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倒霉女配竟是我自己 > 第31章 第 31 章

倒霉女配竟是我自己 第31章 第 31 章

作者:辞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1 20:57:48 来源:文学城

宋医婆在京中早有盛誉。

她祖父曾是弘德年间的宫廷御医,后来父亲继承了祖父衣钵,在定京城里开了家医馆。到她这一代,兄弟几人有读书的,有经商的,唯独没有人再愿意从医。

最后是当年仅十二岁的宋华玉站了出来,向爹娘宣告,她会挑起这个担子,将祖父传承下来的医术发扬光大。

到如今四十年过去,济心堂在她的经营下,已经开了两家分堂,而她也因医术与德性,深受官夫人们信重推崇。

然而即便是这样,似谢家这样的门第,她也是头一回登。

一则是因为这等钟鸣鼎食的世家里,多半会养着私家府医;二则是涉及到一些大家族内不欲为外人知的秘辛,即便是要请大夫上门,也只会请素日里相熟的旧识。

由侍女引着进了谢家,穿过中庭,走过围绕着假山池塘的抄手游廊,由月洞门进到院落中的正厅里,宋华玉只坐在玫瑰椅上稍等了片刻,便见着从外头进来几人。

为首的一位夫人穿着浅青牡丹花心织山茶海棠纹立领大襟长衫,云鬓歪髻,鬓边斜插一支累丝镶宝灯笼金簪,在她身后,则跟着两个少女,一个娴静端庄,一个灵动皎艳。

心知这便是主家,宋华玉站起来,便听方才为自己带路的侍女道:“宋大夫,这便是我家夫人与小姐。”

宋华玉颔首,笑着依次唤道:“谢夫人,二小姐,三小姐。”

范氏应了,便道:“有劳大夫,先给小女诊脉。”

她说起上回小女儿落了水的事,昏迷了好几日,醒后夜里犹做噩梦。这月癸水还没来,范氏又担心她身体里寒气未退干净。

宋华玉两指扣在谢明鸾脉上,仔细问了她上月来癸水是什么时候,共有几天,会不会小腹坠痛之类的话,听她一一答了,又问平日里的吃睡,日常饮水多寡。

前面的都好答,到饮水这一节,谢明鸾抬眼看了看阿姐与娘亲,不无心虚地开口:“这时节热起来,我似乎吃冰饮多些,但也有喝水……不过算下来还是水喝得多些。”

宋华玉点头,沉吟着开了方子,交给她身边的侍女:“煎水服用,一日两次。”

谢明鸾连忙又道:“大夫也给我阿姐和娘亲摸一摸脉吧。”

从知道宋大夫要来,谢明鸾便一直软磨硬泡地要阿姐与娘亲都陪自己一道来诊脉,为的便是现下这时候。

谢明鸳与范氏只当她小孩心性,做什么都要人陪着,便都依着她的话,伸出手腕放到了脉枕上,让宋大夫按诊。

“夫人身子将养得极好,底子殷实,不见亏空。倒是二小姐,近来操劳少食,是否夜里也不安眠?”

谢明鸳眼睑微垂,轻声道:“是有些。”

定京入了夏,逐渐地天便亮得早了些。以往她一贯是卯时正起身,近来随着崔澹回京之日渐近,她常常卯初便不由得忽然惊醒,再难安睡。

醒来时外头天还没亮,昏昏蒙蒙的一片蓝。

这症状从崔澹守孝期满,除服启程之时便已有了,是心病。她不想让家里人担心,便也就令身边的锦树繁蕊不准声张,只自己悄悄地喝着安神汤。

宋华玉道:“胃不和则卧不安,我为小姐开张食补的方子,您用了健脾开胃。脾胃升降相合,自然便表里贯通,气血运行顺畅,可得安眠。只是这也只能治标,要想治本,还需小姐凡事想开,须知心宽则事达。”

谢明鸳应了声是,抬眼便见母亲与小妹正一脸担忧地看着自己。

她微微弯唇:“我没事,许是苦夏而已。”

谢明鸾急得围在阿姐身边团团转。

她都听见宋大夫说了,阿姐心里有事呢。

范氏也拧着眉头:“近来可是遇着了什么难处?是铺子上有事?”

谢明鸳摇头:“没什么大事,娘亲别担心。倒是阿鸾,你膝盖可好点了?”

“好多了,我现在能跑能跳的,”谢明鸾说着,见娘亲给自己使了个眼色,她领会了一番,转过头对阿姐道,“娘亲院子里的石榴花开得这样好,我给阿姐折些带回去插瓶吧。”

她一边说着,一边就要往外走。

谢明鸳急忙去拽她:“这种事让下人来做就好了,爬上爬下的,一会儿小心又摔了。”

“不会!”谢明鸾艺高人胆大,“芳尘,你去找人搬梯子过来,我要给阿姐折最大最好的石榴花。”

范氏按着眼角。

让她想办法问问阿鸳到底是为着什么事烦心,她倒好,又开始拿着鸡毛当令箭上房揭瓦了。

她心里想着,见小女儿踩在松木梯子上,斜身抬手去探边稍的一枝花,一颗心顿时紧紧提了起来,直到女孩儿手腕一翻,勾住花枝,剪下来放到臂弯挎着的篮子里,她才长出一口气。

谢明鸾剪了满满一篮子石榴花,分给母亲几枝,又挑出来几枝让芳尘给阿兄送过去,最后剩下的一把里,她挑出来一半,抱在怀里,献宝似的殷勤开口道:“我去绛霞轩里,亲自给阿姐把花插上。”

