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道长 > 第13章 第 13 章

道长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乾九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7 22:51:18 来源:文学城

这厢,道长进了堂屋,抬头看了下,额匾上用草书写着四个大字:乘物游心。笔走龙蛇,气势恢宏。左下角还有小字:壬申年六月廿三日,梦御笔。

道长和立秋来御画院之后,直接来了之前搁置画卷的地方,察看现场才能寻找线索勘破迷题,妖灵精怪之事也一样,毕竟道长也不是凭空一算就什么都清楚的。

这搁置画卷的地方有点偏,算不上御画院的繁华之地,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怪事并没有被立刻发现,而是过了几天被巡夜官发现的。

道长身旁跟着一众御画院的画师,院长适时招来巡夜官,让他再叙述一遍当时看到的。

道长也就无可无不可的听着,其实这些对他来说没什么用,不过也无所谓。

只是不知道巡夜官是什么出身,说起事来“出神入化”、天花乱坠,十分让人怀疑这其实是个说书的。

“……当时正戌时刚过、人定之初,夜阑静寂无声,我从风来堂一路查看过来,院内与往常别无二致,此时只剩下几间画室还未检查,过后便可去歇息,我心中正高兴,一脚跨过垂花门,却猛然发现屋里竟有灯火亮着”,他一边说着还一边动手比划,声音时高时低,辗转起伏自带氛围:“要知道,这御画院到了晚上除非必要,都是不许有人在的,更不能有明火,连值夜的人都只能在正殿待着。我当时就察觉不对,想要去看个明白,然而还没等我走近,屋内的灯火忽的就灭了,我顿时吓了一跳,转身就想原路返回,却只觉得身后一阵凉风吹来,我就人事不知了……”

等巡夜官讲完,院长立刻摆摆手让他下去了,上前有些尴尬地和道长说:“那个……事情大致就是这样,道长有什么发现吗?”

道长没说话,站在长桌前正兀自打量桌上的画。

这是一副还没画完的半成品,长大约九尺,宽有四尺,上面还题有“江山社稷图”五个字,这江山社稷图目测已经画了五分有四了,内容上画的是中原山水、风物景致。

滔滔江汉、巍巍高山,猿鸣两岸千峰秀,扁舟一叶万水流。壁立千仞,上有白鹤骖翔,涧水流深,下映鱼跃潜底。

笔墨手法,无一处不秀美,也无一处不精致。仿若天下山川江河尽入此画中。

虽不完整,却已惊艳至此。

道长抬头问院长:“这画……?”

院长立刻说道:“啊,我正要说到这幅画,这《江山社稷图》正是陛下交给我们御画院的任务,最开始由萧大人主笔,后来……就被迫停工了。”

最开始?

道长疑问道:“还有其他人也参与了这幅画的创作?”

“没错”,院长点点头:“这毕竟是陛下交与我们御画院的差事,也不能一直搁置不画,所以前些日子我们就商量出了接手的人选,由萧大人的侄子萧韶完成后续画作。”

说着,院长不由得皱起了眉,有些忧愁的说:“怪事其实并不止巡夜官夜见灯火这些事,那只是小事儿。这事是从萧韶接手画作之后发生的——在他接手后第三天,他来找我说他发现社稷图画出来的部分多出来了一点儿,我当时以为他记错了……”

“毕竟萧韶是梦御侄子,画风也一脉相承,虽然有些年轻,但画艺高超、才华卓著,陛下也有过赞赏,当初让他接手后续工作,也是有出于这个考虑的。可是……”院长说着说着莫名有些害怕,可见这些日子过得不太好:“后来几天萧韶又来和我说了,我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因为萧韶做事是出了名的严谨,不可能再一再二的错……”

这事立秋听谢陵提起过,好像这事谢陵知道的比较清楚,闻言问道:“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事发生吗?”

院长摇摇头:“没有了,就这事。那社稷图都快自己画完五分之一了,我实在焦心得很,还请道长快些查明。”

“院长暂且安心,有道长在必然会解决的,不必担忧。”立秋说话总是波澜不惊,带着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任谁听来都会不由自主的平静下来听从她。

院长也不例外,深呼吸一口气,平复下来。道长在此时开口问道:“那小萧大人在何处?”

