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当我报了老年团 > 第7章 白月光(07)

当我报了老年团 第7章 白月光(07)

作者:禾映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23:03:52 来源:文学城

白月光(07)

俞早祖籍云陌,在她五岁时举家搬迁到青陵。她自小就在青陵长大,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读完。大学考去了横桑,毕业以后又回到青陵工作,一待就是七年。

青陵最不缺的就是栾树,市区随便哪条街都能见到栾树的影子。和祁路最多,整整齐齐的两排,枝繁叶茂,遮挡半边天。

在过去,这是很不起眼的树种,它在青陵人心中的地位完全比不上银杏和梧桐。

很多人不喜欢栾树,因为它招蚜虫。那种密密麻麻的小虫子,藏在叶片底下,简直是怕虫子星人的噩梦。

再者栾树它滴油,春夏季节,汽车停在栾树下停一夜,车顶油腻腻的,很难清洗。

环卫工人更头疼,刮风下雨,地上落满栾树果,扫不完,根本扫不完。

俞早以前从来没关注过栾树,她甚至都不知道它叫栾树。她只当它是普通的行道树。

没想到在2023年的今天,栾树突然火了。抖音、朋友圈、小红书铺天盖地都是它的身影。

因为它是史铁生先生笔下的栾树,它的花语是奇妙,震撼,绚烂的一生。

俞早想人们不是突然就开始喜欢栾树了,而是通过史铁生先生知道了它。与其说是喜欢栾树,倒不如说是致敬史铁生先生。

她更没想到祁谨川会突然给她发来一张栾树的照片。

她盯着这张照片反复看了好几遍,认出它是在和祁路拍的。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拍得好,不论是背景、光线,还是角度、配色,它都很完美,堪称神图。

看到这张照片,某个画面在脑子里一闪而过,俞早适时想起今年春天刷过的一部剧。【注】

男主角在电话里对女主角说了一句相似的台词——

他说:“梅子熟了。”

男主还发了一条相同内容的朋友圈,配图一张鲜绿欲滴的青梅。

就是不知道祁谨川的这句“栾树红了”和“梅子熟了”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俞早心怦怦跳,小鹿乱撞,感觉自己被祁谨川撩到了。

虽然她很清楚,人家或许根本就没那意思。

她保存了这张照片,然后抓耳挠腮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微信。

她琢磨半天,愣是想不明白祁谨川的用意。他为什么会突然给她发一张栾树的照片呢?

她点开对话框敲字,噼里啪啦敲完一行,转头就给删掉了。继续敲,继续删。反复几次,她也没能打出一句完整的话。

纠结了好几分钟,最后发出一句干巴巴的“很漂亮”。

发完,她扔掉手机,四仰八叉地瘫在床上。

一股浓烈的,熟悉的味道钻进房间,霸占了俞早的呼吸。

好家伙,宁檬这姑娘又开始整夜宵了!

肚子受到了召唤,及时响了两声。

俞早一股脑翻身而起,揉着扁平的小肚子走出书房。

厨房灯火通明,灶台前立着一道苗条的身影,汤锅咕咕冒泡,一阵一阵刺鼻的香气直冲过来,格外醒神。

“好啊檬檬,吃螺蛳粉都不叫我,躲这儿吃独食呢!”俞早冲进厨房,抬手捏捏闺蜜的圆脸。

宁檬闻声侧头看过来,冲俞早咧嘴一笑,“我以为你睡了,你最近不是要养心脏吗?”

自打心脏不舒服,俞早就不敢熬夜了,每晚尽量十一点前睡。

今晚她本来都要睡了,谁知道收到祁谨川的微信耽搁到现在。

“我饿了。”她眼巴巴望着锅里通红的汤汁,一脸向往。

“再煮个两分钟就可以了。”宁檬掀开锅盖搅拌两下,眯起眼睛笑,弯成两轮月牙。

两分钟后,两个姑娘并排坐在茶几前嗦粉。

这样的夜宵time过去时常上演,饺子、馄饨、汤面、螺蛳粉、蛋炒饭,俞早来者不拒。

她在横桑读了四年大学,口味自发向横桑人靠拢,嗜辣如命,螺蛳粉的辣度正正好。

不过对于宁檬就有些辣过头了,大小姐被辣得泪眼汪汪,嘴唇通红。可偏偏就好这口,欲罢不能。

俞早心满意足地嗦着粉,冷不丁听见宁檬在她耳边嘀咕:“这树怎么突然这么火了啊?”

