。

李琥本不想来,且不说他对查案子的事毫无兴趣,他自己的斤两自己知道,李璧都理不顺的事要他查明,那可是比登天还难。尤其李璧还在安东受了伤,如此龙潭虎穴,自己去了岂不是羊入虎口?

他本欲称病,吴照月将他约至别院劝他:“陛下刚召了您去,您回来就称病,其中关节陛下能不知道?到时责怪下来,王爷又当如何?”

李琥愁道:“可难道真要我去么?陈家是皇后娘家、太子外祖,受伤的是二哥二娣,太子和二哥都对咱们帮衬许多,我若去了查也不是不查也不是,岂不为难!”

吴照月叹道:“王爷别嫌小女说话直,您长于工事,短于人情,父皇又哪能不知?听说东明奏报到达后皇后、太子先后去向父皇求情,如今父皇又派了您去,只怕,他已打算轻轻揭过此事了。”

“可,若是如此,二哥又岂能甘心!”

“甘心如何,不甘心又如何?肃王君虽救夫有功,可说到底,也是他违命逃出盘龙在先;东明案子由肃王暗访,案子没查清,反折了九位禁军,这可是大过!您觉得父皇对他不起,旁人还觉得陛下很是宽宏呢!您去了多听张大人建议,别管陈家的事,只抓住那个东明知州,教他多吃些苦头,最后给他判个重罪,也算咱们对得起肃王殿下了。”

李琥怅然道:“帝王无情,本以为几位兄弟都是好的,和和睦睦相敬相亲,谁料竟出了这事……以后太子和二哥又该如何呢?”

吴照月为他理了理鬓发:“人在朝中身不由己,太子殿下有太子殿下的苦衷,肃王殿下有肃王殿下的坚持,王爷,身在皇家想要置身事外难上加难,您还是要多加筹谋才是。”

李琥红着脸拉住吴照月的手:“你为我好,我明白。等王府建好,我,我就娶你过门,到时,还要请你多多劳心。对了,你喜欢什么花?喜欢大池塘么……”

李琥将吴照月的话记在心里,可见了李璧,他还是有些内疚。张成宣读过圣旨后,他走上前向李璧行礼,李璧拍了拍他的肩膀:“路上辛苦,瞧着憔悴许多,二哥为你备了酒席,为你接风!”

李琥关切道:“我没事,听说您和二王娣都受了伤,没事吧?您伤在哪里?”

李璧拍了下自己的左胳膊:“我没事,小伤而已,已好的差不多了,倒是王君,为我受了许多苦……”

“你们的事我在盘龙也有耳闻,王娣看着柔弱,没想竟如此刚强,让人敬佩。此次前来父皇特派了商太医随行,王娣在何处,先让商太医替他诊治吧!”

李璧大喜:“当真?商太医来了?那,那请他为小竹看病!七弟、张大人你们先行沐浴更衣,孤王稍候再为你们洗尘!”

商太医年事已高,虽保养得当但多天奔波还是有些疲惫,但他与肃王府也算有些交情,陶夭伤重,他自然义不容辞。他望闻问切,又仔细询问当日经过,末了看看陶夭,又看看李璧,眼中有些悲悯。

陶夭不知所以,问道:“商太医,近日我的伤口有些痛痒,虽不碍事却也有些难受,徐先生的药也用光了……可有缓解之法?”

商太医不忍道:“没事,老臣这里带了许多,王君以后用了这药,痛痒会减轻,疤痕都不会留下……王君,您最近可感到小腹坠痛?”

陶夭看了李璧一眼,点头:“有的时候,会疼。大夫也开了药,倒是比以前好些。”

“您可觉手脚冰凉、气虚乏力?”

陶夭又点了点头:“但红玉姐说她也会这样,并不碍事的!”

李璧很是紧张,陶夭的身体有更为严重的问题,他不知道如何向陶夭开口,可也不愿瞒着陶夭,只好借商太医的口说出来,但这是否正确?陶夭是否能够承受?

商太医看看陶夭,又看看李璧,这才道:“王君小产之后没能好好照料、回复,又受寒气侵袭……师弟那救命丹我见过,虽有奇效却也含药毒,那丹药保了王君的性命不假,却伤了王君的根基,留下诸多病症……王君以后想得子嗣,恐怕,有些不易……”

陶夭面容苍白唇失血色:“什么、什么意思?我,我以后,以后也……”

李璧忙抱住陶夭,向商太医问道:“您有没有办法?之前太子妃屡次小产,不也经民调养顺利产下胎儿么?”

商太医叹道:“太子妃是胎里带的热毒,王君是后天着了寒气、损了根基,老臣只能尽力而为……”眼看陶夭目光呆滞几要昏死,商太医忙道:“不过老臣虽无能,师弟却不一定也束手无策。这救命丹是师弟所制,他该知道药性,他既然敢将药丸给王君,就该有弥补之法。只是他已离开盘龙,去向何方无人知晓……不过年底他总会回来的!老臣先为王君驱寒固本,待他回来便能根治!”

陶夭攥住商太医的手:“真的么?真的可以治么?”

商太医硬着头皮回答:“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