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当我靠摆摊成了首富后 > 第93章 哥哥要懂得珍惜眼前人

萧伯言拱手行礼:“儿子给母后请安。”

夏糖:“妾身参见陛下。”

太后:“皇帝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萧伯言抬了抬手示意夏糖起身。

萧伯言看夏糖有些眼生:“你是?”

夏糖:“回陛下的话,妾身是宴王殿下的侧妃。”

萧伯言了然,不由得多看了夏糖几眼,至今仍然不明白萧长瑾为何要娶夏糖做侧妃。

这长相,虽然清秀但称不上出挑,原本以为他的儿子坠入爱河无法自拔,可据他的观察,他实在看不出这小子有半分坠入爱河的样子。

面对萧伯言毫不遮掩的打量,夏糖心中有些慌张,素闻宴王殿下与当今圣上父子不睦,陛下,不会是想针对自己给殿下一个下马威吧。

太后见状掩唇轻咳一声,萧伯言这才收回了目光,浅笑说道:“果真是端庄得体,难怪长瑾如此喜爱。”

夏糖福了福身:“多谢陛下夸赞,既然陛下和太后有要事相商,妾身先行告退。”

太后点了点头。

若姑姑送夏糖出去,将一个锦盒交到夏糖手上:“这是太后送给侧妃的见面礼。”

夏糖接过锦盒:“多谢太后恩典。”

萧伯言:“母后为何召夏糖进宫?”

太后将手中的茶杯缓缓放下:“总要看看瑾儿心心念念娶进门的女子是何等心性。”

萧伯言:“母后如何看出瑾儿心心念念娶夏糖进门?”

太后笑而不答,而是将桌上的糕点递给萧伯言:“皇帝尝尝这糕点。”

萧伯言这才注意到桌上的糕点。

这糕点的模样,仿佛有些眼熟。

直到糕点入口,萧伯言的瞳孔不可抑制地放大,随即看向太后,目光中带着询问。

这味道,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可是……怎么可能?

太后:“这糕点是那丫头做的。”

萧伯言:“夏糖?”

“她为何会做这种糕点?”

难不成,瑾儿执意要娶夏糖,是因为这糕点的缘故?

太后:“哀家觉得这糕点味道不错,恰巧皇帝过来,就让皇帝尝尝,其他的事,皇帝莫要多想,毕竟,往事不可追。”

萧伯言:“儿子明白,今日来找母后,也是有事相商。”

太后:“皇帝请说。”

萧伯言:“朕有意将锦笙许配给姜宥,母后以为如何?”

太后神情突然有些严肃:“皇帝为何突然要促成二人?”

萧伯言:“过了年,锦笙就十九了,若再不许人家,岂不是落人笑柄,姜宥年少有为,战功赫赫,无论家世,人品,都可与锦笙相配,母后以为如何?”

太后对萧伯言一番言论并未表态,而是问道:“这件事,陛下可曾和皇后提过这件事?”

萧伯言眉头一蹙:“还没有,若是朕和她说起这件事,她又要和朕闹,若不是皇后这些年过分溺爱锦笙,怎么可能至今没许人家。”

太后摆弄着手中的佛珠,浅浅的勾了勾唇:“所以皇帝想要说服哀家同意这门婚事,借哀家手向皇后施压,好成全了皇帝想要用锦笙安抚和拉拢姜家的心思吗?”

萧锦笙是萧伯言唯一的嫡女,身份尊贵,若是将萧锦笙许配给姜宥,足以说明对姜家的重视和信任。

这样也能消弭因姜翎之死而造成的姜家与皇室的隔阂。

萧伯言没想到太后就这样将自己的心思直言道出,陪笑道:“还是母后最懂朕的心思。”

太后:“皇帝,哀家劝你一句,凡事过犹不及,皇帝至少也要问过姜少将军的意思,若姜少将军不愿,皇帝此举就变成了强人所难。”

萧伯言:“锦笙归为皇室公主,金枝玉叶,娶到锦笙,是他姜宥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怎会不愿?”

太后:“哀家已经不问朝政,这些事还是需要皇帝自己斟酌清楚,哀家只有一句话,武将安邦,皇帝切莫因一己私心叫功臣寒了心。”

萧伯言正要张口,不料太后根本不给萧伯言说话的机会,直接起身离开。

若姑姑:“陛下莫怪,太后只是身子乏累,奴婢送陛下出去。”

萧伯言默不作声离开了祈宁宫。

若姑姑回来时,太后还在修剪清晨那株未修剪完盆栽:“皇帝年龄渐长,处事却愈发浮躁。”

若姑姑:“陛下是明君,定然会想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太后手中动作未停,一不留神竟然多剪下来一截枝杈,太后放下剪刀,颇为遗憾地哀叹:“到底是老了,眼神不太中用了。”

北境

“臣姜槐叩谢陛下恩典。”今天一早,萧锦笙将萧伯言的旨意传达给姜槐。

萧锦笙将姜槐扶起:“老将军节哀顺变。”萧锦笙知道,逝者已逝,无论多隆重的恩典也再弥补不了心中的伤痛。

“明日是昌宁出殡的日子,葬礼一过,我亲自差人送你回京。”萧长瑾为萧锦笙填了一碗汤。

萧锦笙凑近了几分,眼中带着明显的狡黠:“二皇兄打算何时启程回京?”

