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嫡公主端坐御史台 > 第2章 出山

嫡公主端坐御史台 第2章 出山

作者:文斯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9 00:10:38 来源:文学城

阿颂奉旨回京那日是佑安十七年冬月二十一,再过一月便是新年。那日空斋上下都在置办两件事,一是冬至入九礼,二则是小师妹回京。往年入九礼总是热热闹闹,全斋无论男女老少齐上阵,今岁多了这么一件晦气事,连少斋主都不露面了,莫说是空斋,只怕整座花山都胧在闷闷的雾气里。

许司一从上岭回来带给阿颂两封书信,他取下斗篷往火盆旁边靠,两只手不断搓磨,暖和了些才说话:“少斋主说前日里老爷子与他都曾寻你说过话,该嘱咐的都嘱咐过了,今日入九礼上岭忙些,便不来送你了,叫你穿的厚些,裹得严实些,去到那地方万事小心自处,凡有不随心不顺意不能解决的早早说与他们,倒不怕鱼死网破。”

阿颂将两封书信翻来覆去看了几回,问许司一:“这两样东西是叫我现在看,还是保命符?”

许司一扭脸指着其中一封说:“红笺是叫你用来保命的,另一封少斋主让你交给前来接你的人。”

“给来接我的人?”

许司一拨弄火炭,应到:“是,少斋主说是老爷子让这么做的,据说来接你的是名门杜家之后,在那桩案子里受了些牵连,老爷子与杜家祖上结缘,多半是些慰问的话。”

许司一并不在意这两封信的去处,他只关心此去的命路。他一双眼睛瞧向火盆,思绪万千:“阿颂啊,那是个深不见底的地方,那里的人从不拿人命当人命,老师和师兄的担心又岂是一句小心能说的尽的。”

阿颂神色淡然,只纠正许司一的话:“你左右该叫我一声小师姑,没大没小。”

许司一像是没听到,良久不做声。

红尾(yi)端来一碗梨汤搁在许司一身旁的小案上后出去了,阿颂起身将两封书信收好,问暖阁外头:“红茗,可收拾好了?”

外头风声时紧时疏,风声中不高不低稳稳地传进来一个声音回道:“姑娘,收拾好了。”

阿颂看向许司一,许司一回看过来,许多话早已无需多言。

冬至,大雪纷飞,极寒的天气叫人伸不出脖子露不出手,杜寒英恭立于马车前,琼林玉树,融天地融皑雪融千古日夜,可他此刻心中有怨怼,有放不下的难酬心志,虽然站的笔挺,心却不在此处。

雪渐渐大起来,花山山坳里此时除了一片白茫茫什么都没有,杜熙再次将伞撑起来:“公子,雪天路不好走,下山的路更艰难些,公主定然已经在路上,您要不先回马车里歇歇,属下守着。”

杜寒英摇摇头让杜熙把伞收起来:“我不是在想这个,定下的时辰还没到,不急。我是在想,这好好的花山,天外之地,却也躲不过俗世的风雪,杜熙啊,天下之大,没有净土。”

杜熙收起伞,想说些什么,看着自家这位心似明镜万事通透的公子,终还是默默立着,什么也没说。

阿颂赶到时,杜家主仆二人就是这般模样。

当然,杜家主仆无一不被这踏雪而来白马所惊到,风雪扬天,马上女子身披绒白大氅,飒飒英姿叫人移不开眼。

阿颂是一个人到的,胯|下白马灵性的很,好似不用人言,一路上跑的极快又极稳,未至二人跟前又早早慢下来,除却一路残雪,这一山蛰伏的万物什么都没有惊动。

“在下杜寒英,见过锦宁公主殿下。”

阿颂坐于马上,居高临下,可她并非瞧不起眼前之人,而是杜寒英发顶与两肩上不薄的积雪引得她侧目,初次见面,阿颂难以揣摩此举有意为之还是君臣之礼。

继而,她看到杜寒英那张脸,清秀书生面,眉眼似乎生来带笑,但不知何故忧愁,俊倒是还俊,就是不明朗,有些可惜。

阿颂翻身下马,干净利落,她微微欠身道:“劳烦杜公子寒雪日来此一行,天气冷,公子应当在车架中暖一暖。”

杜寒英始终前倾着身子,语气多是恭敬与温和:“殿下是君,君臣之礼当恪守,不逾矩方是正理。”

阿颂打量眼前人,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回身在白马身上拍了拍,白马嘶鸣,朝着一个方向飞驰而去。

阿颂从怀里取出那封书信递给杜寒英,说:“家师让我交给公子的,我想无论时局如何,公子目下都不应与空斋有太多交集,此处虽空旷,但却合适交付,出了这山,恐惹耳目。”

杜寒英先是一愣,很快回神双手接过那封书信,恭恭敬敬再三拜谢:“谢老先生挂念,谢殿下思虑周全。”

阿颂再回礼:“别的我不敢认承,但家师这书信我虽不曾看过,也知尽是良言,然家师素来不受外人礼,公子谢礼我替家师还了。”

杜寒英捏着信札要看,被阿颂抬手挡住:“杜公子,借一步说话。”

风雪紧俏,盈面绕身,杜寒英从杜熙手中拿过伞撑在阿颂头顶,他的半个身子依旧落在雪中,阿颂瞧见了,却并没有因此客套什么。

杜熙识趣地走到一旁,留下二人说话。

阿颂先是盯着杜寒英看,须臾问道:“杜公子,请问我叫什么?”

