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登基吧!大王! > 第493章叛逃事件

登基吧!大王! 第493章叛逃事件

作者:话凄凉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16 12:43:11 来源:转码展示1

史宅之来淮南,是带着使命来的。

临安给他的任务,是整顿淮南军务,同时提防赵泰。

这次临安增加四百万贯军费,有一半给到两淮制置司。

这让史宅之手头极为富裕,他便一面扩充淮军,一面收买淮河北岸的齐军将领。

夏贵与几名官吏听了他的话,行礼道:“卑职知晓了。”

夏贵是赵葵部将,赵葵、赵范被剥夺军权后,他便投靠史宅之,成为怀远军统制。

最近一段时间,史宅之为了向北岸渗透,投入颇多,对于只招到两个百户,多少有些不满,于是沉着脸敲打几人,“临沂王在军中威望很高,你等招揽其部将之时,要讲究方法!”

夏贵不禁问道:“相公,我等该用何法?”

史宅之道:“记住两点。其一,要告知他们朝廷忌惮临沂王,他们跟着临沂王,没有朝廷认可的正式编制,就算立功也无法得到朝廷的升迁和奖赏。其二,以钱财和官位相诱。不管他们在齐军时,是什么地位,有多少俸禄,只要能把队伍拉过来,本官就给他们落实编制,让他官升一级,俸禄翻倍。”

现在赵泰是大宋宗王,齐军名义上是宋军,那么史嵩之以中央名义诱导,对于一部分向往宋朝的将领,肯定是有作用的。

“相公英明啊!”夏贵笑道:“卑职知道该怎么做了!”

史嵩之目光扫视几人,“你们每招一员齐将过来,本官对你们也会有一定奖赏!”

现在临安要在淮南扩军,史嵩之需要人才,从赵泰那边挖人,既能壮大淮军实力,又能削弱赵泰,可谓一箭双雕。

……

十二月,寒风呼啸,天空下起鹅毛大雪。

在汉唐度过一个较为舒服的温暖期后,两宋迎来了一个相对寒冷的小冰期。

历代以来,寒冷期一来,北面的游牧民族,便会因为严寒而选择南下,对南面的农耕王朝造成巨大的冲击。

此时最寒冷的时期已经结束,可是小冰期的余威还在,寒潮一来,山东境内的河流便几乎全部冰封。

这使得齐军防御压力骤增,赵泰为减轻北部压力,便效仿东西魏,令人在黄河和大运河上凿冰。

这样一来,齐军就不必从北境抽调兵马,去防备西面驻守河南的蒙军。

因为赵泰安插在蒙古的细作,没有传回蒙古高层的动向,所以赵泰不确定蒙军会不会发起袭击。

为了以防万一,赵泰拖到开春,才敢离开济南,巡视南面诸府。

去岁山东太平,冬小麦的播种没受影响,开春之后,熬过寒冬的麦芽茁壮成长,田野里处处生机盎然。

赵泰一路行来,见田地里麦苗长势喜人,心情格外愉快。

农业生产周期长,不过只要环境稳定,不遇见天灾,那么丰收不成问题。

赵泰南下过程中,对于山东农业充满了信心,日后不说盈余,自给自足当无问题。

赵泰一路巡视,抵达海州境,这里的情况又是另一幅场景。

别的州县是成片成片的麦田,阡陌交织,而海州境内田地却被一排排的工坊所侵占。

一般而言,河流两岸,因为靠近水源,都是上好的良田,可沭水河两岸,却是一家又一家的作坊。

在沭水河边,各家工坊引出多条水渠,水渠堤坝上各种水力器械被水流带动,水锤“叮叮当当”的敲击声连续不绝。

赵泰将王府设在济南,藩府各个衙门,也跟着搬到济南,只有两个衙门例外。

一个是负责打造兵器的军器局,一个是负责研究各种器械和技术的天工局。

赵泰抵达海州后,先来到军器局视察,局内工匠利用水锤,忙碌地锻打着各种兵器,以及盔甲所需的甲片。

军器局主事汪承顺殷勤地跟在赵泰和王文统身边,一路介绍过来,“大王,这座兵器作坊,现今有三百余人,主要负责锻造甲片,一月能给制甲坊,提供五百套盔甲所需甲片。”

赵泰微微颔首,“甲片质量如何?能否超越步人甲?”

汪承顺道:“大王放心,工坊所用材料,乃是我们自己的铁厂练出的精铁,又经过反复锻造和捶打,甲片质量肯定超过步人甲!”

赵泰颔首,他看见前方一群人正在组装一架水车,周围还有人观摩讲解,不禁询问,“那是?”

汪承顺笑道:“那是天工局的人,正为我们改进水锤。”

赵泰满意点头,走过去察看,便听天工局的科员,正给一群新进局的小吏上课,讲解之人见赵泰过来,连忙领着众人行礼,“大王!”

赵泰颇感兴趣地问道:“你们这台水车,与现有的有何不同?”

科员行礼道:“天工局奉大王之令,研究水利锻打机。这台水车与此前水车不同之处,在于降低锤打频率,增加每次的力度,可以将熟铁板,压成工匠想要的形状!”

赵泰这几年都在打仗,基本是钱给足,然后说一个想法,便让天工局自己研究。

若是有工匠能够解决他提出的问题,或者研究出可以提供效率的器械,赵泰会给他们一定奖赏。

赵泰闻语颇为意外,不禁走到机器旁一边打量一边赞许道:“不错!天工局能造出这样的器械,孤王重重有赏!先生,令度支局,拨一千贯,赏赐参与研制的工匠!”

“是!”一旁王文统应下,他打量机器,不禁两眼放光,“大王,这个水车只用来锻造甲片,太可惜了。我们应该用它来压制铜钱啊!”

赵泰眼前一亮,“这个提议不错!制置司可以设立铸币局,专门推行此事。”

王文统随即看向汪承顺,“汪主事,若是藩府设立铸币局,你这里能否抽调一批工匠?”

汪承顺低头道:“大王,先生,军器局这两年扩充太快,眼下熟练的工匠不多,许多水车都是学徒照看,怕是抽不出人手。”

赵泰闻言,摆手道:“那就不急于一时。不过可以找几名熟练工匠,脱离生产,专职培训学徒。这样一次能够带出的学徒,会不会多些?”

王文统道:“臣看这个办法可行!”

这时赵泰正与几人探讨,赵虎却急匆匆走过来,对赵泰低语几句,赵泰微微皱眉,接着吩咐汪承顺,让他多培训工匠,便匆匆离开军器监。

赵泰离开工坊,脸才沉下来,把赵虎叫到一边,询问道:“怎么回事?”

“大王,水军那边传来消息,有人带着上百将士叛逃淮南了!”赵虎低头禀报。

齐军出现叛逃,这对军队士气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赵泰阴沉着脸,“去涟水大营!”

1秒记住笔趣阁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biiduox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