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身形瘦削,宽大的黑色僧袍,更显得衣服空荡。行走间,衣袍猎猎。浓紫色的佛珠坠在衣服上,重重压下翻飞的衣裾。
渐渐走近,衣袍在明亮的大殿闪过道道金光。仔细一看,是一句句金丝绣的梵文。有懂佛的人,认真细看了一番,竟是一部《楞严经》。
《楞严经》可是佛经里用来净化魂魄,镇压恶鬼的。
再一瞧,可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恶鬼相。
这人眼深,妖媚上扬的眼尾红晕化开,瞳仁漆黑如墨,长睫浓密深黑。唇色却鲜红,薄唇微翘,还是一副天生的笑唇。肤色也极为白润。
一头乌色长发坠至脚踝,与黑衣几乎融合在一起,就这么走来。
乌发雪肤,艳唇深瞳。很是妖异的长相,教人只觉得鬼气森森,再美也让人不敢多看。唯有看着那衣袍上绣着的经文,才让人安心些许。
很多人随着这个人的走近都忍不住移开了视线,且在心中发问。
这人是谁……
“观沧。”
帝王的声音从头上传来,一些老臣才恍然大悟。
是宁王,生母是李家的女儿,难怪长相如此妖媚,看来是极肖母。
这其中还有一桩风流韵事。昔年,这老成国公在外打仗回来遇上了美艳倾城的美人,一见钟情,娶回家做了夫人。
后来这位夫人生了个女儿,长相与母亲很是相似,兴宗对其一见钟情,带回宫宠了数十年,为她不再踏足后宫,做尽了荒唐事。
说来也奇,老成国公长得五大三粗的,不丑但也不好看。有了这位夫人后,这生的孩子都好看了很多。
不然成国公府也不会在尝到甜头后,又送了一个女儿给还是太子的先帝,想两头下注,惹得圣元太后不快。先帝跟着不喜,这位李家女儿就没有了姑母好运。生下宁王后,彻底被先帝冷落,听说现下在深宫里熬着呢。
想不到宁王长相如此类母,难怪先帝爷不怎么喜欢这个儿子。
成国公李丕见着宁王,只有满心震惊。
这……男生女相……那位宠冠后宫的贵妃娘娘生的宸王殿下也没这样啊。怎么这个……
成国公很是难言,他没咋见过妹妹生的这个孩子,还好远着了,万一是个不详的,到时带累了成国公府。
真是众人有众人的看法。
宸王看着觉得有些眼熟,但也没放心上,只是庆幸还好没娶表妹。
他觉得先帝把这个儿子送走就是怕克了自己。宸王撇撇嘴,他那个兄长嘴上说着不信这些,还不是害怕,把儿子送走了。
下首,宁王双手放在胸前相合,十指并拢,低头微躬,行了个佛礼。
“贫僧见过陛下,佛佑我朝,圣躬万安,寿祚无疆。”
梁惟予摆手,语气温和:“观沧起来罢。可见过太妃了?”
宁王平静又冷淡:“母妃安好,劳陛下挂念。”
一旁,谢明笙惊讶于梁惟予对宁王的亲近,一时有些担忧,但又想到她所有的动作都没有在梁惟予面前遮掩,没制止就是可行的。
谢明笙瞟了眼隔位的太后,正端着茶,看着淡定。谢明笙又垂下眼,贤王世子将老父亲的拐杖带在身边,搁在了桌上。
老贤王极重规矩,和在意皇室的面子,最见不得皇族中人与宗室做了有碍梁皇室风评的事。而太祖与圣元太后宠爱这个幼弟,特赐紫檀木杖,让他及冠之龄做了宗正,监宗室行为,执宗法制度。
更有传闻,紫木亦可杖打皇族。
谢明笙观察着那位贤王世子,见他只是仰靠在椅子上,仿佛什么也没听见。
太后在,只问太妃,应当也算不合规矩吧。看来,太后是真的不得老贤王待见。
宁王突然转向明笙:“贫僧问皇后娘娘安,东有凤鸣来,娘娘看着是有福之人。”
谢明笙微微愣神,眉眼温柔,脸上神情平和:“宁王殿下多礼,请座吧。”
宁王师承禅恩寺高僧了禅大师,这口一开,旁人都会觉得是了禅大师特意交代弟子说的。谢明笙颇为不喜这样高调,但想到今日要做的事,反而觉得可以利用一番。
