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摞着的选角资料,快齐了桌沿。池青手抵着额角,指尖陷进发间,像要把眼前的现实推远些。
莉莉抽了份资料,搁在池青面前,道:“别垂头丧气,多试几个总能碰着好的。这是下一个试镜的。” 她想给眼前人提提劲。
一旁忽然飘来讥诮的声儿:“你啊,真是人多了挑花眼。想当年头回拍戏,也在这屋,全剧来面试的拢共不到二十人,谁不把咱们当瘟神?” 明殷顿了顿,又道:“结果呢?咱们的片子在国外拿了奖,回国内也火了。” 说着笑出声,还翻了个白眼。
“现在一个角色,资料就摞到桌沿高。” 他指着那堆纸,末了指尖往池青额头上一点,“白絮就这么难挑?这么些日子,没一个合你意的?” 他们耗在这的时间够多了,明殷清楚池青看重这部戏,可不能没完没了耗着 —— 后面还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来试镜,他得推她一把。
池青从桌上抬起身,乌发被抓得蓬乱,一缕缕贴在颊边。脸上没半点神情,只眼梢冷着,盯向明殷。明殷也不服软,硬撑着与她对视。
明殷先败下阵来,开了口:“前几天不是挑了两个合白絮的演员?团队都满意,你再瞧瞧?”
见池青没动静,莉莉忙出来打圆场。她站到两人中间,抬腕看了眼表:“都这时候了。” 又试探着对池青说:“也看了这么些,今天要不就到这?”
众人都觉得今天要空着回去时,池青忽然开口:“下一位,让白灿灿进来。” 她手里捏着的,正是方才莉莉搁在桌上的那份资料。
白灿灿刚进门,池青心里就差不多有了数:这就是白絮。
试完一段词,池青让助理取来几段白絮的台词与片段,又让她试了近一个小时。女孩穿简单的 T 恤牛仔裤,透着点怯,一看就没多少演戏经验,但池青眼里,倒像看见白絮从剧本里走出来,亲口说着这些话。
试完戏,池青瞧着这女孩,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 像是忘了什么,便盯着她使劲想。
女孩被盯得发慌,瞧着眼前人:头发蓬成一团,架着副大黑框眼镜,也遮不住眼下的青黑,一看就没睡好。可就算这样,也盖不住那张脸的冷艳。
池青还在盯。白灿灿脸涨得通红,忙把眼神挪到地板上,可又觉得失礼,只好转向副导演,小声问:“还需要试别的台词吗?”
明殷摆了摆手,说不用了:“都试这么多了,再试今天都能把戏演完。” 他透着点无奈,对池青说:“池导,您还有事吗?一直盯着人看,要吓着人家的。”
看池青这反应,明殷就知道结果 —— 他自己也觉得这演员合白絮的戏。便让白灿灿先回去等消息,还补了句:“你很有希望。”
女孩一一道谢,转身走了。
池青的神思像是刚从混沌里拽回来,小声嘟囔:“我好像在哪儿见过她?”
明殷听见了,道:“演员嘛,正常。说不定之前在哪个聚会、典礼上碰见过。” 说完就沉在选角终于结束的高兴里,还嚷嚷着今晚得让池青请吃大餐。
莉莉瞧着明殷这股高兴劲儿,心里嘀咕: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片场那些难熬的日子,他忘了?
明殷之前好几次气急败坏找她哭,嘴里念叨着:“池青是美杜莎?还是白雪公主那恶毒后妈?要不就是披着狼皮的美人蛇?”…… 莉莉想着,不由得叹口气。
白灿灿走在回家路上,嘴角忍不住翘起来,拐进便利店买了份关东煮,算给自己的奖励。
她这会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拿到了池青新片《逃》的女主角 —— 那是多少人抢破头想要的角色。
她只高兴今天见着了偶像,走着走着就想起试镜的样子,忍不住傻笑。“这就是池青本人吗?果然…… 就算当红女演员站在旁边,也得逊色几分。” 她在心里默默想。
到底有没有美到这份上,不好说 —— 各花入各眼。白灿灿是池青八年的粉丝,打从池青拍第一部片子起,就服她的能力与才华,看她时,自然多了层滤镜。
池青拍的片子,向来是同性题材 —— 国内根本没法上映,尺度又大。头一部戏刚开始在国内选角时,就没几个人来试。
对演员来说,这是冒险 —— 没人愿意赌上自己的演艺生涯,去演一个不知名导演的戏,还是部大概率不能上映的片子。
谁都没料到,最后那片子在国外三个国家同时上映。正当人们纳闷:一个年轻新手导演,哪来这么大本事?到底什么背景?又传来更不敢信的消息 —— 导演、编剧、演员在国外拿遍了奖项,几乎是大满贯。国内网上,盗版也传得厉害,演员们圈粉无数,一下就出圈了。
之前没名的导演和演员,一下成了名导和当红艺人 —— 这是谁都没料到的。
池青正被大量关注着,本该借着这股势头往上走,她却在网上发了篇文章 —— 倡导平权,还提了女性职场问题和性少数群体。还说自己会一直拍同性题材,国内不能上映,就去国外;不会放弃,总能等到在国内上映的那天。
池青一下被铺天盖地的骂声、诋毁裹住了。网上、报纸上,各路媒体都放话要封杀她。头一部戏的男主角尹东,是唯一一个公开支持她的,自然也遭了网络暴力。可这热度对明星来说不是坏事 —— 尹东的粉丝反倒更狂热地拥护他。
池青第二次选角,就比头回热闹。人们见尹东成了,大多想照着走,也博个一炮而红;还有小部分人在观望。
第三次选角的场面,就不用提了 —— 连路边卖牛奶的阿姨,都想来碰这支幸运签。
谁都知道,池青导的戏准是精品,她选的演员,全是从没名到当红。
八年过去,这部《逃》是池青的第四部片子。时代在走,观念也在变 —— 当年人人喊打,如今人人叫她 “池老师”“名导”。
人人都想来分杯羹,可池青的团队,还是八年前那批人;她选演员,也始终只认素人和新人 —— 谁来牵线搭桥都没用。
她从不在乎外界怎么说,只笃定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就连几年前出门买东西,碰到个狂热分子对着她出言不逊,她也没当回事。明殷怀疑她是不是没感情,说:“要是全世界的人都反对我,我肯定撑不下去。”
池青笑了笑,说:“你也太自恋了 —— 全世界的人,哪有那么闲?”
明殷被她逗笑了,可还是担心。池青反倒安慰他:“放心,我真无所谓。”
明殷知道,眼前人不是没感情 —— 她会怕朋友担心,要是真粗神经,怎么能拍出那么细的片子?她只是不愿对谁敞开心扉。
最后池青只好跟他保证:“要是我绷不住,第一时间联系你。” 明殷这才放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