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邓后传奇 > 第9章 献策成功

邓后传奇 第9章 献策成功

作者:韶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6 06:03:07 来源:文学城

东汉永元九年阴历闰八月十四日 (西元97年阳历十月八日),窦太后病重不治而崩逝。这时候,青年皇帝刘肇仍以为母后即生母,当然悲泣不已,也为自己诛除了国舅,而多少对亡母有些歉疚…

就在刘肇一边衷心哀悼母后,一边费心规划即将举行的太后葬礼之时,竟有一个名叫梁嫕的民间妇女上书,透过层层官员们呈达御书房。此信写道:“妾同产女弟贵人,前充后宫,蒙先帝厚恩,得见宠幸。皇天授命,诞生圣明。而为窦宪兄弟所见谮诉,使妾父竦冤死牢狱,骸骨不掩。老母孤弟,远徙万里。独妾遗脱,逸伏草野,常恐没命,无由自达。今遭值陛下神圣之运,亲统万机,羣物得所。宪兄弟奸恶,既伏辜诛,海内旷然,各获其宜。妾得苏息,拭目更视,乃敢昧死自陈所天。妾闻太宗即位,薄氏蒙荣;宣帝继统,史族复兴。妾门虽有薄、史之亲,独无外戚余恩,诚自悼伤。妾父既冤,不可复生,母氏年殊七十,乃弟棠等,远在绝域,不知死生。愿乞收竦朽骨。使母、弟得归本郡,则施过天地,存殁幸赖。 ”

刘肇阅读之后大惊!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生母并非窦太后,而姓梁!

原来,刘肇的亲外公梁竦总共有三子三女,其中以长女梁嫕最年长,早早嫁给了南阳人樊调,而次女梁姁、幼女梁妙则年岁相近,在及笄前后一同获选入宫,皆受封为贵人。小梁贵人梁妙才是刘肇的生身之母。

由于当时贵为皇后的窦婵无子,而且已经害死了有子的宋贵人,梁妙深感不安,不得不主动把襁褓中的肇儿交给皇后抚养,希冀藉此逃过一劫。不料,窦皇后还是不肯放过两名梁贵人,硬是怂恿兄长窦宪构陷梁竦,害得梁竦冤死,家属流放。身在后宫的梁姁、梁妙两人获报娘家垮台,明白己身迟早难保,凄然相约自尽…

刘肇得知真相以后,深受刺激,一时不知该怎样反应?他需要倾诉,却不能对任何大臣显出自己脆弱的一面,也不想见容易无理取闹的阴皇后。于是,他派遣太监去传召最深明大义的邓贵人到御书房来…

邓绥陡然获知刘肇的生母竟不是窦太后,也未免大吃了一惊!不过,邓绥尽量保持着镇定的态度,静静聆听。

“你说,朕该怎么办?”刘肇茫然问道:“朕从小将窦太后当作母亲,窦太后也一直很疼愛朕,至少在表面上对朕很好。真没想到,她不但不是朕的生母,而且害死了朕的生母啊!朕该不该报复她呢?”

“敬请皇上别烦恼!”邓绥柔声劝慰道:“其实,窦太后的身后事不管怎么处置,皇上都很有理。如果皇上废除窦太后的封号,那是为生母雪恨,而如果皇上保留窦太后的封号,则是对养母念旧。两者皆能显示皇上克尽孝道。”

“嗯!听你这么一说,朕心中好过多了!”刘肇鬆了一口气,满心佩服邓绥分析事理之玲珑剔透!

“皇上放宽心情就好。”邓绥婉言应道。

“只不过,就算两条路都无害,也得要选一条路来走才行。”刘肇沉吟道:“依你看,哪种做法会更好一些呢?”

“既然,这两种决策对外都能交代,那就要看皇上内心的感受了。”邓绥温存回道:“皇上不妨回想一下,窦太后所留给皇上最难忘的印象是什么?”

刘肇一听即懂邓绥的意思,乃是着重情理法之中的情字。因为情理法之中以情最牵动心绪,所以,绥绥想要皇上未来不会在午夜梦廻时后悔… 刘肇有此领悟,当下深感窝心!

“绥绥,你真是太善解人意了!”刘肇由衷赞叹道,旋即感叹道:“要说窦太后留给朕的回忆,最难忘的,莫过于朕八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她不眠不休,日夜看护我。当然,如今回过头来看,她恐怕只是担心那时候还是太子的我万一不治,太子换成我某个兄弟,不是她抚养的,跟她没有感情,将来登基以后就不会重视她了。可是,即使现在晓得了我并非她亲生,甚至明白了她当初收养我,根本仅仅是为了利用我,再回想她曾经亲手拿湿毛巾为我擦澡,那种细腻温柔,竟然还是让我觉得眷恋!”

邓绥发现,刘肇不知不觉已把自称从“朕”改成了“我”,可见心思完全回到了童年岁月。邓绥也留意到了刘肇强调“温柔”二字,而联想到了大哥邓骘说过:“男人最无法抗拒也最无法忘怀的,永远是最温柔的女人…”

窦婵就是一个言行皆流露无限温柔的女人。邓绥记得,当初自己刚进宫,跻身众采女之列,一道去拜见太后,就讶然发现:窦太后讲话的声调好柔软!真难相信太后会如此不摆架子,对一群既是小辈、又是低阶的采女们轻声细语!