宁王颔首,走动到座位坐下,径直略过了太后。
也没什么人觉得不对,都是被宁王的皮囊慑住,盼着他安分老实。
楚王几人已经很久没见过这个二哥,见他靠近,也都有些安静。
“陛下,可合适开宴了?”谢明笙轻靠过去,问。
梁惟予淡声道:“嗯。”
谢明笙抬手,早就候着的宫侍鱼贯而入,错落有致地摆好了膳。
教坊司的舞女乐者开始翩翩起舞。
随着呈上的膳食被揭开,私语声涌动着传开。
宫宴的膳食素来品类丰富,今日的虽然摆盘精巧,但没有一道滚热的荤食。
太后看着桌上的膳食,讥嘲地勾唇。
到底年轻。
王桑若又想来一次惊呼,被太后狠狠瞪了回去。
瑞王看了,着急地望向梁惟予,张嘴欲说。
而谢明笙垂目,等待着。
乐声刚好停顿间歇。
“这是……用素食仿的荤菜,禅恩寺的素膳。”
宁王持筷,尝了一口,忽然出声,声音亮得满殿的人都能听见。
禅恩寺的素膳天下一绝,千金难求。在场的许多人都曾想要请禅恩寺来做宴,但无一成功。
谢明笙眼眸微动,宁王这是……
“听闻禅恩寺的素膳掌勺之人都是得道的高僧。”
康亲王世子跟着附和。
宁王双手一合:“了慧师叔的手艺颇好。”
见这两人几句话就要就此掀过,太后眼一沉,“这圣寿宴是何等的大事,八方来贺,宣扬我朝富庶的好时机。怎么能用素膳,就算再金贵的素膳,也显得鄙陋,寒酸了些。”
“皇后,可是你监管不利,尚食局出了什么变故?”
“太后多虑了。”谢明笙稳坐在高台,丝乐声已经停下,含麟殿落针可闻。朝臣家眷恨不得把耳朵堵上,不敢多听这天家婆媳争锋。
谢明笙越是不疾不徐,反而更衬得太后态度急切。家中阴私多的,已经了然此情。
“方才听闻宁王说东有凤鸣来,吾想起一件事。”谢明笙缓缓起身,走到了梁惟予面前,盈盈拜下,俯首在地,抬起头时,面上感慨万分。
皇后跪下了,在场所有人都慌忙起身跪下,头深深埋着,耳朵高高竖起。
“陛下,妾身十日前有一梦。妾身在梦中听见一声高亢的凤鸣,看见了一只火凤从东边飞来,火凤上站着一人,正是端熹皇后。”
梁惟予神色一凝,抬眼看向谢明笙,两指开始摩挲着手中扳指,好奇谢明笙想要做什么。
而谢明笙像是想到什么,眼眶开始渐渐泛红:“陛下,母后说她在仙宫向下观时,看见了陛下。见陛下日夜为了万民烦忧,心中不忍,所以托梦给妾身。”
听见谢明笙提起了端熹皇后,太后不耐:“皇后说这些是想要说什么,你在宫宴失职,难不成还要狡辩。”
谢明笙顿了片刻,无人打断她,便继续说道:“母后提点妾身,要为陛下分忧。妾身见陛下整日操心北边饱受雪灾的万民,又想到每年宫中宴会,荤膳总是容易浪费。就特意去请了禅恩寺的大师做了这一席素宴。”
“你想说什么,后宫不得干政。皇后你僭越了。”太后微微探身,声音有着一丝兴奋。
谢明笙提声道:“陛下,受母后提点,妾身愿捐出十万两白银,并将此次宴会不曾用到的荤食悉数捐出,用作赈灾。”
其实谢明笙知道自己说的这些放在一块挺牵强的,但她已经给了冠冕堂皇的解释。再多的具体情况,各人心中都有数,不过是她与太后之间斗法,太后输了而已。
今日宴会后,所有人的重点都只会注意到她用端熹皇后的名义捐了十万两白银。
端熹皇后去世二十年,已经没多少人记得她了,她今日就是要让所有人都想起来这位的存在,才方便她后面要做的事。
不过,本该是康亲王世子配合她,但宁王的配合更合适。
谢明笙心中闪过一个念头,抬眸。
见梁惟予伸手,谢明笙抬手搭上去,缓缓起身。
“皇后有心了。宫中奢靡之风已久,朕早就想改变,一直没来得及。但母后和皇后与朕心意相通,今后宫中用度缩减,不可奢靡浪费,皇后需要重新规制一下用度,辛苦皇后了。”
梁惟予慢慢勾起唇角,好像很高兴一般地开口说道。
“众位爱卿也都平身吧。”
太后不满:“皇帝,皇后干政你不管了吗?”