她耳朵动了动,下意识问:“什么树啊?”

宁檬抬头看她,“栾树。”

俞早:“……”

她今天真是捅了栾树窝了,身边的人一个两个都在她面前提栾树。

宁檬正在刷小红书,隔几分钟就能刷到栾树相关的帖子,大数据疯狂向她推这种树。

俞早默了默,继而说:“今年这树很火,我也刷到了很多。”

“也不知道这树怎么火的,咱们青陵到处都是,我都没觉得它漂亮。”宁檬难以理解。

俞早不可避免的再次想起那张栾树照片。

所以,祁谨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

青陵的三甲医院大多集中在市中心,A大一院、三院、青陵妇保、省中医院、省人民医院,随便拎出来一个都很有分量。

A大一院的职工宿舍楼则位于和祁路,和医院门诊楼隔着一个十字路口,遥遥相对。

今年九月份,祁谨川正式结束了援非的三年任期。任期一到,他就回国了。避开父母所在的二院,经由江教授引荐,第一时间入职了A大一院,和表哥邹行光成为了同事。

医院给本院医生提供宿舍,他图省事,不愿找中介另外租房,干脆就住进了职工宿舍。

职工宿舍条件不错,一室一厅,带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相当于小型的单身公寓,他一个人住足够了。

深夜十点,市区霓虹璀璨,不眠不休。整条和祁路静谧无声,树影斑驳,一盏盏粉色小灯笼高挂树梢,轻摇慢晃。

刚下过雨,风吹叶落,地上淌满一艘艘可爱的小船。

职工宿舍6楼,走廊尽头的一间屋子,台灯悠悠亮着光,光束晕暖昏黄,照亮男人清俊的面容,侧脸线条纤毫毕现。

书桌的一角安静摆放一只大脑解剖模型,灯光照亮模型,上头密密麻麻交错着无数根神经。

笔记本电脑屏幕透亮,一行行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横在眼前。

祁谨川敲完最后一行字,保存好病历,顺手捞起手机瞟了一眼。

通知栏挂着一行未读微信,来自俞早。

俞早:【很漂亮。】

加上标点笼统也就四个字。等了这么久,这姑娘就只发来这么一句。他几乎都能想象出来她抓耳挠腮,一脸纠结的样子。

他牵起嘴角,脸上浮出一丝无奈的笑意。

这微信加了一周,他也等了一周,若是再不主动,那就只能原地踏步了。

他走九十九步,最后一步留给她。

他端起手边的红茶呡了一口,一抬眼就看到书架的一角立着一只空矿泉水瓶。

盯紧瓶身静看数秒,男人的目光不由自主转向了书架。最下面一层,一本《平凡的世界》混在诸多医书中间,格外显眼。

指尖缓慢覆上书脊,想从书架上抽出来。可转念一想,还是没去动它。

祁谨川转头摁灭了手机屏幕。

看来还是得循序渐进,不能太激进。十年都等了,还差这一时半会吗?

他摁住说话:“晚安。”

言语里俱是他自己都不曾察觉的温柔。

祁谨川关掉电脑,从冰箱里拿出一串葡萄练起了缝合。

神外手术对缝合技术要求极高,他时不时就会练练手感。

十点半,他洗漱完,躺上床。

床头柜上的走马灯悠悠旋转,灯上的美人图若隐若现。

祁谨川作息规律,不值夜班时,每晚十点半前准时睡觉。

他的睡眠质量一向不错,今晚却一反常态,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思绪不受控,一些前尘往事横在脑海里,汹涌而来。

记忆中的夏天,太阳毒辣,暑热难耐,校园里蝉鸣如沸。

难得迎来一阵风,窗帘涌动,好像少女摇曳的裙摆。

课间休息,两个女生趴在窗户边闲聊,断断续续的说话声被风送到了跟前。

“枣,下个学期就文理分班了,你选文还是选理啊?”