邓绥所见到的窦太后已有三十五岁以上,额头眼角都有不少细纹,但瓜子脸上五官比例依然恰到好处,让人看得出来,她起初在青春年华入宫时,必定曾有多么艳光照人!这样柔媚的她,怎会硬着心肠去害死了另外四名女子?

假如换了自己处于她的位置,可不会那样心狠手辣吧?邓绥不禁默默自问。

邓绥可想而知:窦婵当年已贵为皇后,无子能够收养妃嫔之子,并非严重问题,大可不必铲除有子妃嫔。那么,窦皇后处心积虑迫使两名宋贵人和两名梁贵人自杀,最主要的动机应不在于确保名位存续,而在于拔掉眼中钉…

窦婵具有一种格外女性化的媚态,可谓女人中的女人。由此推论,想必窦婵甚为在意男女情愛,以致意欲独占皇帝夫君的恩宠…

从先帝驾崩后,窦太后曾有情夫的事实来看,亦可确认窦婵是个很需要男人的女人。换言之,少不了男人的窦婵极有可能是为了抓紧皇帝夫君,才不惜杀害情敌...

邓绥暗中揣测至此,即可断定自己不会变成另一个窦婵。邓绥既不愛刘肇,那就不会把后宫其餘女人一概视为情敌。

在男女方面,邓绥自知先天并无窦婵那种与生俱来的妩媚风情,乃因后天努力学会了献媚之道,才迷住了刘肇。或许正由于邓绥本身并不太沉迷于男女之事,也从不想独占刘肇,邓绥自信做得到只效法窦婵对付男人的本事,而不蓄意加害别的女人!

邓绥胸怀宽广,对天下大事的兴趣远远甚于对刘肇一人的关注。尽管刘肇并未看出这一点,却已领略到了邓绥具有献策的才智。刘肇由此想起了自己有一天随口询问刚在后宫授过课的班昭:后宫妃嫔文章都写得如何?结果。班昭回答的客套话之中,显然对邓贵人最赞不绝口。看来绥绥不止是美妾,也能作为贤内助!

刘肇在真实身世所带来的震撼难以平复之际,难免定不下心来处理大姨母梁嫕上书之事。多亏邓绥从旁提供中肯的意见,刘肇才总算理清了思路。

稍后,刘肇加以深思熟虑一番,终究决定不废窦太后,也不动已经拟好的谥号章德,并且要按照原定计划,让章德太后与先帝合葬于敬陵。纵有太尉张酺、司徒刘方、司空张奋等人上奏,一致主张依照光武皇帝废黜吕太后的前例,贬去窦太后的尊号 ,但是,刘肇按照邓绥代拟的草稿,亲笔回复了一篇既合情合理又无懈可击的手诏:“窦氏虽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减损。朕奉事十年,深惟大义。礼,臣子无贬尊上之文。恩不忍离,义不忍亏。案前上官太后亦无降黜,其勿复议!”

此一手诏提及的上官太后,乃是西汉权臣霍光的外孙女。她虚岁只有六岁时,就嫁给了虚岁十二的刘弗陵为皇后。后来刘弗陵驾崩,上官皇后升为太后时,她虚岁年仅十五!

刘弗陵无子。因此,霍光等大臣先拥立了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却又在二十七天后废掉胡作非为的刘贺,改立汉武帝嫡长子刘据的孙子刘询。

霍光对刘询虽有拥戴之功,但霍家人过于跋扈,让刘询看不顺眼。后来,霍夫人为了要女儿当皇后,竟与女医淳于衍合谋毒死了刘询心爱的皇后许平君。刘询哀痛之余,越发暗恨霍家!

刘询顾忌霍光位高权重,一直等到霍光去世后,才清算霍氏满门。不过,霍家虽是上官太后的母系家族,上官太后却未受牵连,仍居太后尊位。

上官太后的生平故事,刘肇虽曾有所闻,却从未放在心上。若非邓绥提出,刘肇还真想不起有什么案例可以援用来支持自己的裁决。邓绥的博学与机智真让刘肇赞许不已!

刘肇尤其激赏邓绥代笔的“恩不忍离,义不忍亏”,觉得这八个字道尽了自己从小敬慕养母,而对养母狠不下心的衷情… 绥绥真是朕的红颜知己啊!

本来,邓绥最吸引刘肇之处是她的出众外型。然而一旦经过了共同解决刘肇生平最棘手的难题,刘肇又认知了邓绥的丰富内涵。刘肇对邓绥的愛意自然益发加深了…

刘肇越来越认为:绥绥这般懂得为朕解忧,实在比阴勗更有资格当皇后!

虽然,刘肇唯恐讲出来会引起邓绥惶惶自责,而没有对邓绥明言这种想法,却让邓绥感应到了。邓绥假装浑然不觉,但心底却冒出了奇异的直觉———迟早有一天,封后的梦想会实现…

本章之中刘肇生母的名字梁妙为作者杜撰,选用了一个和她大姐梁嫕一样从女字旁的字。史书并未记载小梁贵人的名字。

另外,本章着墨甚多的窦太后虽是反面人物,但她的手段只要别用来害人,也还算有值得参考之处。想像中窦太后必然是个妩媚无比的女人。如果本书化为连续剧,最适合演窦太后的女星应是演过“最美妲己”的温碧霞。尽管温碧霞目前已年过半百,但保养得很好,会很像三四十岁的窦太后。

本书是《惊世殊宠》系列第二部,女主角是东汉和熹皇后邓绥。连载期间通常在中国的周五、美国的周四更新。欢迎读者们按时来追踪情节发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献策成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