萧长瑾:“过几日,和镇北军一同返京。”

萧锦笙:“那不也没差几日嘛,二皇兄不必费心差人送我回去,我和你们一起返京。”

萧长瑾不自觉露出一抹清浅的笑意:“你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萧锦笙:“我这不是从来没来过北境,想着多呆几日嘛,以后估计也不会有来这里的机会。”

萧长瑾:“喜欢这里?”

萧锦笙:“感觉这里比京城自由,会不自觉地放松下来。”

萧长瑾:“好,我往京城传个口信。”

萧锦笙:“二皇兄是不是打算在给嫂子写家书的时候顺便传个口信?”

萧长瑾:“写家书?”

萧长瑾这几日心中全是姜翎的死,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却忘记京城府邸中还有人等他归来,锦笙方才提起家书一事,萧长瑾才发觉,自己匆匆离京,不曾有过只言片语,夏糖定会埋怨他。

萧锦笙点了点头:“是啊,你这么久没回去,嫂子肯定担心你,当然要写封家书给嫂子报个平安。”

萧锦笙看萧长瑾一副呆愣的模样,就知道自家皇兄完全不记得要给那位刚过门的嫂嫂写信报平安。

萧锦笙:“昌宁公主的死我们都十分悲痛,可人总要向前看,过往种种,皆为云烟,哥哥要懂得珍惜眼前人。”

萧长瑾将碗筷放下:“她会懂我的,她那么聪明。”定然会明白自己对姜翎并非男女之情,定然看得出来自己对待她的特别之处。

萧锦笙:“话本里写了千千万万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没有一对有情人是靠彼此意会终成眷属。”

“我吃好了,哥哥慢用。”

出了大帐,萧锦笙就看见躲在门口的姜宥,挑了挑眉:“还真没看出来,姜少将军有听人墙角的习惯。”

姜宥抱拳:“末将只是路过。”恰巧听到而已,没办法,谁叫这帐子的隔音不好。

看着萧锦笙的背影,这位公主,倒是与寻常闺秀不大一样,谈起风月之事竟无半分羞涩。

在营帐前站了一会儿,姜宥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夏府

“母亲怎么不派人知会一声突然到访?”苏月月搀扶着一位已经年过半百的妇人进屋。

苏月月的父亲正是现任的大理寺卿苏毅远,眼前这位妇人就是苏府的当家主母苏老夫人。

苏老夫人慈爱的看着女儿,笑着说道:“提前派人知会你,你又要忙东忙西,我就是想来看看你,和你一起吃个便饭。”

苏月月:“那女儿现在就吩咐厨房准备午膳,定让母亲满意。”

苏老夫人打量着苏月月的住处,生怕夏恒委屈怠慢了自己的女儿,看到窗台上的仙人掌,走过去拿起来看看。

“母亲喜欢?”苏月月见苏老夫人一直盯着那花看。

苏老夫人:“你这仙人掌还哪儿来的,看着似乎和寻常仙人掌有些不同。”苏老夫人凑近那花,甚至还闻到若有若无的花香

苏月月:“前几日去花房,花房的老板说这事店里培育的新品种,我瞧着新奇,就买回来当个装饰放在屋内。”

苏老夫人:“我原本还担忧你在夏府过得不舒坦,但见你气色尚佳,想来睡得定是不错。”

苏月月:“许是入了冬的缘故,最近愈发嗜睡。”

苏老夫人:“我听说夏恒居然又纳了一房妾室,这又是哪儿来的狐媚子,年轻时不懂事就算了,怎么人到中年还是如此**熏心。”

苏老夫人对夏恒厌恶到了极致。

当年对于夏恒和苏月月的婚事她就十分不赞同,认为出身平平的夏恒配不上她苏府千娇万宠长大的小姐。

可苏月月当年执意要嫁,苏老夫人不忍女儿伤心,无奈同意了这桩婚事。

夏恒婚前信誓旦旦地保证只会爱苏月月一人,岂料两人成亲不过一年,苏月月尚在孕期,夏恒就和柳娘发生了关系,苏毅远当时就想上门朝夏恒要个说法,苏月月解释一切都是柳娘蓄意勾引,夏恒也是不慎中招,这才作罢。

苏府家风纯正,自苏月月曾祖父那辈起,历任苏家家主从未有过任何通房妾室,苏老夫人自然对夏恒这种做法深恶痛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