“好。”谢明鸳无奈,笑着同娘亲告退。

谢明鸾抱着花枝,到绛霞轩里,便让锦树取了花瓶出来,她自己则将一路上从晴翠堂到绛霞轩里采来的花木,譬如菖蒲、芍药,金刚藤之类,并怀中的一把石榴花都铺在桌上,一边修剪着花枝,一边叹道:“就算阿姐不说,我也知道阿姐心里装着什么事。”

谢明鸳和她一起理着花材,听见她这样说,眼底浮出些笑意:“你又知道了。”

自己的事都没理清楚,倒来算她的账了。

谢明鸾放下手里的石榴花,绕着屋子走了一圈,皱着鼻尖从她床头的矮桌上拿起来一本诗集看了看,笃定道:“阿姐的心乱了。”

自小她心不静,阿姐就教她看诗集。

“《沧浪诗话》说,诗者,吟咏性情也。心中烦忧时,不妨多读前人诗集。”

人生多少苦郁,为子女不能侍奉父母天年,为尊长不可护佑晚辈周全,乱世苟全而妻离子散,生逢太平却见少小贫贱,俱在诗中了。

读进去了,见得广阔天地,诗酒花茶,高山流水,铁马金戈,田间地头,自然心里的事也就不算事了。

于是后来这些年,谢明鸾便总读诗。

但谢明鸳早已经不读诗了。她读文章,经史子集,杂录游记,闲时便读。

已经很多年,谢明鸾没在阿姐的闺房里看见诗集了。

谢明鸳嗔她一眼:“就你机灵。还不快来把你这些花花草草处理好,给我插进瓶子里?”

谢明鸾“哎呀”一声,转到桌前,乖乖听话拿起了石榴花摆弄,剪下多余的枝叶,却也没忘了一心二用地打听阿姐究竟在烦心什么事。

“阿姐你就跟我说嘛,我保证不告诉娘亲,出了这个门我就憋在肚子里,绝对守口如瓶!”

谢明鸳只当没听见。

她性子看着温柔,但心里打定了主意,谁也说不动。

谢明鸾左问右问问不出来,只能灰头土脸地插完花回了晴翠堂。

晴翠堂里,范氏见着她回来,连忙摇着扇子起身:“如何,你阿姐怎么说?”

谢明鸾重重叹了口气:“阿姐什么都没说!”

“早该想到的,你阿姐从来要强,什么事都喜欢自己憋在心里。”范氏也跟着叹了口气。

谢观娶了她之后,便不曾纳妾,早年她只生了阿鸾与霄儿一对儿女,后来伤了身子,养了好些年。

定京城里那些世家夫人们,说什么的都有。

有说她命好的,有说她善妒的,最可恨的是拿孩子说事的,言称谢家只得一个儿子支应门庭,若是没什么便也就罢了,可若是往后遇着什么事,连个能帮衬的兄弟都没有。

她自己不将这些风凉话听在耳中,没想到阿鸳却记在了心里,从此以后样样都要争得拔尖,哪怕是课上先生只夸了霄儿没夸她,事后她也要偷偷蒙在被子里哭一整晚。她要证明给所有人看,她虽是女子,却也不比男儿差。

“娘亲您别忧心,我后面再多问问阿姐就好了,她总有被我歪缠得不耐烦的时候。”谢明鸾宽慰她一句,偎在她身边,心里想着宋大夫为娘亲看诊时说的话,又算起来自己梦中见到的景象。

梦中的阿姐看起来还很年轻,依稀双十年华的样子,距今不过两年。娘亲如今既然身子未见亏空,那么这两年里,时时注意着,是不是就不会如她梦中那般,形容枯槁,病重不起了?

范氏拍了拍她的脑袋:“好了,你膝盖也养得差不多了,这些日子好好陪着你阿姐吧,别总往外跑。过些日子,等你阿姐与崔家郎君完婚,再想见你阿姐,便不似如今这般便宜了。”

谢明鸾被娘亲这一番话说得悲从中来,当天夜里便抱着自己软绵蓬松的缎枕,敲响了阿姐的房门。

谢明鸳:“……你在晴翠堂才住了几天,就养成了现在必须得有人陪着你才能睡着的毛病?”

她忽然想到妹妹七八岁的时候。

七八岁之前,她一直养在晴翠堂,但她眼馋长兄与阿姐都有自己的院子,于是也整日嚷嚷着要搬出去住。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翌日爹娘便让人将琼云阁仔细洒扫了一番,让她住了进去。

也就是那天夜里,小屁孩把自己的枕头被子吭哧吭哧地抱到了她床上,非说自己一个人睡不着。

后来谢明鸳才知道,那天夜里她看了志异话本,被故事里的画皮鬼吓着了,不敢一个人睡。

院中夜阑人静,少女抱着软枕的身影逐渐与孩提时期重合起来。

谢明鸳从床边往墙里挪了挪,腾出一个位置来:“愣着做什么,还不快上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