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登基后,朕的未婚夫没了 > 第4章 第 4 章

登基后,朕的未婚夫没了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红心Shin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1 20:28:48 来源:文学城

李昭昭的这句话一出,御书房内的气氛微微一滞。

程毅的神色瞬间变得复杂,他的眼神微微一闪,似乎在思索如何应对李昭昭的试探。

苏仲衡则微微偏头,目光在李昭昭和程毅之间游移,仿佛在衡量两人的态度。他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眼中却藏着深不可测的暗流。

程毅沉默片刻,最终缓缓拱手,语气郑重道:“陛下,肃国公乃国之柱石,他在军中的威望,臣等难以望其项背。臣惶恐,未敢轻言接掌军权。”

他的话很谨慎,并未直接拒绝,也未表现出过多的野心,而是将沈怀庭的威望抬到了极高的位置,试图以此回避李昭昭的试探。

但李昭昭并不急着回应,只是静静看着他,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果然,程毅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然陛下所虑,臣深知。如今军心未稳,若无人统领,恐有隐患。臣愿推举一人——骠骑将军魏长风,此人素来忠直,随沈国公征战多年,军中威望颇高。”

他目光微敛,声音低沉:“若陛下允准,可暂由魏将军统军,安抚军心,待局势稳定,再行定夺。”

李昭昭的思绪不由得飘回了以前:

魏长风,这个名字她并不陌生。他曾是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将领,沉默寡言,却极具果敢之气。他的剑术凌厉,每每冲锋陷阵,皆如疾风掠影,敌军闻之色变。她记得初次见到魏长风时,那是在边境的营帐中,战火未熄,他在沈怀庭身旁站立,神色冷峻,宛如一把随时出鞘的利刃。

她仍记得有次敌军奇袭,局势一度岌岌可危。正是魏长风临危不乱,率领精骑冲破重围,硬生生夺回战机。那一战后,他负伤颇重,却依旧镇定自若,甚至在沈怀庭安抚将士时,只是淡淡地拱手道:“末将不过尽本分。”

李昭昭对这句话记忆犹新。魏长风的忠诚无声,却如磐石一般坚定。他不是多话之人,却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站出来,扭转局势。

她仍记得在沈怀庭帐中与他闲聊,听过怀庭对魏长风的评价——“此人虽寡言,却是军中不可多得的猛将,若能善加引导,他可独当一面。”

如今沈怀庭已逝,魏长风是否还愿意承继他的意志?

李昭昭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与魏长风虽谈不上熟稔,但战场上的生死与共让她对他生出几分敬重。魏长风不是她的亲信,却也是她所能信赖的将领之一。他的忠诚无需怀疑,但那份忠诚,终究是交付给了沈怀庭。

想到沈怀庭,李昭昭心底一沉。

沈怀庭是她极少数愿意称之为战友的人,他不仅仅是军中的擎天柱,更是她无数次在危难中倚仗的盟友。然而,如今他已经不在了,那位曾陪伴她征战沙场的将军,那位始终站在她身侧,共同谋划战局、护国安邦的沈怀庭,已成过往。

如果魏长风在此时非要将沈怀庭之死查个水落石出,又该如何是好?魏长风是个刚烈之人,沈怀庭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主帅,更是一生的信仰。若他知晓沈怀庭的死非意外,定不会善罢甘休,甚至可能做出出乎意料的举动。

李昭昭收回思绪,看向程毅。程毅推举魏长风的意图耐人寻味——或许是在试探她对军方的态度,或者他在等待她的表态,从而决定自己的下一步行动。更甚者,他可能想借此稳住魏长风,一旦局势生变,他仍能借助军中势力为自己争取更多主动。

若她直接否决此举,便是在表明自己对魏长风的不信任,甚至可能让程毅有理由推举其他更具威胁的将领。可若是顺水推舟,她就必须确保魏长风不会成为程毅的棋子,而是真正掌控在自己手中。

她缓缓抬眸,目光在程毅身上停留片刻,似是在审视他的立场,又像是在掂量着这场博弈的微妙平衡。

程毅依旧维持着他惯常的谨慎,不显忠诚,不露野心,这让李昭昭意识到,他的退让并非软弱,而是权衡之下的稳妥之策。他没有主动争取军权,但也未彻底拒绝,显然是在等一个更有利的时机。她必须决定,是顺势推进,还是在此刻打破这份微妙的平衡。

李昭昭缓缓转眸,看向苏仲衡,他的表情依旧沉稳,似乎对她的试探与程毅的推辞毫不意外。她问:“苏卿以为,程卿的举荐如何?”