“萧韶今日并不需要值班,所以没有在御画院,应当在家。”

道长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立秋回到太玄观的时候已经申时末了,在观里找了一圈,最后只在后院的池塘那找到了正在读诗的青。

走近仔细一看,好吧,还有两个鲤鱼精正在认真的听。

想来是读给这两个听的,像青大人这种级别的妖怪,随便点拨一下,这两鲤鱼日后想必都会有一番造化。

当然,也可能这只是青大人无聊罢了。

立秋走近了,就听的清了,是一个著名词人写的,大概了解一些这方面的人都听过。

声音淡淡地,不疾不徐,颇有道长的风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青没转头就一眼瞥见她了,立秋开口道:“青大人。”

青放下书,朝她身后看了看。立秋见状笑了:“道长没回来。道长说要去找萧韶可能回来晚点儿,就让我先回来了。”

青点点头,他不知道萧韶是谁,但他也并不关心。

“谢陵出去了,说是去找好友。”青起身回屋,边走边和立秋说道。

立秋撇撇嘴:“谁管他去哪,整天就属他最能浪荡,全长安就没他没去过的地方,没有他不认识的人。”

“如此么?”青笑了下,他这些年不在长安,对谢陵近态不太了解:“以后我就拿这怼他。”

可能是初次见面印象太深刻,立秋到现在也有点怵青。

“今晚吃什么?”青问:“等道长回来,还是去赵和风那?”

赵和风,本名赵琦玉,和风食肆的掌柜,人称赵和风。

和风食肆——就是离太玄观不远处的那家食肆。

至于赵琦玉,那是朝阳谷以北青丘国的一个九尾大狐狸,也不知道发什么神经跑这开了个食肆,一开就是上百年。

他们那些大妖怪总是随心所欲,想起一出是一出,大概是因为他们拥有漫长的岁月吧,可以将所有想做的事都做一遍。

立秋想了下,道长还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呢,毕竟这件事看起来并不太好解决,她想了下:“我做吧。”

平常观里只有她和谢陵两个人时,就是她做饭,因为谢陵看起来就不像会做饭的。她水平说不上多好,但也还算可以。

“劳烦了。”青点点头。

不过立秋预计的不对,立秋饭还没做好道长就回来了,回来时还拿了一幅画。

青打开看了看,是一幅没画完的画。

“这就是那副画了一半的画?”青仔细看了下,没发现有什么不对:“这画有什么不对吗?”

道长将白天的事滤去“说书”的,大概讲了一遍,问他:“你怎么看?”

青想到立秋说他刚才是去找萧韶了反问:“你是说那个叫萧韶的画师有问题?”

青又想了想,其实这个很明显了,萧韶接手之前一点事也没有,接手之后什么怪事都发生了。这两要是没点什么联系,打死谢陵,他都不相信。

反倒是道长摇摇头:“估计只是有某些内在联系罢了。”

“立秋说你去找萧韶了,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没问清楚吗?”

道长:“门房说他和好友出去了,不在府里,我就回来了。这事也不急,我倒想看看这幅画搁我这还能作什么妖。”

既然道长这么说了,青也就不多管了,相反他想起了另外一件事:“道长,明天你做饭呗。”

道长自顾自的把社稷图收起来,并不想理会他这个要求。

然而青又岂是说一遍就放弃的人,跟在他身后叨叨叨:“你昨天下午答应过我的,说随便让我点的。”

道长转过头看他,青一脸弱小可怜又无助。

道长立时就被气笑了:“我昨天倒是想做,你让了么,一回客栈……”

青立刻从背后扑过去捂住他的嘴,恶狠狠地说:“不许说!”

道长向后瞥他,发现他耳朵尖都红了,拍了拍他的手,示意他挪开。

“从我身上下去,趴我身上成何体统。”

他想了会儿凑他耳边小声说:“那你不许再说了。”

道长好笑道:“行,你快下来。”怎么过了这么多年,青还这么纯情。

青得到保证立刻就撒手了。不过手虽然撒了,但依旧凑过来说:“那明天的饭……”

“下次再说吧,过时不候,明天我还有事不一定来得及”,青还想再说什么,道长拉住他接着说:“好了,立秋估计做好饭了,先去吃饭。”