杜寒英倏然抬眸,这一眼诸多心绪:“殿下……”

阿颂不予理会,平静地道来:“我记事起便在空斋,我叫阿颂,无姓,我曾以为如此便是一生,甚至空斋的自在让我不去想何为一生。可是那日老师突然将我叫去,说我有父有母、有名有姓,说京都之地那座高高的皇城是我的家,而我的父亲是包括花山在内的天下的王,坦言我到现在都没能明白这一切。”

杜寒英忘了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他的怨怼与阿颂有关,此刻起忽然也能无关了。

阿颂试图笑一笑,可笑的难受,便低了低头继续说:“和杜公子说这些不为别的,家师说‘太子祭酒’一案牵连甚广,其中杜家也没能幸免,公子由殿前司都指挥使到如今赋闲在家,想必心中有所怨怼。”

“殿下……”

“我知道,我与废太子一母同胞,有些事该受株连,国律家法没有任何一条能让我幸免,我不知公子此番奉旨前来作何感想,但我有一言想请公子倾耳。”

杜寒英手中撑着伞,跪不得走不得,他神情恭谨,静听眼前之人的训诫。

阿颂双目直直看向杜寒英,朱唇轻碰:“我是个有福之人,去岁及笄,到如今已是该许配人家的年纪,君王恩重,抬我公主之名,金匮玉碟,尊贵无比。然,我自小生长乡野,无规无距,不识君王之恩天海深远,无福消享。如此,既身早似浮萍草,不如归还于天地。我总归与废太子割舍不断,倘若公子恨极了我,今日只当你我不曾见面,花山险峻之处俯仰皆是,我可自行了断,消了公子心中怨怼,也成全我,好过路迢迢此程艰难。”

杜寒英手里的伞随风落地,雪虐风饕,一女一男,一立一跪,盛大的渺茫。

杜寒英的幽兰大氅不见幽兰,阿颂的红鹤大氅红鹤张扬。

阿颂蹲下身子扶杜寒英起身,两次都没能扶起来,她无奈叹息:“公子的意思我明白了,公子品行周正,世家儿郎,此去山高路远,阿颂多多倚仗。”

二人这厢你跪我扶,又有马蹄声与马车辘辘声由远及近,杜寒英下意识伸手护住阿颂,朝声音来的方向看过去,见一人骑马,一人驾车朝这边来,轻车简从,不知是送人的还是随同前去的。

阿颂拍拍杜寒英的胳臂,解释说:“那是空斋的人,随我同去的。”

杜寒英才放下戒备,他已站起来,在马车靠近前朝阿颂拱手郑重道:“殿下放心,我一定将您安然无恙迎回花都。”

阿颂绷起的肩膀随着一声长叹松快下来,她万分感激:“多谢公子。”阿颂还有话说,“我之所以先来一步就是为了与公子说这些话,他们……”

“殿下安心,今日这番话只天地与花山、过路风雪、殿下与我知晓,再无旁人。”

杜寒英复撑起伞,二人前后不差多少几近并肩,方才的一切就算罢了,杜寒英体贴地主动挑起话头,缓和二人之间的氛围:“殿下此去只带他二人?”

阿颂点点头,一派无欲无求模样:“足够了,要活我自己就能活,要不活,千军万马也无用。”

正说着那马与车架来到跟前,先是从马上跳下来一男子,一身玄衣,唯束发的冠是白玉色,他双脚落地的同时话也落地,疾走两步:“阿颂,你又胡来,听风呢?”

阿颂指指那匹白马离去的方向,语气中多了几分松快:“此去不知能否活着回来,总要让我家听风送我一程,许司一,你的马慢了。”

许司一辩驳的话未出口,红尾从马车上下来朝阿颂恭恭敬敬行礼,阿颂对杜寒英说:“许司一,空斋药师门下,红尾,我的贴身女使。”二人冲杜寒英行礼,阿颂又对二人说,“这位是杜公子,那位……”

杜寒英忙说:“杜熙,我的护卫。杜熙,见过殿下。”

“小的杜熙见过殿下。”杜熙跪的极快,阿颂都有片刻慌神:“快起来,地冻天寒的,跪不得。”杜熙才起来,站在杜寒英身后。

“杜熙,哪个熙字?”阿颂好奇地问杜寒英。

杜寒英便说:“春熙之熙。”

阿颂淡淡一笑:“春熙之熙,好名字,寒英之后便是春熙,又是好寓意。”

杜寒英忙应承:“殿下过誉。”

许司一像看怪诞事一样看着阿颂,他不理解:“地冻天寒,趁时候还早赶紧走吧,还说什么客套话。”

杜寒英低头称是,迎阿颂上车,阿颂指指红尾,说:“我有马车,出发吧。”

许司一骑马,杜熙与红尾分驾两辆马车,阿颂和杜寒英分坐马车内,就这样朝山外走去。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阿颂回看花山,莽莽苍苍,万千滋味,身世被昭告天下那一刻她就已经是浮萍一朵,此后山水迢远,无一处是家。

“你与那杜公子说了什么?”

“没什么,总归是些保命的话,无非是演了一出话本子,但我们说好了,不叫第三个人知晓。”

“神神秘秘,欸,这小子可不可靠?”

“年纪轻轻做到殿前司都指挥使的位子,出了祖上荫封,他也得有些本事,瞧他那诚惶诚恐又毕恭毕敬的模样,约摸有些城府。”

“是敌是友?”

“敌友都不要紧,但有一点我可以断定,他一定无朋无党,空谷幽兰,非清名不可相配。许司一,这个人难得,不管他对我们作何态度,目下我们只求保命,能不牵扯就不要牵扯,毕竟我们要走的路,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