“选理,我以后要学医。”

“学医很苦的,你可得想清楚啊!祁谨川他爸妈就是医生,他们都不希望儿子学医。”

“祁谨川是祁谨川,我是我,他学不学医又不会影响我的选择。”

“枣,你想去外省读大学吗?我想离开青陵,离我爸妈远远的,真受不了他们天天管着我。”

“我不出省,我要留在青陵,好好陪着我爸。”

“那A大医学院就是你的首选。”

“我倒是想考啊,就怕分数够不着。”

……

***

黑色星期一,打工人的噩梦。

头一天晚上,俞早难得没有熬夜,十一点前就早早睡下了。

一夜无梦,睡眠质量出奇的好。

半夜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雨声绵密。

俞早早晨推开窗户,发现小区里的桂花谢了一大半,入眼一道道绚烂明黄。

深秋的雨,下一场,冷一场,用不了多久就该入冬了。

她提前做好了早餐,到点喊宁檬起床。

两个姑娘解决完早餐后一起出门。

宁檬的车送去保养了,上班蹭俞早的车。

小粉车混迹在一大串黑灰白的车流里十分惹眼。车子上了堰山大桥,径直往仁和堂方向开。

宁檬是个中医师,眼下在仁和堂任职。和那些医学院本硕连读的医生不同,这姑娘是师承制出身。她的母亲是傅主任的远亲,她高中一毕业就进了仁和堂,在仁和堂待了快十年,是傅主任手把手教出来的学生。

二十来分钟的车程,俞早光听宁檬吐槽医馆那些奇葩病人了。

各行各业都少不了奇葩,俞早入行七年,遇到的奇葩客户也是数不胜数。关键还奇葩的千奇百怪,各有不同。

两人出门早,避开了早高峰,一路畅通无阻。

昏沉天光笼罩大地,仁和堂的招牌藏在稀疏雨雾里,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一共五层,青砖白瓦,瞧着特有年代感。

周围都是现代化高楼,钢筋混凝土浇筑的都市丛林,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映入眼帘,光影寂静流淌。

对比之下,这栋古建筑看上去格格不入。不过正是这样才醒目,路人一眼就能看到。

医馆正门,俞早踩下刹车,刚把车挺稳,副驾上宁檬就“咦”了一声,语出惊人,“枣,那是不是祁谨川啊?”

从闺蜜口中听见熟悉的名字,她本能一怔,猛地抬头,果然透过风挡捕捉到一抹瘦削英挺的身影。

男人衣着简约,米白色衬衫,纽扣系得工整,外搭一件灰蓝色夹克,袖口挽了一截,手腕上搭配一款银色腕表,白皙修长的指骨冷感深沉。

他正站在花坛边跟人讲话,朝俞早的方向露出半张脸,深邃的目光经由银丝眼镜割得分散,难辨情绪。

他从容而立,神色淡然,仿佛刚从精英荟萃的谈判桌上下来。

过去十年都没碰过祁谨川,这短短的两周,她就见了他好几面,且越来越频繁。

冥冥之中,像是有根绳子将他俩绑在一起,生拉硬拽,就是要安排他们见面。

俞早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事态发展有些奇怪,逐渐脱离了自己的掌控。

可怕的是,她竟无从应对。

正怔神之际,男人像是有所感应,突然扭头,凉薄镜片下的那双眼睛不偏不倚正好对上了俞早。

第6章修改了一些细节,最后一节重写了,怕你们衔接不上,建议刷新重看。

【注】:“梅子熟了”取自电视剧《最食人间烟火色》,完整台词更为惊艳:“梅子熟了,乍知春去,方觉情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白月光(07)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