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登基吧!大王! > 第492章挖墙脚

登基吧!大王! 第492章挖墙脚

作者:话凄凉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16 12:43:11 来源:转码展示1

赵泰决定支援高丽,利用高丽来消耗蒙古。

不过,为了防止藩府支援的钱财,被高丽人贪污,赵泰决定设定,极为严苛的条件。

赵泰说完,看着众人,“怎么,几位先生有异议?”

王文统行礼道:“大王考虑周全,若是如此设定限制,可以保证钱花在刀刃上。只是……”

赵泰轻松道:“只是缺口怎么办?对吧!”

王文统行礼,“大王英明!”

赵泰自信道:“钱的事情,诸位不必担心,孤心中有些想法,若能实现一年增加五十万贯收入不成问题!”

王文统见赵泰言之凿凿,自信满满,便行礼道:“既然大王可以解决缺口,那臣无异议!”

赵泰颔首:“高丽使者孤已经见过,援助条款,还有如何限制,保证钱花出去有效果,孤就交给诸位了!”

四人起身,行礼:“臣等领命!”

在决定后,赵泰将事情交给属下,让他们去与高丽使者商谈具体细节,而他则准备启程前往海州。

毕竟财政上本就有缺口,现在又需要往高丽投钱,赵泰便给自己定了小目标,每年多挣五十万贯。

在临行之前,赵泰先往济北诸县巡视北境边防,以确定齐地能够抵御蒙古袭扰。

十月,蒙宋议和过去大半年,齐军喘了口气,草原上蒙古战马养了一个秋天,又变得膘肥体壮。

凛冬将至,而冬季由于河流冰封,蒙古马军可在北国畅通无阻,对于齐地军民来说,边防的压力立时就起来了。

虽然现在蒙宋议和,但是赵泰并不相信一纸条约,还是需要做好防备。

这时,秋收之后,齐地便进入农闲时节,各村的青壮都被动员起来,参与农兵训练。

此前王宾建议,齐地各村青壮结为乡营,以退役军士为将佐,一村遭袭,则鸣鼓举火,使丁壮云集,抵抗蒙古袭扰。

几个月过去,这条政策基本落实,而且赵泰更进一步,令制置司统计户籍,编制名册,掌握齐地青壮数目,以便推行征兵制。

这时在济南北部一个村庄外,村里的青壮聚集在一起进行操练。

远处,赵泰和王宾等人,远远驻立,并没有进村打扰。

“大王,这个村子,十五以上,四十以下壮丁,有二百三十人。”王宾道:“若遇大战,第一轮征兵十抽一,可动员二十三人。若战时紧急,还可进行第二轮五抽一,第三轮三抽一。”

赵泰微微颔首,“现在山东太平,百姓获得土地,百姓更希望他人上战场,来保卫他们,自己则在家里种地。因此掌握丁册,必要时强制动员,是十分必要的。”

现在齐军主要是募兵制,靠着分配军功田,减免赋税,以及丰厚的军饷,吸引一部分青壮从军。

最近藩府鼓励百姓开荒,军功田的吸引力便有所下降,赵泰便想建立更为先进的征兵制。

因为赵泰地盘小,很容易一战而亡。

若是大战临近,再去招募兵马,时间上根本来不及,而且经济一好募兵成本也会成倍增高。

采用征兵制,将保家卫国,变成成年男子的义务,遇见战事直接按着名册进行多轮动员,能够极大发挥齐地的战争潜力。

在地盘和人口都不及蒙宋的情况下,赵泰认为能够进行全面动员,将是他制胜的法宝。

王宾道:“战国之际,齐国商业发达,齐国七十余城,战时能动员五十万大军。据藩府统计,大王治下三百五十余万众,其中在籍青壮百万,多轮动员之下,能够在短时间获得三十万大军。大王立志恢复,今后必有大战。若能在农闲时节迅速动员,兵贵神速,以多击少,以治伐乱,势必攻无不克。届时新得之地的百姓,便能免于久经战火,而齐地百姓则能不受转运之苦。若大王动作迅速,动员之兵,还能农时归耕。”

赵泰微微颔首,王宾的意思就是,主动防御,趁着敌军进攻之前,动员兵马,集中优势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击溃敌军。

这样一来,敌人无法攻击齐地,而赵泰打完收工,让动员兵马归农,也不影响农时。

赵泰知道这种状态比较理想,不过也并非不能执行,“想做到这一点,需要齐地上下一心,令出必行。孤看我们还有很长路要走啊!”

语毕,赵泰扯动缰绳,继续向北巡视,沿途所有村庄,几乎都在训练农兵。

这让赵泰颇为满意,就算蒙古撕毁条约,齐地军民也有一战之力。

楚州。

蒙宋议和后,蒙军回草原休整,赵泰回山东整顿军政,恢复山东生产,而南宋一方也没闲着。

赵昀在罢免郑清之等一众主战派后,史嵩之入临安拜相,主和派开始重新掌握政权。

战争结束,江南恢复歌舞升平的景象,不过史嵩之等人却没有忘记赵泰这个威胁。

史嵩之虽然主和,但是并非不注重军事,相反他很清楚只有军事强大,南宋才能保持太平。

因此史嵩之主政临安后,便着手重建江淮防线,临安朝廷直接增加四百万贯军费,整顿禁军,扩充淮军。

南宋富足每岁赋税收入多达七八千万贯,随手增加的军费,便比赵泰一年赋税还多。

在巨额银钱投入下,南宋重建江淮防线,逐渐有了效果。

史宅之担任两淮制置使后,将淮军恢复到十五万,而且几乎都摆在了淮河下游,与齐军隔河相望。

这时在制置司衙门内,史宅之负手而立,注视着挂在墙上的地图,沉声道:“让你们向对岸渗透,拉拢对岸将领,进行得如何呢?”

“制置相公,临沂王的嫡系很难收买,不过有两个百户,对制置相公的条件颇为动心,愿意投过来!”一名官吏行礼道。

“临沂王私设官制,谋逆之心,以是路人皆知!本官为朝廷守边,不得不采取行动。”史宅之皱起眉头,“你再加把劲,让那两人带着兵马投过来。另外,要拉拢更高阶的将领,只要他们带兵来投,本官绝不亏待。”

1秒记住笔趣阁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biiduox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