苏仲衡微微一笑,拱手道:“魏长风骁勇善战,军中确有威望,若陛下信得过,确是稳军之良策。”

他的态度模棱两可,既未提出异议,也未主动推举其他人,而是顺着程毅的话继续推进。李昭昭看得出来,他对程毅接掌军权并无反对之意,却也未表现出支持。

他显然在等待局势明朗,届时再择最优之策。

她微微皱眉,叹了口气,露出几分犹豫的神色。

“魏长风确实是稳住军心的合适人选……”

她顿了顿,轻轻叩了叩桌面,眉宇间流露出一丝忧虑。“只是……他与怀庭情谊深厚,若他因愤怒行事,未必能真正稳住局势。”

她的目光落在程毅身上,语气略显迟疑:“朕本想让程卿暂代军务,以稳军心。程卿,你以为如何?”

李昭昭以退为进,再次试探。

程毅的脸色微微一变,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低头沉思了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随后,他拱手,语气恭谨却带着一丝推辞:“陛下厚爱,臣不胜惶恐。臣虽掌兵部,但毕竟不曾直接统军,若贸然接管军权,恐难服众。”

他的语气很谨慎,只以“军中难服”为由,委婉地推辞了李昭昭的提议。

李昭昭轻轻挑眉,程毅的言辞间透露出一股谨慎与冷静,这种稳重的态度让她感到几分满意。毕竟,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贸然表态、急功近利的人才是最危险的。程毅虽有野心,但至少眼下,他能在权谋的漩涡中保持清醒,巧妙地退却,而非随波逐流。这让李昭昭更加肯定了他的潜力。她知道,若程毅能始终保持这份理智,未来或许真能在乱局中占得一席之地。

她面上则不动声色,只微微叹息,似是有些遗憾,但这回顺势接下话头:“罢了,既然程卿以为自己难服众……”

她的语气缓缓转变,语气不急不缓,却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考量。“那便让魏长风暂代军职,然——朕不可轻易放权。”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程毅,继续说道,“魏长风忠于肃国公,朕信他可稳住军心,但朕仍需人监察军务,以防节外生枝。此事,便由程卿你来执行。魏长风虽暂代军职,但一切军务调动、军令,皆须由你兵部审阅,再行奏请朕裁定。”

程毅闻言,终于微微松了口气,拱手领命:“臣遵旨。”

她看得出,他对这个安排并无异议,说明至少短时间内,他不会与魏长风起冲突,并且会好好辅助。她轻轻颔首,语气沉稳:“程卿好生办理,待魏将军进宫后,朕会亲自与他谈话。你去吧。”

“臣遵旨。”程毅退下后,苏仲衡依旧留在殿中。

她抬眸看向他,目光深邃:“苏卿。”

李昭昭不急着开口,手指轻叩案几,目光平静地落在他身上,缓缓说道: “沈国公之死,苏卿可有何见解?”

她的话语不疾不徐,看似随意,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苏仲衡并未立刻回答,而是沉思了一瞬,随后缓缓开口,语气一如既往地平稳: “陛下,沈国公之死,的确过于突然。”

他顿了顿,目光微微抬起,带着一丝思索:“但此事究竟是意外,还是人谋,尚难断言。”

他没有直接说“是被害的”,也没有急着推定为“病逝”,而是选择了一个最稳妥的说法。

“但无论真相如何,朝堂已然震动,军中亦人心浮动。臣以为,陛下当务之急,乃是稳住局势,而非追究幕后之人。”

李昭昭垂下眼睫,指尖微微蜷缩,心中暗自权衡着利弊。苏仲衡的建议极具现实意义,稳固局势确是当务之急,但若放任不查,沈怀庭的忠臣、魏长风的部属,乃至整个军方是否会因此寒心?

她自然是知道在这深宫与朝堂之上,真相往往并非最重要的事,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真相为自己所用。而苏仲衡的谨慎,意味着他或许知道些什么,但选择此刻不言。是因为担忧她会一意孤行,还是他也在等待一个更恰当的时机?

苏仲衡的语气十分谨慎,似乎是在暗示,不要在这个时候过度纠缠沈怀庭的死因,而是应该以稳固皇权为先。

他的关注点在“局势”,而非“真相”。李昭昭自是知道自己的这位表舅浸淫朝堂多年,自是更关心如何维护政局稳定,而不是找出真凶。

也许……他可能知道一些内幕,但不愿意主动提及,而是选择保持观望。

李昭昭她心下了然,但这案子,她必须得查。若是不明不白地轻轻放过,沈怀庭就算白死了,这件事,既是危机也是时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