她设的陷阱已经被皇后躲过去,但她怎么样也要再给皇后摁上一个罪名。
梁惟予淡淡道:“太后,皇后只是受母后指点,为朕解忧。”
楚王张了张嘴,却又看到梁惟予的表情,不敢吱声。
太后愤愤,手放在桌上,几度想要有动作,斟酌片刻,到底什么也没做,只是闭了闭目,说道:“哀家累了,先回去了。”
皇帝一心护着,她使再多手段都是白搭。
“德妃,你扶哀家回去。”
王桑若低垂着眉眼,乖乖地跟着走了。
梁惟予没阻止,淡笑着送走太后。
琴瑟声再度响起,又是笙歌燕舞的景象。
王世泸沉目望着手中杯的酒液,酒圈旋转,不由收紧了手。
皇后的目的是什么,是否与承乾宫有关……太后也是,太过沉不住气。
谢家的座位与王家的靠得极近,谢怀川觑着那边,又抬手轻碰着桌案,望向帝后的座位。
皇帝的脸上有着浅浅的笑意,侧身与明笙交谈着。
又将视线下滑。
贤王世子正与旁侧的人碰杯换酒,一派笑谈模样。
也罢,虽然看不懂阿今想要做什么,但看样子,应当是不要紧的。
谢怀川终于放下心,满饮了一杯酒,并未注意到身边最近的杨氏神情带了一丝忧愁。
且与姜留聊起天来,没办法,这坐在旁边的一个王世泸,李丕,再者就是姜留,只能与他聊了。
“襄国公酒量如何,我来京这么久,还没上你家喝过酒呢。”
姜留摆手,端杯茶抬了抬:“不如何不如何,你自个儿喝就行。”
“你这就见外了。我听说你有幅前朝的《游春图》,可否去你家观一观?”谢怀川举了下酒杯,言道。
“两位在谈什么,我听到在说前朝的《游春图》?”王世泸突然插进来,仰仰下巴点了点,“好哇,你有这等好画。谢兄若要去看,可要叫上我。”
谢怀川眯了下眼,笑着道:“自然自然。”
王世泸与谢怀川对视一眼,同时在心中骂道。
老狐狸。
李丕也掺和进来,“襄国公怎么喝茶,就当喝酒才是。”
语气颇有些瞧不起。
文臣武将向来合不到一起。
姜留怼道:“我酒量浅薄,可别喝多了在宫宴上闹笑话。”
前些年,先帝在时,李丕就在一次宫宴上饮多了酒,当众发酒疯,很不好看。还直接被降了侯爵,虽然很快就因为战事立功升回去了。
但笑话是看了个十成十的。
李丕脸色刷一下变黑:“襄国公的记性可真好。”
王世泸也笑道:“襄国公可是三元及第,这种事当然记得清楚。”
李丕双目怒瞪过去,“姓王的,你敢不敢与我打一架。”
王世泸嗤笑:“谁与你这莽夫打架。”
谢怀川坐在一边,摇摇晃晃手中酒盏,乐得看戏。
《游春图》是隋朝展子虔的作品。
大概写一下梁皇室的族谱吧。随便看看。
第一代,
梁太祖,圣元太后。
老贤王。
第二代
梁兴宗,第一个王皇后,盛宠的李贵妃。
第三代
永和帝(王皇后的儿子),端熹皇后(姜家女),继后王氏(第二个王皇后)
宸王(李贵妃之子)
丹阳长公主
新安长公主(还没出场,一个小配角)
第四代
梁惟予,谢明笙
梁临瀚(字观沧,二皇子,宁王,生母李妃)
梁久霁(三皇子,楚王,生母王皇后)
梁盛陵(四皇子,生母端熹皇后)
梁庸泽(五皇子,生母薛氏)
梁婧嘉(嘉乐公主)
就大概看一下吧,不会写的让大家看得混乱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第3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