于是,这第二天的饭就又被道长糊弄过去了。

晚饭就道长、立秋、青三个人吃的,谢陵不在,道长还问了下他去哪了,立秋则是完全不担心,平常谢陵就经常这样,她已经见怪不怪都习惯了。

谢陵回来的时候快到戌时了,月朗星稀,夜色寂寂。蝉鸣伴着凉风,吹过草丛里的蟋蟀,又携着月色飘向远方。

他估摸着道长这时候应该还没歇息就去敲门了。

开门的是青。

其实他本来是在珠子里待着的,而道长在打坐修炼——太玄观里有道长布下的阵法,所以道长修炼的时候他不守着也没关系。

至于珠子,那也是一种特殊的玉石制成的,那里面还有道长和他自己刻下的铭文阵法,是日常修炼歇息的好地方。

但是谢陵突然敲门,道长的修炼也不能说停就停,那只有青来开门了。

“你又来做什么?”青懒散地往门框上一靠也不让开:“大晚上的还不消停?”

“啧,那是你吧?”谢陵嫌弃道:“让开,不是找你。”

青扭头看了看道长还在入定中,转回头继续说道:“一样,找道长找我,没差。”

见状,谢陵也不着急了,好整以暇地问:“天下厚之极数者,城墙耶?君之脸皮耶?”

青回他:“不若君之厚也!”

青看了看一脸不愉的谢陵,心情愉悦地回屋了。

道长从入定中出来已经是半个时辰后了:“谢陵?有事么?”

谢陵拿出来一个画卷:“道长,你先看一下这个?”

道长略带疑惑的接过,打开,是一幅衰荷残阳图,败荷零落,残阳如血,颇是破败悲凉的情景。

谢陵在旁边说:“这幅衰荷残阳图不管是从笔墨手法来看,还是从布局画风来说都和宫里的社稷图相似。”

说着,谢陵手指又向下移动,指到了左边的题字:“你再看这题字……”

“熙和九年六月十八日,大雨,雨后竟晴,遂作此……嘶,这熙和九年不就是今年么……?”青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道长抚上画卷仔细感受:有股淡淡地妖气在涌动,很轻微,比社稷图上的要弱很多。

其实,说是妖气也不尽然,和谢陵等人的纯正妖气不同,这大概算是灵气,灵物自身所带有的气息,而且不知道为什么还带有遮盖,连立秋和谢陵两人都没看出来。

“这幅画你从哪拿来的?”道长收回手问他。

“我今天去找萧韶,从他那看到的。”谢陵说。

“萧韶?”

“嗯”

就是萧梦御侄子萧韶。这件事还要从下午说起,他又在树上咸鱼了一会儿,突然想起来今天下午在观凤楼有一场健舞表演,舞者是左教坊的甚为有名的公孙九娘,谢陵向往已久,万万是不能错过的。

谢陵时间赶得刚好,到的时候正要开始,不过观者众多,有近千人,谢陵无法,只得翻上旁边的屋顶上观看。

当朝熙和皇帝曾扩大教坊,养乐工舞妓三千人,开宜春院,朝中上下舞乐盛行。

公孙九娘年不过二十一,却才华卓著,舞剑器之姿无出其右者,当属三千之首。

千秋节时曾于皇帝前舞《剑器浑脱》,淋漓顿挫,独出冠时,熙和皇帝有评价:公孙剑伎方神奇。

公孙九娘舞《西河剑器》,身披戎装,手持双剑,着锦靴,束发冠,一身英气眉目利落。

旁边只有一鼓伴奏,细看之下却是宫廷画师萧韶。

公孙九娘持双剑伫立台上,一剑在前一剑在后,一为攻一为守,鼓落声起,双剑随之而动。

锦衣玉貌,气势如虹,翩若惊鸿,矫若游龙。

足尖踏着鼓声,一撩一刺间尽是豪放不羁,节奏明快,气象万千。

正所谓: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天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一曲舞罢,掌声雷鸣,舞姿雄妙,冠绝当世。谢陵也看的十分酣畅,不枉此行。

然后他又找了当鼓手的萧韶一起闲聊,遇见当是有缘,谢陵之前倒是认识萧韶,只是不知他竟然精通打鼓,人不可貌相也。

萧韶邀请他去府里做客,顺便约了晚饭,谢陵自然无所不应。

并在书架上偶然看到了这幅《衰荷残阳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